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廬山: 盡日遊山不倦;此懷與水同清。★ 劉矞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廬山

對聯大全

廬山

盡日遊山不倦;

此懷與水同清。

★ 劉矞祺。

,我國著名風景區的旅遊勝地,位於一江一 西九一江一 市長一江一 南岸,鄱一陽一湖濱,南北約五十餘公里,東西約二十公里,周圍綿亙約五百公里。

襟一江一 帶湖,巍峨挺拔。

因古時有匡氏兄弟結中,故名匡廬、匡山。

山上風景秀麗,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陶淵明、李白、孟浩然、韓愈、范仲淹、歐一陽一修、蘇軾、朱熹、陸游、徐霞客、康有為等都留下了遊蹤

石洞流甘露;

仙崖樂最真。

如臨仙境;

別有人間。

★ 徐聲揚

稱師亦稱祖;

是道亦是儒。

古洞千年靈異;

岳一陽一三醉神山。

青牛西渡;

紫氣東來。

★ 老君殿,在仙人洞左側,禮太上老君李聃

山川吐納開靈境;

文軌一交一 通樂太平。

★ 觀妙亭,位於仙人洞北,錦繡谷崖上

山間到此,若仙禮佛;

雲中相忘,猶子思歸。

★ 觀妙亭

琳宇剩劫灰,法象莊嚴留佛座;

瓣香臨危洞,新亭結構續仙龕。

★ 老母亭,又名斗姆亭,為一六角攢尖石亭

枯木留雲跡;

瓜生月播煙。

★ 木瓜洞,在東南石船峰前,因道士劉混成種木瓜為食而得名

攀上忽瞻紅日近;

回看又覺白雲低。

★ 程排題九十九盤御道,在西北,即由賽一陽一至的登山小道,傳為朱元璋所修,故名

山俠來游容易入;

橫門雖設未常關。

★ 含鄱口,位於五老峰與九奇峰之間

想上去嗎?上去便能通碧落;

快下來吧,下來難免墜紅塵。

★ 仙人橋,在五老峰下,是由怪石堆壘而成的天然石橋

足下起祥雲,到此者應帶幾分仙氣;

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禪心。

★ 李漁題大漢一陽一峰,在東南部,是最高峰。

峰頂為漢一陽一台,據說清風明月之夜,可觀漢一陽一燈火,故名。

附近有小漢一陽一峰

峰從何處飛來?歷歷漢一陽一,正是斷魂迷楚雨;

我欲乘風歸去,茫茫禹跡,可能留命待桑田。

★ 王以愍題大漢一陽一峰。

禹跡:相傳大禹治水時曾在漢一陽一峰察看地形,漢一陽一峰有一形同靠椅的懸崖,名禹王崖

故從此處尋蹤跡;

更有何人告太平。

★ 朱元璋題御碑亭。

傳說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一陽一湖,遇一和尚,名周顛,口唱「太平歌」,預言朱做皇帝,定太平。

朱問他住在哪裡,答稱竹林寺僧。

朱稱帝后,派入到尋找,人傳已乘白鹿升天。

朱遂撰《周顛仙人傳》,翻刻成碑,立於錦秀峰上,並構亭以覆之,名御碑亭,又名白鹿升天台

四壁雲巖九一江一 棹;

一亭煙雨萬壑松。

★ 御碑亭。

棹:搖船的用具,指船

仙蹤渺黃鶴;

人事憶白蓮。

★ 吳浸一陽一題仙人洞,在牯嶺西谷懸崖險峰下,深約三丈,可容百餘人。

傳為呂洞賓求仙學道之處。

白蓮:東晉慧遠和尚曾同他人一起在結社,名白蓮社

仙巖翠壁,蓬萊勝境;

池中玉液,閬苑洞天。

★ 純一陽一殿,在仙人洞內,內刻呂洞賓像。

閬苑:閬風之苑,仙人居處

山高水滴,千秋不斷;

石上清泉,萬古長流。

★ 純一陽一殿

身在廬匡,不見真面目;

足臨勝境,方知勝地豁心胸。

★ 牯嶺清風閣。

廬匡:即匡廬,的別稱

潔白飛泉,下瀉倒懸成雪練;

蜿蜒公路,盤旋而上似銀蛇。

★ 觀瀑亭,在南麓青玉峽,瀑布水高數十丈,十分壯觀

橫奔月窟千里雪;

倒瀉銀河萬道雷。

★ 觀瀑亭

一條界破青山色;

萬古帶疑白練飛。

★ 觀瀑亭

白鳥遠行樹;

玉虹飲古潭。

★ 島繆題觀瀑亭

蓮社獨尋千載後;

松柏猶香六朝前。

★ 古層冰題東林寺,位於北香爐峰麓,始建於東晉太元十一年(386),由一江一 洲剌史桓伊資助,高僧慧遠創立。

東林寺的建立,成為中國寺院走進山林的代表,亦代表中國「佛教化」與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

慧遠在東林弘法36年,建立了中國一個結社——蓮社,創立了中國的佛教哲學思想「淨土」學說。

東林寺被淨土宗視為「祖庭」。

現有蓮池、大雄寶殿、影堂、五百羅漢堂、三笑堂、彌勒殿等建築,唐經幢、唐代石雕護法力士等文物以及聰明泉、六朝松、慧遠塔墓、下方塔院等古跡

洗菜莫教流去葉;

見桃猶記舊時花。

★ 郭東賢題東林寺

法接西乾,教敷中土;

蓮開千葉,蔭被四鄰。

★ 東林寺。

西乾:即西天。

敷:普遍

廬岳鍾靈,虎踞龍盤擁梵剎;

遠公開法,宗明義朗曜中天。

★ 東林寺山門。

遠公:即慧遠。

曜:照耀

寶剎重新,梵宇共匡廬爭勝;

法流再續,蓮宗與天地同春。

★ 東林寺山門

東林勝跡傳中外;

蓮社高賢耀古今。

★ 黃逸夫題東林寺山門

瑞氣籠靈區,車水馬龍朝聖一地;

梵音滿山谷,溪聲松籟奏瑤章。

★ 東林寺山門。

靈區:喻佛寺。

瑤章:美好的樂章

為法忘安常住世;

傾心佛事永輸誠。

★ 東林寺護法殿。

輸誠:表達誠心

住童子地而護法;

現宰官身以降魔。

★ 東林寺護法殿。

童子:指菩薩。

宰官:謂韋陀為降魔護法之主宰

大法重新,仰賴龍天擁護;

威靈遠震,保綏眾庶安寧。

★ 東林寺護法殿。

龍天:天龍八部中龍眾與天眾

恨我遲來,倚石難聞三笑矣;

憐君早至,飲泉能淨六根乎。

★ 陸偉廉題東林寺護法殿

笑破肚皮人不識;

袋裝塵世我全知。

★ 東林寺彌勒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 東林寺彌勒殿。

跏趺:佛陀之坐法

東土樹蓮宗,自成一脈;

西方有佛陀,廣接群生。

★ 東林寺彌勒殿

慧性真空,本來無生無滅盡;

塵心妄動,自然有起有沉一淪 。

★ 東林寺彌勒殿

華表圓因,顯如來成始成終之道;

嚴彰實果,示眾生心作心是之門。

★ 印光題東林寺神運寶殿。

圓因:圓滿圓融之因緣。

心作:指心之作業,即三業中之意業。

心是:謂法身

神瑞肇興,如有高賢當勝起;

運光再耀,實緣久暗必重明。

★ 東林寺神運寶殿

慈雲重降,萬類同欣沾化雨;

麗日普照,千山共茂飲春一光 。

★ 東林寺神運寶殿

入寺始知山竅妙;

登峰便見小城雄。

★ 傅金龍題東林寺善財廳

入座奇峰堪作畫;

到門活水好烹茶。

★ 閔孝同題東林寺善財廳

寶綱一交一 羅千剎佛;

金輪坐斷十方空。

★ 黃瑞伯題東林寺千佛塔

蓮社集高賢,同皈淨土;

石壁留勝跡,寄望後人。

★ 東林寺念佛堂

誓隨古德高賢,皈依淨土;

願藉宏名聖號,覲見如來。

★ 東林寺念佛堂

念佛淨風,始有揚中外;

持名易道,大弘末法度沉一淪 。

★ 東林寺念佛堂

慧炬照百千劫,三根普照;

遠程隔十萬億,一念橫超。

★ 張康臨題東林寺念佛堂

有意訪僧來蓮社;

無心送客過虎溪。

★ 東林寺客堂

慕德親賢,有意訪僧來蓮社;

忘情遂性,無心送客過虎溪。

★ 東林寺客堂

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語;

蓮池開一葉,一葉一如來。

★ 東林寺三笑堂

捨西方捷徑,九界眾生上何以圓成佛道;

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蔭。

★ 印光題東林寺大殿

法門廣大,普被三根,因茲九界同歸、十方共贊;

佛願洪深,不遺一物,故得千佛並闡、萬論均宣。

★ 印光題東林寺大殿

集名流結蓮社,十八高士發願同修,早慕勝因歸淨域;

創梵宇始遠公,各百餘年傳燈無盡,又看神運現一精一藍。

★ 東林寺大殿

開淨土一宗,相傳震旦有情,念佛初從蓮社始;

攬匡廬全勝,應許晉家高士,清游更渡虎溪來。

★ 東林寺大殿

大雄神廟,傳慧遠依林、鑒真卓錫、智恩渡海,千年勝跡猶存,念佛唯宗此寺;

特異蓮峰,正香爐日照、玉峽轟雷、花徑碎雲,萬仞開天無際,轉輪合在斯山。

★ 東林寺大殿

我法妙難思,此義甚深,此行極易,以本願故, 只須持誦佛名,即必得生報土,宜爾一心歸命;

斯門真殊勝,其攝最廣、其用至周,實大希有, 苟能冥懷他力,定然永脫輪迴,若當就路還家。

★ 東林寺大殿。

報土:彌陀之極樂國土

釋迦教義慈悲,溯慧遠開宗結社,法水長流,自古修持多證驗,要知微妙因緣,心地本來通佛地;

祖國山河壯麗,贊匡廬毓秀鍾靈,英才輩出,當今建設兩文明,始信莊嚴功德,東方原不隔西方。

★ 東林寺大殿

塵消古鏡光愈遠;

風定寒潭水自平。

★ 釋傳印題東林寺

妙觀自在窮三際;

正覺圓通納太虛。

★ 釋傳印題東林寺

靜裡觀時化;

道入緣慮盡。

★ 釋傳印題東林寺

赴感忘機,一月普現一切水;

隨類示身,一切水月一月攝。

★ 釋傳印題東林寺

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故寂而常照;

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故照而常寂。

★ 釋傳印題東林寺

鐘鳴板響,莫把光一陰一遮面目;

粥去飯來,須將生死掛心頭。

★ 釋傳印題東林寺

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空是有,空非斷空,此空何嘗不有;

勝義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當不空。

★ 釋傳印題東林寺

寶剎名揚,蓮社聚群耀,遠公開淨土;

奇蹤猶在,虎溪三笑語,擲筆一山峰。

★ 於夢珍題東林寺。

虎溪三笑:傳當年慧遠專心修行,影不出戶,送客從不過虎溪橋,一次,詩人陶淵明、道士陸靜修前來訪談,很是投機。

及送陶、陸出山門時,邊走邊談,不覺過了虎溪橋,此時山中神虎吼叫不止,慧遠方才覺察,三人相視大笑,世人稱之為「虎溪三笑」

難泯天真,傻對名泉秋水;

莫傷人事,應憐古剎春風。

★ 陸偉廉題東林寺聰明泉

心懸巍闕三千里;

身在匡廬第一峰。

★ 北山草堂,位於北麓

蕩胸生層雲,炯如一段清水出萬壑;

濯足弄滄海,上有六龍迥日之高標。

★ 王以愍題玉簾泉,在牯嶺南金輪峰兩條山脊的谷底

花開山寺;

詠留詩人。

★ 李鳳高題花徑。

本聯記敘白居易游之事,白游時,正值寺中桃花盛開,他就在花徑這個地方詠成《大林寺桃花》詩

百花常帶笑;

一徑足藏春。

★ 陸偉廉題花徑

能容湖水心胸闊;

得見面目真。

★ 望鄱亭,在含鄱口,為一方形樓台,是觀鄱一陽一湖日出處

合鉅細流跡作飛瀧,穿硤破層雲,恍如銀河天上落;

歷千萬劫猶存真面,延秋登傑閣,好似碧巘月中看。

★ 陳方鏞題雙劍峰瀑布。

瀧:奔湍。

硤:石峽。

延:邀請。

傑閣:高聳的樓閣。

碧巘:碧綠的山峰

白雲千年骨;

青山萬古情。

★ 周顛墓

與主人對坐看雲,舉片片心期,共盟白石;

待他日重來攜杖,願株株手植,都化蒼龍。

★ 魏紫侯題牯嶺愛松亭。

心期:彼此期望

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

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 五老峰三姑石。

聯嵌「五老峰」、「三姑石」

花雨欲隨巖翠落;

松風遙傍洞雲寒。

★ 于謙題香爐峰石屋,為「秀峰」之一,在南麓

卷石兀然,也說從太華飛來,遙指天外三峰,入想非想;

浮生幻耳,即此是內翰坐處,要知和尚四大,似空不空。

★ 田東溪題香爐峰石屋。

太華:即西嶽華山。

內翰:唐宋稱翰林為內翰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 唐英題虎溪三笑亭,在東林寺前。

三教:佛、儒、道教。

流一葉一如來:每一派中都有佛的真諦,葉指宗派的「派」,如來泛指佛理

虎嘯一聲驚客笑;

溪流萬壑洗凡情。

★ 虎溪橋

虎溪三笑傳佳話;

泉石多情轉古音。

★ 虎溪橋

三人笑處泉流石;

一虎鳴時月映山。

★ 虎溪橋

天下名山僧佔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間好話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仙師。

★ 李漁題簡寂觀,道觀,今已不存。

據說釋道兩家在長期爭鬥,道觀幾全被富僧佔去,信奉道教的李漁憤書一聯掛在簡寂觀老君殿上,才保全了此一道觀

秀奪一江一 山雲擁寺;

峰連壺嶠碧摩天。

★ 劉洪辟題秀峰寺,位於鶴峰下,為五大叢林之冠。

原為南唐中主少時讀書處,即帝位後以書檯舊基為寺,名開先。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易名為秀峰。

寺風、寺周碑刻甚多,著名的有唐觀音大士畫像碑,顏真卿《大唐中興碑》、宋米芾、黃庭堅、明王一陽一明等書法碑刻

潭中龍蓄千家雨;

戶外峰高一指禪。

★ 曹龍樹題秀峰寺

觀玉峽泉飛,到談深時,分明飄一溪花雨;

愛爐峰煙裊,每心清處,彷彿聞幾陣妙香。

★ 曹龍樹題秀峰寺

方池墨淡,石澗鵝歸,問逸少先生,留得幾篇真筆跡;

玉簾泉垂,金輪峰峻,虧達摩尊者,開此一座好禪關。

★ 曹龍樹題歸宗寺,位於金輪峰下,又名瞻雲寺,為五大叢林之一。

原為王羲之宅,成康六年(340)王舍宅為寺,名曰歸宗。

歷代迭經興廢,今已不存。

寺周景點甚多。

歷代名士石刻亦多。

逸少:王羲之字

六朝煙霧金輪寺;

萬古冰霜赤眼禪。

★ 歸宗寺。

赤眼:喻盲龜。

《稱揚諸佛功德經》:「一切世界設滿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龜,於百歲中,乃一舉頭,欲值於孔、斯亦甚難。

求索人身、甚難甚難」

宗風千載,一一如舊;

門煥兩朝,色色皆新。

★ 歸宗寺

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壇,曾無了局;

經年坦乃腹,看胸懷灑落,都是上乘。

★ 余昂題海會寺彌勒佛像,位於南麓,為五大叢林之一。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清代重修,現存殿宇宏敞,雄偉壯觀。

寺內文物收藏豐富,著名的有元趙孟頫寫之《妙法蓮華經》、心月和尚手鐫五百羅漢圖拓本及普超僧血書之《華嚴經》八十一卷等

開山據廬岳之中峰,本支得地;

演法合龍潭之正派,作祖生天。

★ 舒天香題黃龍寺祖堂,位於玉屏峰西麓,元末明初時建。

傳當年有黃龍為怪,後被菩薩鎮於此山,故寺名黃龍。

今寺院不大,但寺周摩岩石刻頗有名氣,藝術價值較高

孤月印潭心,缽裡有龍聽說法;

拈花開笑口,座中多士正參禪。

★ 舒天香題黃龍寺禪堂

七賢五老侍禪門,各有西來意思;

金井玉淵流遠潤,誰探缽底源頭。

★ 曹龍樹題棲賢寺,位於三峽澗玉淵潭北,五代南齊永明七年(489)建,為五大叢林之一。

歷代屢經興廢,至四十年代末已近廢已墟。

後修建房舍數間於此,仍以棲賢名之。

七賢五老:指之山

前賜紫衣,後留玉帶,遺澤千秋傳不朽;

面朝五老,背傍七賢,壯觀萬古並稱雄。

★ 姜澤恩題棲賢寺山門。

前賜紫衣:指北宋時宋仁宗賜紫衣銀缽於該寺住持曉舜禪師事。

後留玉帶:指清康熙時一江一 蘇巡撫宋犖留玉帶給該寺鎮山門事

樂天到此多舊感;

靖節歸來有新辭。

★ 棲賢寺。

樂天:唐大詩人白居易號。

靖節:晉大詩人陶淵明尊稱

三閭大夫,一胡一 為至於此;

五柳先生,不知何許人。

★ 易順鼎題琴志樓,在棲賢寺側,晚清名士、易順鼎之父易笏山所築

納於大麓;

藏諸名山。

★ 易順鼎題琴志樓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間無地不逢花。

★ 舒天香題天池寺,位於天池山,傳為東晉慧能所創,因山有「天池」,故以名寺,明改稱護國寺,清初廢圮。

寺近有天池塔、天心台、文殊台等遺跡,其摩巖之宋、元、明以來石刻多塊。

不逢花:一說不逢年

一水印天心,指月證三生之果;

六根無我相,飲泉清萬劫之塵。

★ 舒天香題天池寺

欲問定本慧根,還有宋朝杉樹在;

未識金光粟影,請看峰上慶雲多。

★ 曹龍樹題萬杉寺,在南麓慶雲峰下

半天雲錦開青峽;

九地轟雷撼玉關。

★ 觀音橋,位於棲賢谷中,又名棲賢橋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