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六·少陽經 少陽入陽明腑證
少十陽十入十陽十明腑證
傷寒寸脈見澀,便是少十陽十甲木不舒,尺脈見弦,便是厥十陰十乙木不達,乙木下郁則生風,甲木上郁則生火,風動火炎,木氣枯燥,脾胃被刑,法當腹中急痛,宜先用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胃之十精十氣,姜、桂、芍葯,散肝膽之風火。
若不差者,仍與小柴十胡十湯,十溫十其半里而清其半表也。
凡服柴十胡十湯已而見燥渴者,此屬十陽十明之腑熱,當以法治之,清其腑熱也。
平素嘔吐之家,不可與建中湯,以甘味之動嘔也。
凡太十陽十少十陽十合病,必見嘔利,緣甲木壅遏,則克戊土,胃腑郁迫,不能容受,是以吐洩。
吐洩者,少十陽十傳十陽十明之府也。
其自下利者,宜黃芩湯,甘草、大棗,補其脾十精十,黃芩、芍葯,瀉其相火。
其嘔者,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也。
傷寒,發十熱汗出,而病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是少十陽十傳十陽十明之腑也。
宜大柴十胡十湯,柴十胡十解少十陽十之經,枳、黃,瀉十陽十明之腑,雙解其表裡也。
若太十陽十證,過經十餘日之久,心中十溫十十溫十欲吐,大便稀溏,胸痛腹滿,鬱鬱微煩,此甚似少十陽十傳腑大柴十胡十證。
如前因極吐下而成者,則是少十陽十已傳十陽十明之腑。
腑病已全,經證微在,可與調胃承氣湯,無用柴十胡十也。
以少十陽十傳十陽十明,經邪外束,腑氣內遏,胃不能容,必作嘔洩。
及其腑熱盛發,蒸而為汗,則表解經舒,吐下皆止。
此雖吐下,未能盡止,然欲嘔微溏,僅存少十陽十餘證,柴十胡十不可用矣,故與承氣。
若非由自極吐下得者,則胸痛腹滿,便溏欲嘔,便是太十陰十證,勿與承氣也。
(方在「十陽十明」)。
【41】小建中湯 六十七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芍葯六兩生薑切,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
十溫十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68】黃芩湯 六十八
黃芩三兩芍葯二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十溫十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69】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六十九
黃芩三兩芍葯二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十溫十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42】大柴十胡十湯 七十
柴十胡十半斤黃芩三兩芍葯三兩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五兩枳實炙,四枚大棗擘,十二枚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十溫十服一升,日三服。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