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逸史》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作善從來是福基,堪嗟世道重囗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逸史》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

禪真逸史

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

詩曰:

作善從來是福基,堪嗟世道重囗黎。

三乘未祝皇妃壽,萬鎰先為快士窺。

紙帳漫驚禪夢覺,黃金應使盜心迷。

變生肘腋緣何事?只為奢華一著非。

話說丘吉薦林澹然於朝,梁武帝大悅,即敕光祿寺大排蔬筵款待。

丘吉、澹然謝恩出朝,光祿寺中已差人迎請。

眾官見禮畢,分賓主登筵,奏動一派鼓樂,互相酬勸,至晚不散。

丘吉同林澹然在會同館驛中安歇。

次日五更,樞密院官傳出聖旨,著禮部官送林長老進妙相寺中,封為僧綱司副法主、妙相寺副住持、普真衛法禪師。

欽賜袈裟冠杖等項有差。

升丘吉為晉陵郡丞。

又差僧綱司僧官率領人眾,各執寶幢細樂,一同送到妙相寺來。

正住持鍾守淨,率領本寺僧眾來迎。

林澹然一行人進寺,俱人佛殿,參佛謝恩,次後一一行禮坐下。

禮部侍郎程鵬道:「此位排師姓林,法諱太空,別號澹然,祖居東魏。

才德兼全,智勇足備,在嵇山除了惡獸,救濟萬民,睢一陽一縣尹丘先生廉得,薦為寶剎副住持。

奉聖旨,令下官送登法座。

伏願二師同心闡教,合志修持,互相翼贊,大轉無量之法,使佛日增輝,皇圖鞏固,勿負朝廷恩典是幸。」

鍾守淨道:「早晨聖旨到來,山僧已知其詳。

目今寺中屢遭賊寇,為此日夜索心。

今幸林住持飛錫光降,敝寺增輝多矣,敢不盡心聽教。」

林澹然道:「小僧本意雲遊方外,托缽隨緣,不期偶逢丘縣尊薦拔,得面朝廷,又蒙聖恩欽賜為本寺副住持。

小僧一介鹵夫,不通文墨,惟慮才不稱職,有負聖思。

或有不到,乞師兄海涵指教為幸。」

鍾守淨遜謝畢,排下蔬筵,邀眾客進禪堂飲宴。

酒行數巡,食供幾套,眾官起身告別,鍾、林二住持送出山門,上馬相別而去。

其餘人從,各有賞賜。

不說丘吉辭朝臨任,特表妙相寺自從林澹然入門之後,光陰迅速,又早月餘。

二位住持打渾過日,我看你動靜,你看我行藏,二人都冷眼偷瞧,無所長短。

林澹然終是將門出身,度量寬大,器宇沉雄,不以財帛介意。

待寺中眾僧人等一一團一 和氣,本寺僧眾,俱各悅服。

鍾守淨畢竟是個小家出身,胸襟窄狹,吝嗇貪鄙,愛的是小便宜,待人時裝模作樣。

待著自己有些才能,不以他人為意,僧眾外雖敬懼,內實不平。

凡寺中一概錢糧財帛出入,皆是鍾住持掌管,林澹然毫不沾手,惟坐禪念佛而已。

又過了數月,時值初冬天氣,黃菊籬邊甲褪,芙蓉一江一 上裝殘。

寒威逼體,邊關戍卒整征衣;冷氣侵膚,山寺老僧修破袖。

當日卻值十月初三日,乃是梁武帝一寵一 妃王娘娘壽誕之辰。

聖上欽差內監、太尉,繼捧香燭紙馬、錢米蔬菜。

到妙相寺來,令鍾守淨、林澹然主壇。

又差二十四員僧官,做七晝夜預修功德。

免不得敲鐘擊鼓,誦經念佛,滿寺僧眾,各守執事,循規蹈矩,毫不紊亂。

城裡城外來看道場的,堆山積海,早惹動了一夥強人。

看官,你猜卻是何故?原來鍾住持欠了主張,每常寺院做道場,所用都是碰漆器皿;這鍾住持以為朝廷一寵一 妃生日,與尋常不同,供桌上都用那御賜的赤金香爐燭台、金絲果罩,供佛奉僧,碗盞之類,皆用金銀。

還有那古銅玩器花瓶,動用之物,儘是金鑲玉碾,人間罕見,世上希聞,極其華麗奢侈。

果然財動人心內中引動了一個歹人,姓苗名龍,排行第二,離禁城三十里,地名安平村居住。

祖父出身微賤,全憑奸狡成家,創立田莊,頗為富足。

父名苗守成,中年無嗣,也是祈神拜佛,求得這個兒子,就如掌上珍珠。

只因溺愛不明,失於訓誨,任性縱慾,撒潑放肆,長成來惟愛結一交一 花哄,飲酒宿娼,秉好賭一博 。

苗守成夫婦訓治不落,鬱鬱成疾,相繼而亡。

自此家業凋零,田園賣盡。

這苗二嫖賭不止,後來漸漸無賴,一習一 了那飛簷走壁、東竊西偷之事。

前村後捨,人人怨惡。

故取他一個綽號,叫做「過街老鼠」。

村坊上人編成一出曲兒,互相傳唱:

老苗兒費盡了平生辛力,一味價剜肉成瘡,經營貨殖。

可憐見破服

纏身,齏鹽充口,何曾見錦衣玉食?虧著這些兒儉嗇,成就了百千萬

億。

呀!劃地裡祝生不測。

老閻王肯容時刻?

小苗兒忒煞風一流 ,鎮日介舞榭歌樓,花朝月夕。

浪伙貪歡,那知稼

穡!霎時間將銅斗兒傢俬,盡歸他室。

幸投了明師,暗傳藝術,欲上高

牆,平生兩翼。

這的是替祖宗推班出色,方顯得沒來由為兒孫做馬牛的

樣式。

老天呀,要後代興隆,須修陰德。

此時苗龍也挨擠在寺中看這道場,見了殿上白雪雪銀器皿,赤光光金爐台,心下暗忖:「我一向偷偷摸摸,縱得些財物,那裡夠我受用?今日殿中這些金銀傢伙,算來將及萬金,若糾合得十餘人劫將去,豈不是一場富貴?」

睜著眼,仰著天,自思自想。

站了一會,即怞身離了寺中,取路回家。

奔出通濟門外,已是申牌時分。

行不數里,到一鎮上,地名雞嘴村,卻也是人煙按集去處,內中有幾家開賭坊的閒漢,與苗龍亦是相識。

當日苗龍正走到鎮上,只聽見背後有人叫道。

「苗二哥,那裡去來,這等忙忙的走?」

苗龍立住腳,回頭看時,乃是相識舊友,姓韓,雙名回春,是個積賭閒漢,苗龍財物,不知被他騙了多少。

近時遭了一場官事,弄得手裡無錢,身上甚是襤褸。

苗龍見了,答道:「韓大哥,許久不會,一向好麼?」

韓回春道:「小弟一言難盡。

今日二哥為甚事進城去來?」

苗龍道:「本月初三日,是王妃壽誕。

欽差二十四員僧官,在妙相寺做七晝夜預修功德,又著鍾、林二住持主壇,好生齊整,好生富貴。

今日起早,特地到城裡去看一看,忙回來,天色已晚。

小弟有樁事,正要見大哥商議,不期湊巧相遇,卻喜利市。」

韓回春道:「二哥有甚事要與小弟計議?」

苗龍正要說時,又復閉口。

韓回春道:「二哥有話便說。

何故半吞半吐?」

苗龍道:「這裡不是說話處,尋個幽僻所在方好。」

韓回春口中不說,心下暗想:「這果老鼠來得蹺蹊,有甚心事計議,且聽他說出來便知。」

應道:「二哥,小弟一向疏失,正要尋你酌三杯,今日偶湊,這鎮市後面山坳裡有一座冷酒店,甚是清楚,並無閒雜人往來,店主人又與我廝熟,我和你且去那店裡沽一壺酒,慢慢說話何如?」

苗龍道:「恁地恰好,只是擾兄不當。」

韓回春道:「相知弟兄何妨。」

二人廝拖廝扯,腳趕著轉入山坳裡來。

奔到酒店內,揀一副座頭坐下,叫酒保:「打幾角酒,有什麼好下酒之物,拿幾品來。」

酒保燙了兩角酒,切了一盤熟牛肉,煎了一碗黃豆腐,搬來放在桌上。

擺下杯箸,二人篩酒來吃。

吃過數杯,韓回春道:「適才二哥說有甚事見教,這裡頗寂靜無人,試說何妨。」

苗龍道:「再吃數杯了講。」

兩個又吃了五七杯。

苗龍道:「大哥平素是個快活人,無拘無束,極其脫灑。

近日為何衣衫襤褸,面色無光,蹙著兩道眉頭,這般狼狽?」

韓回春歎口氣道:「不要提起,若說將來,羞死人罷了。」

苗龍道:「兄為甚事,可與弟說知。」

韓回春道:「不怕二哥笑話,小弟這樁事,應了兩句俗言:賣酒的淹壞了溪邊田,湯裡來,水裡去。

小弟一向虧這幾個骰子,弄的是酒頭,贏的是全籌。

真實豐衣足食,薄薄地成了些家業。

近來被一個砍驢頭的神棍,姓周,渾名醉老虎,是當朝周太尉之侄,最慣妝局詐人。

不知怎地聞知小弟的大名,故意叫一家中人,拿些財物,奔到合下來,與小弟賭。

小弟不省其意,這一雙手毛病不改,何消三擲五擲,弄些手段兒,把那廝囊中之物,贏得罄盡。

不期這醉老虎暗帶伴當,立在人叢裡,見那廝輸了,即向前搶去骰盆籌馬。

叫破地方。

我家這些相識朋友慌了手腳,各自逃散。

醉老虎將小弟與他家中人,一條繩子縛了,著落本圖總甲,登時送入縣堂,暗中用計。

那縣官不由分說,先奉承我三十大竹片,押入牢房監禁。

那廝將家人保出,賄賂了縣主上下。

縣主聽人情,將小弟三拷六問,定要招成二百兩贓銀。

小弟受刑不過,只得一筆招了。

央人變賣產業傢伙,不夠還他,又借貸了一半,盡數當官賠納。

那縣官狗情,又枷號我一月,折鈔免配,方才脫得羅網。

自從吃了這場苦官司,門面被他破壞,鬼也沒得上門。

半年之間,歷遍苦楚,衣不充身,食不充口,又要還債,幾番待懸樑自盡,又捨不得這條窮性命。

思量別尋生計,手中缺少本錢,正是羊觸藩籬,進退無路。

二哥,你怎地帶挈得小弟些兒也好。」

苗龍心下暗喜道:「此事有幾分機括了。」

便道:「大哥遭此飛禍,小弟一些也不知。

自古說:苦盡甜來,否極還泰。

兄長不須煩惱,目前有一場大富貴,若要取時,反掌之間,只怕兄長不肯向前。」

韓回春笑道:「二哥又來取笑。

貧困之人,那裡去尋富貴?若果有些門路,二哥提挈小弟得一日快活,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上天入地,皆所不辭。」

苗龍拍著手道:「這一套富貴非同小可,若弟與兄長取得來時,可知道一生受用。」

韓回春陪著笑臉道:「好阿哥,委是何等富貴?便實與小弟說說。

可行可止,自有權變,何故欲言又忍,藏頭露尾的!」苗龍道:「大哥不要性急。

這一樁事不比尋常,兄長若對天立誓,不露消息,方好盡心相告。」

韓回春道:「今日苗某與韓某計議一大事,若有不同心協力,別存他意。

以致敗露者,天雷擊死,必遭橫禍,身首異處。」

苗龍聽罷,即移身近前,與韓回春一凳坐了,附耳低言道:「不瞞兄長說,這一場富貴,遠隔著萬里,近只在目前,就是適間所說妙相寺中佛殿上擺的白銀器皿、古銅玩物、金香爐、金燭台等項,細算來,約莫有萬兩之數。

這些物件都是妄費的錢財,怎地劫得到手,尊駕與小弟,今生快活不盡。」

韓回春搖著頭道:「這卻是難,這卻是難。

這一樁財寶,勸二哥休要想他,不必費心,免勞算計。」

苗龍道:「小弟略施小計,手到可擒,大哥何故出此不利之言?」

韓回春道:「二哥有所不知。

妙相寺新添了一員副住持,叫做林澹然。

原是將門子弟,有萬夫不當之勇,好生了得。

若遇著他,空送了兩條窮命。

二來這皇城地面,不比鄉村去處,我等若明火執仗,打將進去,免不得驚動人眾,縱然劫得金銀,巡城軍卒追上之時,怕你飛上天去!這叫做竹管煨鰍——直死。

故此難以下手,只索留了性命。」

二人正說話間,忽然一人趕近前,將苗龍劈胸揪住,喝道:「我這裡是什麼去處,許你二人在此商議做劫賊?我先出首,免受牽累。」

驚得苗龍面如土色,目瞪口呆。

韓回春也嚇得發顫,定睛仔細看時,大笑道:「李大哥,休得取笑。

不是小弟在此,苗兄幾乎被你唬死。」

那人放手笑道:「苗二哥,不必驚惶,前言戲之耳。」

苗龍方才心定。

二人聲喏而坐,那人叫酒保再燙酒來,另添餚饌,點上一盞燈,重新酌酒。

韓回春道:「苗二哥未曾與李大哥相會?」

苗龍道:「未曾拜識尊顏。」

韓回春道:「這就是店主人,姓李諱秀,號季文,是一位仗義疏財的傑士。

小弟自幼與他莫逆之一交一 。」

苗龍道:「有眼不識泰山。

未得親近,今日幸會。」

李秀道:「不敢。

動問苗二哥,適才說妙相寺這一套富貴,小弟在間壁房裡聽了多時,盡知其事,但不知果是實麼?」

苗龍道:「李兄既與韓大哥相知,都是個中人,說亦無害。

這寺內金銀物件,皆是小弟親眼看見,豈有虛詐?正在這裡計議,若依韓大哥所言,只落得眼飽肚饑,空成畫餅。」

李秀笑道:「苗兄無謀,老韓太懦。

依著小弟愚見,管取這金銀財物,唾手而來。」

苗龍道:「足下有何妙策,見教為幸。」

李秀道:「適間二兄商議之時,小弟竊一聽 說到金銀二字,不覺熱血攢心,手舞足蹈,恨不得飛去抓來,好機會如何錯過!若依韓兄畏刀避劍之言,到老不能發跡。

我也聞得林澹然武藝高強,也知道禁城中軍卒嚴謹,如依我行事,萬無一失。」

韓回春欣然道:「李兄,你且說什麼妙計?」

李透道:「我店中有三個做酒後生,前後有四個相知有手段的莊客,連我們三個共是十人。

明日卻是第七日道場圓滿,我與你計議停當,陸續進城,到寺中看了動靜,且四散在近寺幽僻處藏身。

待到三更道場散時,諒這些禿廝辛苦了七晝夜,豈不熟睡?苗二哥須放出那飛簷走壁的本事來,我們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一齊照會入去,不用明火執仗,亦不許吶喊殺入,逕到鍾守淨臥房裡,將守淨捉住綁起,逼他金銀物件出來,叫他不敢喊叫。

得了手,挑出門時,將守淨又如此而行,只不要驚動林澹然,便是高手。

卻是五更時分,城門開了,我們捱城而出,若路上撞見巡城軍卒,也不怕他了。

比及地方與寺中知覺時,天已大曉,我們到家安頓,還可睡一覺將息。

二兄,此計何如?」

苗龍拍掌笑道:「好妙計,好妙計!雖然不上凌煙閣,也賽過諸葛與張良。

我們幾時去?」

韓回春笑道:「看兄不出,倒有此賊智。

我們就安排起來,依此而行。

美哉!妙哉!」李秀道:「二兄謹言,隔牆有耳,不可造次,被人知覺,反成大害。」

三人計議已畢,放懷盡興而飲。

此時夜色深沉,李秀道:「我們且去睡覺,養養精神,明夜方好行事。」

苗龍、韓回春,就在李秀家下歇宿。

次日直至日午,起來梳洗。

這做酒後生並莊客,李秀早間預先照會,都到李秀家中伺候。

李秀叫渾家炊了一斗米飯,煮一個大豬首,宰了一隻鵝,開了一大罐酒,苗龍為頭,洞洞之一聲 ,念了幾句,燒了利市紙,眾人一齊狼饗虎食,享了福物,吃得醉飽。

收抬了杯盤,打點進城器械。

苗龍、李秀、韓回春,都暗藏一把腰刀,帶了一根鐵尺,先取路入城。

次後酒生、莊客,各暗藏利刀短棍,一個個闖進城裡。

卻說苗龍、韓回春、李秀三人到得妙相寺時,又早紅日將沉,天色將晚。

三個走入佛殿上,細細遊玩一遭,果然熱鬧,實是繁華,比尋常道場不同。

但見:

三尊大佛,尊尊頂嵌夜明珠;侍剎諸天,個個眉攢祖母綠。

文疏貴

重,上印著舞鳳飛龍;經典莊嚴,外護的繡衣錦套。

齋供般般一精一潔,都盛

在白玉雕盤;器皿件件新奇。

俱系是良工巧制。

香爐金鑄,上面有萬壽

回文;燈架銀妝,下蟠著雙螭一交一 尾。

淨瓶奇特,烏金界道獻珊瑚;香盒玲

瓏,雕漆為胎鑲瑪瑙。

鐃鈸純金打就,笙簫碧玉碾成。

桌圍經袱盡銷

金,禪氅袈裟皆織錦。

磐聲嘹亮,原來是千載古銅;鈴杵輝煌,正不止百

年舊物。

淨水注三爵,每爵重四十餘金;盂蘭只一盆,滿盆貯鎮國之

寶。

正柱上貼一對萬花異錦春聯,祝贊皇妃千萬壽;山門外掛一張四六

對仗文榜,開陳佛事許多般。

真賽過金谷國中,說什麼臨潼會上。

人言

白酒能紅面,我道黃金解黑心。

再說三人看見金爐、燭台、銀器之類,各各暗喜。

細細看了半晌,走出殿外閒立。

只見莊客、酒生,也都在人叢裡閒看挨擠,李秀見了,把眼一瞥,各各點頭會意,前後四散,往臥房庫房看門路去了。

不一時,敲動晚鐘,佛殿上兩廊、左右側殿禪堂,點上燈燭,照耀如同白日。

鍾守淨、林澹然二住持上壇誦咒唸經,與王妃解冤釋劫,普度群生。

壇下僧官奏動細樂,做大功德。

此時看的人,挨肩疊臂,越發多了。

將近更盡,管門道人報道:「聖上差王妃親弟王太尉來寺中送聖,已進山門。」

二住持即忙下壇,迎接到佛殿上參佛。

見扎畢,王太尉分付虞候,凡一概閒雜人等,夜深之際,不許在寺混擾,都教趕出山門外去。

這一班虞候拿著籐條,只顧趕逐,看的人漸漸散去。

苗龍、李秀只得門在山門外面僻靜去處。

看看二更盡,經事功德已完,眾僧吹打一通,卻早化紙。

二住持款王太尉吃齋。

少頃齋散,又聽得樵樓已打三鼓,二住持率領僧官,送王太尉上轎回衙。

次後僧官各各拜辭回守而去。

鍾守淨叫道人閉上山門,發付行童執了幾盞燈籠,分頭前後兩廊、殿上殿下。

遍處照過,方才回房。

收拾金銀器皿藏頓,滅了前殿後殿兩廊燈燭,二住持與僧眾,各自回房歇息不題。

再說苗龍、李秀、韓回春、莊客、酒生,都在近寺左側幽僻處藏躲,側耳聽時,已是三更將盡。

苗龍摸到寺前,咳嗽一聲,李秀、韓回春俱會意上前,和苗龍輕輕商議道:「四鼓起了,不動手更待何時!」三個走到寺後牆邊看時,酒生、莊客都在那裡探頭張望。

苗龍查點人數,十個仍是五雙,一齊塗黑了臉。

李秀道:「苗二哥,你可先進牆裡去,開了後門,我們好進來。」

韓回春道:「這一帶上牆打緊又高又厚,二哥怎地過去?」

苗龍一面笑著,一面將手腰裡去摸,摸出一對熟鐵尖釘,光溜溜有一尺餘長。

一隻手捻著一個釘,左手將釘插在牆上,左腳蹲上牆去,右手將釘插在牆上,右腳蹲上牆去,卻似猢猻溜樹一般。

眨眼間,早扒上牆頭,知會了眾人,往下輕輕一跳,跳在草地上。

摸著牆門,扭開鐵鎖,開了後門。

李秀見了,照會一干人,闖入牆內,將牆門依舊閉上。

一齊摸到裡面耳房邊聽時,只聽得鼻聲如雷,正是夜眠如小死。

這寺中僧眾道人,一連辛苦了數日,才得著枕,卻早都睡思昏沉。

苗龍聽了一會,見沒動靜,雙手去撬門,撬得門咯咯地響,驚動一隻黃犬,鑽出洞來亂吠。

苗龍提起鐵尺,照頭一下,已是半死,又復一尺,但見四腳朝天,見閻王去了。

韓回春驚得寒抖抖地道:「不好,不好,黑——不辨東西,鍾和尚臥房不知在那廂哩!」苗龍道:「不要慌!日間我已看得備細,西首那土庫裡卻是林和尚的臥室,東邊黑牆內卻是鍾和尚的臥房。

我們徑往東首,闖將入去就是。」

苗龍將門扇一重重都撬開了,一齊穿過廚房,閃出禪堂,又摸過穿堂,卻到黑磚牆外。

苗龍扯過一株曬衣竹竿,靠在牆上,溜進牆裡,將石門開了。

眾人一同閃入裡面。

苗龍又將房門撬開,悄悄地閃入房中。

李秀向前捱到鍾守淨床 邊,只聽得鍾守淨夢中說道:「我的活寶,放撒手些,定要拿班做勢,弄得我一身熱汗。」

李秀笑道:「好和尚,在這裡做春一夢 ,騙小沙彌哩。」

即身邊怞出火草,點起火來。

苗龍搶到床 前,將守淨一手按住。

鍾守淨夢中驚醒,嚇得魂不附作,急待掙扎,早被李秀、韓回春將繩索背剪,餛飩樣捆了。

鍾守淨叫道:「不好了,行者快起來!」這行童正在睡中,聽得叫喚,急忙跳起身來,一雙眼再也睜不開,不知住持叫些什麼。

拿了褲子作布衫穿,左扯右繃,只是穿不上,也被莊客、酒生向前捆了。

苗龍腰間掣出一把明晃晃腰刀,擱在鍾守淨項上,喝道:「不要做聲,若叫喊時,便殺了你!我等眾好漢,不為別事,只要那日間佛殿上金爐燭台、銀寶器皿,還要借白銀三五千兩使用。

好好獻出,佛眼相看,留你禿廝性命。

儻若執迷不悟,先教你一命歸陰,然後將這寺中大小禿驢,盡皆砍死。」

鍾守淨哀告道:「大王一爺 爺,乞饒草命。

金銀物件都在側首庫房內地窖子裡,任從大王一爺 爺拿去,只是乞留狗命。」

苗龍聽罷,著酒生看守著鍾守淨、行童,自同韓回春、李秀、莊客一齊動手,攝開側首門扇,奔入庫房裡來。

正是:

不施萬丈深潭計,怎得驪龍頷下珠。

畢竟苗龍眾人果然劫得金寶去否,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逸史
第01回 高丞相直諫辟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第02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第03回 林長老除孽安民 丘縣尹薦賢禮釋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第05回 大俠夜闌降盜賊 淫僧夢裡害相思第06回 說風情趙尼畫策 赴佛會賽玉中機第07回 繡閨禪室兩心通 淫婦奸僧雙願逐第08回 信婆唆沈全逃難 全友誼澹然直言第09回 害忠良守淨獻讒 逃災難澹然遇舊第10回 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第11回 彌勒寺苗龍敘情 武平郡杜帥訪信第12回 都督巧計解僧頭 守淨狼心驗枕骨第13回 桂姐遺腹誕佳兒 長老借宿擒怪物第14回 得天書符救李秀 正夫綱義激沈全第15回 佞子妙相寺遭殃 奸黨風尾林中箭第16回 奪先鋒諸將鬥勇 定埋伏陳玉鏖兵第17回 古崤關啜守存孤 張老莊伏邪皈正第18回 梁武帝愎諫納降 虞天敏感妻死節第19回 司農忠憤大興兵 梁武幽囚甘餓死第20回 都督冥府指翁孫 阿丑書堂弄師父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第22回 張氏園中三義俠 隔塵溪畔二仙舟第23回 清虛境天主延賓 孟門山杜郎結義第24回 伏威計奪勝金姐 賢士教唆桑皮筋第25回 遭屈陷叔侄下獄 反囹圄俊傑報仇第26回 山徑逃蹤鋤禿惡 黃河訪故阻官兵第27回 計詐降薛舉破敵 圖霸業伏威求賢第28回 湯府丞中計敗兵 杜元帥納言正位第29回 軒轅廟蘇樸遭擒 延州府伏威遇弟第30回 沈蘭劫寨陷全軍 牛進迎街懲大惡第31回 報仇瀝血祭先靈 釋怨營墳安父骨第32回 張善相夢中配偶 段春香月下佳期第33回 計入香閨貽異寶 俠逢朔郡慶良緣第34回 善相破法斬馮謙 士開解圍推段帥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第36回 雙玉人重逢合巹 三義俠衣錦還鄉第37回 羅默伽肆凶受戮 尹氏女盡節還魂第38回 土地爭位動陰兵 孽虎改邪皈釋教第39回 順天時三俠稱王 宴李諤諸賢逞法第40回 禪師坐化證菩提 三主雲遊成大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