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八·太陰經 發黃
發黃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十溫十者,是謂太十陰十髒證。
太十陰十濕土,為表邪所閉,身當發黃。
若小十便自利者,濕隨便去,則不能發黃。
此是脾十陽十未衰,至七八日間,雖見太十陰十自利之證,必當自止。
以脾家內實,腐穢不容,當後洩而去,非自利益甚之證也。
若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十便不利,腹微滿者,是濕無洩路,瘀而生熱,宜茵陳蒿湯,瀉其濕十熱也。
凡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黃,土濕則木郁,木鬱於土,必發黃色,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瀉皮十毛十而內瀉濕十熱也。
若傷寒身黃而發十熱者,是瘀熱之在表也,宜梔子柏皮湯,清表中之濕十熱也。
若傷寒發汗之後,身目皆黃,則是濕寒而非表熱,以汗則熱洩故也。
此慎不可下,宜用十溫十燥之藥也。
【80】茵陳蒿湯 八十
茵陳蒿六兩梔子擘,十四枚大黃去皮,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小十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十便去也。
【84】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八十一
麻黃去節,二兩連軺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赤小豆一升大棗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切,二兩甘草炙,二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鬥,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分十溫十三服,半日服盡。
【83】梔子柏皮湯 八十二
肥梔子擘,十五個甘草炙,一兩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十溫十再服。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