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贛州: 鬱結古今氣;孤懸天地心。★ 郁孤台,位於西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贛州

對聯大全

贛州

鬱結古今氣;

孤懸天地心。

★ 郁孤台,位於西北部天螺嶺。

始建於唐代,分三層,高十四米,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

南宋曾慥增築二台,南為郁孤,北為望闕。

文人墨客留下許多題詠,宋辛棄疾《菩薩蠻》詞中云:「郁孤台下清一江一 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郁:文采貌

白露洲中分二水;

黃鶴樓雄踞半城。

★ 郁孤台

合吳楚兩大觀,都歸此境;

作章貢一夕話,續到吾儕。

★ 郁孤台

台以時觀游,邢太守謂關文運,理或然歟?喜年來潤色虎頭,萬丈光芒生彩筆;

才豈分今古,蘇長公托寫吟懷,音斯雅矣,問此外因緣鴻爪,幾人詩句在籠紗。

★ 郁孤台。

虎頭:舊時相家以為貴相

故人飛上金鑾殿;

乘興來為玉局游。

★ 郁孤台

八境天開,觴詠一時多古意;

雙流水抱,宦游千里監臣心。

★ 劉光裕題八境台,位於北面的章、貢二水合流處。

北宋太守孔宗翰為防禦水患而建。

孔以城郊「八景圖」求蘇軾題詩刻石,故名。

台分三層,登台可眺望八景,為一江一 西著名古跡

章貢會雙流,俯仰滄桑,大地風雲天外起;

樓台收八景,依稀城郭,故鄉煙雨夢中來。

★ 沈保儒題八境台。

章貢:章水、貢水於八境台下匯合而成贛一江一 。

俯仰:比喻時間短暫。

八景:崆山、螺亭、塵外亭、白鶴樓、馬祖巖、郁孤台、章貢台、八境台稱為八景

萬家燈火依山堞;

百轉灘聲繞石樓。

★ 邵蓮士題八境台

千里一江一 山控南服;

一城圖畫詠東坡。

★ 劉繹題八境台。

南服:王畿以外的南方地方。

一城句:指太守孔宗翰於宋熙寧十年以城郭「八景圖」求蘇東坡題詩刻石之事

此亦岳一陽一大觀,誰共後先憂樂;

話到雙一江一 流水,勿忘伊洛淵源。

★ 何剛德題八境台。

後先憂樂:化用宋文學家范仲淹《岳一陽一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句意。

伊洛:指宋代程顥程頤的理學。

二程講學伊洛之間,故稱其學為伊洛之學

木客老空山,孤塔奔喘吟境似;

梅花懷遠帆,一江一 南嶺北故人疏。

★ 陳心田題八境台

雲影湧滄茫,八境畫圖開北嶺;

古今成俯仰,三年宦跡問東坡。

★ 許丹丞題八境台

地據虎頭城,橫絕八方,緬萊公坐鎮北門,終古迴環衣帶水;

天留鴻爪印,憑高一顧,招蘇子歸來南海,重新摹寫笠屐圖。

★ 吳鴻昌題八境台。

虎頭城:北宋趙標知虔州(治所在今市)時,有「乍辭虎尾道,來刺虎頭城」的詩句,因稱虔州為「虎頭城」。

橫:開闊寬廣。

絕:極。

萊公:即北宋萊國公寇准。

北門:《詩經》有《北門》篇,後稱不遇失意為北門,此指寇准後半生的坎坷宦遇。

迴環:曲折環繞。

衣帶水:即一衣帶水。

鴻爪印:取蘇軾《和子由澠池懷古》詩意。

蘇子:蘇軾。

南海:海南島,蘇軾曾被貶於此。

笠屐圖:海南島儋縣東坡書院有蘇軾戴笠著屐的石刻像

長劍倚崆峒,誰向空中弄明月;

大一江一 流日夜,坐看奔湍繞石樓。

★ 劉好愚題八境台。

崆峒:古人認為北極星居天之中,斗極之下為崆峒,洛一陽一居其中,因以崆峒比洛一陽一

王文成繼諸葛平蠻,自桶岡歸來,八境風雲開八陣;

孔知軍為章貢弭患,索眉山題詠,雙清心跡勝雙一江一 。

★ 諸葛平蠻:指諸葛亮征服南越之事。

八陣:古代的八種兵陣

雙一江一 一夜 話;

二老百年心。

★ 黃潔吾題夜話亭,為蘇東坡、一陽一行先二公夜話處

寒燈相對記疇昔;

喬木如今似畫圖。

★ 邵蓮士題夜話亭

白雲在天,明月無極;

幽賞未已,高談傳情。

★ 夜話亭

幽人空山,如有佳話;

流水今日,若為平生。

★ 夜話亭

松柏有本性;

乾坤一草亭。

★ 劉皓愚題接葉亭

何處著此身,彈指現空中樓閣;

會當凌絕頂,昂頭吸天上星辰。

★ 金楚清題慈雲塔,位於慈雲寺內,塔高十數丈,九層六面,建於明代

玉壘繞雙一江一 ,畫鷁波平,想當年王浚樓船,閻公棨戟;

金壇開八陣,坐狨雲擁,看此日長松都尉,細柳將軍。

★ 一溫一 如玉題演武廳。

玉壘:山名。

杜甫詩有「錦一江一 春一色 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句。

王浚(206-285):晉弘農湖人,字士治,博涉經典,參羊祜軍事

眾生皆入夢;

何忍獨為醒。

★ 夢醒樓

當門等個人來,望穿眼孔;

此地能同我坐,練定性根。

★ 張相空題光孝寺,與慈雲塔相對

直指見心,慈雲塔觀如來,金粟眼前,七寶莊嚴參佛相;

回頭是岸,甘露泉有大士,白蓮座後,一瓶清淨悟禪機。

★ 吳鴻昌題光孝寺

我生近聖人居,教澤如新,敢忘魯壁金絲,尼山木鐸;

此來繼賢者後,風一流 未泯,竊願士崇禮儀,俗尚絃歌。

★ 濂溪書院,位於城南,宋理學祖師周敦頤通判虔州(今)時,程顥、程頤兄弟從其受業,後人建祠以志。

清順治十年,贛撫劉武元改今名,招收所屬十二縣生徒肄業其中.其後不斷擴建,有東西講堂,廉溪祠等建築。

魯壁金絲:孔子故宅之壁,在魯之曲阜,故曰魯壁。

宋時於其故址建金絲堂。

尼山木鐸:尼山亦名尼丘,位於山東曲阜東南。

《史記·孔子世家》:「叔梁紇與顏氏女禱於尼丘得孔子。」

木鐸,比喻宣揚政教的人。

《論語·八份》:「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鐸:鈴

薪傳本孟氏七篇,吾道不孤,況此地曾留手澤;

樟裡溯姚一江一 一派,典型未泯,與諸君同爇心香。

★ 一陽一明書院,位於郁孤台下。

明正德間,王守仁在此宣講「致良知」學說,後入建書院以資紀念,以王守仁字一陽一明為名。

薪傳:即薪盡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而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指」為「脂」的假字,言脂膏有窮而火傳延無盡,譬喻學問技藝世代相傳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