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逸史》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老將西征膽氣雄,旌旗蔽日馬嘶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逸史》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

禪真逸史

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

詩曰:

老將西征膽氣雄,旌旗蔽日馬嘶風。

長驅勁卒如貔虎,藐視英豪似稚童。

計墮受圍幽谷內,兵窮觖望邃林中。

結姻靖國降三傑,轉敗為功拜九重。

話說繆一麟被孔贅砍中馬首,立地步戰,漸漸勢危。

卻好杜伏威一馬飛到,衝開將士,救出繆一麟,直取孔囗。

孔囗不敢一交一 鋒,撥馬便走,官軍四散奔逃。

繆一麟換了戰馬,同薛舉、杜伏威一齊率軍掩殺,殺得孔囗頭盔倒掛,弓箭皆落。

正進退無路,幸遇先鋒嚴敬軍馬已到,救了性命。

嚴敬接住杜伏威,兩下混殺一場,俱備收軍回寨。

嚴敬救得孔囗,到段元帥寨內來。

段韶發放回營,又著醫生調治馬信金瘡,查點陣亡軍士,折有七千餘人。

段韶大怒,恨道:「齊穆小畜生,不諳軍務,恃匹夫之勇,輕敵取敗,折了許多軍士,自又遭擒,喪盡銳氣。

若不剿除賊寇,難回京都見皇上之面。」

即傳將令,差先鋒嚴敬次日帶領步軍二萬、馬軍一萬,衝突前鋒。

又差趙銀領軍一萬為左翼,洪修領軍一萬為右翼,辰時取齊進兵。

段韶在後督陣,拔寨都起,誓擒此賊,方許回軍。

將令一出,三寨軍兵各各打點次日出戰。

正是:

一更傳號令,將卒要齊心。

二更刁斗響,專防賊劫營。

三更星月

冷,喝號與提鈴。

四更齊束甲,嚴妝準備行。

五更皆造飯,平明大出

征。

話分兩頭。

再說杜伏威得勝日寨,查訥分付,將齊穆且收入陷車監禁,教軍士看守,好好待之。

就在寨內殺牛宰馬,設宴慶賀,犒賞三軍。

杜伏威和查訥等商議:「今此一戰,挫動彼軍銳氣,既擒彼將,軍師不殺,是何主意?」

查訥道:「今日不斬齊穆,也為著張將軍親事,就中用計,緩急可圖。

故留此人,以待後用。」

杜伏威等同道:「軍師所見,非常人所知。」

查訥又道:「段韶見我們擒了副元帥,必然激怒,明日決起傾寨軍馬來了。

某聞段韶素有謀略,非齊穆可比。

明日軍勢正銳,不可一交一 鋒,緊閉寨門,暗伏弓彎防備。

數日之外,待其少懈,如此如此用計何如?」

張善相拍手道:「軍師妙計,人不能及。」

當日盡歡而散。

次日,官軍先鋒嚴敬領馬步軍三萬,一直哨到杜伏威寨前,不見動靜,就逼寨空闊處排下陣勢,吶喊挑戰。

次後左右二翼洪修、趙銀軍馬都到,與嚴敬相見。

嚴敬道:「賊寨內不發一卒,未知虛實如何,不敢太逼。」

趙銀道:「小將二人在此拒住,先鋒可稟知元帥,再行征進。」

嚴敬慌忙到後軍,見了段韶,備言其事。

段韶道:「賊軍不出,必有詭計,不可輕動,墮其計中。

汝選三千一精一銳馬軍,逕沖賊寨,若有變動,隨即進兵。

若賊寨安然不動,不可妄進,只可擂鼓挑戰,待其軍出,然後一交一 鋒。」

嚴敬領了將令,到前軍選一精一壯久戰馬軍三千,擂鼓吶喊,直衝到杜伏威寨邊。

只見緊閉寨門,寂然不動。

自己吶喊到午,亦無動靜,又不敢衝殺入去,馬軍暫且退後。

嚴敬又教步軍裸一體辱罵誘戰,至晚,只得收軍回寨,票覆段元帥,元帥今夜間謹守鹿角,以防劫寨。

次日,段元帥又差嚴敬引軍搦戰。

自早至晚,緊閉不出,嚴敬又只得空回。

一連三日,按兵不動。

段韶和諾將商議,躊躇不決,十分憂悶。

忽見巡哨牙將報入中軍,口稱有機密事稟知。

段韶喚入帳下問之,那牙將道:「末將昨夜帶數十小卒,巡哨至東南僻路一上山之上,遙見樹林中有族旗搖動,軍士絡繹不絕。

又見本村百姓,東奔西竄。

小將拿住問時,都說杜伏威乏糧不戰,只待黃昏,帶領軍士近村擄掠,殺害百姓,因此人皆逃竄。

小將探得此消息,特來稟元帥爺。」

段韶道:「賊非無糧不戰,必有詭計,今夜再去哨探來報。」

牙將領了將令,當夜又差一精一細軍校,分頭遍村哨探。

次早回覆,都一般說:鄉村百姓遭害,賊一黨一 到處,雞犬不留,擄得些少糧食,只彀營中一日之費,因此日搶日吃,無心對敵。

段韶心中暗想:「此等烏合之眾,以劫掠為生,或者糧草不敷是實,不趁此時破之,更待何日?」

暗傳號令,差先鋒嚴敬領馬步軍二萬。

申時動身,往西北村一帶幽僻去處埋伏,但遇賊軍擄掠,鳴金為號,盡數剿除,得賊首者為上功。

嚴敬得令,整頓軍馬去了。

又分付心腹牙將分頭把守三寨,自帶趙銀、洪修二將,馬步軍二萬。

申時起馬,往東南一帶僻靜鄉村去處埋伏,等候捉賊。

卻說嚴先鋒領軍馬往西北上來,到一個去處,高山峻嶺,樹木叢雜。

問土民,說是地名虎嘯崗,此正是強盜打劫糧草聚會之處。

嚴敬聽了,分付眾軍各處埋伏,只聽鳴金為號,會合殺賊。

看看天色晚了,黃昏時分,嚴敬和一班牙將,立在虎嘯崗山頭觀望,見遠遠塵頭起處,火把亂明,有一二千強盜提槍執棍,背駝包袋,喊笑而來。

嚴敬忙鳴金聚眾,拍馬下山來擒這伙賊。

那一二千人見鑼聲響,追兵齊集,都棄了包裹糧食,打黑火把,盡投東山凹裡逃竄去了。

官軍一齊來搶糧食,嚴敬禁止不住。

又見西山凹邊,有千餘人,皆駝包裹,手執器械火把,大喊而來。

嚴敬喝道:「瓦的不是劫賊來也!」忙催軍士趕殺,也俱丟下包裹,打黑火把,亂紛紛走了。

嚴敬拍馬催軍追趕,未及半里,又見一夥強人沖道而來,慌忙殺時,卻又四散去了。

此時已是更盡,嚴敬分軍四國趕殺,奈何路徑不熟,又是崎嶇山路,追趕了兩個時辰,遇著數伙強人,都皆走了,不曾殺得一個。

嚴敬心焦,領軍殺過虎嘯崗西首十餘里,已是半夜,地名鐵檠嶺,卻是一條小路,兩邊都是蘆葦沙地。

嚴敬勒住馬看了一會,喝軍馬不可前進,且回舊路。

話未完,只聽得一聲炮響,如半空中打下一個霹靂,驚得嚴敬等手足無措。

抬頭一看,四圍蘆葦盡皆火燒。

此時正是初冬天氣,西北風甚急,火趁風威,燒得遍地通紅,如同白晝。

官軍被火所逼,煙霧騰空,立腳不住,各顧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嚴敬挺槍躍馬,冒煙突火而走。

不上兩箭之地,聽得炮響振天,鼓聲動地,山田內突出一員大將,錦袍金甲,白馬長槍,喝道:「嚴敬中吾之計,杜爺在此,下馬納降!」嚴敬並不打話,挺槍就刺,二將一交一 鋒。

只見漫山塞野皆是軍馬。

殺得官軍星落雲散。

嚴敬膽怯,奪路便走,杜伏威亦不來追趕。

嚴敬回頭看部下,只有十數個軍士、兩個健將隨著。

嚴敬問道:「這條山路,可以到得大寨去麼?」

健將道:「此路寂靜,無人攔阻,且從此撞出去,再尋歸路。」

嚴敬聽了,拍馬先走。

行無半里,聽得鑼聲振地,喊聲起處,嚴敬戰馬早被絆倒。

樹林中走出三五百壯士,將嚴敬、健將等盡皆捉住,不曾走了一個。

背剪綁了,解入大寨來。

有詩為證:

按劍掛征袍,將軍膽氣豪。

今為階下虜,悔不熟龍韜。

此時杜伏威大勝一陣,嚴敬部下二萬軍士,大半被傷,小半走脫。

再說段元帥和趙銀、洪修二將,部領二萬一精一兵,往東南村來,到得時已是黃昏。

段韶將軍士分為十隊,遍處埋伏,等候捉賊。

自領一枝兵,到一土山邊,四面看時,卻無樹木,光蕩蕩的一座土山,山上有一座土地廟。

段韶叫軍士人廟搜檢,並無一人,就在廟裡坐地,軍士埋伏廟之左右。

候至更盡,軍士報道山下西南火光中是一夥劫賊來也。

段韶慌忙上馬,果見山下三百餘人,手執器械,點著火把,推著三四十輛車子,忽哨而來。

段韶指麾眾軍吶喊,殺至山下。

那三百餘人棄了車子並火把,四散走了。

又見西北首也有三四百人,推著車子走來。

官軍趕殺時,卻又四散去了。

頃刻之間,有十數隊軍士,推著車子,逕到土山邊,卻又走散。

段韶看了一會,猛然省悟,跌腳道:「誤中賊人詭計了!」分付軍士不可妄動,動者立斬。

排成長蛇陣,一字兒列在土山之下。

軍士立腳未定,四下鼓聲震天,火光竟起,喊聲大振,軍馬不知其數。

火光中見馬上坐著三員少年大將,正是薛舉、繆一麟、查訥,指點眾軍,四面遠遠把土山圍了。

只聽得一聲梆子響,話如雨發,那十數處糧車,箭到處盡皆火燒。

原來車中俱是疏黃焰硝引火之物,火箭到處,焰騰騰火勢沖天,風煙亂卷。

段韶在土山上驚得魂飛魄散,無計可施。

三千軍士與十數個護身健將,俱被火逼得沒處安身,著箭死者甚多。

只聽得一片聲喊叫道:「不要走了段元帥!」段韶和健將道:「勢已危迫,不如拚死冒火殺下山去,決一死戰2」一個健將應道:「賊兵甚眾,火勢正炎。

若殺下山去,必然有失。

小將看西北角上火勢稍緩,賊軍略稀,山坡下又有一條白路,不如從此處殺下去,方有活路。」

段韶依言,挺身一馬當先,健將軍士隨後,俱拚命併力殺下西北角來。

山坡下百餘個壯士攔路,段韶大喝一聲,挺槍拍馬,殺散眾軍。

下得山坡,又是一將攔住,卻是薛舉,手挺畫戟喝道:「段元帥何不早降!」段韶大怒,放馬就戰。

戰了數合,薛舉賣一破綻,撥轉馬放開一條大路。

段韶拍馬衝過,奔山徑而走,只帶得千餘軍士,數個健將,其餘盡被薛舉軍馬擋住,降者甚多。

段韶奔入山徑,走無數里,抬頭一看,只叫得苦!原來這去處地名苦株灣,是一個死坳裡。

從土山邊進來,只有得這一條路,兩邊都是崇巒峭壁,前面又是一帶大闊溪,並無船隻,只可進來,不能出去。

段韶在月光下見了大驚,慌忙回馬,不期路口已壘斷,外有軍馬重重壘壘把守定了。

正是羊觸藩籬,進退無路。

當下只得和軍士一團一 一團一 屯紮,歎氣道:「一世英名,不期喪於此地!我死不足惜,可恨誤卻朝廷重托,遺憾九原。」

眾軍健道:「元帥休慌,權且捱過今宵,明日我等打探,再尋生路。」

各吃些隨行乾糧,揀空闊處暫且歇馬將息。

卻說趙銀、洪修和七個總管,帶領九隊人馬,分頭埋伏擒賊。

不期遍處俱有伏軍,暗一弩一陷坑,大半皆被擒捉,只有趙銀逃得性命。

原來這一條計策,喚做調虎離山之計,都是查訥軍師和張善相兩人商議定下的。

段元帥是馳名的一員老將,萬夫莫敵,軍馬一精一壯,若與盡力相持,必致有傷。

只教軍士故意到鄉村鎮市,遍處搶劫,引誘敵軍。

打聽得段韶部領軍馬到東南村來,嚴敬軍馬到西北村去,都預先埋伏兩處軍士等候。

段韶、嚴敬,果中其計。

當夜要擒段韶亦是容易,只為惜著張善相親事,查訥分付薛舉,臨戰不可相逼,放開一條生路。

火車火箭,只遠遠圍住施放驚他,趕段韶入了苦株灣,慢慢又做區處。

有詩為證:

軍師妙算果通神,變幻風雲計劃深。

少女不因成契合,老夫應亦被人擒。

此時天色已明,杜伏威軍馬得勝奏捷回寨,眾將士各自獻功。

杜伏威一一論功犒賞已罷,將嚴敬、洪修等同齊穆一處監禁,降軍萬數編人隊伍,大排筵宴,弟兄們慶賀功績。

杜伏威道:「查近仁妙算入微,有神出鬼沒之機,吾之孔明也。」

查訥笑道:「微末小計,何足為奇!今夜之戰,只為張將軍姻事。

如今把段元帥困在苦株灣,插翅亦不能出,明日釋放齊穆、嚴敬、洪修三將,以禮相待,浼三人為媒去見段元帥,求其令愛琳瑛小姐完張將軍這段姻緣。

若彼慨然應允,必先送女完親,方放他出谷,兩相和解以待天時;如其推托,只消數日,必餓死於山徑間矣。」

張善相拱手稱謝。

杜伏威、薛舉擊桌歡笑,喜不自勝。

當日席散。

卻說趙銀與逃回軍士棄了三個寨柵,奔入城內,對和太守說知此事。

和用行大驚道:「段元帥被困,吾等休矣!只索嚴督軍士謹守城池。」

杜伏威次早在中軍安排筵席,一面差將校到監,取出擒將齊穆、嚴敬、洪修三人相見。

齊穆等見有令箭來取,都歎氣道:「我等今番休矣!」只見來人傳令,盡去綁縛相見。

三人不知是何緣故,只得隨著將校入中軍帳來。

查訥見了,喚軍校捧過冠帶錦袍,替三人穿戴了。

杜伏威、薛舉、張善相、繆一麟等,一齊迎入中軍行禮,分賓主而坐。

齊穆道:「某等被擒之人,將軍不加誅戮,已為萬幸,何故待此重禮?」

杜伏威道:「杜某弟兄三人,因朝廷昏亂,百姓倒懸,起義兵除暴安民,非為私也。

義氣深重,故爾豪傑同心。

公等皆朝廷大臣,不忍加害。

今有一事,敢煩齊元帥和二位將軍一臂之力,不識可乎?」

齊穆三人齊躬身道:「某等蒙將軍不殺放回,就赴湯蹈火,亦所不辭。

不知將軍有何使令?」

杜伏威指著張善相道:「此位張將軍,字思皇,是吾弟也。

幼年曾聘段元帥次女琳瑛為室,不期段韶那廝倚貴欺貧,負盟悔約,今已被吾用計困於苦株灣內,死在旦夕。

看張三弟姻事之面,不忍加害。

敢煩三位將軍,權為媒妁,以畢良姻。

如段元帥慨然聽從,則佛眼相看,將擒獲軍士、器械盡數一交一 還,我等撤圍而退,兩下罷兵;若段公推阻不從,休想再得生還!煩公等善言贊助,必當重酬。」

齊穆三人同聲道:「這親事管取在某三人身上,好歹成就,以報將軍大德。」

杜伏威大喜,開筵相待,互相勸酬,並大吹大擂,盡歡暢飲,直至日暮。

齊穆道:「某等承將軍厚情,叨此盛宴,已酩酊矣。

恭承所命,即便告行去見段元帥,將張將軍親事講成,然後再領盛情。」

查訥道:「得齊元帥慨然,深感厚意,權且散席。」

送出寨門,叫軍士牽過駿馬三匹,請齊穆、嚴敬、洪修上了馬,作別而行。

卻說段韶當夜困在苦株灣,四圍觀望,無路可通。

見西南是一條闊溪,心下想道:「這就是一條活路了,明日令能慣水軍士沒過對岸去,求取救兵,或可出此重圍。」

次日天明,只見對岸旗幟飄揚,已有重兵守把,心下大驚。

正在納悶之際,軍士報山嘴邊又有一隊軍馬來了。

段韶急整兵馬,正欲迎敵,近前來只得三匹馬,卻是副元帥齊穆、先鋒嚴敬、總管洪修,見了段韶,一齊下馬。

段韶又驚又喜道:「三位已遭賊擒,為何得到此間?」

齊穆等頓首道:「某等三人,仗托今愛覆庇,得留殘喘,不然已為泉下之客。」

段韶呆了半晌,問:「此話卻從何來?小女在敞宅深閨之中,焉能救得三公性命?」

齊穆道:「有一段情節奉告。

聞令愛小字琳瑛,今庚一十六歲,果然是否?」

段韶點頭道:「果是,公何以知之?」

齊穆道:「某等遭擒囚於陷車之內,今早忽傳令箭,取我三人入中軍。

某等自諒決死,不期杜伏威等一班將錦袍冠帶加我等之身,遜某三人帳中上座,大排筵席款待,酒席間,談及令愛親事。

座中一少年將軍,生得面如冠玉,相貌清秀,姓張字思皇,說是令坦,幼年間曾納禮,聘第二位令愛琳瑛為室,不料元帥恃貴欺貧,悔了親事。

目下起軍發馬,也只為著這一段姻緣,以致如此。

杜伏威說,若不看小姐之面,我等俱為齏粉,就浼某三人為媒,求令愛與張君完此舊姻。

元帥若慨然允諾,即時放出,送還軍馬器械,罷兵休戰;儻若執迷,決不干休,定一交一 寸草不留。

如今沒奈何了,段老爺,救命的段菩薩、段父母,看生靈百姓分上,送令愛小姐與那廝做親,全國家大事,救我等性命,實乃萬代再生之德。」

洪修、嚴敬俱磕頭禮拜,懇求道:「小姐完親,上全國家之事,下救數萬生靈,未為不可。」

段韶聽說大怒,氣得目瞪口呆,手足俱冷,道:「鼠賊以此挾我乎?誓不俱生!」閉目坐了一會,歎口氣道:「罷,罷,拼此老朽一命,以報皇上知遇之恩。

大丈夫視死如歸,豈有堂堂大臣,與賊人結親之理!」有詩贊曰:

節義稜稜,綱常秩秩。

豪氣凌雲,一精一忠貫日。

齊穆又勸道:「事已至此,無如奈何,只得從權罷了。

比如元帥為國而死,乃臣子分內事,死何足懼!但無益於國家,徒招禍害,殺戮生靈,干戈不得寧息。

儻賊一黨一 得勝,以數千亡命之徒,圍住貴宅,豈有放過令愛之理?令愛果能死節而亡,足繼元帥忠烈之志;倘或屈身從賊,玷辱清名,豈不成一場話柄?元帥上不能為朝廷掃除賊寇,自經於溝讀之中,下不能保守身家,使妻女陷於賊人之手,徒然一死,無益於事。

為今計,不若將小姐暫許賊人,勸其歸服,亦是為國忘家之心,不失濟變之哲,忠臣之所苦心,智士之所獨斷。

豈不聞漢元帝以王嬙和番之事乎?堂堂大國之君,且不以此為屏,只為宗廟社稷計耳。

元帥還宜三思。」

段韶低首不語,半晌道:「齊元帥所言,雖似有理,但有三件事,賊人若允,即送小女成親;如其不然,寧死而不辱!」齊穆道:「是那三件事?乞元帥明示。」

段韶道:「第一件,小女琳瑛,實未曾受聘。

賊所言皆虛謬也。

某昔日征海外諸國,服六十四島蠻夷,盡來朝貢方物。

一國極遠,去古城國三萬七千里,土產香玉,進貢之餘,亦貢老夫玉人一雙,一男形,一女身,一精一工奇妙,其香特異。

老夫攜回家下,次女琳瑛愛之,老夫就與了他。

不意數月之前,失去女玉人一個,杳然無覓,小女以此得病未痊。

如今張郎欲求親事,我聞其深通奇術,必須覓得這女玉人來配,以完雙璧,方可成就。

第二件,必要張郎先來拜見,待我觀其材貌,果足相當,不辱門楣,方才事妥。

第三件更是要緊。

吾等奉命出軍,不能剿除賊寇,反遭詭計陷害,逼勒成親,一死尚不足償敗軍之罪,況與結親,則為通同謀叛矣。

不推貽譏千古,抑且取禍目前。

若賊人要娶吾女,必須卸甲投降,隨我至京,面聖封官,奏過聖上,然後成親。

若能依此三事,我亦不惜一女。

不然,寧全家盡斬以報國,任君等與賊行事也。」

嚴敬、洪修俱拱手道:「足見元帥慷慨全忠之大節。

某等三人去見杜、張二人,若能從元帥三事之命,不必言矣;如其不然,某等亦願與元帥同死於此,盡臣子之道,豈肯婢膝一奴一顏,以事賊耶?」

段韶大喜道:「先鋒此言,方合吾意。

三公早去早來,吾拔劍以待死。」

齊穆、嚴敬、洪修別了段韶上馬,逕到杜伏威大寨來,杜伏威迎入帳中坐定。

杜伏威道:「適煩三位將軍所言親事,可曾諾否?」

齊穆將段韶言語,並要從三事之情,備說一遍。

杜伏威笑道:「第一件要張三弟玉人為聘,此事最易。

這玉人張三弟藏之已久,今獻與段元帥為聘物,正合前盟。

第二件既結絲蘿,未有翁婿不相識面者,亦宜拜謁。

但第三件實難從命。

我等起義兵以來,所向無敵,何等自在!乃大海之龍,沖天之翼,任吾放蕩,不受樊籠。

今一歸服,便要拘束,儻君心有變,死無地矣。」

齊穆道:「某久聞諸位將軍大名,馳於四海。

朝廷用人之際,若得眾將軍歸服,必授顯官厚祿,豈有加害之理?某等三人,願以全家之命,保將軍安若泰山。」

查訥道:「齊元帥與二位將軍暫退,待吾等商議定了再報。」

齊穆等退入後寨。

杜伏威道:「查近仁有何高見?」

查訥道:「某雖不才,叨元帥與諸位將軍陶熔,頗知天文星象之理。

每於清夜仰觀,足知天下變亂之故。

紫薇星昏而無光,直待五十年後,方有真命者出,以定天下。

目今朝廷與陳,週二國,不過是紫薇駕下列宿而已。

杜元帥與我等輩,又為次之。

欲取天下,不合天時,甚為難事。

自古道: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今齊後主雖非真命,而高歡父子相承,恩及百姓,地廣民稠,一時未可覬覦,只可暫相依附。

不如且將計就計,曲從段韶之言,解甲休戈,受了招安。

一來歸服齊主,取功名於正路,身居榮顯,名垂竹帛,亦是風雲際會之時,不可錯過;二來為張將軍完此姻親。

諸君所慮者,朝廷有變耳。

以愚度之,決無害也。

當今後主株守西北之地,陳、週二國屢相侵擾,是為強敵在外;國家又連年歲歉,國用不支。

敵擾於外,兵疲糧盡於內,自救不暇,焉能害人?若得我等相助,如困龍得水,枯木逢春,欣喜無限,有何慮哉?區區愚見若此,乞大元帥諸位將軍酌之。」

杜伏威、薛舉、張善相齊道:「近仁之言,確乎不可易也。

只索歸服,不必多疑。」

查訥又道:「今當先以黃金千兩、異錦千匹、白璧二雙、明珠八粒為聘,先令齊元帥、洪總管送與段元帥處,行納采請期之禮。

次後張將軍即便加冠,令嚴先鋒陪至苦株灣拜謁岳翁,就達歸降之意,並獻玉人。

我寨中一壁廂整備筵席,再差將官邀請段元帥並眾將到寨飲宴,再議朝京。」

杜伏威一一依查訥所議。

次早,備牲禮祭獻天地。

張善相冠帶畢,請齊穆等三將到中軍,杜伏威備說段元帥三事,我等一一皆依,不敢違命。

齊穆大喜道:「將軍若能如此,乃留侯之從漢高,吳漢之歸光武,不惟貴顯終身,還得名垂不朽,可欽可敬!」杜伏威道:「張將軍親事,全賴元帥二位將軍贊襄之力。

今有菲薄聘儀納采請期,煩勞先送上段元帥,轉達愚弟兄微忱。

少刻勞嚴將軍陪張新郎即來拜見岳文矣。」

齊穆道:「不須將軍費心,某等必當盡心為之。」

杜伏威差健將八員,隨齊元帥送禮到苦株灣內,來見了段韶。

齊穆備道其事,送上禮帖。

段韶笑道:「諸少年既識大義,歸服朝廷,便是一家人了,受之何害?下官豈惜一女,但不知張郎人物何如,學識何如?」

齊穆道:「張郎人材,自不必言,且洞識天文,深明韜略,少刻即來拜謁元帥矣。」

正說間,將校報道:「山口有數騎擁一少年大將來到。」

齊穆看時,卻正是張善相,帶著錦衣武士,蜂擁而來。

齊穆對段韶道:「此正是令坦腹東床 。」

段韶舉目看那少年將官,但見:

長軀秀骨,白面重頤。

目如點漆,唇若塗朱。

頭戴束髮金冠,足登

挽雲珠履。

身穿繡文龍錦大紅袍,腰繫雕鳳穿花白玉帶。

騎一匹追風

趕電五花馬,拿一條四綹攢絲豹尾鞭。

果然風一流 不下周公瑾,倜儻還如

呂奉先。

段韶看了,心內大喜。

有詩為證:

遙瞻來將真都麗,善武能文多才技。

裘馬翩翩美少年,這回不負風一流 婿。

嚴敬同張善相來到面前,張善相跳下金鞍,納頭便拜道:「張某蓬茅下士,山僻村夫,無知妄作,冒犯虎威。

蒙岳丈天恩寬宥,謹拜尊顏,不勝惶驚。」

段韶答禮道:「久聞足下大名,果然才貌雙絕。

雖是一念之差,且喜改邪歸正,隨我回朝,富貴永保。」

張善相拜罷,袖中取出羊脂白玉美人一枚,雙手上獻。

段韶接了看時,與那失去的玉人無二,暗暗驚異,笑道:「天賜姻緣,夙成兩美。

今得賢婿如此,不惟小女終身有托,亦不負老夫向來擇婿之心。」

張善相頓首稱謝。

少頃,數員將官飛馬而來,稟道:「杜、薛二元帥排下筵宴,專候元帥爺赴席,送上請書。」

當下段韶、齊穆、洪修、嚴敬、張善相眾人一齊上馬,帶領部從,出了山口,迤邐行來。

正是:

殺氣轉為和氣暖,愁顏相逐笑顏開。

不知後會如何,再聽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逸史
第01回 高丞相直諫辟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第02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第03回 林長老除孽安民 丘縣尹薦賢禮釋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第05回 大俠夜闌降盜賊 淫僧夢裡害相思第06回 說風情趙尼畫策 赴佛會賽玉中機第07回 繡閨禪室兩心通 淫婦奸僧雙願逐第08回 信婆唆沈全逃難 全友誼澹然直言第09回 害忠良守淨獻讒 逃災難澹然遇舊第10回 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第11回 彌勒寺苗龍敘情 武平郡杜帥訪信第12回 都督巧計解僧頭 守淨狼心驗枕骨第13回 桂姐遺腹誕佳兒 長老借宿擒怪物第14回 得天書符救李秀 正夫綱義激沈全第15回 佞子妙相寺遭殃 奸黨風尾林中箭第16回 奪先鋒諸將鬥勇 定埋伏陳玉鏖兵第17回 古崤關啜守存孤 張老莊伏邪皈正第18回 梁武帝愎諫納降 虞天敏感妻死節第19回 司農忠憤大興兵 梁武幽囚甘餓死第20回 都督冥府指翁孫 阿丑書堂弄師父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第22回 張氏園中三義俠 隔塵溪畔二仙舟第23回 清虛境天主延賓 孟門山杜郎結義第24回 伏威計奪勝金姐 賢士教唆桑皮筋第25回 遭屈陷叔侄下獄 反囹圄俊傑報仇第26回 山徑逃蹤鋤禿惡 黃河訪故阻官兵第27回 計詐降薛舉破敵 圖霸業伏威求賢第28回 湯府丞中計敗兵 杜元帥納言正位第29回 軒轅廟蘇樸遭擒 延州府伏威遇弟第30回 沈蘭劫寨陷全軍 牛進迎街懲大惡第31回 報仇瀝血祭先靈 釋怨營墳安父骨第32回 張善相夢中配偶 段春香月下佳期第33回 計入香閨貽異寶 俠逢朔郡慶良緣第34回 善相破法斬馮謙 士開解圍推段帥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第36回 雙玉人重逢合巹 三義俠衣錦還鄉第37回 羅默伽肆凶受戮 尹氏女盡節還魂第38回 土地爭位動陰兵 孽虎改邪皈釋教第39回 順天時三俠稱王 宴李諤諸賢逞法第40回 禪師坐化證菩提 三主雲遊成大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