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浙江(2): 姿若虹霓,為河山增秀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浙江(2)

對聯大全

浙江(2)

本組收建德、桐鄉、定海、普陀、鄞縣、上虞、新昌、諸暨、臨海、樂清、平一陽一、瑞安名勝聯

姿若虹霓,為河山增秀色;

固如磐石,與歲月競久長。

★ 建德白沙大橋迎客亭,位於城南富春一江一 上,始建於1960年,為青石大橋,欄杆上雕刻大小石獅340只。

亭在橋堍上

暫止飛鳥才數子;

頻來語燕定新巢。

★ 豐子愷題桐鄉緣緣堂,位於石門灣,豐子愷故居

草草杯盤供語笑;

昏昏燈火話平生。

★ 豐子愷題桐鄉緣緣堂

星河界裡星河轉;

日月樓中日月長。

★ 馬一浮題桐鄉緣緣堂

欲為諸法本;

心如二畫師。

★ 弘一法師題桐鄉緣緣堂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 桐鄉緣緣堂

舟楫戈林,海圍帆牆關島嶼;

山河鎮鑰,一江一 城樓舶浪淘沙。

★ 定海要塞,位於舟山群島

怒濤卷風風捲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 定海舟山觀瀑亭

萬牛回首丘山重;

鯨魚破浪滄溟開。

★ 郭沫若題普陀文物館。

更多普陀山對聯見「普陀山名勝聯」

兩浙仰禪林,首溯玲瓏古跡;

四明稱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 沙孟海題鄞縣天童寺,位於太白山麓,我國佛教「中華五山」之一,屬禪宗,始建於西晉,現存建築均為清代重建。

玲瓏古跡:唐時天童寺名曰天童玲瓏寺。

四明:寧波的別稱

溯晉代開山,歷唐宋元明清,太白法燦輝海外;

從佛門稽古,計漢滿蒙回藏,天童僧光耀人間。

★ 鄞縣天童寺。

太白法句:南宋年間,日本僧人榮西等前來求法,歸國後創立曹洞宗,禪宗在日本正式弘傳,現在日本有數百萬信徒尊天童寺為本宗的祖庭

問誰具正法眼,向義興未結茅庵、太白未為童子以前,識得蒼山真面目;

願我發菩提心,於南海曾謁普門、西湖曾參靈隱而後,來尋黃檗老頭陀。

★ 寄禪、蕭榮爵題天童寺。

正法眼,又曰清淨法眼,指徹見真正道法之佛心。

向:在。

義興:西晉高僧,永康元年來天童山結茅,弘揚佛法。

普門:謂佛菩薩以神通力開通無量之門、示現種種之門,圓通一切餘生。

黃檗:山名,在一江一 西高安,亦可為人名,唐代高僧希運,曾於黃檗寺講法,人稱黃檗。

頭陀:行腳僧人

雲後舊鍾靈,地脈平分,定卜六堂敷化雨;

月湖同造士,人材競出,首從一郡樹風聲。

★ 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建於清光緒年間

大邑廣甄陶,出入是門,豈僅一習一 儀為亟;

高山勤仰止,譽髦斯土,從教敬德無疆。

★ 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儀門。

甄陶:鍛煉成器,引申為培育造就人才或推行教化

鄮山是靈氣所鍾,休養振興,賴有司首倡經營,修復墜緒;

甬一江一 為人文之冠,樂群敬業,願多士相觀砥礪,繼美前賢。

★ 一胡一 元潔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廳中。

鄮山:地名,在浙一江一 鄞縣東。

墜緒:衰亡或將絕而未絕的事業。

甬一江一 :在浙一江一 鄞縣東北,一名鄞一江一 。

樂群敬業:敬業,專心致志於學習 ;樂群,與同學友朋愉快相處。

《禮·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砥礪:即砥節礪行的簡稱,謂磨煉節操與德行

五百年故址荊榛,喜此間結構新成,定許風一流 追曩哲;

三千士同堂弦誦,願今後科名蔚起,敢操月旦辨真才。

★ 徐振翰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廳柱。

荊榛:荊地所產的優良木材。

風一流 :英俊、傑出。

月旦:即月旦評,評品人物。

唐陸龜蒙詩:「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

講台扇春風,只今草舞閒階,如對絃歌思故尹;

名山垂教澤,從此花開滿縣,好栽桃李紹前徽。

★ 吳引孫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講捨

學宗本宋元為斷,數百輩各分宗派,前書續自鄉賢,理貴參觀,薈萃可資名世業;

鄮山溯秦漢以來,二千年不斷梯航,亙市遂臻極盛,士生今日,匡持應賴濟時才。

★ 楊文斌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講捨

已閱五百載劫塵,樹木樹人,幸此日克尋墜緒;

雖非千萬間廣廈,一弦一誦,願諸生無負名士。

★ 朱慶鏞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庭柱

為是邦興起儒風,故跡重新,遺志追償賢令尹;

幸不日曩成善舉,前徽足式,懋修敢望眾英才。

★ 許玉書題鄞縣鄮一陽一書院庭柱

山門冷煙,總見他歡天喜地;

衣袋空攜,卻剩得大肚寬腸。

★ 鄞縣阿育王寺,位於寶幢鎮阿育王山上,始建於西晉,我國佛教名寺之一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真實不虛說;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應作如是觀。

★ 鄞縣阿育王寺

孝女名一江一 ,看汐往潮來,百十里疊浪層波,是哭父千行血淚;

逸才題贊,想外孫幼婦,八個字蟲侵蠹嚙,為誄娥萬古豐碑。

★ 上虞曹娥孝女廟,在上虞曹娥一江一 邊,始建於宋代。

據傳東漢時上虞人曹盱失足墜一江一 溺死,其女曹娥年方十四,尋找父一屍一,七日不得,投一江一 而死。

時人以為孝女,建廟以祀

事父未能,入廟傾城皆末節;

銳親有道,見我不拜也無妨。

★ 徐渭題上虞曹娥孝女廟

今尚祀虞,東漢已無高後廟;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 上虞虞姬廟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 新昌大佛寺,在新昌西南南明山,原名寶相寺,大殿依山勢建成,殿內有依崖雕成的彌勒佛像一座,雕成於南朝梁代,寺附近有佛教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圓寂處等古跡。

此聯亦見四川樂山大佛寺

如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

多少鬚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 秋瑾題新昌天姥山,上有動石夫人廟,傳南宋時金兵入侵,有一老婦推山頭巨石抵擋住了金兵,保存了浙東片土,後人建祠以祀

浣紗存古跡;

救國出真一人。

★ 諸暨西子故里

浣紗石已無存,入此廟為想花草吳宮,遮鴣越殿;

泛舸人歸何處,廣其基也名歧周私囿,歐美公園。

★ 諸暨西子故里,在諸暨城南苧蘿山下,一江一 邊臨水處有一米許的大石,名「浣紗石」,相傳為春秋時越國美一女 西施浣紗之處。

石上「浣紗」二字,傳為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所書。

山麓有范蠡巖,傳說為西施被選入宮時,范蠡扶她上香車之處

麝鹿竟游姑蘇,傾國傾城,隱然作臥薪嘗膽奧援,咄咄吳其為沼;

湖船晚逐范蠡,功人功狗,空付與盲女村翁亂說,嗟嗟漢實寡恩。

★ 諸暨西子故里

決報吳心,成沼吳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幾文種昧;

以傾國貌,洗辱國恥,女兒百世祀,若論配享木蘭宜。

★ 諸暨西子故里。

文種:春秋越大夫,字少禽,也作子禽,楚國郢人,與范蠡同事越王勾踐,出計滅吳,功成,范勸其引退,不聽,後為勾踐賜劍自一殺。

傾國傾城:《漢書·外戚傳》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後比喻女人貌美

百年心事歸平淡;

十載狂名換苧蘿。

★ 郁達夫集句題諸暨西子故里

排笑赴金閶,連霄歌舞,轉瞬間鴟飄鹿走,根同一縷溪紗,譜入吳宮花草;

含情歸故苑,一葉煙波,到於今水綠山青,功並三千甲士,坐垂越國封疆。

★ 諸暨西子故里。

金閶:一江一 蘇吳縣閶門內,泛指蘇州。

封疆:疆界。

《戰國策·燕》:「國之有封疆,猶家之有垣牆」

山圍故堞青蘿色;

水湧寒灘白苧聲。

★ 集吳萊詩句題諸暨西子祠,位於苧蘿山下

駐節觀風,想當年名娃粉黛,國士風一流 ,俯仰千秋人物;

飛觴醉月,問門外山色蒼茫,溪聲幽咽,浮沉幾代興亡。

★ 諸暨西子祠

謾勞紅粉行成,心越身吳,轉瞬興亡,千古猶誇俠骨;

且喜青山依舊,風亭月榭,遺容儼雅,一朝重識芳卿。

★ 諸暨西子祠

當年多少英雄,功收歌舞,歎霎時響屧成墟,把酒臨風澆塊磊;

此地幾番歲月,變歷滄桑,尋佳話浣紗留勝,揮毫酹月費平章。

★ 諸暨西子祠

越錦何須衣義士;

黃金只合鑄嬌姿。

★ 諸暨西子祠

好水好山,出東郭不半里而至;

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樓如何。

★ 俞樾題臨海東湖,在臨海城東,始建於北宋,今有前湖、後湖、小鑒湖,湖中有湖心亭等名勝

看下方擾擾紅塵,富貴幾時,只抵五更灶黍夢;

溯上界茫茫浩劫,神仙不老,全憑一點度人心。

★ 嚴乘潮題臨海八仙巖呂祖殿。

紅塵:佛教道教謂人世為紅塵

保障在一江一 淮,業肇中興,正史論功先郭李;

輝光齊日月,心明大義,孤城著節邁顏廬。

★ 臨海中子山張睢一陽一廟,在臨海中子山麓

慷慨誓師守睢一陽一,蕞爾之區,孤城中人皆樂死;

從容盡節振河北,英雄之氣,千載後貌尚如生。

★ 臨海中子山張睢一陽一廟

天可階升,毋中道而廢;

泉能心洗,即出山亦清。

★ 樂清北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號稱東南第一山。

天可階升:《論語·子張》雲,「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此聯作者卻不以為然

名山超五嶽以外;

一精一捨在二靈之間。

★ 李石農題樂清北雁蕩山淨明寺

一洞涵天白;

群山撲地青。

★ 樂清中雁蕩山百丈巖

開天窗說亮話;

有大石當中流。

★ 平一陽一南雁蕩山,位於城西北。

有大石句:取自蘇軾《石鍾山記》,「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秋月照人,春風坐我;

青山當戶,白雲過庭。

★ 平一陽一南雁蕩山。

春風坐我:我坐春風,意謂風我一體,一溫一 暖和煦

玉成桃李;

海湧波瀾。

★ 郭沫若題瑞安玉海樓,在瑞安城東北金帶橋畔,清代經學家、文字學家孫詒讓的藏書樓

閣上著書劉向臥;

門前修刺孔融來。

★ 孫詒讓題瑞安玉海樓。

劉向:西漢大學問家。

修刺:置備名片,通報姓名。

孔融:東漢文學家

衡宇相望,千秋韻事觀潮閣;

一江一 河不廢,一瓣心香仰止亭。

★ 黃叔頌題瑞安飛雲閣,為紀念瑞安籍詩人而建

偷閒消閒,意境不同,沿東閣川行,登臨長嘯;

在定出定,人才如是,看南山雲起,飛過一江一 來。

★ 宋平子題瑞安飛雲閣

清新開府,俊逸參軍,香火共一堂,每當月夕風晨,結一習一 未忘,定有吟聲空際落;

白水東城,青山北郭,漁樵分半席,遙想天容海色,衰年多病,恨無眼福望中收。

★ 田鏘鳴題瑞安飛雲閣

登東皋一望,蒼茫橫陳,某水所釣,某山所游,魂兮歸來,嶺樹湖雲長供養;

自南渡以還,人文蔚起,詩中有人,詩外有事,心竊嚮往,春蘭秋菊薦馨香。

★ 黃仲弢題瑞安飛雲閣

大好光景,小築幽棲,懷舊寄深思,獨慨白傅龕成,黃公壚邈;

曠代名流,同堂晤對,論詩猶餘事,也當追蹤七子,嗣響四靈。

★ 王小牧題瑞安飛雲閣

風情邁濂洛,溯先輩文章,餘事自有正聲,何須派衍四靈,中晚別標唐格調;

豪興酬一江一 山,問古來天地,吟身幾人不朽,且喜塘開一鑒,詠觴遙繼晉名流。

★ 項申甫題瑞安飛雲閣。

風情:風采,神態

高詠緬前賢,問嶺雲湖雨,煙景猶存,即今吟眺陶然,何似園林依北郭;

得閒時縱目,看水繞山橫,海天無際,獨恨婆娑人去,誰教風月話南樓。

★ 項申甫題瑞安飛雲閣

結構倚城頭,冠山枕梅,襟一江一 帶湖,憶從前觀海石徑,古閣榛蕪,又見危樓聳平地;

遨遊出人表,皓月澄波,光風膩雪,安得起止齋水心,諸公閒眺,同攜佳句問青天。

★ 黃叔頌題瑞安飛雲閣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