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湖南(2): 本組收湘潭、瀏一陽一、湘鄉、耒一陽一、宜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湖南(2)

對聯大全

湖南(2)

本組收湘潭、瀏一陽一、湘鄉、耒一陽一、宜章、衡東、祁一陽一、寧遠、武岡、新化、安一江一 、永順、大庸、安化、寧鄉、慈利、華容、桂東、桃一江一 、新邵、津市、雙峰、湘一陰一、沅一江一 、望城、酃縣、清泉、黔一陽一、臨澧、通道名勝聯

定而能靜;

海不揚波。

★ 湘潭定海寺,位於湘潭、雙峰邊界的昌山

香霧紛如雨;

春泉響似雷。

★ 陳鵬年題湘潭隱山,位於湘潭西部

亙山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

一巒挺秀,群山奔趨若波濤。

★ 宋漸元題瀏一陽一譚嗣同墓,位於城郊牛石山

漣水湘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鍾英哲;

聖賢豪傑都無種,在儒生自識指歸。

★ 曾國藩題湘鄉東山書院,位於城東,始建於清代。

漣水:水名,源出湖南漣源,東流至湘潭入湘一江一 。

英哲:英雄、賢哲。

指歸:意旨、意向

蜀中曾繼如龍相;

湘上今傳伏虎名。

★ 湘鄉蔣琬祠,位於城內

洗墨有清池,碎金留逸少真傳,如見群鴻戲海;

疾風知勁草,還笏報文皇顧命,休雲飛鳥依人。

★ 湘鄉褚遂良祠。

逸少:王羲之字。

顧命:天子之遺詔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萬物育焉,鬼神之為德;

雷出地奪,雲行雨施,百室盈止,膏澤下於民。

★ 嚴學淦題湘鄉龍王廟

坐守龍城數百載,軍閥官僚,殺人遍地;地主惡霸,抽筋剝皮,未曾聞發一言,救一命,說什麼普濟眾生,慈悲為本;

塑就金身三丈餘,晨鐘暮鼓,響聲震天;明燭茗香,騰煙起霧,不消把帳來算,底來盤,該知道禮敬菩薩,浪費太多。

★ 湘鄉雲門寺,位於城頭,建於北宋皇祐二年,寺內有高達五米的木雕千手觀音像一尊及白石雕十漢羅漢

芳池月映;

故宅風存。

★ 耒一陽一蔡侯祠,位於城東南,相傳為蔡倫故宅,晚年封龍亭侯。

祠後有蔡倫衣冠塚

直立一江一 干,神馳海上看明月;

釣垂崖畔,志潔滄浪賦大流。

★ 耒一陽一直釣崖,位於耒水河岸,傳為漢張良直鉤釣魚處。

滄浪:水名,即漢水。

賦大流:題詩歌詠長一江一

古石同一居 塵事遠;

長竿作伴道情多。

★ 耒一陽一直釣崖

萬山明月一亭影;

匹馬當年百戰功。

★ 耒一陽一駐馬亭,傳三國蜀漢軍師龐統曾在此駐馬

蕭蕭馬在鳴,奮戈而起;

籟籟人空野,杭戰則生。

★ 耒一陽一駐馬亭

誰曾見北宋名流,有隔岸千峰,依然秋色;

何處問南薰法曲,只繞城一水,不斷一江一 聲。

★ 汪芙生題宜章九成台,位於城堞之上,台上有北宋大臣蔣之奇的碑刻

洞有蟄龍,兩派神淵作甘雨;

峰疑靈鷲,千章古木化奇雲。

★ 宜章艮山。

甘雨:及時雨

光同日月照先緒;

忠貫鬥牛裕後昆。

★ 衡東嶽飛祠

句搜六代三唐外;

人在千崖萬壑中。

★ 祁一陽一浯溪,位於城西南二公里的湘一江一 西岸,唐詩人元結居於此,命一溪為浯溪,命一高台為峿台,造一山亭名吾項,稱為「三吾」。

又將所撰《大唐中興頌》,請書法家顏真卿楷書大字,刻於絕壁。

元文、顏字、峭崖,世稱「摩崖三絕」

到此山來,莫放雲去;

任從波撼,難將石磨。

★ 祁一陽一浯溪

地闊天開,斯文千立;

山高水大,此石不磨。

★ 李翰集《大唐中興碑》字題祁一陽一浯溪

地辟天開,斯文獨立;

山高水大,此石不滅。

★ 楊海琴集字題祁一陽一浯溪

後會有期,此後莫忘今日語;

前程無限,向前須問過來人。

★ 祁一陽一浯溪涼亭

德大千年祀;

名高萬世師。

★ 寧遠文廟,位於城關鎮,始建於北宋乾德三年。

現存建築有大成殿、後殿、欞星門等,其中有十二根浮雕石柱,藝術價值極高

泰山峻極,一簣不遺;

泗水余瀾,千年猶在。

★ 寧遠文廟

籌策在攻心,當年化洽賓幪,冠帶百蠻歸典屬;

安邊曾化馭,此日風清甌脫,雲霄萬古仰宗臣。

★ 戴三錫題寧遠丞相祠,位於城內,祀諸葛亮

不惶寧居,一官領百里;

亦有遠志,百姓如一家。

★ 寧遠縣署

次山亦大兵後來春陵,不妨高瞻遠矚;

柳子以種樹傳喻民治,是曰息事寧人。

★ 寧遠縣署。

春陵:地名,位於寧遠西北

有一刻閒,且勤我職;

無十分屈,莫入吾門。

★ 寧遠縣署漢壽儀門

金仙每從雲外至;

龍鳳常繞日邊飛。

★ 武岡金龍寺,位於郊外十五里的荊枝鋪

拔地千尋,碧漢宮中觀古寺;

離天五尺,白雲堆裡響殘鐘。

★ 方以智題武岡金龍寺

山徑有塵經雨洗;

寺門無鎖任雲封。

★ 新化古梅山寺,位於城北梅山

莫謂草廬無俊傑;

須知山澤起英雄。

★ 陳天華題新化梅山路亭

妙書鴻戲秋一江一 水;

佳句風行曉苑花。

★ 安一江一 芙蓉樓,位於黔城鎮,始建於唐代。

唐詩人王昌齡被貶到龍標縣(今黔一陽一)尉,常在此樓宴客賦詩。

古人稱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地」

柳深陶令宅;

月靜庾公樓。

★ 集李白、杜甫詩題安一江一 芙蓉樓。

庾公樓:樓名。

晉庾亮治武昌時,與僚吏殷浩、王一胡一 之等登南樓賞月,談詠竟夕。

好事者在此建樓,以記此逸事

當年唐室無雙士;

從古南天第一人。

★ 安一江一 芙蓉樓

到此人皆佛;

同來我亦仙。

★ 永順不二門,位於城南猛洞河邊

半窗一陰一木藏高木;

一片晴山觀夕暉。

★ 永順不二門

如來門前,剩惟蒲一團一 大;

秦皇鞭下,遺此春筍尖。

★ 永順不二門

西極旃檀地;

南天紫竹林。

★ 永順不二門

泉聲妙聽廣長舌;

出色常留清淨身。

★ 張東墅題永順觀音閣

申屠幡因樹為屋;

謝康樂著屐登山。

★ 永順觀音閣。

申屠:複姓,傳為周幽王后申氏兄申侯之後,支孫居安定屠原,因以為氏。

另一說申屠為楚官號。

謝康樂:謝靈運,襲封康樂公,故名

山東巴渝川原壯;

水下辰一陽一日夜低。

★ 張東墅題永順麟角山寺。

辰一陽一:縣名,治所在今湖南辰溪西

雅言詩,雅言書,雅言執禮;

麗乎天,麗乎地,麗乎人文。

★ 永順雅麗書院,原名崇文書院,創建於清雍正年間

化育嶄崖作屋;

寒涼旭日為爐。

★ 大庸玉皇洞石窟,位於麻空山南麓的懸崖絕壁上,開鑿於清嘉慶年間,內有帝王、聖賢、仙佛和飛禽走獸石雕像。

三層巖洞象徵天堂、人間、地府

虎嘯風生搖遍地;

龍行雨下潤中天。

★ 大庸玉皇洞石窟

毫毛拔到南天月;

筆陣追回北斗星。

★ 大庸玉皇洞石窟。

筆陣:即筆陣圖,晉衛夫人作,論執筆用筆之法

天本仙山通,與泰與恆與華與嵩與衡,並出雲霄,五嶽為來誰不看;

門疑禪斧劈,時雲時雨時雷時雪與霧,重開太極,八星低蘊此平分。

★ 野佛題大庸天門山

門羅將相;

天作君師。

★ 大庸天門書院,創建於元大德年間

天上麒麟原有種;

門前桃李自成春。

★ 天門書院

幾世幾春秋,聽門外漢譚空,必說一番東吳景帝;

諸天諸菩薩,經宇文周望祭,成第二個南嶽衡山。

★ 陳逢元題天門書院。

景帝:孫休

當其瞑時,猶死孝死忠,無所擇者;

過此石下,雖愚夫愚婦,亦為懍然。

★ 大庸烈婦牌坊

橫地球九萬里皆有死;

與天門十六峰同其高。

★ 大庸烈婦牌坊

岳脈接衡山,直通泰華恆嵩,萬古神靈扶宇宙;

峰頭聳天際,俯眺資湘沅澧,幾派波濤下洞庭。

★ 安化岳峰殿,位於大峰山上

福地擁雙峰,近南軒居,問道須從者裡過;

文瀾連二水,溯玉潭派,尋源都向此間來。

★ 寧鄉雲山書院大門,位於城西水雲山下,創建於清同治年間

廣廈正新開,樂此間化雨宜人,春風坐我;

前程當遠到,望多士文章華國,經濟匡時。

★ 郭慶颺題寧鄉雲山書院講堂

為將十年,每思禁暴安民,愧無格致誠正本領;

讀書萬卷,須知明體達用,不外乎臣弟友常經。

★ 劉典題寧鄉雲山書院講堂

宰相須讀書人,請業執經,即他日立朝地步;

秀才以天下任,正心誠意,在當初入學工夫。

★ 童秀春題寧鄉雲山書院講堂

溈山溈水有奇光,讀聖賢書,致用當儲公輔器;

名儒名臣無二道,任天下事,存心須在秀才時。

★ 寧鄉雲山書院講堂

開絕學在城南、岳麓以前,溈水靈峰留正脈;

續正傳於乾道、紹熙之際,中庸太極闡一精一言。

★ 寧鄉雲山書院崇道堂

宣微旨以明,講席幾重曾鼎峙;

養正功宜報,祀筵並列此升香。

★ 姜於岡題寧鄉雲山書院崇道堂

一龕萃忠臣孝子節士名儒,唐宋以還,共數千秋人物;

四百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水雲之曲,長留數畝祠堂。

★ 寧鄉雲山書院希賢堂

作聖道干城,真正淵源宗泗水;

肅士林拜跪,嵯峨廟貌鎮溈峰。

★ 姜於岡題寧鄉雲山書院先賢堂

萬丈光芒迎鬥極;

四周煙景助文章。

★ 姜於岡題寧鄉雲山書院仰極台

圖畫自天開,喜雙峰疊翠,二水回瀾,爭現名山真面目;

樓台平地起,看四野桑麻,萬家煙火,盡成此處大文章。

★ 寧鄉雲山書院仰極台

桃李一陰一中,幽徑能來採藥客;

石泉聲裡,危巖時倚看雲僧。

★ 寧鄉雲山書院凌雲亭

彩筆自凌雲,有萬丈光芒上騰霄漢;

高樓真得地,看千秋人物並壯一江一 山。

★ 寧鄉雲山書院奎光閣

閣勢穹隆,直參太皓;

神光煜爍,大啟文明。

★ 姜於岡題寧鄉雲山書院奎光閣

忠孝成神,共仰星辰鍾將相;

文章司命,原憑德行重科名。

★ 寧鄉雲山書院文昌閣

文曰思,文曰明,輝光連鬥極;

昌而熾,昌而大,芘蔭到儒林。

★ 姜於岡題寧鄉雲山書院文昌閣

古來不乏英雄,能稱聖賢也亦罕矣;

世上許多朋友,有如兄弟者其誰乎。

★ 寧鄉關廟

法雨來衡岳;

宗風啟仰山。

★ 寧鄉密印寺,位於城西大溈山上,始建於唐代。

大殿四壁嵌有12218尊磚佛像,像飾金身,故有「萬佛殿」之稱

風雨護龍湫,洗缽安禪,昨夜夢伽藍微笑;

桃花迷鹿徑,鳴鐘入定,何人知節度重來。

★ 寧鄉密印寺。

龍湫:龍潭。

節度:裴休,曾任宣武軍節度使

一水朝宗,月夜湖光八百;

群山顧祖,雲開岳色三千。

★ 寧鄉詹氏宗祠

無問無聲,屈子當年留石鼓;

舟行有幸,鯫生今日訪魚磯。

★ 陶澍題寧鄉天向台

卅二色神仙宏光,也似佛,也似儒,出世還在世;

五千言道德真編,亦稱師,亦稱祖,可名非常名。

★ 寧鄉天向台。

卅二色:即卅二相,佛教謂佛有三十二相,如目如青蓮花,手如兜羅錦等

浮雲富貴伊誰,若鶴氅,若羊裘,若葛巾,烏帽眼睛,從高處看來,只少他一具蒲一團一 ,數聲清磬;

山水一精一靈在此,忽蓬萊,忽楊柳,忽明鏡,菩提色相,自空中現出,得識我前生證果,再世因緣。

★ 寧鄉浮山寺

一夫當關,萬夫頓轡;

五里為堠,十里置亭。

★ 巖村題慈利亞門關,位於慈利城北10公里,石山夾峙,中間僅容一人通過,險峻異常。

頓轡:停止前進。

堠:古代於道旁築以記裡數的土堡

四塞雄關,跨漊吞澧;

一山亂石,走雲連風。

★ 巖村題慈利亞門關

扼九澧上游,試飽看零山漊水;

請諸君小坐,與細話秦塞漢關。

★ 田東溪題慈利亞門關

楊柳四圍如入畫;

水天一色合吟詩。

★ 張心量題慈利漊澧亭,位於城北關帝廟西側

檻外不離雲五步;

窗中常得月三分。

★ 於連仲題慈利漊澧亭

天風蕩空延萬景;

一江一 水浮檻洗千憂。

★ 於連仲題慈利漊澧亭

校書風一流 此亭續;

澧右山水天下奇。

★ 吳恭亨題慈利漊澧亭

再來如不勝情,剩一局棋枰,尋十年詩興;

高處正宜縱目,看四周山水,聽幾曲漁歌。

★ 慈利漊澧亭

英雄下馬拜秋色;

古木歸鴉亂夕一陽一。

★ 蕭少白題慈利順水橋亭

登斯樓也,遠望岳一陽一,直同範文正兩字關情,當使廊廟宣風,江湖息浪;

遺余佩兮,儃佪澧浦,要與屈大夫九章寄慨,莫忘天地比壽,日月齊光。

★ 陳逢元題慈利澧浦樓。

儃佪:徘徊貌

九澧此樓,點綴以洗墨池、囊螢台,更一部弦誦聲,有大庇萬千間廣廈;

四郊多壘,經過了龍蛇戰、蟲河劫,剩再來笠屐影,快登臨八百里洞庭。

★ 吳恭亨題慈利澧浦樓

守險說一丸泥封關,由漢而晉、而唐、而宋、而明,閱兩千年割據興亡,獨此山無恙;

登高看五大洲變局,曰亞與歐、與澳、與非、與美,合九萬里縱橫掃蕩,倘我後有靈。

★ 巖村題慈利澧浦樓

建安文章蓬萊骨;

漁浦一江一 山天下稀。

★ 黃心齋題慈利漁浦書院,位於城西都漁浦

漁獵群經,導揚百民;

浦雲十色,溪月九霄。

★ 曾莆卿題慈利漁浦書院

兩由一生,文章懸象;

溪向川注,學海朝宗。

★ 於奎仲題慈利兩溪書院,位於城東南零溪鄉兩岔溪村,清光緒十七年鄉紳朱功久捐資創建。

院內存有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書《大唐中興頌》碑

兩山之間,時生雲氣;

溪水無盡,曲似文心。

★ 吳恭亨題慈利兩溪書院

洞口開自那年,吞不盡瀟湘奇氣;

巖腹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一騷一。

★ 蘭仙果題慈利羅漢洞

亭有盤龍,何不在天飛霹電;

岳常鳳集,都來此地聽簫韶。

★ 慈利盤龍亭。

簫韶:相傳舜之樂名,也作「韶箭」

禹德長存,千年石鼓供流覽;

秦政安在,萬里長城遺後譏。

★ 慈利遠雲亭

峻岳鎮幽燕,近翊黃圖風雨,永昭和會;

靈山鍾畢昴,遙連紫塞一陰一陽一,迭起貞元。

★ 慈利南關。

黃圖:帝都。

和會:協和會同。

紫塞:北方邊塞

不畏浮雲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 慈利雲霧嶺

洞庭夜月;

瀟湘秋雨。

★ 慈利雲霧嶺

平沙落雁;

遠浦歸帆。

★ 慈利雲霧嶺

雲迷千徑白;

月靜萬山明。

★ 慈利雲霧嶺

一江一 天暮雪;

山市青嵐。

★ 慈利雲霧嶺

遠瀨沉漁火;

清霜冷雁聲。

★ 慈利雲霧嶺。

瀨:流得很急的水

樹樹籠煙疑帶紫;

山山照日似懸金。

★ 慈利雲霧嶺

林間煮酒燒紅葉;

石上題詩掃綠苔。

★ 慈利雲霧嶺

乘興此登臨,大好河山皆在望;

同舟須共濟,莫教涇水再揚波。

★ 唐伯寅題華容歸馬亭,位於城東北塔市驛,古代郵傳驛路到此而止,故建亭曰歸馬亭。

涇水:《釋名·釋水》曰「水直波曰涇」

飛塔雲霄半;

書齋竹樹中。

★ 集劉憲、李欣詩句題桂東書院塔,位於城南長山濂溪書院附近

萬山風雨鎮龍宮,被樵子流連,識破一盤棋局;

千里雲山迷洞口,問漁郎消息,放開幾片桃花。

★ 郭都賢題桃一江一 松風書院,位於三堂街鎮,三面環山,一面臨水。

宋代學士李賢創建

雲郁山峨,雲是山,山是雲,雲卷雲舒山自在;

風清洞古,風生洞,洞生風,風噓風吸洞無心。

★ 新邵白雲巖,位於郊區,寶慶八景之一

目空天下萬人敵;

身是吾家千里駒。

★ 石達開題新邵石馬橋,位於石馬一江一 上,傳石達開曾飲馬於此,並題兩聯於橋

臨水釣鰲,以虹霓為線,明月作鉤,世間無義丈夫,只堪充餌;

平原聘馬,借芳草襯蹄,清風鼓鬣,吾一黨一 多才小子,盡可扶輪。

★ 石達開題新邵石馬橋。

鬣:馬頭上、頸上的長毛

梅開橋頭,讓踏雪老人,從容探賞;

石橫一江一 畔,笑納履孺子,倉遽尋來。

★ 新邵梅石橋

版圖本荊澧連疆,自呂蒙潛師,此土三分非漢有;

祀典以帝王號廟,考陳壽作史,當年五等只封侯。

★ 巖村題新邵關廟

峒蠻訌漢,王酋嘯明,中更李唐、趙宋,上下古今兩千年,禽獮草薙,汔無寧時,日月曾幾何?絃歌詩書,蓋四海承平久矣;

澧水帶前,太華屏後,遠懷龍寨、天門,蜿蜒磅礡數百里,鱗錯虯蟠,湊此堂宇,乾坤茲一洗,將相文武,與諸君深造期之。

★ 新邵關廟。

獮:古代指秋天打獵。

汔:庶幾

高登百尺樓,倏爾廢,倏爾興,四顧岸然,此何關天行人治;

俯視萬家縣,亦有憂,亦有樂,諸君觀者,莫空話尊酒斜一陽一。

★ 田東溪題新邵桂香樓

萬響不可靜;

一層巍然高。

★ 吳恭亨題新邵桂香樓

萬象在旁,莫嫌眼底乾坤小;

一拳打碎,要使胸中塊壘平。

★ 李之書題新邵桂香樓

五雷突兀瞰窗立;

二水蜿蜒吞郭流。

★ 新邵桂香樓

勝地難逢,莫把眼前錯過;

眾山低列,最宜雨後來登。

★ 新邵桂香樓

二分詩景八分畫;

樓外一江一 聲天外峰。

★ 新邵桂香樓

壯縣偉觀,問李群玉漊水亭,今安在哉?惟此高樓,撐天無恙;

發人遠慨,笑袁世凱皇帝夢,亦已醒否?願吾民一主 ,歷祀永寧。

★ 張權題新邵桂香樓

我欲臨風,把酒獨懷千載上;

君東至澧,出門一笑大一江一 橫。

★ 徐真園題津市澧東第一樓,位於東門外澧水河畔,又名狀元樓

兩山橫界東西,是桃源路去來,問道向此間指引;

一水劈開南北,到洞庭湖會合,溯源在這裡分明。

★ 津市金雞寺

度出眾生不學佛;

恩如四海直通天。

★ 津市天後宮

百丈稱雄,對門兀立;

九溪派別,抱寺曲流。

★ 津市百丈峽朝一陽一寺

持觀萬物表;

用競一樓雄。

★ 津市觀物競樓

衡峰疊嶂千層秀;

湘水瀠波一派清。

★ 呂南村題雙峰書院,位於雙峰永豐鎮。

清乾隆二十五年知縣張董達創建。

同治八年曾國藩增修。

1903年改為高等小學堂

兩派一交一 流,好向此間尋活水;

雙峰對峙,更從何處仰高山。

★ 朱堯階題雙峰書院

生蒲州,事豫州,守徐州,戰荊州,萬古神州有赫;

兄玄德,弟翼德,釋孟德,擒龐德,千秋至德無雙。

★ 湘一陰一關帝廟,位於城南龍潭寺鎮

楊妃春一色 ,西子秋波,妝成媚態嬌容,問今世有幾雙醒眼;

林下樵唱,溪邊漁歌,彈到高山流水,恐古來無二個知音。

★ 湘一陰一楊林寺

月色艷如花,有客作秦淮夜泊;

酒杯寬似海,問誰將雲夢頻通。

★ 沅一江一 八角樓,位於義和街,又名第一樓,沅一江一 八景之一

此處居洞庭上游,把酒憑欄,高唱大一江一 東去;

層樓與岳一陽一對峙,臨風弄笛,好招仙客西來。

★ 沅一江一 八角樓

挺出一枝揮翰墨;

聯登七級會風雲。

★ 沅一江一 凌雲塔,位於城外千秋洲,建於清乾隆年間,為洞庭湖區少見的古跡

湘水慶安瀾,恰當古寺鍾搖,錦纜牙檣千里集;

一江一 村欣賽社,又聽一陽一春調逸,漁歌樵唱萬人歡。

★ 望城洪山寺

長嘯一聲,山鳴谷應;

舉頭四顧,海闊天空。

★ 望城花山嶺

高閣俯南溟,看九萬里鵬飛,無數雲瀾生眼底;

重湖通左蠡,聽卅六灣漁唱,大千風月入懷來。

★ 望城紫雲宮。

左蠡:山名,位於一江一 西都昌,以臨彭蠡湖東得名

古閣幾登臨,讓我放開千里目;

名山惟仰止,有人傳授五車書。

★ 望城書堂寺,唐著名書法家歐一陽一詢及其子歐一陽一通讀書處

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 酃縣炎帝陵,位於城西南,又名天子墳

地域接衡岳瀟湘,自昔秀異鍾英傑;

人群同禮義廉恥,學問何曾變古今。

★ 清泉岳屏書院,位於城南花藥山頂,清乾隆三十九年知縣陳三恪合東洲、白沙兩書院之材創建,戊戌維新時期曾改課新學。

1902年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

卅六里雪浪飛來,淘盡千古英雄,尚遺鴉陣神兵、留傳部典;

廿八將雲台在否,幸有五溪祠廟,得與羊裘釣叟,分佔一江一 山。

★ 易順鼎題黔一陽一伏波廟,位於壺頭山

銅山傍巖立;

淡水到門流。

★ 臨澧詩境園

結廬在人境;

登高賦新詩。

★ 臨澧詩境園

退後半弓,讓與池塘占卻;

登高一覽,喜看車馬到來。

★ 臨澧詩境園

一江一 聲夜沸;

山氣夕佳。

★ 臨澧詩境園

因樹為屋;

臨水起樓。

★ 臨澧詩境園

不論有詩無詩,開三徑而盤桓,常客來可人,花放如願;

亦知此境何境,攬一園之朝暮,也水解行地,山知繞樓。

★ 臨澧詩境園

樹三十年征旗,收來豪傑英雄,虎豹威,熊羆猛,弔民伐罪,只鼓一氣渡黃河,戰必勝,攻必取,方收我諸夏之社稷;

享兩百年國祚,放著貪一官污吏,豺狼性,狐狸心,暴斂橫征,罔知萬民皆赤子,得不易,失不難,何保爾夷狄之一江一 山。

★ 石達開題通道縣衙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