《北史演義》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朝臣中惟斛斯椿心懷反覆,平素喜與術士劍客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史演義》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

北史演義

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

話說高王納了爾朱後,帝雖聞而惡之,然並無相圖之意。

朝臣中惟斛斯椿心懷反覆,平素喜與術士劍客往來,好行機詐。

高王初入洛一陽一,椿已慮其權重欲圖害之,賴賀拔勝言之而止。

及歡殺喬寧、張子期,心益不安。

因與南一陽一王寶炬、武衛將軍元毗、侍郎王思政等結為一一黨一,密於帝前言歡之短,勸帝除之。

舍人元士弼亦言詔到并州,歡坐而聽讀,驕傲無禮。

帝於是常懷不平。

欲除之而計無所出。

一日,忽接歡表,言爾朱兆已正殺君之罪,滅及全家,而太原王榮曾有大功於國,不應無後,其所遺幼子文殊年漸成一人,理合賜之襲爵,以酬其勳。

帝覽奏大駭,欲許之,則封叛臣之子為王,心所不甘;欲不許,則慮觸歡怒,致生不測。

乃密召斛斯椿,以表示之。

椿曰:「陛下不可不許。

歡之推恩於爾朱者,以納莊後之故,在他面上用情,志在必得,不如許之以慰其心。

然歡所為如是,未始非天朝之幸也。」

帝曰:「何幸之有?」

椿曰:「以歡之雄才大略而勵一精一圖治,經營大業,其勢難制。

近聞其自納莊後為妾,日夕居於爾朱兆舊府,只圖歡樂。

諸將罕見其面,舊時姬妾亦置不問。

以尉景為冀州刺史,委以政事,自己全不關心。

又以北地已平,關西通好,以為天下無事,因此志驕氣盈,惟酒色是娛。

現在乘其昏惰之時,正好設計除之。

歡若一除,其長子高澄年僅十二,余皆孩提,雖有謀臣勇將,蛇無頭而不行,皆可以利誘也。

如是則大權復歸帝室,天下皆稽首歸服矣。」

帝曰:「除之若何為計?」

椿曰:「陛下禁旅單弱,先當廣招武勇,添置閤內都督部曲、值殿之將,每員以下增置數百人。

又諸州行台管轄一方,皆歡私人為之,本以正討反亂,故建其職。

今託言天下已平,悉罷其兵,則歡勢孤矣。

關西賀拔岳士馬一精一強,雖一陽一與歡合,未必心服。

今遣辯士說之,使順朝廷。

其兄賀拔勝英雄無比,心地忠烈,現為侍中,可使都督三荊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以為外援。

及早行之,便足以制歡矣。」

帝曰:「司空高乾,朕亦欲用之。」

你道帝何以欲用高乾?先是乾在信都遭父喪,以軍興不暇終服。

及帝即位,表請解職行喪,詔解侍中,惟不解司空之職。

乾雖求退,不謂帝遽見許,既解侍中,朝政多不關豫,居常怏怏。

帝既貳於歡,冀乾為己用,嘗於華林園宴罷獨留乾,謂之曰:「司空奕世忠良,今日復建殊勳。

朕與卿義則君臣,情同兄弟,宜共立盟約,以敦情契。」

慇勤一逼一之。

乾對曰:「臣以身許國,何敢有貳?」

帝復申前說,乾唯唯。

且事出倉猝,不謂帝有異圖,遂不固辭。

與帝焚香訂盟,誓終始不相負,因是帝欲用之。

椿曰:「乾若為陛下用,其弟敖曹勇冠三軍,雄武無敵,亦可結之,為陛下用矣。」

帝大喜,由是朝政軍謀,帝專與椿決之,群臣皆不得與。

得與聞者,惟南一陽一王、王思政數人。

然南一陽一雖與其謀,恐事無成,心甚憂之。

一日朝退,獨坐閣中,其妃乙弗氏賢而色美,為王所一愛一敬,無事時,每與談論世事。

妃是日見王默默不樂,問其故。

王曰:「我憂高歡當國,將來禍必及我。」

妃曰:「王承帝一寵一甚厚,何畏於歡?」

王曰:「天子是他扶立,國政軍權皆他掌握。

一旦有變,天子且不保,其社稷何有於我?我所以憂也。」

妃曰:「此非王一人事,且寬懷過去。」

因問歡之宗祖是何等樣人。

王曰:「我初不知。

前日我同高道穆入景明寺閒玩,時歡隨爾朱榮入都,與司馬一子如亦來寺中遊玩,在左廊下相遇,歡與子如並肩而行。

吾見其容貌特異,聲音宏亮,目視久之。

道穆謂予曰:「殿下識此人否?」

我曰:「不識。」

道穆曰:「此人姓高,名歡,字賀六渾,渤海人也。

其上祖名隱,出仕於晉。

隱子慶,為燕吏部尚書。

慶子泰,為燕都尹。

燕亡,泰之子湖,以燕郡太守引兵降於本朝。

吾世宗皇帝封為右將軍。

湖有四子,次子名詝,官為侍御史,犯法坐罪,削職為民,謫徙於懷朔鎮。

詝與吾家為同姓,與吾父、吾叔叔兄弟行。

其去懷朔時,以祖宗神像寄與吾父,曰:「門戶衰敗,未識流落何所,恐有遺失,幸弟為我留之。

且言我父:為將常行仁義,未嘗妄戮一人,我雖如此,或子孫尚有成一人者,可以此示之。

於是遂去,其後不相聞問。

我父嘗以此諭我兄弟。

吾曾看其先像,此子容貌,宛似高湖,但少須耳,乃湖之曾孫也。」

我曰:「既有此事,何不以像還之?此子神姿秀異,所謂成一人者,即其人歟?」

道穆乃進前相見,遂入講室。

歡與子如、道穆及我同入共坐。

道穆遂請姓氏,歡言之。

再請其祖宗名號,歡又言之。

道穆因以其祖犯法寄像之言,一一告之。

歡整衣而起,向道穆再拜。

道穆答拜。

歡起,斂手拜曰:「我祖不幸犯法流徙,以公父賢明,寄留先像。

今歡幸遇明公,得悉原委。

願請遺像以歸,亦公之德也。」

因俯首灑淚。

道穆曰:「正以君是賢子孫,故欲奉還先像。

將軍不棄,可往寒家奉還。」

歡固辭不肯。

乃約次日仍於寺中取像,遂各別去。

次日,道穆將遺像入寺,拉吾同往。

歡設酒以待,見像展拜曰:「我衣冠族也,而沉一淪至此。」

因悲不自勝,灑淚如雨。

見者皆為慘戚。

是日雖置酒,略飲數杯而罷。

去後,道穆深歎其孝,異日必成偉器。

我自此方知其家世也。」

妃曰:「若如此,歡亦名家子也。

且為人孝敬,安知其不為魏之純臣也。」

王曰:「汝言兒戲耳。

歡有奇才異相,安肯安分守己,久居人下?」

妃又問歡之異相若何。

王曰:「歡身長八尺,體貌如神,龍行虎步。

雙眉濃秀,目有一精一光,長頭高額,齒白如玉,肌膚細潤,十指如初出筍尖一般。

聲如裂帛,又能終日不言,通宵不寐,喜怒不形於色,人莫能測其意。

一性一既沉重,識又宏遠,實天地異人也。

亂階一作,天命有歸。

歡若據有天位,我家宗社絕矣。」

妃曰:「此王之過慮,歡能終守臣節亦未可知。」

王曰:「智者見於未萌,何況已著。

近聞一節事,已見歡之無君矣。」

妃曰:「何事?」

王曰:「歡素好色,姬妾無數。

正妃婁氏寬厚賢明,即今上皇后之母。

有一姬名桐花,能行妖法,顏色嬌美,身一體纖弱若不勝衣,而能沖圍陷陣,所向披一靡一,戰必大捷,今上封為恆山夫人。

從征爾朱兆,莊後逃歸秀容,被他擒得,歡竟納之為妾,一寵一愛一異常。

故爾朱文殊亦得襲封王爵。

歡以帝后為妾,豈復知上下之分乎?」

妃不覺失驚曰:「此事必非虛聞。

妾昔與諸王妃入宮見孝莊皇后,其容色光艷,絕世無雙,嬌顏麗質,雖洛浦神女、嫦娥仙子無以過之。

今孝莊崩,後又年少,被歡得之,美色動心,後焉得不失節?但歡有此事,大虧臣節,後事不可量矣。」

王曰:「所憂正在乎此。

朝廷雖為之備,吾恐事屬無成,反速其禍耳。」

妃亦為之不樂。

至晚,宴罷而寢。

乙弗氏睡去,遂得一夢。

夢見天子引兵出西一陽一門,俄而變為龍,鱗甲雖具,爪角不長,氣像甚弱,乘紫雲冉冉西去。

護從人員一無所見,獨南一陽一王跣足登雲,亦化為龍,皆從西去,身亦不覺隨之而行。

須臾見北方一人,形貌非常,心以為高歡也。

仗劍立於大樹之頂,威容甚猛。

視其樹,高有七十餘丈。

又一人身披金甲,手持白刃,亦在樹上,大聲呼曰:「大家高歡!」言未絕,歡足生青雲,化為一條黃龍,長六十餘丈,夭矯於青雲中。

風雨驟至,金鱗耀目,火眼睜光,牙爪攫拿,翻覆有勢,雲霧已遮半天,南一陽一迴避而行。

望見西北上又有黑雲一片,從地而起。

一人仗劍立於雲上,儀表非凡,衣服皆黑,發垂垂披於兩肩,長與身等,氣勢甚盛。

與南一陽一相遇,即化為白龍,鱗甲爪牙如玉,其黑雲亦遮半天。

王雖為龍,大有畏縮之狀。

仰視紅日無光,煙霧迷漫,絪縕不散。

未幾,有彩雲一朵從西而來,中有仙花兩朵,其大如盤。

南一陽一乘雲而去,銜得一朵,擎於爪中。

妃心惡之,遂與王相失。

隨後又見黃龍乘雲趕上,亦銜一朵而往。

妃不見王,身所無依,甚是恐怖,低首視之,乃身在萬仞高山之上,危險難行,不禁失足,驚出一身冷汗而醒。

時正五鼓,南一陽一起身入朝,妃亦起來梳洗。

細思夢中景象,國家必有大變,王即無恙,此身恐不得保,呆坐房一中,鬱鬱不樂。

少頃王歸,以夢告之。

王聞默然,既而謂妃曰:「若應此夢,魏室江山必致傾覆。

龍者,君象也。

歡為黃龍,主有天下。

況其父名高樹,正應神人所言。

白龍庚辛色,只怕西方別有真一人為帝。

我化為龍,或亦有人君之分,然奄奄不振,亦必受制於強臣之手。

徒擁虛名。

至銜花一事,主我有重婚之兆。

但我與卿結髮一情深,斷無棄卿別娶之理。

況高歡亦取一花,理不可解。

因取花箋一幅,將夢中所見一一記之,付妃藏好,留為異日之驗。

後來王為西魏主,蠕蠕國有兩公主,一嫁於王,一嫁於歡,而乙弗後遂廢死,此夢始驗也。

正說間,報侍郎王思政來,接入密室相語。

思政曰:「今奉帝詔,往說賀拔岳,特來告別。」

王囑之曰:「機不可洩,願君慎之。」

思政曰:「吾改作賈客,潛入關西,相機行一事便了。」

王曰:「如此最好。」

遂別去。

今且按下不表。

且說賀拔岳鎮守關西,軍政無缺,四民樂業。

岳以行台左丞宇文泰為腹心。

泰有文武才,志度深沉,特為岳所器重,言無不聽,計無不從。

泰年二十有四,尚無正室,身邊只有李姬一人,欲待其生子,然後冊正。

姬生一女,因生時雲氣滿室,取名雲祥,即後西魏廢帝后也。

一日,賀拔岳出長安遊獵,駐軍華一陽一城外。

眾將皆隨,泰亦同往。

泰見軍中無事,私語部下頭目三人,易服為遊客,入華一陽一遊玩。

走過幾處街方,忽見掛一算命卜卦招牌,便同三人走入店中,向術者拱手道:「乞將賤庚一排。」

術者寫下八字,推算一回,便起身道:「此處不便說話,請貴人裡面坐談。」

四人走進,術者向泰作揖道:「不知貴人下降,有失迎迓。」

泰笑道:「小子是經商的人,何敢當貴人之稱?」

術者道:「休要瞞我,尊命極貴。

目下雖有爵位,未足為奇。

一遇風雲,飛昇雲表,必為萬民之尊。

現在喜氣重重,來春定生貴子。」

泰又笑道:「我尚未娶室,焉得來年生子?」

那術者一聞未娶之言,拍手喜道:「好,好,好,今日遇著了。」

泰駭極,問故。

術者道:「老漢是成都府人,雲遊無定。

所以擔擱在此者,只為受人之托,必成就其事方去。」

泰問:「何事?」

術者道:「此間有一長者,姓姚,名文信。

積代名家,富而好禮,世居盤陀村。

女名金花小一姐,年方十八,才貌無雙。

前日推算其命,貴不可言,定當母儀天下,非尋常人可配。

長者欲得貴婿,故留我在此算卜,看有可以配合者,為之作伐。

無如所算之命皆非其耦,今貴人之命正是天生一對。

既雲未娶,老漢願為執柯,敢求名姓,好去通知。」

泰大喜,便以名姓告之,訂於明日來討回音。

泰出門囑三人勿洩。

那術者自泰去後,即到姚文信家,言有八字在此,是一極貴之婿,不可錯過。

其夜,金花小一姐夢一金龍據腹,正在堂中告知父母,恰好術者到來為媒。

文信大以為瑞,一諾無辭。

術者報泰,泰即納聘。

賀拔岳知之,勸其即娶。

遂停軍三日,城內備下公署,共結花燭。

合巹之後,泰見金花色美而慧,心下甚喜。

於是拜別文信夫婦,共歸長安。

到家之後,賓朋畢賀,張樂設飲,忙了數日。

一日,門上持帖來稟云:「有一人商旅打扮,從洛一陽一來,要見主人。」

泰見帖上名字乃是王思政,心下大駭,吩咐開門,親自出外接進。

施禮坐定,便問道:「侍郎,天子貴臣,何以微服下顧?」

思政曰:「偶訪親友至此,特來奉候。」

泰曰:「莫非要見我元帥乎?」

思政曰:「賀拔公也要進候。

深慕左丞才智不凡,識權達變,先來一談。」

泰知其意,便請入密室相語。

但未識所語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魏宣武聽讒害賢 高領軍固寵獻女第二卷 於皇后暗中被弒 彭城王死後含冤第三卷 改舊制胡妃免死 立新君高肇遭刑第四卷 白道村中困俊傑 武川城上識英雄第五卷 怒求婚蘭春受責 暗行刺張僕亡身第六卷 諧私願六渾得婦 逼承幸元懌上蒸第七卷 幽母后二賊專權 失民心六鎮皆反第八卷 太后垂簾重聽政 統軍滅賊致亡身第九卷 騁騎射沃野遇仙 迫危亡牛山避寇第十卷 五原路破胡斬將 安亭道延伯捐軀第十一卷 天寶求賢問劉貴 洛周設計害高歡第十二卷 剪劣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宮闕成仇第十三卷 賜鐵券欲圖邊帥 生公主假作儲君第十四卷 內釁成肅宗遇毒 外難至靈後沉河第十五卷 改逆謀重扶魏主 賈余勇大破葛榮第十六卷 魏元顥長驅入洛 爾朱榮救駕還京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第十八卷 明光殿強臣殞命 北中城逆黨屯兵第十九卷 戰丹谷陣亡伯鳳 縮黃河天破洛陽第二十卷 救帝駕逢妖被阻 戰恆山釋怨成親第二十一卷 爾朱兆晉陽敗走 桐花女秀容立功第二十二卷 立廣陵建明讓位 殺白鷂高乾起兵第二十三卷 假遣軍六鎮願反 播流言萬仁失援第二十四卷 據鄴城四方響應 平洛邑百爾歸誠第二十五卷 立新君誓圖撥亂 遇舊後私逼成婚第二十六卷 運神謀進兵元旦 追窮寇逼死深山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第二十八卷 思政開誠感賀拔 虛無作法病高王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第三十卷 宇文定計敵高王 侯莫變心害賀拔第三十一卷 黑獺興師滅陳悅 六渾演武服婁昭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計滅晉陽 高渤海兵臨京洛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渾逐主 奔長安黑獺迎君第三十四卷 娶國色適諧前夢 遷帝都重立新基第三十五卷 送密函還詩見拒 私宮婢借徑圖成第三十六卷 施邪術蠱惑夫人 審私情加刑世子第三十七卷 改口詞曲全骨肉 佯進退平定妖氛第三十八卷 黑獺忍心甘弒主 道元決志不同邦第三十九卷 夢遊仙玉女傳音 入輔政廷臣畏法第四十卷 潼關道世寧捐軀 鎖雲軒金婉失節第四十一卷 結外援西魏廢後 棄群策東鄴亡師第四十二卷 奔河陽敖曹殞命 敗黑獺侯景立功第四十三卷 歸西京一朝平亂 懼東鄴三將歸元第四十四卷 私靜儀高澄囚北 逼瓊仙仲密投西第四十五卷 縱黑獺大將懷私 克虎牢智臣行計第四十六卷 玉儀陌路成婚媾 勝明誓願嫁英雄第四十七卷 攻玉壁高王疾作 據河南侯景叛生第四十八卷 用紹宗韓山大捷 克侯景渦水不流第四十九卷 烹荀濟群臣惕息 杖蘭京逆黨行兇第五十卷 陳符命群臣勸進 移魏祚新主登基第五十一卷 宇文後立節捐軀 安定公臨危托後第五十二卷 晉公護掌朝革命 齊主洋亂性敗常第五十三卷 燒鐵籠焚死二弟 棄漳水殺盡諸元第五十四卷 齊肅宗叔承侄統 周武帝弟繼兄尊第五十五卷 棄天親居喪作樂 歸人母懼敵求成第五十六卷 爭宜陽大兵屢卻 施玉珽天誅亟行第五十七卷 和士開穢亂春宮 祖孝征請傳大位第五十八卷 琅琊王擅除宵小 武成後私幸沙門第五十九卷 齊後主自號無愁 馮淑妃賜稱續命第六十卷 拒敵軍延宗力戰 棄宗社後主被擒第六十一卷 捋帝須老臣愛國 捫杖痕嗣主忘親第六十二卷 修舊怨股肱盡喪 矯遺詔社稷忽傾第六十三卷 隋公堅攬權竊國 尉遲迥建義起兵第六十四卷 代周家撫臨華夏 平陳國統一山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