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岳麓山:勳高黃蔡,千秋浩氣震名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岳麓山

對聯大全

岳麓山

學正朱張,一代文風光大麓;

勳高黃蔡,千秋浩氣震名山。

★ 周昭怡題山門。

:位於長沙市湘一江一 西岸。

朱張:朱熹、張栻。

黃蔡:黃興、蔡鍔

漢魏最初名勝;

湖湘第一道場。

★ 王闓運題麓山寺,在半山腰,始建於晉泰始四年

大翼垂天九萬里;

長松拔地五千年。

★ 麓山寺

寺門高開洞庭野;

殿腳插入赤沙湖。

★ 麓山寺

登臨曲徑思餘地;

稍駐征鞍且看花。

★ 楊德雲題麓山寺。

征鞍:旅遊者所乘之馬

從古三湘擅勝景;

看花四季點丹楓。

★ 張立人題麓山寺

泉在山清,萬里朝宗終到海;

松經歲古,百年培養自凌雲。

★ 麓山寺

世界半瘡痍,城郭人民環眼底;

英雄一盼睞,山川門戶在胸中。

★ 麓山寺

清淨在音聞,傾耳循聲度苦厄;

妙明原性覺,現身說法證圓通。

★ 麓山寺

三七慈悲喜捨身,感湘土群聲持誦;

四八莊嚴微妙相,應麓山萬眾瞻依。

★ 麓山寺

西南雲氣來衡岳;

日夜一江一 聲下洞庭。

★ 黃道讓題雲麓宮,在右頂峰上,道家稱「洞真虛福地」,不存

對雲絕頂猶為麓;

求道安心即是宮。

★ 吳獬題雲麓宮

雲樹吞余晴剎頂;

石泉流出晚鐘聲。

★ 周延俊題雲麓宮

氣吸岳雲留石壁;

光淘湖月出松林。

★ 周延俊題雲麓宮

絮擘晴雲鋪白袷;

紙裁秋葉當黃庭。

★ 周延俊題雲麓宮。

擘:大拇指,巨大。

白袷:白色的衣領。

黃庭:黃庭經

坐定曇花香古榻;

敲殘塵夢隨疏鐘。

★ 周延俊題雲麓宮

峻極於七二峰衡岳,闊極於八百里洞庭,間氣接扶輿,造就些草昧經綸,潤灑河山雷雲遍;

前不見五百歲古人,後不見億萬世來者,懷壯攄近代,喚起那中興將帥,布嚴關塞鼓鼙聲。

★ 周延俊題雲麓宮。

七二峰:指南嶽72峰。

扶輿:形容自下而上。

草昧:指原始混沌未經開化的狀態。

攄:抒發

雲壑靈鍾龍伏澗;

麓坡深處虎生風。

★ 雲麓宮。

靈鍾:宮門外古樹叉中夾一鐘,名飛來鐘。

澗:水澗

一江一 城秋放鶴;

山寺夜鳴泉。

★ 雲麓宮

老僧佇視風雨笑;

禹碑恥爭岳麓名。

★ 吳恭亨題雲麓宮

古剎出層霄,看岳色平分,湘流環繞;

名山留勝跡,有少陵寫句,北海題碑。

★ 雲麓宮。

杜甫題句:杜甫有詠詩。

北海題碑:李邕題有《岳麓寺碑》

二十年前此讀書,記古寺夕一陽一,常看紅樹青山凌絕頂;

一千里外更窮目,數今朝風景,只有月色一江一 聲似舊時。

★ 雲麓宮

一亭雄楚望;

百里見瀟湘。

★ 吳恭亨題望湘亭,在岳麓宮之右

望衡九面;

瞰郭萬家。

★ 吳恭亨題望湘亭。

望衡九面:《古詩源·湘中漁歌》,「帆隨湘轉,望衡九面」,意為湘一江一 環繞衡山,在船上可多次望見衡山

嗜酒欲吞雲夢澤;

揮毫亂點洞庭波。

★ 朗吟亭

忽訝艷紅輸,五百夭桃新種得;

好將叢翠點,一雙馴鶴待籠來。

★ 羅典題愛晚亭,在清風峽峽口,原名紅葉亭、愛楓亭,袁枚以其名太俗,取杜牧詩句之意更名「愛晚」,1952年重修,毛澤東題寫亭名

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

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

★ 愛晚亭,此清宣統年間湖南學監程頌萬改羅典聯,今懸於亭中即此聯

夕一陽一雖好近黃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

秋氣從來多肅煞,丹楓如畫,何如紅芍飄香。

★ 愛晚亭

晚景自堪嗟,落日餘暉,憑添楓葉三分艷;

春一光 無限好,生花妙筆,難寫一江一 天一色秋。

★ 愛晚亭

愛日喜雨,蒸潤著錦繡山河。

匯八百里洞庭,聳七二峰衡岳。

歸樓聽葉,古寺飛鐘,林下停車,亭前放鶴。

尋漢魏最初勝跡,覽湖湘首著名城。

大可搜芷搴蘭,豈為賞心憩足。

歲月莫蹉跎,值此風和景淑,且登臨看東流帆轉,南浦雁回,北麓斗橫,西巒光霽;

晚煙朝霞,烘籠過繁華夏宇。

溯三千年歷史,數廿四代英豪。

洩恨鞭一屍一,離一騷一憂國,遺書匡世,評論興邦。

迺周秦以還哲賢,皆吳楚群知碩彥,當驕地靈人傑,應惜寸時分一陰一。

平生須砥礪,到此遊目騁懷,安能負這春圃桃紅,夏池蓮脂,冬閣梅素,秋嶺楓丹。

★ 羅典題愛晚亭

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

★ 袁名耀、張中階題岳麓書院大門,在東面山下,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惟楚有材:惟有楚國地方的人才眾多。

於斯為盛:在這裡最興盛

治無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觀四海潮流,千秋講院;

學有因革,變通為雄,試忖度朱張意氣,毛蔡風神。

★ 馬積高題岳麓書院大門。

朱張:朱熹、張栻。

毛蔡:毛澤東、蔡和森

千百年楚材,導源於此;

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

★ 虞愚題岳麓書院頭門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業一精一於勤,而荒於嬉。

★ 賓步程題岳麓書院忠孝廉節堂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台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 曠敏本題岳麓書院忠孝廉節堂

三湘雋士講研地;

四海學人嚮往中。

★ 商鴻逵題岳麓書院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為學;

通天地人之謂才。

★ 左輔題岳麓書院赫曦台

納於大麓;

藏之名山。

★ 程頌萬題岳麓書院二門

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一虎氣;

學宗鄒魯,禮門義路聖賢心。

★ 羅典題岳麓書院二門。

鄒魯:孔子和孟子

一水長流池不涸;

兩賢相磋道終同。

★ 陳榮捷題岳麓書院講堂

岳麓學府傳千載;

書院育才有良規。

★ 張岱年題岳麓書院講堂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沅生芷草,澧育蘭花。

★ 馮友蘭題岳麓書院講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學府傳於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傳,一代風一流 直到今。

★ 周叔弢題岳麓書院講堂

聖域修文,前有朱張講壇,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墳五典,諸子百家。

★ 何光年題岳麓書院御書樓。

宸翰:帝王的書跡。

汲古:鑽研古跡如汲水一樣

教同化雨綿綿遠;

泉似文瀾汨汨來。

★ 集清慶玉句題岳麓書院百泉軒

學憶朱張綿聖脈;

書傳虞夏刻螭虯。

★ 集張維霖句題岳麓書院百泉軒

金聲玉振;

虎躍龍騰。

★ 潘力生題岳麓書院明德堂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於世無偶,百代絃歌貫古今。

★ 岳麓書院岳麓書院半學齋

何處抬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 秦瀛題岳麓書院三閭大夫祠,在岳麓書院旁,祀屈原

納七十二峰,合孔門賢者數;

囿八百餘里,接洞庭巨浪聲。

★ 岳麓書院

痛飲讀離一騷一,放開今古才子膽;

狂歌吊湘水,照見一江一 潭漁父心。

★ 岳麓書院三閭大夫祠

鶴去泉仍冽;

山深亭自幽。

★ 曾廣言題白鶴泉,在麓山寺後之古樹環抱中

一代勳名昭國史;

千秋浩氣壯名山。

★ 曾廣言題黃興墓,位於頂

謗滿天下,淚滿天下;

創造共和,再造共和。

★ 黃興墓,此為章炳麟輓聯

成功不居,大丈夫當如是也;

有德則祀,我國家禮亦宜之。

★ 黃興墓

熱血一腔,盡瘁至死而後已;

玄黃再造,有功於民則祀之。

★ 黃興墓

義不帝秦,間關萬里;

功在救國,俎豆千秋。

★ 蔡鍔墓,在白鶴泉上方

平生慷慨班都護;

萬里間關馬伏波。

★ 蔡鍔墓,此為孫中山輓聯

從頭收拾了山河,一身塵土;

正氣磅礡在天地,萬古日星。

★ 蔡鍔墓

一戎衣而天下定;

微斯人吾誰與歸。

★ 蔡鍔墓

達向九霄雲路近;

峰高五嶽眾山低。

★ 焦達峰墓

無大犧牲心,何能發難;

有少成敗見,豈足論人。

★ 焦達峰墓

花暖青牛臥;

山空碧水流。

★ 老君祠

神無方徹上徹下;

祖有訓與和與能。

★ 呂祖祠

億萬香水海;

百千日月光。

★ 觀音閣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