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樂山: 雲影波光天上下;松濤竹韻水中央。★ 太虛題烏尤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樂山

對聯大全

樂山

雲影波光天上下;

松濤竹韻水中央。

★ 太虛題烏尤山止息亭,位於市東,與凌雲山相連,戰國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為避沫水之害鑿開,故又名離堆,山上有烏尤寺,寺內有天王殿、彌勒殿、如來殿、大雄寶殿等,寺內的爾雅台,傳為漢犍為郡郭舍人註釋《爾雅》處

雨過林霏清石氣;

秋將山翠入詩心。

★ 趙熙題烏尤山止息亭

要使魚龍知性命;

不妨平地起波濤。

★ 烏尤山止息亭

勝地接凌雲,靜裡每聞遊客屐;

隔一江一 時送雨,望中無限渡人舟。

★ 方鶴齋題烏尤山止息亭

地當迦葉佛時,東見青衣開化;

寺與峨眉山對,西看明月高秋。

★ 趙熙題烏尤山止息亭。

迦葉:佛學弟子以迦葉為名者五人

古寺紀烏尤,千載流名,儼如天竺靈鷲嶺;

高台傳爾雅,四時聚秀,宛在金陵石燕磯。

★ 烏尤山止息亭。

爾雅:指漢代文學家郭舍人在烏尤寺註釋《爾雅》之事。

《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

本無外賊惟防我;

各有來因莫羨人。

★ 李開先題烏尤山聽濤軒

一江一 神上古雷堆廟;

海穴通潮玉女房。

★ 趙熙題烏尤山坻壘

寺門高開洞庭野;

蒼崖半入雲濤堆。

★ 趙熙集句題烏尤山青衣別島

事到無心皆可樂;

人非有品不能閒。

★ 烏尤山青衣別島

船載夕一陽一過一江一 去;

一江一 中景色上台來。

★ 烏尤山青衣別島

古寺卻回秦沫水;

慈雲常護漢青衣。

★ 郭燦題烏尤山正覺禪林

誦處忘機,莫笑清風談夜月;

境中泯念,方知流水演真空。

★ 烏尤山正覺禪林。

忘機: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

指自甘恬淡與世無爭

九頂雲霞浮霧出;

三峨風雨渡一江一 來。

★ 烏尤山正覺禪林客堂

玄奘渡恆河,經取錫蘭,馱來白馬;

青衣開別島,樓儲貝葉,永鎮烏牛。

★ 烏尤山正覺禪林藏經樓

璧津樓前,三水合流明匹練;

青衣一江一 上,孤峰卓立秀單椒。

★ 烏尤山正覺禪林藏經樓。

青衣一江一 :在四川省中部。

古稱沫水、大渡水,又名平羌水、洪雅一江一

頻來佛畔清香滿;

小住一江一 心綠玉堆。

★ 鄒祺題烏尤山青衣亭

階循鳥道侵紅蘚;

寺隱烏尤傍綠天。

★ 黃雲鵠題烏尤山孤峰卓立

古本書當十世守;

青天月與九州同。

★ 何紹基題烏尤山一江一 上清風

名字誰尋景純上;

一江一 山如畫聶一陽一西。

★ 越熙題烏尤山爾雅台,為紀念漢代文學家郭舍人在烏尤寺註釋《爾雅》而建

蘇和仲山高月小;

范希文心曠神怡。

★ 趙熙題烏尤山曠怡亭。

蘇和仲:蘇軾。

范希文:范仲淹

林下水光通畫意;

風來鍾韻落一江一 心。

★ 烏尤山曠怡亭

連天水遠青三匯;

匝地一陰一濃綠四圍。

★ 唐淮源題凌雲寺,位於市東凌雲山棲鸞峰上,與大佛相鄰,又名大佛寺,創建於唐代,後廢。

今存天王殿、彌勒殿、大雄殿、藏經樓、東坡亭等,均為明、清時所建。

建築雄偉,地勢開闊。

有「天下山水之勝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雲」之譽

大一江一 東去;

佛法西來。

★ 張伯衡題凌雲寺

干青雲而直上;

障百川以東之。

★ 凌雲寺

春一夢 一場空,回憶嘉州,應記聯床 聽夜雨;

大名千古在,本居兜率,何妨侍硯一寵一 朝雲。

★ 凌雲寺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本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 梁靜容題凌雲寺

人如天上珠星聚;

光滿庭中寶月圓。

★ 王闓運題凌雲寺方丈室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 大肚羅漢石刻。

付之一笑:用一笑來對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會

一江一 上此台高,問坡穎而還,千載讀書人幾個;

蜀中游跡遍,看嘉峨並秀,扁舟載酒我重來。

★ 何紹基題蘇東坡讀書檯,位於凌雲山巔,壁間刻有「蘇東坡載酒時游處」題字

嬉笑怒罵皆文章,問當年所讀何書,筆底一江一 山助磅礡;

城郭人民幾代謝,剩此地清游載酒,樓前風月自春秋。

★ 張廣南題蘇東坡讀書檯

萬戶侯何足道哉,顧烏帽青鞋,難得津梁逢大佛;

三神山如或見之,問黃樓赤壁,何似鄉郡挾飛仙。

★ 郭尚先題讀書樓,位於大佛後,傳蘇東坡曾於此讀書

台可同登,莫謂古今人不相及;

書須善讀,還將忠孝字認得真。

★ 讀書樓

自撒金蓮去,太息此台空,莽莽長川,問今代讀書,誰其嗣者;

記從玉筍參,僅留禪悅在,悠悠浩劫,倘先生說鬼,我欲聞之。

★ 陳逢元題讀書樓

想當日和尚定似懶殘,早知春一夢 成空,說不到十年宰相;

倘上方佛圖都如賈島,偶值秋宵遣興,應難忘一字推敲。

★ 陳逢元題讀書樓。

懶殘:唐高僧明瓚禪師。

賈島:唐范一陽一人,字閬仙、浪仙,初為僧,名無本。

有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句,為「推敲」本事

看他怒目攢眉,卻具一片慈悲,要人醒悟;

到此清心滌慮,請將萬念消化,與佛皈依。

★ 張泉清題大佛,位於凌雲寺前,背靠青山,在岷一江一 、青衣一江一 、大渡河三水合流處,為彌勒坐像,唐高僧海通創建。

大佛頭與山齊,腳踏大一江一 ,高七十一米,頭高十四點七米,寬十米,肩寬二十八米,眼長三點三米,耳長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事以利人皆德業;

言堪持贈即文章。

★ 郭沫若舊居

傳家有道惟存厚;

此處無奇但率真。

★ 郭沫若舊居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