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蘇州(5) 虎丘: 佛是無量壽;花為散幽人。★ 虎丘又名海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蘇州(5) 虎丘

對聯大全

蘇州(5) 虎丘

佛是無量壽;

花為散幽人。

★ 虎丘又名海湧山,在蘇州閶門外山塘街,春秋晚期,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

相傳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

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常游虎丘,「一年十二度,非少也非多」。

山塘前河即白居易主持開鑿,有「吳中第一名勝」,「一江一 左丘壑之表」的美稱。

虎丘風光優美,古人曾喻其「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並被列入「五山十剎」之一。

虎丘寺曾七次被毀,現部份已修葺完好

祗樹壽千歲;

名蘭香四時。

★ 祗:只

塔從林外出;

山向寺中藏。

嵯峨閶門北;

邈若羅浮巔。

★ 閶門:地名。

羅浮:羅浮山,在廣東省東一江一 北岸,東晉葛洪修道於此,被道教稱為「第七洞天」

雲寢氣吞八九;

滄溟水擊三千。

★ 滄溟:《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今夕只可談風月;

幾生修得到梅花。

竹密不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

壞塔風淒鈴語寂;

荒丘山激劍光浮。

綠竹放侵行徑裡;

青山長對捲簾時。

樓台近水涵明鑒;

花木禪房接上方。

墨池煙靄花間露;

茗鼎香浮竹外雲。

醉眠芳草衣裳冷;

笑嚼名花齒頰香。

欲向伊川買泉石;

便同爾雅注蟲魚。

★ 伊川:在今河南省

珍木靈草,文羅戶穴;

雲蒸霧吐,顧絕群嶺。

★ 戶穴:洞穴、洞口

賴以娛寂寞,放目意頗愜;

何適不艱難,有志事竟成。

一塔擎天,霸吳平地漫今古;

孤峰海湧,劍氣衡霄貫白紅。

★ 海湧:傳說虎丘為海中湧出之山,故亦稱「海湧山」

長嘯作鸞音,相逢一笑憐疏影;

坐來聞好鳥,莫損幽芳久不歸。

古跡懷虎丘,到此登臨感喬木;

勝遊記鴻爪,巡簷索笑賦寒梅。

春一光 似明鏡,透出一陽一湖千頃碧;

樓台依塔影,挹盡吳山萬里青。

★ 一陽一湖:即一陽一澄湖,在蘇州東北方。

吳山:指蘇州一帶的山嶺

一勺試清泉,此邦故老相傳,都道是谽師卓錫峰頭遺跡;

數椽營勝地,我輩閒人遊覽,勿徒向真娘埋香塚畔題詩。

★ 俞樾題虎丘憨憨泉,在虎丘真娘墓旁。

真娘:唐代名妓。

此聯一作:「一勺試清泉,聞故老流傳,是谽師開上遺跡;千秋埋艷骨,笑遊人問賞,只真娘古塚題詩。」

昔日岳一陽一曾顯跡;

今朝虎阜再留蹤。

★ 二仙亭,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內有兩碑,刻陳摶和呂洞賓二仙像

夢中說夢原非夢;

元裡求元還是元。

★ 二仙亭

白堤宦跡詩中遇;

綠水人家畫裡看。

★ 吳雲題醉石山房。

白堤: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修築的山塘長堤,後人名之白堤

鶯花幾兩屐;

蝦菜一扁舟。

★ 吳雲題醉月堂

塔影巒光樓閣上;

花辰月午畫圖來。

★ 董國華題瑤碧山房

秋月春花名士酒;

青山綠水美人簫。

★ 盛朝鈞題瑤碧山房

延到秋光先得月;

聽殘春雨不生波。

★ 瑤碧山房

古栝蔭垂苔磴潤;

瑞蓮香襲鏡池清。

★ 康熙題禪堂。

栝:木名,即檜

東望鴻城,水繞山塘連七里;

西落虎阜,雲巖塔影立春秋。

★ 普濟橋。

鴻城:代指蘇州。

山塘:山塘街。

虎阜:虎丘別稱。

雲巖:即虎丘山雲巖禪寺

橫波留塔影;

達岸接山光。

★ 塔影橋,一座月牙形石橋,有「形如半月,勢若飛虹」之譽,相傳吳王和西施常到這裡夜遊,雙雙倩影倒映水中,後來山上有了塔,塔影倒掛水中,故名

路入香山社;

人維春水舟。

★ 塔影橋。

香山社:即白公祠,在虎丘

一堤風月,往來幾個酒人,且供我淺斟低唱;

七里鶯花,供養歷朝詞客,猶容儂覓句裁箋。

★ 塔影仙觀

身膏白刃風猶烈;

骨葬青山土亦香。

★ 吳蔭培題鴛鴦塚

問獅峰底事回頭,想頑石能靈,不獨甘泉通法力;

為虎阜別開生面,看遠山如畫,翻憑劫火洗塵囂。

★ 洪鈞題擁翠山莊,是一座山中園林,依山勢起伏而築成,是晚清名噪一時的名妓賽金花的丈夫、蘇州狀元洪鈞(文卿)發起興建的,舊為月駕軒故址。

莊中有抱甏軒、靈澗一精一捨和問泉亭等建築。

獅峰:獅子山,在虎丘西南方,有俚語「獅子回頭望虎丘」

竹外山影;

花間水香。

★ 吳雲題擁翠山莊

支分仁孝裡;

路接虎丘山。

★ 顧豫祠

半丘殘日孤雲,寒食相思陌上路;

西山橫黛瞰碧,青門頻返月中魂。

★ 顧豫祠

香草美人鄰,百代艷名齊小小;

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問憨憨。

★ 真娘墓:唐吳真娘,歿後葬蘇州虎丘山之側。

小小:指晉代杭州名妓蘇小小,與真娘齊名。

憨憨:憨憨泉,在虎丘半山腰

皎月放空聊憩息;

清風徐拂足淹留。

★ 茶亭。

淹留:滯留、停留

聆棹歌聲,辨雲樹影,掬月波香,水綠山青,此地有出塵遐想;

具著作才,兼書畫癖,結泉石緣,酒狂花隱,其人真絕世風一流 。

★ 林琛題抱綠漁莊

如此煙波,只應名士美人,消受溪山清福;

無邊風月,好借瓊樓玉宇,勾留詩畫因緣。

★ 韋光黻題抱綠漁莊

塔影在波,山光接屋;

畫船人語,曉市花聲。

★ 抱綠漁莊

倭國遠求蕭穎上;

鑒湖高隱賀知章。

★ 孫元培題抱綠漁莊。

倭國:中國古代對日本的蔑稱。

蕭穎士:唐代著名散文家

高閣此登臨,試領略太湖帆影,古寺鐘聲,有如薊子還鄉,觸手銅仙總淒異;

大吳仍巨麗,最惆悵恨別禽心,感時總淚,安得生公說法,點頭頑石亦慈悲。

★ 張一麟題冷香閣。

銅仙:出自唐代詩人李賀《重銅仙人辭漢歌序》。

生公:即道生,南朝高僧。

點頭頑石:相傳生公說法時一池中的石頭也聽得入迷點頭,故有「頑石點頭」之說

榛莽一丸泥,賴名士題碑,英雄葬劍;

梅花三百樹,有遠山環抱,高閣憑陵。

★ 陸恢題冷香閣

吟風嘯月無雙士;

綠水青山第一樓。

★ 金畇善題吟嘯樓

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一夢 ;

二十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 花神廟。

一百八記鐘聲:相傳人生有108種煩惱,因之佛寺敲鐘,常常是每次敲108下,含有盡除煩惱之意。

花信:「花信風」簡稱,猶言花期

翠竹蒼松全壽相;

清泉白石養天和。

★ 乾隆題行宮

高柯嘉蔭盤陀石;

曲檻清音觱沸泉。

★ 乾隆題行宮。

觱沸:泉水湧出貌

風聲滿經竹鏗爾;

春氣入林花翳如。

★ 乾隆題行宮

四面嵐光俱入座;

一輪蟾影恰當簾。

★ 康熙題行宮

山光茂苑來書幾;

柳色金閶入畫圖。

★ 康熙題行宮。

書幾:書案。

金閶:舊時蘇州別稱,因城西閶門外原有金閶亭而得名

松聲竹韻清琴榻;

雲氣嵐光潤筆床 。

★ 康熙題行宮。

筆床 :筆架

徑轉披雲近;

窗明挹翠微。

★ 康熙題行宮。

挹:舀,引申為環抱

波光先得月;

山秀自生雲。

★ 康熙題仰蘇樓

唐代論詩人,李杜以還,惟有幾篇新樂府;

蘇州懷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畝舊祠堂。

★ 賀長齡題白公祠。

新樂府:白居易作過《新樂府》詩

祠分唐宋名賢,天為青蓮留此席;

節近春秋佳日,人來白社揖先生。

★ 白公祠。

白社:即「白公祠」

香草遍吳宮,一代風一流 詩太守;

芳尊分杜廈,地鄰唐宋謫仙人。

★ 萬召題景李堂。

詩太守:指白居易

湖山今勝地;

唐宋古詩壇。

★ 董國華題景李堂

一序證前游,太白光芒神久在;

三章懷絕調,牡丹時節我剛來。

★ 彭春農題虎丘景李堂。

一序:相傳李白曾在此寫作《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三章:指李白的三首《清平調》

頑石聽經,禪心默契;

名山埋劍,勝跡長留。

★ 吳銘常題可中亭。

埋劍:傳說吳王闔閭墓中,有三千寶劍殉葬

梁代溯靈蹤,有情應感滄桑,幾輩復登山,來挹清泉洗眼;

吳宮征美實,無羔尚留花草,何人能說法,且看頑石點頭。

★ 洪鈞題可中亭

在山泉清,出山泉濁;

陸居非屋,水居非舟。

★ 陸潤庠題月駕軒。

上聯:出自杜甫《佳人》「在山泉水請,出山泉水濁。」

朝煙夕靄,諸嵐收萬象之奇,公等文章俱在;

雅調元衿,異代結千秋之契,誰堪俎豆其間。

★ 陳元素題五賢祠,在虎丘山側,供奉唐宋文人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王禹偁、蘇軾,這五人先後擔任過蘇州刺史。

元:通「玄」

雁塔影標霄漢表;

鯨鐘聲度石泉間。

★ 乾隆題虎丘山寺,始建於梁,唐名報恩寺,宋名雲巖禪寺。

鯨鍾:古時刻杵作鯨形撞鐘,故以名鍾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 三笑亭。

三教:即儒、佛、道

絲雨瞳曨明,情知柳眼猶寒,芳意不如水遠;

綺叢香霧隔,先共疏梅索笑,佳辰且醉提壺。

★ 三笑亭。

瞳曨:初日的一陽一光

微芒鴻影,重疊雲衣,笑指闌干呼范蠡;

遠草情種,孤花韻勝,旋移芳檻引流鶯。

★ 三笑亭。

微芒:隱約,景象模糊

江湖粗了我意歸,還從舊社得心印;

崎嶇好事人應笑,儘教霜櫱發春妍。

★ 三笑亭。

櫱:砍去或倒下的樹木再生的枝芽

此地宜有詞仙,覓句堂深,一丘聊復爾;

暮色偏憐高處,垂燈春淺,萬綠正迷人。

★ 三笑亭。

聊復爾:即聊復爾耳,意為姑且如此而已

采幽循七里山塘,到此如游眾香國;

觸景懷三邊靖雪,客中為贈一枝春。

★ 三笑亭。

山塘:山塘街

正逋仙清瘦,黃昏對酒,曾同涼月舞;

入廣平裁冰,詞筆畫圖,新展遠山齊。

★ 三笑亭。

逋仙:北宋詩人林逋

大夢悟禪機,感丘墟紅顏,英雄白骨;

寥梅疊香雪,看湖山依舊,樓閣更新。

★ 三笑亭

相親此復窮年,與子凌寒恣游眺;

信美雖非吾士,論文終日坐忘歸。

★ 三笑亭。

信美句:出自王粲《登樓賦》

淡無軒冕情,山色長供青箬笠;

何當雪月夜,手中草得玉令屏。

★ 三笑亭

深禪相對,同參老矣,個中得計;

有興勤來,把酒風一流 ,無地寄言。

★ 三笑亭

笑口若為開,淡妝素眼真成夢;

會心不在遠,石竹山花卻自芳。

★ 三笑亭

勝跡或銷憂,早晚攜家過高閣;

好山如隱士,便與移文告汝曹。

★ 三笑亭

相對酒開顏,四面雲山誰作主;

感時花濺淚,萬方多難此登臨。

★ 三笑亭

共知心似水;

安見我非魚。

★ 宋犖題滄浪亭,位於蘇州三元坊附近,蘇州古老林園之一,自五代以來就享有盛名,相傳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鐐的池館。

北宋詩人蘇舜欽曾有「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的聯句,並化四萬錢買下這座名園,自號滄浪翁

愛惜精神,留此身擔當宇宙;

蹉跎歲月,乘時光報答君親。

★ 滄浪亭

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

一雙白璧,詩人名將古無儔。

★ 齊彥槐題滄浪亭。

四萬青錢:相傳當年蘇舜欽購此地時花了四萬青錢。

詩人名將:指蘇舜欽和韓世忠,二人均曾在此居住

非關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載風徽追石室;

但覺神傳阿堵,亦模亦范,四時俎豆式金閶。

★ 陶澍題滄浪亭。

阿堵:這,這裡。

金閶:蘇州別稱

中丞叫作滄浪主;

相國呼為金石僧。

★ 齊彥槐題大雲庵。

中丞:指清代一江一 蘇巡撫兼攝兩一江一 總督陳鑾。

滄浪主:六舟上人達受,為大雲庵主持。

相國:指清代大學士阮元。

金石僧:六舟上人一精一於金石篆刻,故稱

樂備禮明賢聖業;

水流山靜智仁心。

★ 陸隴其題大雲庵。

樂、禮:均為儒家六經之一

六境畫圖中,此地尚分今日照;

十年烽火後,名山重仰大雲垂。

★ 郭伯蔭題大雲庵

商彝周鼎,漢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

酒膽詩腸,文心畫手,縱橫一萬里,我於無佛處稱尊。

★ 嚴保庸題大雲庵

湖州長史昔貶謫,守道好學,發憤懣於歌詩,風雲變化,雨雹一交一 加,一時豪俊多從之遊,磊落軒昂,足知文士有光價;

商丘中丞嗜吟眺,景賢修廢,以精神相依憑,密邇宮牆,掃除蕪穢,三吳流傳追尋其地,前倡後繼,爰飭祠宇肅豆籩。

★ 吳履剛題大雲庵。

湖州長史:北宋詩人蘇舜欽,曾任湖州長史。

商丘中丞:宋犖,清商丘人,官至吏部尚書,加太子少師。

豆籩:即「籩豆」,古代禮器

彷彿煙波中,花天月地小開闢;

俎豆竹梧徑,冥一交一 神契遍同游。

★ 吳履剛題五百名賢祠,在仰止亭之北,與明道堂東西相對。

清張樹聲《重建滄浪亭記》:「道光丁亥布政使梁公章鉅重修,巡撫陶公謝復得吳郡名賢畫像五百餘人」

百代集冠裳,爍古炳今,總不外綱常名教;

三吳崇俎豆,維風勵俗,豈徒在科第文章。

★ 五百名賢祠。

冠裳:衣冠,這裡代指名人賢士

非關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載風徽追石室;

但覺神傳阿堵,亦模亦范,四時俎豆式金閶。

★ 五百名賢祠。

阿堵:《巧藝》:顧長康(愷之)畫,或數年不點目睛。

人間其故,顧曰:「……傳神寫照,盡在阿堵中」

千百年名世同堂,俎豆馨香,因果不從羅漢證;

廿四史先賢合傳,文章事業,英靈端自讓王開。

★ 薛時雨題五百名賢祠。

讓王:蘇州舊有「讓王」廟,紀念將中原文化帶到一江一 南的泰伯、仲雍兩人

景行維賢,鑒貌辨色;

求古尋論,勒碑刻銘。

★ 石牌坊

未知明年在何處;

不可一日無此君。

★ 吳昌碩題仰止亭

短艇得魚撐月去;

小軒臨水為花開。

★ 張之萬題觀魚處

千朵蓮花三尺水;

一彎明月半亭風。

★ 閒吟亭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遠山皆有情。

★ 閒吟亭

律呂調一陽一,四野桑麻歌樂利;

明良熙績,中天日月煥文章。

★ 沈玉麒題明道堂,在滄浪亭之南,舊為講學之所,同治重建時,取蘇子美《滄浪亭記》「觀聽無邪,則道以明」句意為名

漁笛好同聽,羨諸君判牘余閒,清興南廔追庾亮;

塵纓聊一濯,擬明月刺船徑去,遙情滄海契成連。

★ 郭伯蔭題明道堂。

南廔:攢聚眾木貌。

成連:春秋時著名琴師

泉石憩名賢,伴具區煙水,林屋雲巒,獨向塵寰留勝跡;

簿書逢假日,更解帶亂耘,停車問俗,豈徒觴詠事清游。

★ 張樹聲題明道堂。

具區:太湖古稱。

林屋:林屋洞,西山名勝之一,有「天下第九洞天」之稱

百花潭煙水同清,年來畫本重摹,香火因緣,合以少陵配長史;

萬里流風波太險,此處緇塵可濯,林泉自在,從知招隱勝遊仙。

★ 薛時雨題明道堂。

百花潭:在四川成都西郊,潭北有杜甫草堂

仁心為質;

大德為生。

★ 蔡之定題面水軒,北面假山壁立,下臨沼池,取杜甫「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詩意為名

徙倚水雲鄉,拜長史新祠,猶為羈臣留勝跡;

品評風月價,吟廬陵舊什,恍聞孺子發情歌。

★ 洪鈞題面水軒

月中有客曾分種;

世上無花敢鬥香。

★ 蔣吟秋題清香館,在明道堂西首,乃五間畫廊式建築,院前種桂花,秋來逸香,環境清幽,取李商隱「慇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之意為名

亭臨流水地斯趣;

室有幽蘭人亦清。

★ 清香館

膏雨足時農戶善;

曇花明處長富清。

★ 康熙題御碑亭。

縣:通懸

風篁類長笛;

流水當鳴琴。

★ 何紹基題翠玲瓏,取蘇舜欽「日光穿竹翠玲瓏」句意為名。

小館曲折,綠窗環圍,前後掩映竹、柏、芭蕉,別有情趣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