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六經解:人感天之六氣而生六腑,故六腑為十陽十,感地之五行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傷寒說意》六經解

傷寒說意

六經解

天有六氣,風、熱、暑、濕、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

人感天之六氣而生六腑,故六腑為十陽十,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臟,故五臟為十陰十。

五臟者,肝、心、脾、肺、腎也,六腑者,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十胱也。

髒五而腑六,《靈樞·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是為心包,合為六髒。

六髒六腑,是生十二經。

經氣內根於臟腑,外絡於肢節。

脾、腎、肝、膽、胃、膀十胱經行於足,是為足之六經,肺、心、心包、三焦、大腸、小腸經行於手,是為手之六經。

手有三十陰十三十陽十,足有三十陰十三十陽十。

脾肺之經,太十陰十也。

心腎之經,少十陰十也。

肝與心包之經,厥十陰十也。

膽與三焦之經,少十陽十也。

胃與大腸之經,十陽十明也。

膀十胱小腸之經,太十陽十也。

經有十二,六氣統之,兩經一氣,故亦曰六經。

太十陽十與少十陰十為表裡,十陽十明與太十陰十為表裡,少十陽十與厥十陰十為表裡也。

小腸手太十陽十之經,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循臑外後廉,十十交十十肩上,入缺盆,絡心,下膈,抵胃,屬小腸,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內眥。

膀十胱足太十陽十之經,起於目內眥,上額,十十交十十巔,下項,挾脊,抵腰中,循膂,絡腎,屬膀十胱,從腰中貫十臀十,入膕中,貫踹內,出外踝,至小指外側。

大腸手十陽十明之經,起於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循臂上廉,入肘,上肩,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挾口,十十交十十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胃足十陽十明之經,起於鼻之十十交十十頞中,入上齒,挾口,環唇,下十十交十十承漿,循頤後,出大迎,上耳前,至額顱,從大迎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從缺盆下十乳十內廉,挾臍,入氣街,抵伏兔,下臏膝,循脛外,下足跗,入大指。

三焦手少十陽十之經,起於名指之端,循手錶腕,出臂外,貫肘,上肩,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至目銳眥。

膽足少十陽十之經,起於目銳眥,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十毛十際,循髀十陽十,出膝外廉,下輔骨,出外踝之前,循足趺(趺 同跗。

),入名指。

脾足太十陰十之經,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十十交十十出厥十陰十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肺手太十陰十之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行少十陰十、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入寸口,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腎足少十陰十之經,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循內踝之後,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十胱,上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心手少十陰十之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從心繫上肺,出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十陰十、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肝足厥十陰十之經,起於大指叢十毛十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十十交十十出太十陰十之後,上膕內廉,循股十陰十,入十毛十中,過十陰十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從目系下頰,環唇內,貫膈,注肺。

心主手厥十陰十心包絡之經,起於心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從胸出脅,下腋,循臑內,行太十陰十、少十陰十之間,入肘中,下臂,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十陽十經在表,十陰十經在裡。

太十陽十在外,皮十毛十之分也,次則十陽十明,次則少十陽十,次則太十陰十,次則少十陰十,次則厥十陰十,近於骨矣。

十陽十經則屬腑絡髒,十陰十經則屬髒絡腑。

足之十陽十經,行於股外,十陰十經行於股內。

手之十陽十經,行於臂外,十陰十經行於臂內。

十陽十經之次,十陽十明在前,少十陽十在中,太十陽十在後,十陰十經之次,太十陰十在前,厥十陰十在中,少十陰十在後。

手之十陰十經,自胸走手,十陽十經自手走頭。

足之十陽十經,自頭走足,十陰十經自足走胸。

手三十陽十之走頭,足三十陽十之走足,皆行於頸項而會於督之大椎。

手足經之分走,異道環周,太十陽十、少十陰十,行身之背,十陽十明、太十陰十,行身之前,少十陽十、厥十陰十,行身之側。

是諸經之部次也。

經有十二,獨言足經而不言手經者,手之六經,自胸而手,自手而頭,所轄之部小,足之六經,自頭而足,自足而胸,所轄之部大,經大則氣旺,氣旺則病加也。

兩經同氣,病則俱病,但手經輕清而足經重濁,病則手經輕而足經重,以足經之氣偏於重濁故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傷寒說意
自敘六經解六氣解營衛解風寒解傳經解裡氣解卷一·太陽經·風寒原委卷一·太陽經·提綱卷一·太陽經·太陽中風桂枝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傷寒麻黃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風寒兩感桂麻各半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風寒大青龍湯證卷一·太陽經·衄血卷一·太陽經·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風寒白虎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傷寒五苓散證卷一·太陽經·太陽風寒抵當湯證卷一·太陽經·太陽傳經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提綱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脈浮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小便不利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汗出發喘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煩渴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昏冒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惡熱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火劫亡陰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火熨亡陰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火逆傷血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發渴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亡陽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吐洩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吐後煩吐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下後洩利身疼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下後身痛脈遲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下後洩利喘汗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下後胸滿發喘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心下滿痛小便不利腹滿心煩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吐下後心煩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表虛漏洩惡風惡寒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吐下後心滿氣沖頭眩身搖心悸肉瞬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下後發作奔豚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火劫溫針後驚悸發狂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火逆汗下後煩躁卷二·太陽經壞病/太陽壞病入厥陰髒證·汗後吐蛔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提綱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結胸大陷胸湯證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結胸諸變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髒結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誤下諸變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誤下脾陷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痞證表裡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清上溫下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瀉心諸變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瀉心變法卷三·太陽經壞病結胸痞證/太陽壞病痞證·瀉水排飲卷四·陽明經·提綱卷四·陽明經·陽明初病葛根湯證卷四·陽明經·陽明腑證卷四·陽明經 亡津便燥卷四·陽明經 瘀血卷四·陽明經 熱入血室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提綱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溏洩噦噫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衛虛無汗胃逆咳嘔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濕旺心痞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寒熱脈緊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汗下亡陽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譫語鄭聲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汗出緊愈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濕盛發黃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三陽合病發黃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三陽合病發黃卷五·陽明經虛證/陽明入太陰證 陽明少陽合病卷六·少陽經 提綱卷六·少陽經 少陽小柴胡湯證卷六·少陽經 少陽連太陽經證卷六·少陽經 少陽入陽明腑證卷六·少陽經 經腑雙結卷六·少陽經 少陽傳裡卷六·少陽經 熱入血室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提綱 (卷七)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汗後心悸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表裡雙解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下後心驚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汗下後寒濕發黃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誤下成結胸卷七·少陽經壞病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誤下成痞卷八·太陰經 提綱卷八·太陰經 痛滿吐利卷八·太陰經 太陰四逆湯證卷八·太陰經 腹痛腹滿卷八·太陰經 發黃卷九·少陰經 提綱卷九·少陰經 少陰連太陽經證卷九·少陰經 誤汗亡陽卷九·少陰經 少陰裡證卷九·少陰經 咽痛卷九·少陰經 吐利卷九·少陰經 下利卷九·少陰經 下利脈微卷九·少陰經 便膿血卷九·少陰經 死證卷九·少陰經 陽復卷九·少陰經 土勝水負卷九·少陰經 卷九·少陰經 卷九·少陰經 急下三證卷十·厥陰經 提綱卷十·厥陰經 厥陰烏梅丸證卷十·厥陰經 厥熱勝復卷十·厥陰經 陰陽消長卷十·厥陰經 陰勝卷十·厥陰經 洩利卷十·厥陰經 嘔吐卷十·厥陰經 死證卷十·厥陰經 陽復附錄:《傷寒論》中有而書中不載的方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