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南京(7) 莫愁湖: 偕來甚好;到此莫愁。★ 田原題郁金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南京(7) 莫愁湖

對聯大全

南京(7) 莫愁湖

偕來甚好;

到此莫愁。

★ 田原題郁金堂。

莫愁湖,位於南京水西門外,號稱金陵第一湖。

唐時叫橫塘,原是秦淮河入一江一 口的河槽,後淤塞成湖。

相傳洛一陽一少女莫愁遠嫁一江一 東盧家居於河畔,故名。

郁金堂:清乾隆年間一江一 寧知府李堯棟所建,傳舊址為莫愁女居所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樂府唱南朝。

★ 李堯棟題郁金堂。

千秋樂府:指《樂府詩集》的《莫愁樂》詩

青山留畫本;

綠水沁詩牌。

★ 黃奎模題郁金堂。

詩牌:唐一人以木板題詩,稱詩板,宋代稱詩牌

紫金山上萬株松;

莫愁湖邊千首詩。

★ 劉海粟題郁金堂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遠山皆有情。

★ 朱元璋題郁金堂

花下耵經清有味;

水邊契道靜無聲。

★ 劉佐禹題郁金堂

鬟霧衣香余六代;

鞭絲帽影出三山。

★ 丁戊擬題郁金堂

淮月同流商女恨;

湖雲長為美人留。

★ 郁金堂。

美人:指莫愁女

山色湖光,都為一覽;

英雄兒女,並艷千秋。

★ 奎時若題郁金堂

山色湖光,不殊六代;

英雄兒女,各有千秋。

★ 陳顯仁題郁金堂

渺渺一湖,干卿甚事;

茫茫萬古,與爾同銷。

★ 郁金堂

此地曾傳湯沐邑;

何人錯認郁金堂。

★ 陳方伯題郁金堂

早因少一婦 金堂艷;

新借名公彩筆傳。

★ 李松雲題郁金堂

廢學貪游,忘卻我為失意客;

五光十色,真堪名擅莫愁湖。

★ 陳日康題郁金堂

欲挽春一光 ,兩岸柳條青裊裊;

能消夏暑,一湖蓮葉綠田田。

★ 郁金堂

說什麼英雄自古迄今,這一個湖名偏屬兒女;

幸留得我輩探幽選勝,看六朝山色來上樓台。

★ 徐執琢題郁金堂

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猶留憑眺處;

天際遙青,城頭濃翠,一尊來坐畫圖間。

★ 孫依言題郁金堂

一江一 水東流,淘盡了千古英雄兒女;

石城西峙,依舊是六朝煙雨樓台。

★ 沈鍠題郁金堂

六代鶯花,並作王侯清淨地;

一湖煙水,盪開兒女古今愁。

★ 程文炳題郁金堂

粉黛一江一 山,留得半湖煙雨;

王侯事業,都如一局棋枰。

★ 張兆鹿題郁金堂

桃葉復桃根,海燕鬱金香,遺世佳人難再得;

西湖比西子,流鶯楊柳曲,凝妝少一婦 不知愁。

★ 郁金堂。

桃葉復桃根:桃葉是晉朝王獻之的愛妾,她的妹妹叫桃根

湖水本無愁,問如何千古英雄,只許一樓分黛色;

佳人空絕代,看多少六朝金粉,更誰此地斗娥眉。

★ 湯蟄仙題郁金堂

我獨攜半卷離一騷一,借秋水一湖,來把牢愁盡浣;

君試讀六朝樂府,有美人絕代,要偕名士爭傳。

★ 黎福昌題郁金堂。

浣:洗滌

身是六朝人,依然樂府一江一 山,誰教匆匆後來事;

家臨九一江一 水,為憶洞庭煙雨,可憐惘惘昔年游。

★ 譚嗣同題郁金堂。

惘惘:若有所失

勝跡訪鶯花,應料平地神仙,得此處優遊湯沐;

好山作屏障,如問隔溪猿鳥,是何處呼吸清涼。

★ 薛時雨題郁金堂。

鶯花:鶯啼花放,指春天。

清涼:指清涼山,亦指新鮮空氣

六朝金粉半銷磨,看一局楸枰,要知此事都如奕;

大地一江一 山重底定,願萬年歌舞,長與斯人盡莫愁。

★ 郁金堂

名利乃空談,一場魂夢,試看棋局形勢,問誰能勝;

古今曾幾日,半池荷花,猶剩鬱金香味,慰我莫愁。

★ 夏雲集題郁金堂

莫輕他北地燕支,看畫艇初來,一江一 南兒女生顏色;

盡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無恙,春時桃李又芳菲。

★ 王闓運題郁金堂。

燕支:即胭脂

花從繞廊開湖月;

無許看山到石頭。

★ 龔孫芝題光華亭。

位於莫愁湖西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獨座只應天可對;

野行常有月相從。

★ 陳虎臣題光華亭

六月清尊蓮葉北;

三湘樂府石城西。

★ 程志清題光華亭。

三湘:指湖南湘潭、湘鄉、湘一陰一

一江一 面一江一 心吞八九;

西湖西子轉尋常。

★ 光華亭

武陵源世外春一色 ;

寒山寺夜半鐘聲。

★ 程廷傑題光華亭

六代湖山,幾人詩酒;

簇新華鳥,依舊樓台。

★ 黃慎之題光華亭

兒女亦傳奇,與我何干?就地彈棋消懊惱;

英雄偏有偶,管他做甚?此湖如鏡照分明。

★ 光華亭

了卻一局楸枰,閱古來兒女英雄,都從此老;

說甚六朝風景,看樓上湖光山色,意為誰新。

★ 瞿家螯題光華亭

王侯偉業等曇花,空教百尺高棲,爭些勝負;

粉黛南朝尋佚事,剩有一湖碧水,樂得清涼。

★ 黃奎題光華亭

賭墅付傳聞,歎青史成堆,千古河山棋一局;

爭墩笑多事,看畫梁依舊,半湖煙雨燕雙棲。

★ 孫文川題光華亭

憾一江一 上石頭,抵不住遷流塵夢,柳枝何處,桃葉無蹤,轉羨他名將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跡;

問湖邊月色,照過了多少年華,玉樹歌余,金蓮舞後,收拾這殘山剩水,鶯花仍是六朝春。

★ 曾廣照題光華亭。

塵夢:塵事如夢。

柳枝:指唐韓翃愛姬柳氏。

燕息:起居

提筆四顧天地窄;

長嘯一聲山月高。

★ 徐介山題湖心亭。

建於清乾隆年間,有「四面荷花一間亭」之說

遺老空聞龍瀆語;

莫愁好作石城游。

★ 許振禕題湖心亭

恨我晚來游,只落得萬柄枯荷,一湖秋水;

問誰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兒女,千古英雄。

★ 王子實題湖心亭

勝地足流傳,直博得一代芳名,千秋艷說;

賞心多樂事,且看此半湖煙水,十頃荷花。

★ 彭玉麟題湖心亭

樓上主人已矣,且喜西圃春回,東園日好;

湖畔遊客盛哉,競遇北方豪士,南國嘉賓。

★ 湖心亭

我非好奕亦登樓,看六朝勝局殘棋,青山送盡英雄骨;

客為清閒來打槳,喜千里平湖皓月,荷花照出美人魂。

★ 湖心亭

水如碧玉山如黛;

雲想衣裳花想容。

★ 魏裔集句題六宜亭。

位於湖西部,建於道光年間

柳影綠圍三畝宅;

藕花紅瘦半湖秋。

★ 聯壁題六宜亭

任他名利熱腸,臨湖亦淡;

到此清涼世界,有句皆仙。

★ 姚濱臣題六宜亭

忠心赤膽;

萬古流傳。

★ 鄭洞國題粵軍陣亡將士墓,位於湖西,為紀念辛亥革命中保衛南京臨時政府犧牲的粵籍將士而建,墓前有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墓碑

氣節千載;

精神萬古。

★ 劉海粟題粵軍陣亡將士墓

揚子一江一 邊,僑胞壯志傳千古;

莫愁湖畔,烈士豐碑表萬年。

★ 伍禪敬題粵軍陣亡將士墓

當年浴血戰,勇士怒摧帝制夢;

後士喜登臨,豐碑長立莫愁湖。

★ 王崑崙題粵軍陣亡將士墓

渡一江一 軍子弟,八千淮上戰功,破虜永除專制政;

流血數健兒,二十國殤不死,雄風長在莫愁湖。

★ 姚雨平題粵軍陣亡將士墓

逸仙公永輝寰宇,妙略神韜,經天緯地,志復我堯封禹甸,殷衽周正。

憶當初,禮運演大同,直摧毀三千年專制王朝,敢駕馭歐風美雨,驅除群寇,倡導民權,冀使九州成一統。

半世紀馬列定評,豪雄聖哲,旌顯無遺,芳聲隆海岳,功德薄雲霄,革命先行者,偉績元勳昭史冊;

粵軍墓重建名園,丹心碧血,鐵馬金戈,光耀他良相佳人,青衫紅袖。

緬其時,鯤鵬起南溟,猛喚醒四百兆漢家英胄,齊奮作干將莫邪,轉戰關河,犧牲疆場,服膺中山唯主義。

十級浪狂瀾終挽,敵偽奸凶,蕩殲淨盡,浩氣貫虹霓,忠貞勒金石,國殤諸烈士,豐碑華表矗西湖。

★ 劉雋甫題粵軍陣亡將士墓

滿湖水月空中相;

半夜霜鍾悟後禪。

★ 周紹斌題觀音龕。

悟:醒悟

翠竹黃花皆密諦;

清溪皓月照禪心。

★ 黃翼升題觀音龕

山色慣迎逃世客;

水聲常送渡湖僧。

★ 彭玉麟題觀音龕。

渡湖:即渡杯或杯渡,晉宋時僧人,姓名不詳,傳說曾以木杯渡水,後以杯渡故事稱僧人出行,此「渡湖」即此意

才經過禪關,卻憐桃葉飄零,六朝湖山誰作主;

且收入遊記,待至荷花開遍,一船書畫我重來。

★ 毛澍涵題觀音龕

湖山舊屬女兒家,稽首慈雲,願佳麗盡生西土;

圖畫今留元老像,翻身苦海,歎功名都付東流。

★ 聯壁題觀音龕

湖水本無愁,狂客未須澆竹葉;

美人渺何許,化身猶自現蓮花。

★ 觀音龕。

狂客:狂放不羈之人

莫愁湖之「勝棋樓」聯,見樓閣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