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記》第六回梅花樁僧俗比武西禪寺師徒相逢:直入靜緣庵中,見五枚師伯,拜倒在地。五枚扶起細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乾隆南巡記》第六回梅花樁僧俗比武西禪寺師徒相逢

乾隆南巡記

第六回梅花樁僧俗比武西禪寺師徒相逢

話說苗翠花一路奔馳,望著白鶴山而來,非止一日,已到山前。

直入靜緣庵中,見五枚師伯,拜倒在地。

五枚扶起細問:「因何到此?」

翠花就將雷老虎擺設擂台起,至李雄要報仇雪恨等事細說一番,特來懇求大師伯,大發慈悲,下山搭救世玉孩兒性命,感恩不淺。

五枚說道:「出家人自歸山修隱以來,拳棒功夫久已拋荒,就去也不濟了,諒敵李巴山不過。

你倒不如仍去請至善二師伯解救,包管妥當。

今知他到粵城,住在錫光孝寺,汝毋庸擔擱,快些去罷。」

翠花聞他推卻之言,嚇得兩淚一交一 流,十分悲切,再三哀求,始得五枚應允下山幫助。

苗翠花大喜。

五枚囑咐徒弟:「緊守山門,我不久就回。」

隨即收拾行囊衣履應用什物,提了禪杖,騎了驢子,翠花也別了師兄跨上馬,一齊望杭州趕來,返到廣東會館,恰才半月。

當下方家父子帶領各人拜見五枚。

其時世玉已經身體復原,翠花十分歡喜,即著人去約李巴山父女,明日擂台比武。

到了次日,天明起來,翠花侍侯五枚結束停當,吩咐孩兒世玉與大師公提了鐵禪杖,自己也披掛整齊,各人上了坐騎,帶著一班鄉親,一個個明盔亮甲,威風凜凜奔擂台而來。

到得湧金門外擂台之下,就命各人雁翅排開,站立一邊以壯觀瞻。

五枚跳下驢背,用一個金雞獨立勢,雙手一展,單停一足,飛上擂台,台下眾人齊聲喝彩!這回因是半月以前標明,約定今日比武報仇,所以來看的人越發更多。

見此時李巴山已經早到台中,磨拳擦掌,專候方世玉到來,代女婿雷洪報仇。

出其不意,忽見一個老年師姑,約有八九十歲,童顏白髮,身高七尺有餘,腰圓背厚,頭大如斗,拳大如缽,他是黃花少女,自小修練成功,那精神比少年更加幾倍。

巴山仔細定睛一認,識得是白鶴山五枚,是紅眉道人的首徒,好生厲害,非同小可,連忙站起身來,將手一拱道:「師兄請了,不知駕到,有失迎候,望祈恕罪。

但不知禪駕到此意欲何為?莫非要與小弟比武不成。」

五枚也忙還禮說道:「賢弟出家人到此非為別故,特有一言奉勸,不知可否容納。」

李雄答道:「師兄有話請道其詳,如果有理,無不聽從,若不公道,斷難遵命。」

五枚道:「出家人自歸隱以來,世情一介付諸度外,那爭雄鬥勝之心,拳腳技藝之勇,久已拋荒。

豈有待來與賢弟比武之理。

只因前月雲遊到杭,聞得令賢恃賢弟秘授功夫,高設此台,竟拳打廣東,腳踢蘇杭,拳腳之下傷害生靈不計其數,如此行為,不但目無王法,兼且欺負我輩同道中人,今日就是死在侄孫方世玉之手,雖然稚子無知,誤傷尊長,這也是上天假手為地方除害,以救生靈。

今方世玉曾被令女小環將他打得死而復生,幸他母親趕來醫好,也就洩了心中之仇。

今日看我薄面,恕饒了他,我著他母子在師伯面前叩頭認罪,並叫他父親方德補回一千兩止淚銀子,大家彼此不失和氣,據我的意見,如此調處,未知賢弟可肯依否?」

李巴山聞言,激得二目圓睜,濃眉倒豎,答道:「據師兄如此講來,我女婿冤情沉於海底了?他當日比武之時,若不用九環劍靴暗算我女婿,彼此拳腳所傷就死了,也是自己沒本領,倒還可以看師兄面上饒他性命;今將暗箭傷人,要我饒了這小畜生,除非我女婿重生,除此之外,毋庸多說。

師兄既然到此與他出頭,我就顧不得許多,有本事只管使我便了。」

五枚見勸他不從,隨高聲叫道:「老頭兒,出家人一動手,就顧不得那慈悲二字了,你將來莫要懊悔。」

李雄大怒喝道:「我怕你老師姑不成。」

說罷一推山掌,望著五枚心坎打來。

五枚不慌不忙,口中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將左手挑開他的推山掌,右手坐馬一拳,照肋下打將過去。

李巴山也格過一邊,二人搭上手,分開拳腳,猶如龍爭虎鬥,一場惡戰,十分厲害,彼此都是絕頂功夫。

今日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擂台之上只見得煙雲滾滾,日色無光,那些台下的人,看得眼都花了。

只見他兩個一進一退,好比弄風猛虛,一去一往,賽過戲水蛟龍,真好武藝,看看鬥到日色西沉,戰有二百四十個回合,方才住手,不分高下。

李巴山道:「三日後,待我擺下梅花樁,你敢與我比武否?」

五枚應說:「就饒你多活三日,我在梅花樁上取你性命便了。」

李雄說道:「不必誇口。」

兩人當下分手,各帶從人回寓。

且說李巴山揀了擂台旁邊一塊潔淨地方,搭棚遮蓋,隨往木行賣辦木料,按照方位步法,四圍釘下一百零八路梅花樁,此樁每步用木樁五個,中間一個,四旁四個釘就梅花式樣。

比武之人,足踏此樁,一進一退,勻有法度,迎敵之際,手腳相合,稍若錯越分毫,一失足性命難保,此是雄拳技藝,秘授門中一等絕頂功夫。

佈置停妥,專候臨期,引五枚取其性命,按下不提。

且談五枚回到館中,只見方世玉走上前來,請問太師公:怎樣是梅花樁的武藝?」

要求老人指教。

五枚隨將如何措置,怎生厲害,慢慢說與他知道,各人聞言,伸了舌頭,縮不進去。

翠花就說:「當日父親雖然教過我,也有圖樣留下,只是侄女未曾一習一 練。

今日若非大師伯到來幫我母子二人,定必遭他毒手。」

五枚吩咐:「你們不用驚慌,出家人自有主意,他既苦苦不肯放鬆,連我都想算計,也難怪我不容情了。

昨日我還存心體念師父白眉道人面上,原要替你兩下調處,免傷同道之情,所以方才相鬥之中還帶著三分饒讓,不忍便下毒手,不料他全然不知好歹,倒轉想結果我這條老命,管叫在梅花樁上送他見閻羅天子便了。」

眾人聞言,各皆欣欣得意。

陳玉書亦每日備上等齋筵、素酒,恭恭敬敬,加意款待。

日中間暇,就把生平絕技功夫傳授世玉,十分歡喜他心性靈敏,手足便捷。

光陰轉眼到了第二日下午,李雄差人來約,明早梅花樁上比較武藝。

到得來朝起身,五枚會齊各人,裝束停妥,一同來到擂台,見了李巴山,說道:「你自恃本領,目中無人,欲擺下這梅花樁來欺我,是何道理?我看你偌大年紀,全然不識進退,一味凶狠霸道,可見你女婿也是你教壞了,所以才有今日之禍,弄得拋別妻兒,丟了性命。

你若不聽我良言,一經失手,只可惜辜負了你師父白眉道人望你開創他教門揚名天下的一番心血。

你這樣所為,豈是你師尊所料麼?還望按心想想,莫要後來追悔就遲了。」

這一席話,把個李巴山說得滿面通紅,無言可答,自己理虧,當初不該叫女婿擺此擂台,枉送性命,所以執意要與他報仇,今日遇了五枚,明知他厲害,拚命擺此梅花樁,也是缸瓦船打老虎,盡此一煲的主意,於是勉強喝道:「我不與你鬥口,你有本事上梅花樁與我見個雌雄麼!」五枚道:「既是如此,你先上去走一路與我看,隨後我就來破你的便了。」

李雄聞言,隨脫上身衣服,將身一縱,站在樁上。

從人見他年歲雖有六旬,海下一部斑白一胡一 須,身高八尺五寸,體闊腰粗,兩臂有千斤之力,面如螃蟹,眼露凶光,威風抖抖,殺氣騰騰,將雙手望四方一拱,話聲失禮,隨展開手段,按著雄拳步法使將起來。

只聽得勻身筋節瀝瀝的響,果然有拳降猛虎、腳踢蛟龍之勢,進退盤旋均依法度,就將九九八十一路雄拳走完,跳下樁來,望著五枚說道:「你也走一路我看。」

當下五枚也將外罩衣除去,腳穿多耳麻鞋,一個飛腳打在這方平一畝梅花樁中間,至樁頭上站立,將手四面一拱,說道:「老尼獻醜,諸公見諒。」

道罷,隨將生平所學一百零八路雄拳折法功夫施展出來。

初起時還見他一拳一腳,到後來只見滾來滾去、或左或右、或前或後,忽然跳起數尺之高,忽然一下,風聲呼呼,威風凜凜,果然絕妙拳法,猶如蛟龍戲水,勝過大蟒翻身。

看的人齊聲喝彩,五枚使畢武藝走下樁來,神色不變。

李雄暗暗吃驚,不料他也精此法,比我更強,事已到此,難道罷手不成?只得硬著頭皮私下囑咐小環,若為父敵他不過,你可將我用的雌雄鞭暗中拋去,助我一鞭便了。

小環答應道:「我預備去。」

李雄上前對五枚道:「你敢上樁與我一決勝敗嗎?」

五枚見他與女兒附耳低言,諒必有詐,口中一面答應道:「使得。」

李雄即縱身樁上,五枚隨吩咐翠花、世玉母子二人小心在樁旁照料,提防小環暗算。

因見他父女二人方才一交一 頭接耳,必有奸計。

翠花、世玉聞言答聲:「曉得。」

隨分兩邊留心照顧。

當下五枚就飛步踏上樁中,只見李巴山已擺下一個拳勢,叫作獅子搖頭,五枚就用一個大火燒天拳勢,搶將進去。

二人搭上手,一場惡戰,好不厲害。

只見愁雲慘慘,冷霧嗖嗖,戰到將近一百個回合,李巴山看有些抵擋不住,因今日五枚並不念情,拳拳望他致命下手,李小環見父親有些不濟,急忙拿出雙靴,正要照準五枚打去,早被世玉眼快,即舉起鐵尺兜頭就打將下來。

小環急忙架住,見是殺夫仇人,更加氣忿,二人就在梅花樁旁大戰起來。

且自不提。

再說李巴山看見女兒被世玉絆住,不能接應,心下更加著忙,越急越不好,腳步一亂,一失足陷落梅花樁內,早被五枚照頭一腳,將頸踢斷,嗚呼一命,斷送無常去了。

再說小環見父死在五枚之手,五內崩裂,痛切心肝,隨拚命將世玉殺敗,舉鞭直奔五枚。

五枚手中並無寸鐵,難以招架,只得將身躲過,幸而翠花趕上敵住。

五枚就向世玉取了禪杖,喝退翠花,對小環道:「你好不見機,還不好好回去,若再行兇,管叫你死在目前。」

小環並不回言,那雙靴猶如雨點一般望著五枚身上亂打,五枚大怒,將禪杖急架忙迎,大戰三十餘個回合。

小環哪是五枚的對手,被他攔開了鞭,照頭一杖打得腦漿迸出,死於非命。

此際小環手下各門徒見他父女同時死了,各人正欲逃命,五枚看見,隨即高聲大叫道:「你等不必驚慌,你們親眼看見我苦苦勸他不住,反欲傷我,因此萬不得已,將他父女結果性命,與你等各人無涉,你各人可好好將他二人一屍一首用衣衾棺槨收殮,擂台亦快快拆去。」

說罷,隨與翠花等一行人同返會館。

查問方知雷洪有一子,名喚大鵬,約有十餘歲,送在武當山馮道德道士處學習 技藝,家中尚有親人照料,五枚因將他父女打死,心中十分過意不去,此時也無可奈何,隨即收拾行裝,別了各人,起身回山。

苗氏夫妻及世玉十分挽留不住,陳玉書送上白銀三百兩,以作酬勞之敬。

五枚執意不受。

玉書道:「此是館中公費及晚生等一片誠心,送與師伯寶庵,作為佛前香油之費,務祈當面收下。」

五枚見卻情不過,只得收下,別過眾人,再三囑世玉留心學習 目前所授工夫,將來可效力皇家,以圖出身。

翠花母子依依不捨,遠送一程,揮淚而別。

方德也帶了妻兒,收拾行李,別了會館各鄉親,著李安雇備船隻,由水路回到金陵,將萬昌生意一概料理清楚,一交一 與得力夥計掌管,隨即收拾一應家中箱櫃椅桌,零星什物,檢點齊備,雇了一隻快船,選擇吉利日子,起程望著家鄉一路回來。

在路無話,行程將近二十日。

孝玉、美玉兩個孩子接見父親,當下翠花帶領世玉叩見主母,又拜見兩位嫂嫂,一家一團一 圓,十分喜悅,設了酒筵洗塵接風,各親友也來探賀,這且不必多贅。

再說方翁因翠花要到省城拜訪至善禪師,將孝玉等三個孩兒求他教一習一 武藝,所以就與老妻言明,帶著苗氏翠花及三個兒子出了孝悌村,到肇慶府,行李什物落了渡船,到了省城,就租屋在仙湖街安頓了什物。

兄弟三人奉了父親庶母一之 命,約齊到光孝寺拜訪至善禪師。

寺內主持說:「至善老和尚現在西門外西禪寺教一習一 。」

隨望西禪寺而來,出了西門,忽見有個後生,年約二十一二歲,身高八尺,面白唇紅,眉清目秀,一表人材,上穿藍小絨夾袖,下著京烏布褲,足登白襪緞面雙梁鞋,被一群人追上圍著痛打,連叫救命,並無一人解救,左右店舖只顧生意,不出相救。

世玉暗問旁邊過路之人,方知是機房中人,被打的名叫一胡一 惠乾,各店中人怕機房人多,恐惹是非,故而不敢相勸。

他兄弟三人說:「豈有此理,清平世界,難道由他打死人不成?」

世玉將兩臂一分,那些機房眾人猶如推骨牌一般都立腳不住,一連跌倒十餘個。

來到此人身旁,見已經將近半死,急忙將其扶起,本不欲招事,救了這人出來就罷了,不料各機房中人看他只有三人,推跌了他門,又將仇人救了,均各大怒,一齊拿出短兵器,上前四面圍上來,把他們四人圍在中心,鐵尺鐵鑭,照頭亂打上來。

世玉勃然大怒,順手拿住一人,奪了軍器,孝玉兄弟也幫著動手,早打得撲的撲,滾的滾,如狂風吹敗葉一樣,沒命的飛跑,逃走去了,把各器械丟得一街,幸虧孝玉怕事,每每攔住,囑咐不可傷他性命,不過略略動手,嚇走這班人就算了。

世玉若認真動手,不知要傷多少人命。

世玉見此人被傷,甚難重以行走,將他背上,同奔西禪寺而來。

到了寺中。

拜見至善禪師,呈上苗氏庶母稟貼,一則請安,二來拜懇推念父親苗顯面上,教一習一 他兄弟拳腳武藝。

至善看見三人,十分歡喜,一口應承,隨後談及在杭州雷老虎之事,細說一番。

至善隨問世玉道:「你背的是甚人?因何打得這樣厲害?」

世玉道:「弟子在路途遇見他被機房中人打傷,無人敢救,因將這班人趕散,救他到此,望師公賞些妙藥救他性命。」

至善讚道:「你兄弟如此俠義,倒也難得。」

隨取出跌打還魂丹,補骨生肌止痛散,與他外敷內服。

少時,重痛漸消。

此人睜開兩目,口中吐了幾口瘀血,方才醒轉,十分感激,叩謝他兄弟活命之恩,老師父醫治之德。

至善問道:「你為何與機房中人爭鬥,被他打壞,姓甚名誰?哪縣人氏?」

答道:「小可姓一胡一 名惠乾,新會荷塘人氏,現年二十二歲,家中還有母親杜氏,妻房何氏,兒子亞德。

先父一胡一 成在時,向在機房叢中開設聚利醬料雜貨小店,歷年被這夥人欺負,因他人多,不敢與他爭論。

前數年,這班人因見我年輕貌好,都教我做契弟羞辱,我父親恐怕生事,打發我住外埠做工。

前月回來,始知我父親前兩年被他們推跌,中風而死。

店中夥計只得將一屍一收殮,運回家鄉,也因受氣不過,立腳不住,將店歇業。

母親恐我闖禍,不肯與我知道。

昨返家,始知詳細,特地到省來與他們理論,不料反被他串同行中人,今日將我痛打,設若不遇恩人兄弟相救,定遭毒手。」

訴了一番,把方世玉激得大叫道:「豈有此理。」

眾人也為他不平。

世玉道:「一胡一 兄即便到官告他,諒也敵他們不過,如若拜在師公門下,將來學習 拳棒,把這些狗頭見一個打一個,見兩個打兩個,此時他才知厲害,後就不敢強行霸道,欺負平人了。

你今拿不定誰是兇手,官也不能替你做主,不如依我學武報仇,包管不錯。」

各人都道:「說得果然有理。」

一胡一 惠乾道:「只是小子家道貧寒,身體軟弱,恐力氣不足,且不知老禪師可肯大發慈悲,收留教訓否?」

至善答道:「我出家人以方便為懷,生平所教徒弟,醫治跌打損傷,貧富皆同一體,未嘗計較。

論錢財,均是自己酌量酬謝。

氣力是練出來的,武藝功夫,你肯專心,無有不成。

只是凡在我門下的徒弟,總要心平氣和,不許持棒生事,救人則可,傷人則不可,預先講明,心中情願,方可拜我為師。」

各人齊聲應道:「師父明訓,敢不遵命!」惠乾勉力趴起身來,走到至善跟前,跪下叩頭。

拜了師尊,又與世玉兄弟結為生死之一交一 ,拜為異姓手足。

日後患難相顧,這且不必多贅。

至善和尚在西禪寺內開設武館,擺列著埋樁、木馬、沙袋、飛陀,及十八般軍器,弓箭、石砧,件件齊備。

在前已有六人,今連方氏昆季、一胡一 惠乾等四人,共是十人。

老禪師著各人用紅紙寫列姓名,備辦神福酒筵,紙馬香燭,在關聖帝君像前拜為兄弟,日後彼此照應,如有負義為非,神明監察。

所有姓名,開列於下:李錦絢、謝亞福、梁亞松、柳亞勝、洪熙官、童子斤、方孝玉、方美玉、方世玉、一胡一 惠乾。

拜罷起來,歡飲而散。

自此,至善用心將生平所學技藝功夫,傳授這班徒弟。

光陰易過,歲月如流,將及半年光景,忽然一日,對各徒說道:「我離少林已將一載,放心不下,意欲暫回料理,再來教授你們。

只因你各人初學,手腳馬步雖已穩當,然各門武藝還未得精,我若走開,功夫丟生就誤事了,因此再三想了一個兩全法子,我有一個徒弟,姓黃名坤,在我手下學習 多年功夫,與我差不多,精神比我更好,現在汕頭黃安祥鹽魚船做押幫,莫若待我寫信叫他來替我教一習一 你等,功夫武藝既不拋,我也可以放心回去,將少林寺事務慢慢辦理清楚,再到此間,豈不兩全!你眾人意下何如?」

當下眾人答道:「既然師父早些回來,只求預早付信,請黃坤大師兄到館一習一 我們功夫。

還望師父早些回來,以免我們仰望。」

至善和尚看見各人應允,隨即取過文房四寶,修下書信,寄往潮州,自己在西禪寺靜侯黃坤到來,方始動身。

只因這封書引出姦夫淫婦許多奇事。

正是:冤枉姦淫事,不意鋪張做下方。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乾隆南巡記
第一回北京城賢臣監國瑞龍鎮周郎遇主第二回杏花樓奸黨遭誅海邊關良臣保駕第三回退妖魔周郎配偶換假銀張婦完貞第四回區家村智退莊客金平城怒斬奸官第五回雷老虎擂台喪命李巴山比武欺人第六回梅花樁僧俗比武西禪寺師徒相逢第七回林勝捉姦遭反捏黃坤抱屈遇高僧第八回下潮州師徒報仇游金山白蛇討封第九回英武院探賭遇名姝朱仙鎮贖衫收勇士第十回楊遇春賣武逢主僧燕月行兇遭戮第十一回遇詩翁蔡芳奪舟訪主子伯達尋江第十二回奪鱸魚踢傷倫公子投村莊收羅眾豪傑第十三回妖道人圍困海波莊玉面虎陣斬高發仕第十四回少林寺門徒私下山錦綸堂行家公入稟第十五回牛化蛟貪財喪命呂英布仗義報仇第十六回雷大鵬別師下山胡惠乾送兒入寺第十七回下武當道德報仇游羊城五枚解急第十八回劉閣老累代光昌趙芳慶武藝無雙第十九回趙教頭知機識主朱知府偏斷身亡第二十回蘇州城白花蛇劫獄牛頭山黃協鎮喪師第二十一回接聖駕區鎮威擢職結親誼週日青吟詩第二十二回黃土豪欺心誣劫張秀才畏刑招供第二十三回伯制軍兩番訪主唐教頭二次解圍第二十四回待月樓奮鵬護駕尋芳市老虎喪身第二十五回毓秀村百鳥迎皇小桃源萬花朝聖第二十六回游花園題贈佳人詞鬧新房戲謔風流話第二十七回急腳先鋒逢恩得赦投懷柳燕遇主成親第二十八回癡情公子戀春光美貌歌姬嗟命薄第二十九回蘊玉閣狂徒恃勢天香樓義士除頑第三十回東留村老鼠精作怪飛鵝山強賊寇被誅第三十一回李全忠尋仇擺擂台程春孝解忿破愚關第三十二回白面書生逢鐵漢紅顏少女遇金剛第三十三回英雄遇赦沐皇恩義士慈心叨御賜第三十四回命金剛碧玉共成親逢聖主許英談戰法第三十五回三英雄廟前逞力兩孝子遇水無災第三十六回碧連孝感動家姑紫薇遺寶賜佳兒第三十七回報恩寺和尚貪財廣法庵女尼死節第三十八回王寶珠貪淫殞命錄金言警世除頑第三十九回葉公子通賊害民柴翰林因侄會主第四十回陳河道拯民脫難鄒按察救駕誅奸第四十一回揚州城府憲銷案金華府天子救民第四十二回仁聖主怒斬貪官文武舉同沾重恩第四十三回安福戰敗飛龍閣趙虎收伏金鰲吼第四十四回老大人開科取士白安福建蘸酬神第四十五回錦綸堂設壇度亡魂胡惠干恃惡又尋仇第四十六回說閒言機匠起禍誇武藝惡霸打人第四十七回遞公稟總督准詞緝要犯捕快尋友第四十八回印月潭僧人不俗儀鳳亭妓女多情第四十九回奪佳人日青用武打豪奴詠紅知恩第五十回入縣衙怒翻公案到巡撫請進後堂第五十一回杭州城正法污吏嘉興府巧遇英雄第五十二回害東翁王懷設計見豪客鮑龍顯能第五十三回重親情打傷人命為義士大鬧公堂第五十四回週日青力救郭禮文李得勝鞭傷鮑勇士第五十五回醉大漢洪福救主舊良朋華琪留賓第五十六回週日青小心尋聖主楊長祺請罪謁天顏第五十七回方快頭叩問吉凶高相士善談休咎第五十八回識真主高進忠顯名訪細情何人厚得信第五十九回施毒計氣煞惠干逞兇狂打走方德第六十回傷母子胡惠干狠心調官兵曾必忠設計第六十一回調兵圍困西禪寺會議協拿胡惠干第六十二回西禪寺胡惠干驚變大雄殿高進忠爭鋒第六十三回破花刀惠干喪命擲首級三德亡身第六十四回絕後患議拿家屬報父仇擬請禪師第六十五回奉旨訪師方魁跋涉應詔除害白眉登程第六十六回聞家信方快頭垂淚探消息馬壯士逞能第六十七回舊地重遊山僧勢利輕舟忽至姊妹翩躚第六十八回俗和尚出言不遜猛英雄舉手無情第六十九回叩求恕罪前倨後恭閱讀來書驚心動魄第七十回志切報仇心存袒護出言責備仗義除凶第七十一回運內功打死童千斤使飛腿踢傷謝亞福第七十二回道人寄語巡撫奏章閣老知人英雄善任第七十三回約期比試錦綸下書結伴同行白眉除害第七十四回掃除惡霸不忍同門力敵仇讎擊殺至善第七十五回眾教師大破少林寺高進忠轉回廣東城第七十六回頑梗既除八方向化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