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福建(1): 本組收泉州、漳州、莆田、閩侯、崇安、連一江一 、長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福建(1)

對聯大全

福建(1)

本組收泉州、漳州、莆田、閩侯、崇安、連一江一 、長樂、永泰、晉一江一 、長汀、惠安名勝聯。

此地古稱佛國;

滿街皆是聖人。

★ 朱熹題泉州開元寺,位於泉州西街,唐代建寺,規模宏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甘露戒壇,寺前有東西兩塔,風景幽雅

戒為定根空五蘊;

壇垂象教入三摩。

★ 許祖武題泉州開元寺。

定根:禪定之本。

空五蘊:戒除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

象教:佛教。

三摩:三摩地,指進入禪的境界

冷暖自知,不必別求甘露;

我人無相,都來隨喜戒壇。

★ 泉州開元寺。

我人:我與人。

相:色相

非誇金色相;

但羨石肝腸。

★ 釋界泉題泉州清源山彌陀巖,位於北郊,亦名北山、泉山。

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蛻巖、紫澤宮諸勝跡;左峰有瑞像巖、碧霄巖、龜巖、賜恩巖;右峰有南台巖、彌陀巖、老君巖等。

自唐朝至今,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譽

劍氣文光沖北斗;

環山帶水繞南台。

★ 泉州清源山彌陀巖

碧海長城懸寶剎;

危泉峭壁湧名山。

★ 泉州清源山彌陀巖

不必文章稱大士;

雖無鐘鼓亦觀音。

★ 李贄題泉州清源山賜恩巖,位於清源山左側,憑巖俯視泉州古城,宛如鯉魚之形,故泉州別名「鯉城」。

傳說當年唐朝皇帝賜此山於刺史許稷,因名「賜恩」

俯仰古今情,何人更似蘇夫子;

供張林園美,他日終煩顧虎頭。

★ 黃符澤題泉州東湖東禪寺

欲把新詩問遺像;

不妨樽酒寄平生。

★ 黃符澤題泉州東湖東禪寺

一念真誠通法座;

九天瑞靄護慈航。

★ 泉州少林寺大門,位於泉州東湖畔,南少林發源地

淨瓶楊柳枝,灑點點風調雨順;

紫竹白鶯哥,叫聲聲國泰民安。

★ 泉州少林寺佛閣

大海茫茫,到無岸無邊,觀於天,天高在上;

飆風發發,正可危可懼,徯我後,後來其蘇。

★ 張南山題泉州天後宮,位於南門。

建於南宋慶元二年,祀莆田湄州林氏女。

飆風:暴風

補天媧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地,千古兩般神女;

治水禹聖,濟川後聖,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樣聖功。

★ 泉州天後宮

造道行義以為利;

圖功易危而為安。

★ 泉州洛一陽一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洛一陽一河上。

建於北宋皇祐五年,由蔡襄主持興建,我國著名的梁式石橋

兩翼石欄扶海出;

三秋水月渡空行。

★ 周彥生題泉州洛一陽一橋

秋水灑空數百道;

海舟浮月兩三人。

★ 周彥升題泉州洛一陽一橋

潮來直湧千尋雪;

日落斜橫百丈虹。

★ 泉州洛一陽一橋

壯士拂劍,高人惠巾,生氣遠山;

白雲初晴,碧桃滿樹,獨鶴與飛。

★ 侯官林題泉州呂祖廟

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抱將月向水邊吞。

★ 朱熹題漳州芝山,位於漳州西北,原名登高山。

從天寶峰起,十二峰巒起伏,逶迤至此峻拔高聳,為漳州主峰

五百年逃墨歸儒,跨開元之頂上;

十二峰送青排闥,自天寶以飛來。

★ 朱熹題漳州芝山書院。

逃墨歸儒:從墨家脫離出來,歸附到儒家中。

開元、天寶:均唐玄宗李隆基年號

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

慈雲法雨從空下,亙天亙地悠然。

★ 漳州南山寺,位於南郊,系閩南著名佛寺。

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歷代重修,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年間重修。

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殿。

石骨金身:指寺內石雕佛像

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

門庭開豁,一江一 山常在掌中看。

★ 漳州雲洞巖,位於城東鶴鳴山,相傳隋開皇中潛翁養鶴於此。

怪石巉巖,洞壑綿密,素稱「丹霞第一洞天」。

山上有勝景三十餘處,著名的如鶴室、雲深處、石巢、千人洞、文公祠、瑤台、風動石、天開圖畫亭等

創始問何年,果然逃墨歸儒,天遣梵王納士;

籌邊經此地,正值修文偃武,我從漳海班師。

★ 左宗棠題漳州學宮

一首飛虹,人在青雲路上;

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

★ 漳州大浦高陂橋

唐史無人修列傳;

漳一江一 有廟祀將軍。

★ 漳州南台廟,原名陳聖廟,祀陳元光。

陳元光,字廷臣,號龍湖,河南光州固始人。

唐垂拱二年建置漳州郡,首任刺史,有政績,被尊為「開漳聖王」

縱目賞心,何妨更上層樓,任四圍簾卷,瞰烏石前、蘭溪畔、白湖濱、青山外,滿川煙樹,稻浪蔗雲,誰將魚米話一江一 南?且莫誇蠣房、子魚、紫菜,早已標奇;獨有荔枝甲天下,桂圓走寰區,枇杷冠世界,真無敵也!蕞爾彈丸,路適介於福廈,而管一陰一實啟泉漳,算閩越第三平原,七百里岸線,四時蒼翠,合一百五十萬豪英,便當架鳳凰、馭天馬、招白鶴、躡龜洋、憑古囊,笑呼三紫九華,拍肩共壺公對話。

指寧海日,掬白塘月,占草堂星;激東訓春深,西仲夏瀑,北嶠秋月,南匿冬汛。

看遍處建設功恢,為社會主義,擊楫出湄州、秀嶼,架飛橋與台灣千尺峽。

煥發新姿,雄色長稱此蒲口;

騁懷抒志,倘與續成拗史,紀千葉籌添,溯鄭露倡、林披舉、許稷奮、徐寅魁,比戶書聲,篝燈誦讀,始以蟬冠連朝右。

慎勿道狀元、榜眼、探花,這些匪罕;泊乎夾漈號通儒,艾軒登講席,後村到名家,偶其然哉!猗歟巨著,地不大於曹滕,而風氣庶幾鄒魯,問霄壤幾多哲匠?兩宋來卷帙,千頃丹鉛,數唐宋元明清人物,諸如詩文並、詞昌圖、字君謨、畫波臣、印比玉,永壽一騷一壇藝苑,創派為莆田開宗。

覽見素集,論希齋編,讀梅一陽一疏;想夢復忠貞,君賁節義,茂烈孝廉,繼作慷慨。

況今朝雋才輩起,攀科研尖端,著鞭趕美國、蘇聯,奠宏基於神州四化中。

光榮偉業,各邦勿愧我興安。

★ 林祖韓題莆田譙樓,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後毀。

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三十六年重建。

樓共三層,現為文化館

天有遺情,長送月波明俎豆;

代無長物,日收山翠與兒孫。

★ 張白齊題莆田木蘭陂

三十年力學不下山,度量包羅天地;

五百部著書曾詣闕,精神貫徹古今。

★ 莆田夾漈草堂,位於莆田西北夾漈山,為南宋傑出史學家鄭樵讀書治學處。

鄭樵(1104-1160),字漁仲,宋莆田人。

不應科舉,居夾漈山,刻苦力學三十年,訪書十年,知識淵博,學者稱夾漈先生,自號溪西逸民。

生平著作極豐。

晚年編撰《通志》,為百科全書式通史,頗有創見。

詣闕:赴皇帝的殿庭

萬古不磨修史筆;

四山專護著書堂。

★ 莆田夾漈草堂

進退一身關社稷;

英靈千古鎮河山。

★ 閩侯李綱墓,位於中房鄉湖裡村,大嘉山南麓。

李綱(1083-1140),字伯紀,福建邵武人,南宋宰相,主張抗金。

晚年退居福州,紹興十年卒葬於此

初地引人徐入勝;

好山一望始開懷。

★ 連一江一 青芝山,位於連一江一 以南約十公里,原名百洞山,因山上盛產靈芝而得名。

山水秀麗,有一百零八景之稱,並有數十處古代巖刻。

初地:剛到臨的地方

蓮岫聳奇觀,喜百洞壘壘,從此振衣絕頂;

虎門留戰績,歎大一江一 滾滾,更誰擊楫中流。

★ 陳寶琛題連一江一 青芝山。

蓮岫:指青芝山蓮花峰。

百洞壘壘:青芝山多巖洞,又名百洞山。

振衣:抖衣去塵,左思《詠史》詩有「振衣千仞岡」句。

虎門句:指1884年發生在閩一江一 馬尾港的中法海戰。

歎大一江一 二句:《晉書·祖逖傳》載,祖逖渡一江一 北伐,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一江一 !」此用該典以抒懷

翁之樂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 連一江一 青芝寺,位於青芝山,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年間重修後殿,1934年重修前殿。

現存主要建築有梅花樓、松風閣、嘯余廬、藏骨塔、第一亭等亭台樓閣十餘處,

同探險徑攀峰去;

樂得名山攬勝歸。

★ 連一江一 同樂亭

觀止人皆推百洞;

光臨客獨戀斯亭。

★ 連一江一 觀光亭

人間勝境;

天上雲居。

★ 連一江一 雲居山上庵寺,位於城東。

山上兀巒幽谷,奇石怪巖,風景優美。

上庵寺在雲居山巔,始建於唐代

平地起樓台,恰雙塔雄標,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漢,看中天霞起,大海瀾回。

★ 梁章鉅題長樂三峰寺,位於城西南山頂,宋崇寧間,有僧於山後築台講經,後富室林安上就台址建佛庵,以後又建三峰塔。

明初鄭和下西洋船隊駐泊長樂,曾兩次修三峰寺,今寺廢塔存

彩筆昔曾干氣象;

文昌新入有光輝。

★ 梁章鉅集句題長樂魁星閣

筆足代耕,不厭兼金歸掌握;

文能行遠,何妨只履上雲霄。

★ 吳信辰題長樂魁星閣

草草兩年多,一笑賦閒居潘令;

花花千樹滿,再來認前度劉郎。

★ 崔松如題長樂縣署二堂

石室泉簾清淨地;

月巖風洞過來人。

★ 永泰方廣巖,位於葛嶺山腰。

山中層巒迭嶂,林蔭蔽日之中,突出巨石一塊,凌空舒展如片瓦,遮地千餘平方米,人喻其為廣寒仙宮,故名。

北宋時在巖上建佛亭,明代擴建為寺。

每年中秋夜,皓月斜照巖上,觀之如「童子拜觀音」,自古傳為奇景。

巖上還有天泉閣、玉泉洞、觀音巖、水簾洞、羅漢巖、獅子巖、摩崖題刻等諸勝。

石室:巖洞。

泉簾:指瀑布泉珠簾瀑布,從方廣巖頂上飛灑而下。

清淨地:指方廣寺。

月巖:方廣巖景名,夜間月光斜照巖上,有廣寒仙宮之譽

巖洞玲瓏,現出半天佛國;

樓台縹緲,嵌成大地人寰。

★ 永泰方廣巖

廣寒宮遙接塵寰,有客飛昇,手撥煙雲捧初日;

金銀氣高騰霄漢,問誰守藏?眼看風雨護神龍。

★ 永泰方廣巖

境隔塵囂,左有虎,右有龍,平地風雲,不著個中色相;

巖名方廣,水為簾,石為瓦,嵌空樓閣,別成世外乾坤。

★ 永泰方廣巖

世間有佛宗斯佛;

天下無橋長此橋。

★ 晉一江一 安平橋,位於安海鎮,俗稱五里西橋,橫跨晉一江一 、南安二縣一交一 界的海灣上,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

南宋紹興八年興建,歷代有修葺。

此橋結構嚴謹,工程浩大,馳名中外,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萬石峰中,月色泉聲千古趣;

八方池內,天光雲影四時春。

★ 晉一江一 草庵,位於萬山峰蘇內村,據碑文記載為隋代十八碩儒讀書處。

庵內依巖鐫就浮雕波斯摩尼佛一尊,容貌慈祥,風格迥異,為我國僅存的完整摩尼教遺址

東漢初興光佛剎;

南朝重建迓神庥。

★ 晉一江一 龍山寺,位於安海鎮,又名天竺寺。

始建於隋皇泰年間,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重修,寺內有木雕千手千眼立佛一尊,享譽海內外

龍勢起羅裳,特開寶宇;

山峰屏紫帽,永護琳宮。

★ 晉一江一 龍山寺。

琳宮:神仙所居之處,亦指道院,此取後者

心到虔時佛有眼;

運當亨處石能言。

★ 陳望坡題晉一江一 石佛巖,又名南天禪寺,位於石獅鎮西南

海氣晴階晴亦雨;

潮聲著樹晚多風。

★ 晉一江一 石佛巖

人在北斗以南,可小天下;

月出東山之上,且坐靈根。

★ 長汀朝斗巖,位於長汀城南,巖上古木參天,環境幽靜,飛閣臨室,素稱「朝斗煙霞」,是汀州八景之一。

巖上建有馭水風亭、雲庵、呂仙樓、五十四可亭等獨特亭閣,間以天然石凳石桌、石塔石佛,別具風姿。

北斗以南:猶言海內、天下。

靈根:指天然石凳等,根指雲根,即石頭

幾樹垂楊堪繫馬;

一聲長笛送歸鴻。

★ 度汀蒼玉洞

噓吸滄溟涵地脈;

吐吞日月鎮天池。

★ 惠安崇武城,位於惠安東南崇武半島,與台灣隔海相望。

明崇武二十年為防禦倭冠入侵而建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