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廣西: 秀出城南號寶華;翠華深處納僧家。★ 南寧寶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廣西

對聯大全

廣西

秀出城南號寶華;

翠華深處納僧家。

★ 南寧寶華山應天寺,位於城郊橫縣附近,相傳西漢時山頂有紫氣沖天,故名寶華山,建於唐。

據傳明建文帝被朱棣奪位後,曾逃匿於此,「萬山之一」匾額為建文帝手書

有雨雲生石;

無風葉滿山。

★ 南寧南湖盆景園,位於市南一里,竣於唐代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橫;

經篋鼓共歌,樂職布中。

★ 南寧敷文書院,明理學家王一陽一明創建,政余在此講學

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將;

十五卷共遵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願士希賢。

★ 李蘭卿題南寧敷文書院。

希賢:指希望達到賢人的境界

庭前草色,檻外山光,須知我輩能豪,不在雕樑畫棟;

牆及半肩,窗開四面,願與吾民相見,常如白日青天。

★ 南寧臬台署

亭前古井長留,激濁揚清,澹泊要明廉使志;

窗外孤峰峙立,居高臨下,傴僂須識老人心。

★ 南寧臬台署。

傴僂:恭敬從命

山水來歸,黃蕉丹荔;

春秋報事,福我壽民。

★ 楊翰書集韓愈句題柳州柳侯祠,位於柳侯公園內,是紀念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建築物。

唐長慶元年建於羅池邊,名羅池廟,宋徽宗追封柳宗元為文惠侯後,改為今名。

現存建築是清雍正七年重建

才與福難兼,賈傅以來,文字潮儋同萬里;

地因人始重,河東而外,一江一 山永柳各千秋。

★ 楊紫卿題柳州柳侯祠。

賈傅:賈誼。

潮儋:潮指韓愈,因其曾被貶任潮州刺使;儋指蘇軾,被貶瓊州別駕,住地儋耳

雙柏仰清標,長憶養人如樹;

一池尋故跡,同欣鑿石得泉。

★ 柳州柳侯祠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

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 伍長華題柳州柳侯祠

未肯廢躋攀,天與湖山供坐嘯;

庶幾可怡悅,花間風月共徘徊。

★ 陳棠集句題柳州都樂巖,位於柳州東南,整個風景區在縱橫不到三公里的谷地內,群山環抱,清溪蜿流,古榕柳堤,亭台樓閣,荷塘魚池,景色宜人。

周圍有巖洞四十多個,經整修開放的有盤龍、通天和水雲三洞,洞景深幽,氣勢雄偉

鵝嶺梅香剛吐蕊;

龍城柳色尚含煙。

★ 柳州鵝山,位於市郊,唐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時,常登此山游賞,山上有一巖洞,傳為柳宗元讀書避暑處,洞口鐫有此聯。

龍城:柳州別名

登樓聽比戶絃歌,且共倒芳樽,勿忘甕頭春釀;

引手摘層霄星斗,莫高吟奇句,恐教天上人驚。

★ 柳州甑山閣,據說因樓高,日可摩雲,夜可摘星,現已不存

冰井留銘,且喜詩人足千古;

雲山如畫,恰宜冷地作重一陽一。

★ 金武祥題梧州冰井,位於北山山麓,井泉出自大雲山中,「其水甘涼清冽,非南方泉比也」,汲之烹茶,則「碗麵雪花映」,取之作豆漿,則滴水成珠,清香甜滑。

留銘:唐代容管經略使、著名詩人元結作《冰井銘》置於泉東。

冷地:指以冰井著稱的勝地。

重一陽一:意為登高,舊有「重九登高」的一習一 俗

瓊花灩灩隨雲起;

玉液溶溶滴露來。

★ 集句題梧州冰井

禽鳴聽悅耳;

鯉躍視神怡。

★ 梧州觀鯉亭,位於北山園,此聯為回文聯

有神仙到處,即是名山,風月佳時憑管領;

待老佛歸來,重開福地,樓台畫裡好登臨。

★ 許月樵題梧州准提閣

桂林香近;

梅嶺春一光 。

★ 梧州廣東會館

安得奇書三千車,娛茲白首;

再種名葩十萬本,綴此青山。

★ 陸川謝魯山莊,建於1922年。

山莊主體建築以元人伊世珍《琅環記》中所描寫的神仙洞府為藍本構思設計,有湖隱軒、樹人書屋、邀雲竹徑、留墨亭等

綠樹碧簷相掩影;

小橋虛閣自高低。

★ 陸川謝魯山莊樹人書屋

瑤草瓊花斜繞徑;

短籬疏竹不遮山。

★ 陸川謝魯山莊邀雲竹徑

左襟瓊海,右帶滇池,形勝占西南,又豈但地枕蒼梧,山連勾漏;

修竹體簷,雜華生樹,林泉澆景物,卻喜從梅邊放鶴,柳外聽鶯。

★ 陸川謝魯山莊留墨亭

春在一江一 山上;

人入畫圖中。

★ 一陽一朔畫山,位地一陽一朔東北漓一江一 中,是一平直削壁,高寬各數十米,面向一江一 水,山壁色彩斑斕,縱橫一交一 錯,遠看好似一幅色彩豐富的圖畫,細看宛若九匹形態各異的駿馬,故稱九馬畫山

水作青蘿帶;

山為碧玉簪。

★ 一陽一朔畫山

野煙千疊石在水;

漁唱一聲人過橋。

★ 一陽一朔畫山

六年積久奇峰畫;

五度來乘讀畫舟。

★ 一陽一朔畫山

文筆聳層霄,愛此間對萬壑縈迴,教化由來先一黨一 序;

書樓崇講席,願多士做千秋事業,顯揚不僅為科名。

★ 余應松題一陽一朔壽一陽一書院,清道光十六年知縣吳德征創建

科目開自大中,更期繼起有人,議謚當如祠部直;

山水甲於天下,何幸宦游到此,論文因悟史遷奇。

★ 黃嗣徽題一陽一朔壽一陽一書院

系悶豈無羅帶水;

割愁還有劍鋩山。

★ 一陽一朔九峰山,九峰相連,奇特蒼翠。

羅帶水:化自韓愈「一江一 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詩句。

劍鋩山:即劍峰

簪山帶水最奇處;

風戶雲梁獨上時。

★ 王大令題幟山樓,位於城西,原名壽一陽一公園,現為一陽一朔公園

乘黃鶴,昔時人去,跨白鶴,後洞仙來,想個中妙諦同參,始識一亭風景;

采紅蓮,湖畔聞歌,住碧蓮,山居挹秀,倚空際孤峰獨秀,將收半壁靈光。

★ 一陽一朔放鶴亭,位於一陽一朔公園獨秀峰半山腰,傳仙人乘鶴游此,放鶴自歸。

後洞仙來:指獨秀峰北麓的「來仙洞」,寬若廳堂,可容百人,壁上刻有明李杜《來仙洞記》

臨水開軒,四面雲山皆入畫;

憑欄遠眺,萬家煙火總關情。

★ 一陽一朔大光亭,位於鸚鵡山

廟貌壯河山,想見將軍猶矍鑠;

一江一 聲流月夜,往來旅客總平安。

★ 王篰畇題橫縣馬伏波將軍廟,相傳馬援南徵入侵胥徒國時曾經過橫縣

挺身登峻嶺;

舉目點遙空。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位於北門外北山半山腰,1859年石達開率太平軍回師,駐宜山八個月,其上多有題詩聯

設佛崇天帝;

移民效古風。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臨軍稱將勇;

玩洞羨詩雄。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劍氣沖星斗;

文光射日虹。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異境從天辟;

登臨眼界空。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萬家愁帶雨;

一水怒長風。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古佛形容怪;

奇人氣象雄。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回看腰上劍;

飛去作長虹。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巖洞千丈高;

登臨萬象空。

★ 石蔡親題宜山白龍洞

旌旗紅耀日;

壯士氣如虹。

★ 周竹岐題宜山白龍洞

長嘯千山應;

報國一心雄。

★ 李嵐谷題宜山白龍洞

載酒為公來,率儒服儒冠,仍以舊開詩屋宴;

僦居無地位,占宜山宜水,卻教長祭墨池田。

★ 李蘭卿題宜山黃山谷祠,位於城中,始建於明代。

正殿有黃山谷石刻像,祠內有寶華亭、洗墨池。

黃曾兩次在宜州為官,死於任上

忠孝振綱常,一黨一 籍編名,氣節宛如東漢;

文章垂宇宙,詩家衍派,門庭別啟西一江一 。

★ 查儉堂題宜山黃山谷祠

直道莫能容,卻聽雨登樓,薄醉平生無此快;

大名長不死,慕落星結屋,論詩異代久相師。

★ 宜山黃山谷祠

逆水而來順水去;

卸帆似是掛帆時。

★ 興安靈渠,位於興安境內,又名湘桂運河、興安運河,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興修於秦代,溝通湘、漓二水,聯繫長一江一 與珠一江一 兩大水系

置郡古雕題,四百年風氣初開,既庶正當加富教;

關心吾赤子,二千里官民同樂,此來方不負一江一 山。

★ 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大門,位于思恩鎮,清道光年間知府李彥章創建,規模恢宏,有大門、講堂、正學堂等建築

率土盡同文,願此邦易俗移風,欲使偏陬為上國;

登堂能講學,與多士敦詩說禮,須知太守本儒生。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講堂

賀水溯遺封,八千里遠隸邊庭,文軫至今通桂管;

名山留講席,二百里久陶元化,禮堂終古衍薪傳。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講堂

蓄得奇書且勤讀;

忽逢佳士喜同游。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藏書樓

儒館辟邊城,欣戶多弦誦,士勵廉隅,培養人才為世用;

郡齋鄰講院,喜公暇論經,夜深聞讀,不志書味似兒時。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正學堂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實用齋

池邊小屋低於艇;

一江一 上青山崤似詩。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船齋

居近識遠,處今知古;

研經賞理,敷文奏懷。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道古軒

不出門須通天下事;

知朝廷要用讀書人。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通今軒

清坐使人無俗氣;

讀書何計策新功。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修志亭

小住為佳,一江一 山風月本無常主;

會心不遠,鳥獸禽魚自覺親人。

★ 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山風一江一 月樓

地如山水匡廬,借徼外林巒,到此別開生面;

我慕文章太守,聚一江一 西香火,勝游同話詩緣。

★ 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嵐漪詩屋

別開小徑連松路;

忽有竹欄在竹間。

★ 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嵐猗詩屋

能令水石常在眼;

任有閒忙不負詩。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嵐猗詩屋

關心一部衣冠,在諸公咎鼓三年,不言勞者;

回首十弓榛莽,見多士琴書四壁,得忘由來。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嵐漪詩屋

樓台四望煙雲合;

草木一溪文字香。

★ 歐文忠公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詩嶼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勝怠者吉,勝欲者從。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

禮門懸規,義路植矩;

修學童冠,斟酌質文。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

聞木樨香,無隱乎爾;

知菜根味,不求於人。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西邕書院

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將;

十五卷共尊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願士希賢。

★ 李彥章題環一江一 一陽一明書院,位于思恩鎮,明萬曆年間思恩知府侯國治創建,以紀念王一陽一明,清知府李彥章修復

心學揭良知,憶當年息馬投戈,頓化遐陬成頖璧;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橫經鼓篋,共歌樂職布中和。

★ 葉紹本題環一江一 一陽一明書院

文能換骨余可法;

學到窮源自不疑。

★ 李彥章集陸游詩題環一江一 一陽一明書院

山異石尤異;

洞奇心更奇。

★ 賀縣觀音洞

泉邊有石為吾友;

客裡逢人說此山。

★ 桂平西山,又名思靈山,位於城西一公里處。

山上古木參天,清泉甘冽,怪石橫陳,石徑曲幽,有李公祠、華龍寺、飛閣等建築物及官橋秋柳、古洞仙蹤、飛閣明月諸景,風景如畫,引人入勝

蒼梧偏東,邕寧偏南,桂林偏北,唯此地前列平原,後橫峻嶺,左黔右郁,匯一交一 廿四一江一 河,靈氣集中樞,人挺英才天設險;

洗石有庵,乳泉有亭,吏隱有洞,最妙處茶稱老樹,柳記官橋,飛閣慈巖,掩映十八羅漢,遊蹤來絕頂,眼觀勝景足凌雲。

★ 孔文軒、鄒魯題桂平西山

人偕皎日秋霜,撐持南斗;

天與清風明月,管領西山。

★ 張潤農題桂平西山

塵世路間,不覺忙忙終日;

碧雲天裡,何妨息息片時。

★ 李少蓮題桂平碧雲天石刻,位於西山最幽處的石徑盡頭,巨石上刻有「碧雲天」字樣

吏隱訪遺蹤,半世功名春一夢 裡;

思靈觀夕照,萬家煙火晚炊時。

★ 魏篤題桂平龍華寺,位於西山,建於清康熙年間。

寺高三層,依山而築。

寺內有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為廣東南華寺僧創建

天竺俯一江一 流,到眼晴嵐歸爽氣;

雲山經雨洗,點頭奇石也思靈。

★ 李宗庚題桂平洗石庵,位於李公祠旁,建於清順治三年

樓閣聳奇觀,天外雲峰撐白石;

山門凝爽氣,池中煙水隔紅塵。

★ 岑崑題桂平洗石庵

石撫舊因緣,重洗如來新面目;

塵藏今世界,永留不朽古鬚眉。

★ 桂平洗石庵

聽來暮鼓晨鐘,聲聲覺悟;

對此禪燈寶像,面面圓光。

★ 桂平洗石庵

八表被光榮,知南方現代策源革命地;

四方爭響應,撻北虜當年起義揭竿時。

★ 桂平四王亭,位於城內,祀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石達開、馮雲山、韋昌輝

孤鶴南飛山北向;

大一江一 東去佛西來。

★ 桂平桂一江一 白鶴觀

洞門雲鎖三冬暖;

石室風生九夏寒。

★ 貴縣南山寺,位於南山公園內,建於北宋。

寺依山踞洞而建,門外有菩提樹,寺內曲徑通幽,有宋、元、明、清石刻和北宋大鐵鍾等歷史文物

一竅有靈通地脈;

半山無雨滴天漿。

★ 貴縣觀音巖

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

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閒看。

★ 馮雲山題貴縣理髮店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子手段如何。

★ 石達開題貴縣理髮店

宛轉通幽處;

玲瓏得曠觀。

★ 荔浦鵝翎寺

入寺始知山竅妙;

登峰便見小城雄。

★ 荔浦鵝翎寺

當蜀魏吳之一交一 ,擾攘一時能擇主;

附劉關張而後,偏裨千古競傳名。

★ 余應松題荔浦鵝翎寺周將軍廟

八千里路,惟鯤鵬不以為遙,子體倦耶,憩息稍坐;

十二萬年,這天地終於有懷,君身勞矣,談笑何妨。

★ 荔浦鵝翎寺寺前涼亭

佛口庵前,一對金雞朝白象;

鵝翎寺後,兩頭丹鳳會青龍。

★ 荔浦鵝翎寺寺後涼亭

寶塔崇隆,宛若群山集鳳;

龍潭浩瀚,依然萬派朝宗。

★ 那坡桂宮

萬里赴瓊儋,夜起一江一 心弄明月;

一亭撫笠屐,我從畫裡拜先生。

★ 姚若虛題籐縣訪蘇亭,位於劍一江一 畔,蘇軾貶瓊州路過籐縣,賞月於劍一江一 邊,作《一江一 月》詩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為過客,空一江一 一曲向誰彈。

★ 梁章鉅題籐縣訪蘇亭。

孤臣:失勢無援之臣

谷城山好青黛熏;

籐縣花開白似銀。

★ 籐縣谷城

太守昔稱廉,千載還珠傳盛事;

使君重起廢,一亭流水喻澄懷。

★ 伊秉綬題合浦還珠亭,漢代為合浦郡,傳說此郡原來不產五穀,而海產珠寶,郡守多貪穢,極力搜刮,致使珍珠流往別處,東漢孟嘗為合浦太守,制止搜刮,革易前弊,珍珠復還,後人在此建亭紀念。

使君:漢代稱刺使為使君,漢代以後對州郡長官也尊稱使郡,這裡指當時的地方官。

重起廢:重新修建廢亭。

澄懷:胸襟光明磊落

盛會當年多愜意;

邀游何處不舒情。

★ 集句題武鳴靈源,位於城南,形如小湖,泉從一江一 底湧出,清澈異常。

湖邊建有亭台,風光秀麗可人

八千里遠隸邊庭,文軫至今通桂管;

二百年久陶元化,禮堂終古衍薪傳。

★ 葉筠潭題武鳴靈源。

桂管:唐時桂林地區的代稱

壯思風飛,沖情雲上;

和光春靄,爽氣秋高。

★ 王一陽一明題靖西鵝泉,位於城南鵝山下,泉從地下湧出,水碧如染,清可鑒人,泉不遠處之龍潭畔有巨碑,為明代王一陽一明所立,上刻王羲之「鵝」字,碑旁刻此聯

潺潺清泉揚波去;

尾尾沒六洞中來。

★ 平果沒六魚洞,因山洞泉水中常噴出活魚,重沒六斤,故名

溯一江一 介繽紛,花明五里;

捫蓬萊清淺,桃實千年。

★ 凌雲水源洞,又名靈巖,為凌雲八景之冠,位於城北百花山下,洞口高敞,巖水玲瓏,左側有巨流自洞中出,故名「水源洞」,壁上有「第一洞天」石刻。

一江一 介:指沿一江一 一帶,介猶畔。

蓬萊:蓬蒿、草萊,均草名,亦指隱者所處

流水碧無情,是誰悟徹源頭,收拾這明月清風,塵海回波登岸去;

空山青有色,何日鑿開洞口,點染些落日芳草,武陵仙境問津來。

★ 陳鳳樓題凌雲水源洞水晶宮,位於水源洞東廂,乃一石坊,額曰「水晶宮」,宮中四壁晶瑩,內有「水月殿」

尋山幸有今生福;

拾級真同蜀道難。

★ 集句題龍州小連城石壁,位於城西將山上

一江一 城如畫,俯視一交一 州,巖岫有靈嚴鎖鑰;

樓閣環雲,上通帝闕,神仙應喜此蓬萊。

★ 龍州洞保元宮,位於將山山腰,為蘇元春憩息之所

誅殺一胡一 虜開天國;

斬盡妖魔定太平。

★ 蒙山永安州城門,建於明代。

1851年金田起義後,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曾在此駐軍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師表見老臣心。

★ 靈川諸葛祠

亭開翠柳紅柯外;

魚躍綠波青草間。

★ 灌一陽一思柳亭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