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帝國傳奇》叩囊底智:慕容垂的兒子慕容柔,孫子慕容盛、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鮮卑帝國傳奇》叩囊底智

鮮卑帝國傳奇

叩囊底智

第三十八章

慕容垂的兒子慕容柔,孫子慕容盛、慕容會自西燕國都城長子逃回鄴城,慕容垂大為高興,為之大赦天下。

他們怎麼會在長子呢?當年慕容垂舉兵河內背秦復國時,宗族家眷多在長安,經歷關中戰亂之後,隨鮮卑大軍東歸。

慕容永剛一稱帝,慕容盛對其叔慕容柔和弟弟慕容會說:「主上已中興幽、冀,東西未一,我等屬居嫌疑之地,為智為愚,皆將不免,(愚則為人所猜,智則危甚累一卵一,崎嶇於鋒刃之間,在疑忌之際,)不如及時東歸,當如鴻鵠高飛,一舉萬里,不可坐待魚肉!」

慕容盛有洞察事物的敏銳眼光,看透慕容永的野心,這個人了不起,說這話的時候只有十四歲。

慕容盛字道運,慕容寶之庶長子,史評:「少沉敏,多謀略。

驍勇剛毅,有伯父(慕容)令之風烈」。

他的心機之深早在十二歲時就得到過驗證。

那年慕容沖在阿房稱帝,他就曾對慕容柔說:「夫十人之長,亦須才過九人,然後得安。

今中山王(慕容沖)智不出眾,才不過人,功未有成,恩未施人,先自驕大,以(慕容)盛觀之,怎麼可能不失敗!」果然慕容沖為段隨、韓延所殺。

不過,縱是天縱聰明,慕容盛與慕容沖一樣,命運也是一場悲劇。

我們知道,參合陂戰後,後燕與北魏爭霸中原失敗遷回老家遼東,他的父親慕容寶被一奸一賊蘭汗所弒,慕容家丟掉皇位,慕容盛認賊作父,假顏歡笑,為我們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真實的王子復仇記,當然,那是後話。

慕容柔真聽小孩的話,叔侄三人逃出長子,從小路東歸中山,在半路遇上一夥強盜,年僅十四歲的慕容盛鎮定孤傲地說:「我六尺之軀,入水不溺,在火不焦,你們敢當我之鋒嗎?你們把手中箭插到百步之外,我若射中,小心你們的一性一命,如其不中,當束身就擒。」

這伙強盜根本不相信一個小娃娃發狂話,百步外豎箭,慕容盛一發中的。

眾盜大驚,不僅不敢搶劫,反而資助金錢讓他們回到中山。

結果也就過了一年,慕容永一個不剩地誅殺慕容俊及慕容垂兩系的子孫,男一女無遺。

慕容垂問他們三人西燕國的動一態,「長子人情如何,可以攻取嗎?」

慕容盛回答說:「西軍擾擾,人有東歸之志,陛下唯當修仁政以待天時。

若大軍一發,西軍將士必投戈而來,如同孝子之歸慈父。」

邊說邊畫,「畫地成圖」,西燕國的地形地貌、軍事部署一清二楚。

慕容垂對機智過人、膽大心細的慕容盛極為喜一愛一,撫一著他的頭笑著讚道:「昔年魏武帝曹一操一撫明帝之首賜與侯爵,我之一愛一孫,難道不可以嗎?」

遂封為長樂公。

慕容垂挺有意思,與前秦勢同水火,對天王苻堅卻極為推崇,苻堅的庶長子封長樂公,他的庶長孫也封長樂公。

慕容永肆意殺害慕容皇族,撕一破最後一點面子,慕容垂對其恨得咬牙切齒,不過,他要一步一步來,攻打西燕之前,黎一陽一丁零人的小小王國定要拔去。

丁零人的魏國建立於公元388年,北魏登國三年,其年山東地區已被後燕國佔領,東晉名將謝玄病死,朱序被晉廷任命為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諸軍事和雍州刺史,戍守洛一陽一。

譙王司馬恬代替朱序為都督兗、冀、幽、並等州諸軍事和青、兗二州刺史,晉軍喪失之前咄咄一逼一人的氣勢。

反覆於後燕、東晉和西燕三國之間的丁零人翟遼見後燕得勢,派遣司馬眭瓊前往後燕謝罪。

此前翟遼對後燕幾降幾叛,他摸準慕容垂的一性一子,講仁義,只要你先投降,他就不去征討。

不過,人的忍耐有限度,慕容垂這一次生氣了,你這不是母狗尿尿點化拾糞的嗎?慕容垂斷然拒絕翟遼的歸降,斬了丁零使者眭瓊,明白讓他收起那套騙術。

翟遼做得夠絕,當下自稱大魏天王,改年號為「建光」,設立文武百官,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丁零人的國家政權魏國,史稱翟魏。

他指使人向燕國那位被慕容垂稱為「燕之蕭何」的樂一浪一王慕容溫詐降並伺機刺殺了他。

慕容垂拿狡猾多變的翟遼沒辦法,不過翟遼短命,僅僅做三年天王便一命嗚呼,他的兒子翟釗繼位,改年號為定鼎,就他還想定鼎中原麼?

這一回,可讓慕容垂逮住機會,公元392年春(北魏登國七年),慕容垂大舉攻伐翟魏,翟釗火速向西燕求救。

西燕皇帝慕容永與大臣們商議,主張出兵的大臣和不主張出兵的大臣們各執己見,尚書郎鮑遵主張觀望,他說:「兩寇相爭,雙方必然疲弊,我們跟在他們後頭看,此乃坐山觀虎鬥之計,奈何要冒進兵之危險呢?」

中書侍郎張騰主戰,反駁道:「慕容垂強大,翟釗弱小,何弊之有?不如速去救援,以成鼎足之勢,我們發兵進攻中山,晝多疑兵,夜多火炬,慕容垂必懼而自救,我沖其前,翟釗躡其後,此天授破老賊之機,斷不可失。」

慕容永到底害怕慕容垂,不納張騰之言,拒不發兵。

慕容垂大軍攻佔黎一陽一,列兵黃河北岸。

沒有援兵,翟釗只得孤注一擲,將兵馬悉數撤至黃河南岸固守。

慕容垂與諸將立馬黃河岸,對岸的丁零人軍容齊整,戒備森嚴,諸將皆道:「丁零人素來驃悍,又有準備,我軍不宜渡河!」慕容垂呵呵一笑:「翟釗小兒,有何能為?朕今日為諸卿殺之!」

慕容垂早已想好一條聲東擊西之計,距離黎一陽一四十里有一處渡口,名叫西津口,慕容垂命移營西津,製作牛皮戰船一百餘艘,偽列兵仗,逆水而上。

翟釗遠遠望見,以為慕容垂欲從西津渡河,急忙引兵赴西津防衛。

慕容垂暗中派遣慕容鎮從黎一陽一渡口連夜濟河,在黃河南岸紮營,比及天明,大營構築完畢。

翟釗發現上當,急忙返回,攻擊慕容鎮大營,慕容垂下令堅守勿戰,翟釗往來疲憊,攻營不能拔,引兵退卻,慕容鎮從大營中殺出。

慕容農自西津渡河,東西夾擊,丁零人一大敗。

翟釗退走滑台,到城中攜帶妻子兒女,收集殘兵敗將,北渡黃河,登白鹿山(今河南修武縣),憑險自守。

燕兵不得進,慕容農對慕容鎮道:「翟釗無糧,不能久居山中,我等暫引兵還,待其下山,再擊之。」

燕軍遂退,留偵騎觀察動靜,翟釗果然下山,慕容農回軍掩擊,盡獲其眾,翟釗單騎奔長子。

慕容永封翟釗為車騎大將軍,一年後,翟釗謀反被慕容永殺掉,丁零人建立的翟魏政權短短四年就宣告滅亡。

昔日的前燕國擁有今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全境、河南一部,慕容垂的復國夢想只剩山西一境。

公元393年(北魏登國八年)的秋天,慕容垂來到鄴城,大聚文武議伐西燕,諸將皆道:「慕容永未有釁,我連年征討,士卒疲弊,不可再動干戈。」

只有范一陽一王慕容德支持出兵:「慕容永國之枝葉,舉位號,惑民視聽,宜先除之,以統一民心,士卒雖疲,又豈能罷手!」

時年六十九歲,滿頭銀髮的慕容垂仰望雁陣行行的淡雲高天,在秋風勁吹、紅葉紛飛之中目光燦燦,發下豪言道:「我雖然老了,但是拍一拍我的口袋,即使剩下的這一點點智謀足夠對付他們,總不能把這個賊子(指慕容永)留下來連累我的子孫。」

(吾雖老,,足以取之,終不復留此賊以累子孫也!)

十一月,慕容垂發中山步騎七萬兩路伐西燕,派遣張崇出井陘,攻西燕慕容友於晉一陽一(今山西太原);平規攻西燕段平於沙亭(河北臨漳西南)。

慕容永命尚書令刁雲、車騎將軍慕容鍾統帥大軍五萬守潞川(山西潞城)。

十二月,平規克沙亭。

次年二月,慕容垂留慕容寶之子清河公慕容會鎮守鄴城,發司、冀、青、兗之兵,揚言兵分三路再發兵馬,讓慕容楷出滏口,慕容農出壺關,慕容垂自領一軍出沙亭,大造聲勢,各軍準備就緒。

慕容永馬上分兵遣將,嚴兵拒守滏口陘等隘口,以台壁(山西黎城西南)為總後方聚積糧草,派侄子小逸豆歸,大將王次多,勒馬駒帥眾一萬保衛。

慕容垂頓軍鄴城西南一個多月就是不進兵。

慕容永心中疑惑,認為慕容垂老一奸一巨滑,三路伐人,虛張聲勢,卻不進兵,肯定另有所圖。

想到太行陘道路寬闊,懷疑慕容垂聲東擊西,派人偷渡太行陘或軹關陘。

慕容永悉數召回滏口陘諸道兵,屯於軹關(河南濟源西北),封鎖太行陘路口。

慕容垂聞訊大喜,引大軍出滏口陘,攻入天井關(山西晉城太行山上),五月,燕軍一逼一至台壁,慕容永慌令慕容逸豆歸救援台壁,平規將其擊敗。

小逸豆歸出一台壁討戰,被慕容農打得大敗,後燕軍斬勒馬駒,擒王次多,小逸豆歸逃回城中,後燕軍把台壁一團一團一圍住。

慕容永知道上了慕容垂的當,咬牙切齒,令鎮守潞川的大將刁雲、慕容鍾回援台壁,召軹關諸軍還長子。

刁雲、慕容鍾為燕軍攻勢震怖,帥眾降燕。

慕容永氣急敗壞,盡誅二人一妻子老幼,親提一精一兵五萬殺向台壁。

人馬進至台壁南三十里處,遠遠望見旌旗招展,慕容垂親率後燕軍排開陣勢,擋住慕容永,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慕容永鼓勵將士,擂起戰鼓,西燕軍吶喊呼嘯著撲向燕軍,慕容垂揮軍迎上來,兩軍一陣混戰,慕容垂佯裝敗退,慕容永縱兵掩殺,追了幾里路,事先埋伏的慕容國率領騎兵部隊從山澗中突然殺出,切斷了慕容永的後路,四面伏兵盡起,慕容垂勒兵回戰,大破西燕軍,斬首八千,慕容永狼狽逃回長子。

後燕軍攻佔台壁,晉一陽一守將聞訊棄城走,燕軍克晉一陽一。

後燕兵大集長子圍城,慕容永欲投奔後秦。

侍中蘭英道:「昔石虎伐龍城,太祖堅守不出,卒成大燕之基,今慕容垂七十老翁,厭苦兵革,終不能頓兵連年攻我,當堅城固守,拖垮敵人。」

慕容永聽從他的話,一面獻玉璽於晉廷求救兵,一面告急於魏王拓跋珪。

可惜,晉魏兩國援兵未到,長子城中伐勒等將領開門投降,迎後燕軍入城。

燕軍將士抓獲慕容永,慕容垂大罵一頓,將他梟首,號令三軍,並斬西燕公卿大將刁雲、大逸豆歸等三十多人。

慕容垂吞併西燕所轄八個郡,七萬多戶居民,獲取為西燕所掠的秦國御一用的乘輿,服御、伎樂、珍寶不計其數。

任命宜都王慕容鳳為雍州刺史,鎮守長子,大軍班師中山。

為對後燕滅亡西燕之戰有較為直觀清晰的瞭解,我特意從網上找到「山西軍事地形圖」和「河北山河形勢圖」兩幅古代軍事地圖,如果將兩張地圖合二為一對照看,有一定參考價值。

熟悉山西和河北的地理環境,可以為我們下一步講訴北魏南下中原,平定中山之戰打下基礎,並對之前的石勒冠河北、冉閔孤軍戰鄴城、前燕入河北、王猛伐燕等等戰役有進一步的瞭解。

因為我一心想詳細論述有關北魏的戰爭,以上多有簡略,容以後再修改吧。

言歸正傳,後燕和北魏各自消滅敵人鞏固自己的後方,兩個強大的國家之間的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塞外和中原的局勢在變,關中和西北的局勢也在變化,中山狼姚萇死了,平定西域叛亂的大英雄呂光在涼州建立起一個新的涼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鮮卑帝國傳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