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汗下亡陽
汗下亡十陽十
十陽十明病,發十熱脈緊,是太十陽十證,口苦咽干,是少十陽十證,汗出惡熱,是十陽十明證,此謂三十陽十合病。
而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則太十陰十之濕旺也,兼開闔遲澀而唇口不仁,則十陽十明之虛也,以脾主肌肉而開竅於口,十陽十性十輕捷,十陰十性十遲拙,十陽十明負而太十陰十勝,故身重而口拙。
面色垢污,則少十陽十之虛也,以肝主色,血暢則色華,厥十陰十陷而少十陽十逆,故木枯而色晦。
譫語遺溺,是太十陽十之虛也,以膀十胱主藏,十陽十藏則火秘而神清,十陽十洩則水決而志惑,少十陰十盛而太十陽十虛,故遺溺而妄言。
十陽十虛如是,若誤汗以亡十陽十,則神敗而譫語,若誤下以亡十陽十,則額上生汗而十陽十洩於頭面,手足逆冷而十陰十旺於四肢,危矣。
速宜補中十溫十下,以回微十陽十。
若其自汗而不因汗下者,是肺胃之熱,蒸洩皮十毛十,宜白虎瀉熱清金。
凡十陽十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便是人參白虎證,慎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土燥,豬苓湯復利水而亡津也。
若使口中乾燥,但欲漱水,不欲下嚥者,此熱在經而不在腑。
經熱不十洩,此必致衄。
凡脈浮發十熱,口乾鼻燥,而又復能食者,此皆經熱而非腑熱,失於發表,則為衄也。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