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逸史》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秘-真符出洞天,男兒獲此可登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逸史》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

禪真逸史

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

詩曰:

秘-真符出洞天,男兒獲此可登仙。

靈文初試欽神鬼,兵法新傳繼俠禪。

春日密韜文豹略,秋香公忿牝雞冤。

妖瀅膽喪英雄手,只恨衰椿不大年。

話說先生得病,十分沉重,張善相忙人後廳,和張太公說知先生病重。

張太公慌了,親到書室來看,見先生睡在床 上,不住聲叫疼叫痛。

張太公問道:「老師染何病症,這般聲吟苦楚?」

先生哼道:「學生蒙長者相延,感激不盡,多是福薄,不能消受。

一時無故染此篤疾,竟莫測致病根由。

天降災殃,諒來多死少生。

若有疏虞,望乞收殮,若得骸骨歸鄉,感恩於九泉之下。」

張太公勸道:「不妨,耐心調理,決然無事。」

太公口雖勸慰,心下憂慌,當晚接連三四個醫人診脈,這個道是感冒風寒,那個道是虛火所激,又有的說是中毒,又有的說是犯邪。

三四個醫生東猜西扯,沒做理會處。

大家商議了多時,共撮一劑表寒散大解毒驅邪的藥。

太公親自煎與先生吃下去,只指望病好,豈知反添脹痛,楂床 拍席,幾次發昏,攪得張太公一家不安。

使人去占卜祈簽,說道犯了什麼二司大王、三郎五道,又有陰魂作祟。

太公登時安排祭禮,邀請道士攘星發檄。

纏了一夜 ,先生病體愈重,不曾減得分毫。

有詩為證:

醫卜由來出聖書,個中一精一奧少人知。

祈攘藥餌皆無益,說破真方病即除。

卻說杜伏威和薛舉一床 睡著,兩個暗暗地冷笑。

直到天明,薛舉醒來,對杜伏威道:「那鳥娘養的,不知夜來心事何如?」

杜伏威應道:「這會兒正當緊要處,鐵漢子也要化做汁哩!須待臨期,方可解救。」

兩個在床 裡說笑,不提防隔牆有耳。

張家一個丫環,名喚嫩紅,托茶出廳上與太公吃,打從杜伏威窗外經過,聽見他兩個在床 上這般說笑,卻思量道:「若如此說,這兩個小官必然知先生病的來歷。」

遞茶與太公吃畢,嫩紅對太公說:「我適才托茶打從杜、薛二小官商前過,聽得薛小官口裡這般問,杜小官這般回答。

若要先生病症好,除非問他兩個,便知端的。」

太公驚道:「原來如此。

小小年紀,只恐是說耍,你去叫他兩個出來,待我問他。」

嫩紅走近房前叫:「兩位小官,太公相喚問一句話。」

兩個應道:「來也,來也。」

即爬起穿衣。

薛舉道:「叫我二人說什麼?莫不是走了馬腳?」

杜伏威道:「不妨,有誰人知道?若問時,只推不知便了。」

同出廳來,對太公唱喏。

太公笑道:「先生這樣病重,你兩個可也睡得安穩?怎地救得他,方是師生之情。」

薛舉道:「好笑!我年幼小,但曉得讀書,那裡會醫病?」

杜伏威笑道:「太公真是年紀高大,有些顛倒。

昨晚那幾個有名的醫士,卻也一胡一 猜亂猜,醫不好病,反來問我小廝們怎生救得他,這喚做活搗鬼。」

太公心裡暗想道:「若說破了,這兩個猢猻決然一口賴住,不如且哄他一哄。」

當下笑道:「既是你們不能救先生,只索罷了,為何反衝撞我老人家?快進裡面吃早膳。」

兩個板著臉走入去了。

不多時,太公著家憧單叫杜伏威出來。

杜伏威問道:「太公又喚我何事?」

太公道:「先生在房裡睡著叫苦,你進去問一問安,才成個學生的道理。」

杜伏威道:「太公說得是。」

即到先生臥房中去了。

太公走入軒子內來,見薛舉靠著桌兒吃粥。

太公埋怨道:「你這小廝忒也狠毒!自古道:天地君親師。

先生如父母一般,怎地下得毒手,將他害卻性命?」

薛舉睜眼道:「太公好沒來由!先生自染病,干我鳥事?」

太公道:「這小廝還要嘴硬!適才問杜伏威,他說都是你弄那法兒去害先生,又說還有甚法兒可解,他已一一招認,你還廝賴?」

薛舉大怒道:「這小猢猻!你自怪先生責打,去城外尋什麼鬼頭塞腸草做弄先生,反推在我身上。」

太公道:「他說有藥可解,你快說出,不干你事。」

薛舉道:「什麼藥解!將糞清汁吃下去,便好了。」

太公也不說破,忙令家憧去買了糞清,燙熱了,與先生吃下去。

頃刻間腹內骨碌骨碌的響了幾陣,要淨手。

太公叫另拿個淨桶與先生,一連解了兩三次,疼止腫消,果然一時平復。

睡一覺,吃些粥湯,便下得床 來,坐在房裡將息。

只聽見門外人聲喧鬧,有人廝打。

先生走出門看時,卻是薛舉和杜伏威揪發狠打。

先生喝住了道:「我病體略得寬爽,你兩個又在這裡廝鬧惱我,成甚規矩!」薛舉、杜伏威見先生罵,俱各放手,氣忿忿兩下立著,俱不做聲。

張太公拄著枴杖,跑出來道:「先生不要發惱,你的性命,全虧他兩個相救。」

先生驚問其故,太公將鬼頭塞腸草、糞清解毒緣故說了:「兩個互相埋怨洩漏了機關,因此廝打。」

先生怒道:「不爭這兩個小廝如此無禮反來捉弄師長!」太公道:「看老朽薄面,不要計較他罷。」

先生躊躇一會,歎口氣道:「令孫學問日長,須請經儒教授,以成大器。

學生才疏學淺,恐誤令孫大事,即此告辭。

況薛、杜二子,今雖粗鹵頑劣,察他氣宇不凡,他日必成偉器。

學生明早拜別太公便行。」

太公再三款留,先生堅執要去。

太公無奈,次早贈送修儀禮物,待了酒席,告別而去。

太公見先生已去,令家撞送薛、杜二生回莊。

林澹然見了,問二子何故回來,家憧將弄先生的事端,告訴一遍,故此先生不樂,辭館而去。

林澹然大怒道:「兩個畜生恁地不知抬舉,不用心攻書寫字,反去幹那蠱毒魘魅的事,甚為可惡!」拿竹片要打,苗知碩等勸住,罵了一番,打發家僮回城。

至九月初旬,張太公另請一位西賓,又著家憧來莊裡見林澹然,接杜、薛二生讀書。

林澹然喚兩個同到方丈中道:「目今難得張太公另請一位先生來,呼喚你二人赴館,你兩個收拾快去,若再如前做出事來,重責不恕!」杜伏威搖手道:「不去,不去。

當今離亂之時,讀那兩行死書,濟得甚事!不如一習一 學些武藝,圖一個高官顯職,有何不可?不去讀那死書了。」

薛舉道:「我也不去,只隨著老爺學武藝罷。」

林澹然心裡暗想:「這二人分明是武將規模,何苦逼他讀書,且由他罷。」

便道:「你兩個不去讀書,小小年紀,卻學甚武藝?不去也罷,但不許在外面生事,早晚要擔柴汲水,勤謹做工。

若有不到處,一體罪責休恨。」

薛舉、杜伏威齊道:「情願跟隨做工,不去赴館了。」

林澹然寫帖辭謝,發付家憧回城去了。

時序易遷,轉眼間又是隆冬天氣。

時值十二月十九庚申日,正合通書臘底慶申,一切修造、遷葬、祭祀、求神、俱吉。

張太公家裡新塑一尊值年太歲靈華帝君,延接一班平日誦經念佛的老道友到家念佛。

先一日,著蒼頭具柬到莊裡接林澹然、杜悅等同臨佛會。

林澹然甚喜,次早同杜悅、苗知碩、一胡一 性定、沈性成入城裡來,留薛舉、杜伏威和道人、行童等看莊。

薛舉和一班小廝們自去閒耍,道人、行童等無事,到日午吃些冷飯,閉上莊門,各自放倒頭尋睡去了。

這杜伙成獨自一個在禪堂內弄棍舞槍。

耍了一回,走入方丈裡開食廚,尋點心果子吃,不見一些。

心裡想道:「昨日廚內有若乾果子食物,今日為何一空?畢竟是老爺藏過了。」

徑奔到林澹然臥房裡來,只見房門緊鎖,無匙可開。

當下生個計較,撬開紅漆禪窗,從窗檻上爬進去,尋著食籮,取出幾個炊餅來吃,又藏些果於在袖裡。

正要怞身跳出,忽見經桌上堆著幾部經卷,杜伏威逐本拿起來看過,翻到書底,尋出一卷書來,甚是齊整,比諸書不同:綠閃錦的書面兒,白絨線裝釘,正面簽頭上寫著「天樞秘-」四個楷字。

揭開看時,雪白綿紙上楷書大字,是林澹然親筆謄寫的目錄,上寫著「遣神召將卷之一」。

杜伏威逐張揭開細看,卻是些法術符咒變化的神書。

心下大喜,將書藏在柏中,復翻身爬出窗外,將窗扇依舊閉上,一溜風走到方丈裡坐定,悄悄開書,默誦那詞咒。

至晚不見林澹然回來,薛舉和道人、行重,俱己睡了。

杜伏威雖然睡在床 上,一心想著「天樞秘-」,眼也不合。

想了一回,暗把讀過的詞咒,又背一背看,恰也一字不忘。

心下算計道:「趁今夜老爺等不在莊,道人等又都熟睡,不如乘著星光月色,請一請神將,試看他來否?」

忙起來披了衣服,悄悄走出房外,拽步入後邊花園裡,依書圖譜,按著罡步,捻著訣,口中念動真言神咒。

可煞作怪,霎時間只見狂風驟起,吹得毛髮皆豎。

風過處,忽然現出一尊神將,生得身長丈餘,頭大如輪,三眼突出,兩鬢蓬鬆,赤臉紅須,獠牙似鋸,頭戴束髮紫金冠,身穿鎖子連環甲,腳登黑皮靴,手執鑌鐵鑭。

高聲問道:「吾師宣召,有何法旨?」

杜伏威見了,唬得魂飛魄散,目瞪口呆,這花園裡一時無躲處,跌轉身,拚命奔入牆側東廁裡藏避。

又聽見那神將大喝道:「既召吾神,為何不出來相見!果有甚的差使?」

杜伏威寒簌簌地抖,不敢做聲。

那神將見沒人回答,又喝道:「法師既無差使,召我何為?快快遣發我去也!」杜伏威心裡想道:「我只讀得召將的神咒,不曾見甚遣將的法兒,怎麼打發得他去?只躲在東廁裡不做聲便了。」

那神將見無人答應,在花園內四圍尋覓,行至東廁邊,覺有生人氣,發怒提鑭打將進來。

奈東廁是穢污之處,要上天庭,不敢入去,只將鐵鑭東敲西擊,呼呼喝喝,直到五更,四下裡雞鳴了,那神將只得飄然而去。

這杜伏威在茅廁上蹲了一夜 ,驚得骨軟身麻,不能動彈。

捱到天曉,精神睏倦,不覺就睡著在東廁板上。

卻說林澹然、杜悅等,在張太公家內做一晝夜道場,至天明吃了早飯,辭別太公回莊。

薛舉同道人等都出莊來迎接,只不見杜伏威。

林澹然問:「杜伏威何處去了?」

薛舉道:「昨晚和我上床 同睡,天明起來,不見了他,不知那裡去了。」

道人、行童一齊道:「果然昨晚閉門,一同歇息,今早不知去向。」

林澹然笑道:「這小子又不知何處頑耍。」

著道人、行童,莊前莊後、小房側屋處遍尋覓,並不見影。

一個行童尋到後園內假山邊,花樹叢中,到處尋過,亦不見蹤跡。

打從西首穿徑而過,只聽得東廁裡鼾聲如虎。

行童探頭張望,卻正是杜伏威睡在那裡,慌忙叫醒道:「小官人為何在這香筒裡打睡?住持老爺和你公公回來尋你哩,快去,快去!」杜伏威怒道:「我正睡得熟,你這狗才大膽,來攪醒我的睡頭。」

行童道:「這是什麼所在,還要貪睡?遍處尋你不見,卻反嗔罵人,且去見老爺,不要拖累我。」

杜伏威道:「見老爺卻待怎的!」同行童進禪堂裡來。

林澹然問道:「俺不在莊,你夜間卻往何處頑耍?」

行童掩著口笑道:「小官睡在後園東廁裡打鼾,適才還嗔我叫醒了,口裡兀自咕咕噥噥地罵。」

杜悅惱道:「這野畜生奇怪得緊,真好不知香臭,為何在這茅廁裡睡?」

林澹然道:「你因甚好床 好席不睡,反去投坑廁當作安樂堂?」

杜伏威瞪著眼不做聲。

林澹然見他如此,思量了半晌,猛然省著:昨日臥房窗子不曾上得插箭,書籍不曾收拾得好,莫非竊見天書,在後園一胡一 亂幹什麼勾當出來?喝令杜伏威跪在佛廚前,急怞身到臥房,開了鎖進內,看窗子時,又是關的。

但見桌子上書卷,已是翻得亂亂的。

慌忙開書廚尋三冊天書,只有中下兩冊,不見了「天樞秘-」,桌上細細檢尋,也不見有,諒來是杜伏威偷了。

就問道人:「昨日夜間曾聽見甚的響動麼?」

道人都道:「沒有甚的響動,但是睡夢中,聽得遠遠有呼喝之一聲 ,不知何處?」

林澹然道:「不必說了,是這小潑皮幹出事來也。」

即喚杜伏威:「快拿天書還我!」杜伏威不敢隱匿,袖中取出來,雙手遞上。

林澹然接了笑道:「你昨夜請何神道?可直說來免打。」

杜伏威道:「昨日我看見這書上面,第一卷就是召請天神天將。

我日間暗暗將詞咒記了,乘老爺不在,黑夜園中試耍。

才念得幾句咒語,不知怎的這般靈驗,一尊神道就來了,生得厲害怕人。

我慌了,只得躲避東廁裡,被那尊神道大呼大喝,東敲西擊,尋人廝打,直到天曉方去。

因吃了驚,故此一時睡去,乞老爺饒恕則個。」

林澹然道:「還是你造化!若不往茅廁裡躲避,這一鐵鑭打做肉泥。

罷罷罷。

也是前定之數,這本書就傳與你,朝夕用心攻一習一 ,不可漏洩天機,異日求取功名,皆在此書之上。」

杜伏威接了天書,公孫二人拜謝。

以後逐日杜伏威求澹然指點傳授,一步也不出門,晝夜一習一 演天書、兵法變化之術。

有餘工夫,在後園裡同薛舉一習一 學十八般武藝,杜伏威使一桿長槍,薛舉使一枝方天畫戟。

數年間,兩個武藝都已一精一熟。

杜伏威又早十六歲了,薛舉年登十五。

一日林澹然在禪堂裡閒坐,正值早秋天氣,金風初動,天色微涼。

杜伏威、薛舉二人閒立在簷下,林澹然喚二人近前道:「我向來教你們的武藝,未知二人誰勇誰怯。

趁此清秋天氣,你兩個比較手段高下若何,以決前程。」

杜伏威、薛舉二人聽了,心下歡喜,提著槍戟,敢勇爭先。

林澹然喝教:「住手。

不是這樣爭鬥,輪槍動戟,恐有傷損。」

令道人取兩株直細竹竿,竿梢上緊緊紮了舊布,上都蘸了濕石灰。

二人各穿一件青布道袍,僅拿竹竿在手。

澹然分忖道:「各要用心,道袍上如著灰點多者,即為輸論。」

兩個笑嘻嘻地挺著竹竿,丟一個架子,分開腳步,各逞手段,一來一往,在園中斗了八九十個回合。

林澹然喝令暫歇。

兩個鬥到深處,那裡肯住?兩條竹竿,就如龍蛇飛舞。

二人復斗四十餘合,林澹然又喝教住手。

兩個收了槍法,林澹然喚近前看,杜伏威肩膊上著了兩點,左腿上著了一點,薛舉只右臂上著一點。

林澹然笑道:「若論狡猾,薛舉不如杜伏威;武藝一精一熟,杜伏威不如薛舉。

兩個還要用心一習一 學,不可懈怠。」

杜伏威、薛舉一同謝了。

自此二人更加一精一進,每日躁練武藝。

又是月餘,正當八月初旬,但見:

涼飆薦爽,井梧一葉飄零;溽暑退收,征雁數行嘹嚦。

閨中少一婦 憶

征夫,砧聲韻急;邊塞戍軍悲苦役,畫角淒清。

甫睹流螢穿戶牖,又聞蟋

蟀叫階除。

杜伏威、薛舉一日在莊外閒耍,聽得人傳說鐵佛庵後廷桂花盛開。

二人稟知林澹然,要去一看就回。

澹然應允,二人歡喜無限,往鐵佛庵來。

進入後園,果然桂花開得十分茂盛,香聞數里。

這花園有百餘畝寬闊,傍牆左右,俱種桂花,約一二千株,深淺黃白相間,盡皆開放。

園中游賞之人如蟻,俱席地而坐於桂花樹下,酣歌暢飲,熱鬧得緊。

昔賢僧仲殊有詞為證:

花則一名,種分二色,嫩紅妖白嬌黃,正清秋佳景,雨霽風涼。

郊墟

十里飄蘭麝,瀟灑處旖旎非常。

自然風韻開時,不許蝶亂蜂狂。

酒獨揖蟾光,問花神何屬,離兌中央。

引蚤人乘興,廣賦詩章。

幾多才

子爭攀折,嫦娥道三種清香:狀元紅是,黃為榜眼,白探花郎。

二人看玩半晌,徐步出庵,行至村口酒店中坐下,小酌數杯。

店家搬過酒餚,兩個正飲酒間,只聽得店後人聲喧鬧,側耳再聽,卻像一個少一婦 聲音,聞得罵道:「你這老不死的獵狗,囊飯的歪貨!閻羅天子偏沒眼睛,不勾你這老怪物去,我好恨也!」又聽得一個老婦人嗚嗚咽咽的哭。

那婦人恨恨地罵不絕口,又一男子勸道:「我的娘,不要恁的淘氣了,罵這老死坯打什麼緊?反惱壞了你自家的身子,耐煩些罷了。」

那婦人又發狠罵道:「冷槍戳心的忘八,長刀剁腦的烏龜,熱油灌頂的殺才,要你勸我怎的!你的兩隻鳥眼又不瞎,好端端的一個孩子睡在桌上,教那老豬狗看守著,為何不用心任他跌下地來,跌了一個青疙瘩。

我的肉呀,好疼也!若平安無事,只索罷休;我這塊肉若有半點兒差池,剝你這老豬狗的皮!」一面罵著,一面將碗兒盞兒傢伙,打得乒乓乒乓地響。

這男子陪著冷笑道:「我的娘,好意勸你,豈知反惱著你。

是我勸的不是,該打,該打!」那婦人千烏龜、萬老狗罵個不休。

杜伏威聽了,心中甚覺厭惡,見店裡一個老嫗在窗前績線,問其緣故。

老嫗低低道:「二位官人請酒,待老身從容告訴。

敝村中一共 有五七百人家,都倚傍著這相鬧的富戶過活。」

薛舉道:「這廝是什麼人?如何有此力量,養活得滿村百姓?」

老嫗道:「這富戶姓羊名委,號做畏齋。

祖父販賣私鹽,做成偌大家業,田園廣有,屋宇盡多。

本村民戶,若非種田賃屋,即是借本經營,個個與他有首尾,資著他的,因此受他管轄。」

杜伏威道:「適才被罵哭的,與那罵人的女人,卻是兀誰?」

老嫗蹙著眉頭歎道:「可憐,可憐!那哭的是羊委之母親封氏,孀居已久,只靠著羊委一子。

那悍罵的是羊委的妻子尤氏,倚著父兄勢耀,縱著自己潑性,打夫罵婆,終日價吵鬧。

老身在此間壁住,受他絮嘮,好生聽不得。」

杜伏威道:「你貴村好鄰合,這沒婦人忤逆不孝,何不連名呈舉?遣他離了此處,也得清淨。」

老嫗搖著頭道:「天呀,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人若惹了這女人,小則撩裙穢罵,大則服鹵懸樑。

年前這女人拿著一條桿棒,正在門首打漢子。

一位過路客宜見了,大是不平,講道:男子漢堂堂六尺之軀,頂天立地,不能正室家,反遭婦人凌辱,這樣人空生在天地間,不如死休!這尤娘子聽了,大發雷霆,丟了丈夫,敲起鑼來。

少頃隔溪走過他父兄、莊客一干人,將這客官痛打一頓,結扭到官。

兩下大興詞訟,經過數重衙門,方得完結。」

薛舉道:「這廝文人、舅子是何等之人,敢如此一胡一 行?」

老嫗道:「他丈人名喚尤二仁,是本府提控。

長子尤大輪,充總鎮司椽史。

次子尤大略,是本縣押司。

三子尤大見,有些膂力,捕盜得功,做了總管府營長。

一來家道富足,二來衙門諳熟,三來人強勢旺,故此任意橫行,誰敢逆著他?當初此村名為雁翼街,自從尤娘子嫁來,卻改名雌雞市了。

每年春秋二社,羊家為首,遍請村中女眷們聚飲,名為群陰會。

羊家新刊一張十禁私約刷印了,每一家給與一紙。

又於土谷神祠張掛禁約,各家男子,都要循規蹈矩,遵守內訓,犯禁者責罰不恕。

稍違他意,便率領兇徒打罵,因此人人怕他。」

杜、薛二人拍掌大笑,又問道:「媽媽,那私約上怎的講來?」

老嫗道:「有一紙在此,奉與郎君自看。」

打開針線匣,取出禁約,遞與薛舉。

薛舉展開和杜伏威一同觀看,禁諭寫道:

雌雞市地方人等公議,為禁約事,凡例十餘,各宜遵守,開列於後。

計開:

一、禁嫖賭。

凡賭者必致盜妻之衣飾而反目,嫖者未免忘妻之恩愛而

寡情。

有一於此,巨惡不赦。

本村男子有犯此禁,綁至土地廟內,社長責

青竹片三十下,罰銀參兩,以助公費。

二、禁凌虐正室。

世上女流最為煩苦,生育危險,井臼艱辛,如鳥鎖

樊龍,魚游鼎釜。

爾等男子宜體恤深加愛護,低頭下氣,受其約束。

倘有

恃己凶暴,侮慢正室者,拘至廟中,鳴鼓叱辱,任從本宅娘子親責巴掌數

十,仍罰銀壹兩公用。

三、禁擅娶妾媵。

凡人子嗣,自有定數,豈因嬖一寵一 而可廣延?好色之

徒,假正室無嗣之由,別買嬌姿,朝夕取樂,結髮反置不理,深可痛恨。

凡我鄉中,寧使絕後,毋得輕娶側室。

違者面塗煤靛,眾共杖之。

即判將

妾離異,財禮公用。

四。

禁狎暱婢僕。

凡美婢俊僕,每能奪主之愛,侵嫡之權,殊當痛革。

我鄉中有豐裕者,只許蓄邋遢蒼頭、粗蠢婢子,聊供使令而已。

犯禁者罰

米二石齋僧,其婢僕盡行驅逐。

五、禁喪妻再娶。

古云:烈女不更二夫。

婦人重醮者為失節,則男子

失偶再娶者豈為義夫?本境如有鰥居,不問年之老少,子之有無,一概不

許續絃重娶。

犯者任娘家白白領回,毋許爭執,不服眾毆。

六、禁夫奪妻權。

蓋妻為內助,乃一家之主。

事無鉅細,成當聽其裁

奪,然後施行。

若男子不先稟命,輒敢自行專主者,頭頂重石一塊,跪三

炷香;不願跪者,打嘴巴二十五掌。

七、禁縱飲遊戲。

夫耽樂飲酒,則房闥情疏,博弈游畋,則枉席愛淺。

本境除婚喪、群陰社、囗房、慶誕賀育之外,毋得呼朋拉友,引誘少艾,

酣飲博唱。

犯者罰錢二千,賞守法者。

八、禁出入無方。

世上男子心腸最歹,在家不暢,必然出外鼠竊狗偷,

暗行欺騙奸瀅之事。

女流深處閨中,焉知其弊。

今後男子凡出,必須稟命

正室,往某處,見某人。

歸則稟覆明白,方許進膳。

如有倔強漢擅行出入,

或作曖一昧 事而詭言遮飾者,不許飲食,罰水十碗,拔出鬢毛,打孤拐二十

下。

九、禁妄貪富貴。

功名富貴,從來天定。

世之貪夫俗子,不思安分守

己,妄圖僥倖,拋妻撇子,久出遠遊。

那知妻守孤燈獨宿而淚零如雨,室

中寂寞對月而夢逐雲飛。

千樣離愁,百般慨歎。

縱使利得名成,而既往青

春,已成虛度,此恨怎消?反不若耕種開張,夫妻歡聚,母子一團一 圓,免使

深閨有白頭之歎。

即出佳者,必挈妻子同行,共享富貴,勿致婦南夫北,

兩下參商。

有違此禁,群起而攻。

未獲富貴於天來,先作俘囚於床 下。

十、禁不遵條約。

國有政,家有法,總屬天理人情,共宜遵守。

前禁

九條,俱齊家正身之本,束縛狼心狗行之規,至要道也。

苟能遵此,可稱

仁裡;否則傷風敗俗,澆莫甚焉。

倘有鼠輩不遵前約,則先痛打而後議罰,

必不輕貸。

右禁約乃眾社長之公議也。

凡我同盟,互相勸勉,學做好人。

其中設

有不才女人,為夫隱過者,合鄉女眷共叱辱之,罰公宴一席。

凡我社中諸

女眷,兩鄰知而不舉者同罪。

犯禁之漢不受約束,眾嫁其妻,使永中諸女

眷,某年月日,右約諭眾知悉。

二人看罷,踴躍大笑。

薛舉大叫道:「好一個正身齊家之本,妙,妙!」老嫗搖手道:「官人禁聲,切莫闖禍!」此時杜伏威有幾分酒意,怒上心來,厲聲道:「這悍婦只可欺那縮頭烏龜,敢惹誰來?若蕩著小杜,教他知我拳頭滋味!」老嫗慌張道:「是老身多口的不是了,郎君切莫高聲。

若惹了這癲瘋子,老身便是死也!」杜伏威嗔目道:「老媽媽怕他怎的?那潑婦人來和你廝鬧,我自對付他,莫怕。」

薛舉起身道:「日已將西,大哥去罷,莫理這閒事,拖累老媽媽受氣。」

正要算還酒錢出門,不期那婦人早已聽得,一片聲罵將出來。

原來這老嫗和二人講話之間,婦人領著兒子在天井中閒坐,聽得此言,一霎時面青眼赤,躁暴如雷,撇下兒子;奔出門來大罵道:「何處來的死囚,闖禍的猴子,與這老死鬼誹謗老娘?剝了這老死鬼的皮,揪了這猴子的毛,才見老娘些些手段!」驚得老嫗慌做一一團一 ,挫倒地上。

杜伏威大怒,先走出門,薛舉隨跟出來。

二人看那婦人時,委實生得雄壯。

但見:

頭挽一窩絲,鴉鬢濃鋪煤黑;臉堆三寸粉,桃吞闊抹指紅。

烏叢叢

兩道濃眉,光溜溜一雙怪眼,耳墜珠鑲,手圈金鐲。

穿一領魚肚白生絹

衫兒,胸前突掛兩枚壯侞;系一條出爐銀軟紗裙子,腳下橫拖一對劃

船。

柳眉倒豎,猶如羅剎下西天;星眼圓睜,卻是夜叉離北海。

杜伏威厲聲叫道:「兀那潑婆娘!你敢揪誰的毛?我正要怞你這忤逆悍婦的筋,你還敢大膽來罵人!」那婦人兩手拈了石塊,劈面打來。

杜伏威低頭閃過,跳一步向前,將婦人照胸膛一指,婦人仰面跌倒在地。

羊委聽得門外喧嚷,急出看時,見渾家被人打倒,十分惱怒。

急提一條扁擔,照杜伏威劈頭削下。

薛舉接住扁擔,只一扯,把羊委撞入懷來。

薛舉飛一拳去,正中鼻樑,鮮血迸流,暈倒地上。

鄰舍們都來相勸,一面扶起羊委,攙進屋內。

那婦人奔入去,提出一面鑼來,當當地敲響。

杜伏威分開眾人,劈手奪過鑼,撩入溪裡。

婦人將杜伏威衣襟扭定,大頭撞來。

眾人喊叫:「男不與女敵,郎君不可動手!」杜伏威讓婦人撞了幾下。

此時滿村男婦,雲屯霧集,過往的人都立住了腳看打。

忽然喊聲起處,屋旁搶出十數個健漢來,乃是羊家莊客,各各手持柴棒,攢住二人亂打。

薛舉兩臂一架,早奪了一條大棒,向前打來。

眾人那裡抵擋得住,著棍的紛紛跌倒,誰敢迎敵?吶一聲喊,四散走了。

那婦人兀自扯住杜伏威的衣服,只死不放。

杜伏威性發,雙手提起婦人,向空地一撩,方才放手。

杜伏威得脫身便走,行不數步,那婦人腳大,如飛趕來。

杜伏威回身照臉一掌,打了一個踉蹌,又將他衫子一扯,扯斷了帶子,順手一拽,卻似蛇褪殼一般,衫兒脫下。

婦人赤著身子,露著雙侞亂跳。

杜伏威想道:「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教他出一場丑!」又倒拖婦人過來,將裙褲盡皆扯下,渾身一精一赤。

眾人吶喊遠看,並沒一個人向前解救。

看官:你道世間男女廝打,畢竟是男子,不是旁人,理應訶叱救援,為何袖手旁觀,不行救應?原來這尤氏平日嘴尖舌快,動口罵人,幼年做下些不端的事情,受人幾次羞辱。

年近三旬,買脫了相一交一 主顧,另立起一個門戶來,假賣清喬做作。

男子們有事,搶向前吱吱喳喳,巧辯飾非,佯狂詐死,挑撥丈夫,潘強壓眾。

本村婦女看了樣子,誰肯學好?故村前村後親族鄰友,個個是厭惡的,外雖趨承,內懷嗔恨。

見這般凌辱他,反暢其意,都暗念道:「惡人自有惡人磨!」這女人渾身脫剝,赤著兩片一精一皮,少年子弟見了,個個豎起旗竿來。

老成的看此景象,甚不過意,見杜、薛二人青年一精一勇,行兇沒打,莊客等皆近他不得,誰肯捨著性命輕敵?人人畏縮,不敢向前。

這婦人雖是凶頑悍潑,到此地步也只索軟了,滿面羞慚,口中喊罵,兩手遮著陰處,沒命的奔走,恨不得一腳跨到家裡。

幸一個家憧將一領布道袍撩將過來,婦人接住披在身上,低著頭奔回家去。

杜伏威、薛舉分開人叢,跳將出來,手提桿棒,笑吟吟取路回莊。

正走間,猛聽得後面鑼聲振耳。

杜伏威笑道:「鑼聲響處,必有人追來了。」

薛舉道:「縱有十面埋伏,吾何懼哉?」

行過二里多路,天色將晚,黑雲四起。

只見路口林子裡一聲忽哨,衝出二十餘人,各執器械。

為首一人,身長體壯,肛眼大鼻,頭頂竹笠,身穿直袖短衫,手搦一柄大鈀,邀截路口。

原來是羊委的丈人尤二仁,聽得隔河鑼響,諒是女兒有事,正欲來救應,有人報知備細,慌集家丁憧僕,又請了一位教師,名為朱百文,抄路俟候,剛剛相遇。

朱百文躍出路口,見了二人哈哈大笑道:「我說是甚樣兩個三頭六臂扳不倒的大漢,兀的是城隍廟中一雙小鬼!侞腥尚臭,輒敢橫行?」

薛舉大怒道:「汝這嘔眼賊囚,有甚手段,敢開大口?速點火把送我二人回府,稍有遲延,每人頭上受我一棒!」朱百文舞動大鈀,劈腳面掃來薛舉舉棒隔開。

二人搭上手斗了數合,朱百文一鈀攛近膝邊,薛舉仍退讓過,那鈀呼的一聲響,又見擦至耳根,被薛舉一棒掀開,跨進一步,隨手棒下。

朱百文躲閃不迭,右腕上著了一棍,撲地倒了,鈀已撇在一邊。

尤二仁父子家憧一齊上,杜伏威迎住,一棍早已打倒一個。

薛舉從旁攻進,兩條棍如龍飛電掣,尤家人不敢遮架,只聽得喇喇地響,人著棒,個個損傷,棍著棍,根根斷折。

兩下正廝鬥間,忽然大雨驟至。

伏威當先,薛舉斷後,直打出路口。

尤二仁見天黑雨大,二人勇猛,不敢追襲,只得互相攙扶打傷的人,怞身回去,連夜延醫療治不題。

再說這兩個頑皮得勝,冒雨而走,奈何天色黑暗,路途泥濘難行,一步步捱山溪口,渾身透濕。

只見溪西有一座廟宇,二人奔至廟前門檻上坐了,商議候雨住再行。

看看捱到夜半,倏然雲開天霽,一輪皓月當空。

二人抬頭看時,扁額上寫著「孤忠」二字,一同進廟觀看。

正中神廚內乃是楚相國范增神像,兩旁從神俱已零落。

薛舉道:「向聞人說孤忠廟內,白晝出鬼。

雖然走過幾遍,未曾進內一觀,看著何如?」

杜伏威道:「我正要捉個鬼兒耍耍,進去,進去!」此時破壁中透入月光,照得明白。

兩個步入東廊,灣灣曲曲,踅進一座土牆。

裡邊是一片大園,誰見敗草過腰,蛩聲滿砌。

園盡頭有三間大樓,二人登樓憑欄四顧,甚有景趣。

正看間,忽見一人闖入園內,手中捧著枕褥走近樓下,少頃踅將上來。

二人駭異,將身躲了,暗中偷覷。

見那人披著發,赤著腳,生得醜陋,彪形虎體。

二人看了,不知是人是鬼,且不做聲。

只見那人脫去衣裳,裸身赤體,兩手捻訣,雙眼直視月中,踏罡步鬥,口中唸唸有詞。

倏忽之間,空中一婦人,赤身披髮,乘風而至,直入樓中,見了那人,驀然睡倒。

那人忙抱褥子與婦人墊了,將枕枕了頭。

婦人如醉的一般,任他所為。

杜、薛二人,即閃入神廚後黑影中藏避,悄悄張他。

只見那人渾身一精一赤,摟抱著女人,正欲雲雨。

杜、薛二人看了,按納不下,躍出大吒一聲,喝道:「何處妖邪,來此行這不法之事?不要走,吃我一棍!」那人吃了一驚,急忙跳起,跑下扶梯。

二人隨後追下,直趕出上牆外,寂然不見。

二人不敢追出,復上樓看,那婦人赤條條仰睡不動,二人問時又不答應。

杜伏威道:「這婦人被那廝妖法所迷,須用法水解之方可。」

正要下樓取水,忽聽樓下喊罵:「無知賊子,敗我美事,快下來,與你見個高下!」伏威、薛舉挺棍奔下扶梯,那人手持雙刀,退出天井中。

伏威與薛舉兩條棒圍住廝並,三個人鏖戰良久。

那人被薛舉看清,一棍擊中眉心撲的倒了。

薛舉便奪過一把刀,將那人首級割下,掛在柳樹枝頭。

搜檢身上,裙帶上系葫蘆一枚,內藏丸藥。

杜伏威取了葫蘆,將藥撒散到廊外澗中,舀了一葫蘆水,先念瞭解咒,含水噴在婦人臉上,婦人方醒。

見了杜、薛二人,驚惶慚愧,沒處藏身,將褥子扯過遮了下身,一堆兒蹲著發抖。

杜伏威道:「不須驚怖,暫且消停定性,與我說知備細。」

婦人坐了半晌道:「妾身龐氏,住在柳家村裡,孀居守節,只有一個兒子。

三月前來了這個人,異樣打扮,說是外國人,善看三世圖,能知過去未來之事。

我齋他一飯,就要他看三世圖。

他問了我年庚八字,就講出我亡夫的名號來,說亡夫生前造孽,現在地獄受苦,直一交一 罪滿,罰生一陽一世變為鴨。

我等婦人,一時沒見識,聽信其言,啼哭求他超度。

他道只有一條門路,可救亡夫脫離地獄,轉生人道。

妾再三求懇,他要我頂發四十九莖,中指甲二枚。

問他要頭髮指甲何用,他說:『發者,取法皈三寶;指甲者,名指日超升。

這是佛爺爺秘傳。

』我依數剪頂發指甲與他,稽首去了。

當日脫一衣 就寢,猛然滿腹作癢,忽然一陣冷風吹我出門。

騰空而起,到此園內方住。

那人預先在此,擁抱我上樓,任情瀅污,直到雞鳴醒時,依舊在家床 上,不知為何。

如此將及三月,夜夜攝我到此。

不知此人是個什麼人,亦不知他姓名。

今遇郎君,乞為救援。」

薛舉道:「你可知這樓子是甚去處麼?」

婦人道:「不知。」

薛舉道:「這是孤忠廟後樓。」

婦人道:「若是孤忠廟,與我寒家相近,過溪去轉出松林,便是柳家村了。」

薛舉道:「我等不是凡人,乃范相國直班大將,領相國之命,誅此妖賊,以救你性命。

你可急急回去,莫露風聲;若洩天機,受禍不淺!」婦人道:「感尊神救護,誓當重塑金身,焉敢洩漏!奈何身上無衣,怎生回去?」

薛舉令婦人站開,將褥子扯作二幅,令婦人身上圍了。

薛舉、杜伏威引領下樓,逕出廟外。

婦人頂禮,悄悄過橋去了。

此際漏已五鼓,二人取路回莊,不敢敲門。

直至天色大曉,道人開門,見了二人,冷笑道:「賞得好桂花!如何賞了夜桂?住持爺好生著惱,杜公公一夜 不睡,見面時有些兒不尷尬哩!一條竹片眉毛上滾了。」

二人不應,走入莊裡,到苗知碩臥房來。

知碩見了,甚是埋怨。

薛舉將日間相打,夜內廝殺之事,細細說了。

苗知碩大駭道:「好呀,出門就去闖禍!天幸得勝而回,若有差池怎了?」

少刻進禪堂中來,澹然正怒潔二人一夜 不回之故。

二人不敢隱諱,一一將前事稟知。

澹然道:「畜生好膽!他家妻子不賢,與你二人何涉?醉後行兇,倘一時失手傷人,如何區處?夜間廝殺,雖是救人一命,事非切己,總屬鹵莽。

設有決裂,汝二人取罪非輕,自去分理抵當,權寄下五十竹片。」

二人暗喜,只在園內較一習一 武藝,足跡不出莊門。

話分兩頭。

再說尤二仁父子商議,次早府中進狀,但不識二少年名姓,難以行詞。

尤大略道:「人名樹影,死誰遮隱得過?明日必定要探聽出那廝名姓來,然後告理。」

尤大輪道:「我昔年催趲錢糧,打從小蓬山經過,見河內二小子打死一虎,人都說是張家莊上的人。

今看這二惡少面龐相似,莫非就是他?」

尤二仁道:「若果是張家莊上的,乃林澹然的人了。

莫去惹他。」

各去寢息。

未及五更,只聽得扣門聲急,開門看是羊委家憧,報說:「昨晚大娘子忿氣不過,趕入何家酒店,和那老媽媽廝鬧,不合將他胸前撞了一停,那媽媽就叫心疼,將及半夜,嗚呼哀哉死了。

官人娘子都去山後躲避,特令小人報知。」

尤二仁跌腳叫苦,慌忙著人分投府縣去打聽消息。

且說何老嫗有一兄弟,姓曾名仙,是本縣罷吏,也是個囗不爛的閒漢。

他有三件本事,人不能及。

第一件,一張好口,能言善辯;第二件,一副呆膽,不怕生死;第三件,兩隻鐵腿,不懼竹片衙門。

人取他一個渾名,叫做「曾三絕」。

當日見姐姐與羊家廝鬧而死,正是撓著癢處,寫了一紙狀子,往廣寧縣中告理。

知縣差人檢驗收一屍一,隨即拘喚一干人犯候審。

當日又有一夥保正裡甲等,呈說本都孤忠廟後園殺死一人,身首異處,系遊方之人,不知姓名。

現存凶器戒刀二口,棍棒二條,事於人命重情,地方會同呈舉。

知縣又差人檢看一屍一傷,著落保正買棺盛貯,一面行下公文,限委緝捕人役,遍處緝訪凶身不題。

這尤二仁父子,見曾三絕是一個勁敵,只得暗買求和。

衙門上下裡鄰人等,皆用錢賄囑。

縣官又聽了人情,朦朧審作誤傷人命,判數兩銀子與何老嫗的兒子斷送,兩下息了訟事。

但尤氏先遭杜伏威當眾人前羞屏露體,氣忿不過,實思痛打何老嫗一頓,出這一口惡氣,不期何老嫗死了,受這一驚不少。

又因訟事耽憂,背上忽生一疽,其大如斗,晝夜呼疼叫痛,合著眼便見何媽媽冤魂索命。

求神禳解,日加沉重,其疽漸漸潰爛,臭不可近,遍生小蛆,洞見五臟,捱至月餘而死。

遠近之人,無不稱快,以為忤逆不賢之報。

有詩為證:

尤家女兒不足憐,凶頑應得受災愆。

最異縱妻羊委子,也隨流俗保殘年。

再說杜、薛二子,暗裡探聽何媽媽身故,兩下構訟,繼後又聞尤氏患疽棄世,兩人心窩裡撇下了一塊。

只是無辜拖累何媽媽損其一命,此亦天數難逃,只索罷了。

這杜悅因那夜孫子不回,心內驚憂,一夜 不睡,又值秋涼,冒了些風寒,染成痢疾症候,年老力衰,淹淹不起。

正是:

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計。

不知杜悅病體凶吉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逸史
第01回 高丞相直諫辟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第02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第03回 林長老除孽安民 丘縣尹薦賢禮釋第04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第05回 大俠夜闌降盜賊 淫僧夢裡害相思第06回 說風情趙尼畫策 赴佛會賽玉中機第07回 繡閨禪室兩心通 淫婦奸僧雙願逐第08回 信婆唆沈全逃難 全友誼澹然直言第09回 害忠良守淨獻讒 逃災難澹然遇舊第10回 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第11回 彌勒寺苗龍敘情 武平郡杜帥訪信第12回 都督巧計解僧頭 守淨狼心驗枕骨第13回 桂姐遺腹誕佳兒 長老借宿擒怪物第14回 得天書符救李秀 正夫綱義激沈全第15回 佞子妙相寺遭殃 奸黨風尾林中箭第16回 奪先鋒諸將鬥勇 定埋伏陳玉鏖兵第17回 古崤關啜守存孤 張老莊伏邪皈正第18回 梁武帝愎諫納降 虞天敏感妻死節第19回 司農忠憤大興兵 梁武幽囚甘餓死第20回 都督冥府指翁孫 阿丑書堂弄師父第21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第22回 張氏園中三義俠 隔塵溪畔二仙舟第23回 清虛境天主延賓 孟門山杜郎結義第24回 伏威計奪勝金姐 賢士教唆桑皮筋第25回 遭屈陷叔侄下獄 反囹圄俊傑報仇第26回 山徑逃蹤鋤禿惡 黃河訪故阻官兵第27回 計詐降薛舉破敵 圖霸業伏威求賢第28回 湯府丞中計敗兵 杜元帥納言正位第29回 軒轅廟蘇樸遭擒 延州府伏威遇弟第30回 沈蘭劫寨陷全軍 牛進迎街懲大惡第31回 報仇瀝血祭先靈 釋怨營墳安父骨第32回 張善相夢中配偶 段春香月下佳期第33回 計入香閨貽異寶 俠逢朔郡慶良緣第34回 善相破法斬馮謙 士開解圍推段帥第35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第36回 雙玉人重逢合巹 三義俠衣錦還鄉第37回 羅默伽肆凶受戮 尹氏女盡節還魂第38回 土地爭位動陰兵 孽虎改邪皈釋教第39回 順天時三俠稱王 宴李諤諸賢逞法第40回 禪師坐化證菩提 三主雲遊成大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