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焦山: 凌萬頃以茫然;障百川而東之。★ 阮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焦山

對聯大全

焦山

凌萬頃以茫然;

障百川而東之。

★ 阮元。

,在鎮一江一 東北部長一江一 中,與南岸象山遙相對峙。

東漢末年,隱士焦光居此不仕,故名。

又因如碧玉浮一江一 ,名浮玉山。

山上有定慧寺、汲一江一 樓、碑刻、清代抗英炮台遺址等勝景

從古桑田滄海;

自然仙鶴梅花。

★ 阮元

境以滄一江一 曠;

山因真隱高。

★ 沈德潛

樓觀滄海日;

一江一 入大荒流。

★ 寥園主人集句。

樓觀句:唐一人宋之問《靈隱寺》詩句。

一江一 入句:唐一人李白《渡荊門送別》詩句

淨業一江一 澄鏡;

圓光月映珠。

來時覺幽奧;

到此豁心胸。

三山鎖京口;

此地鎮長一江一 。

屏水鏡山皆真縡;

蘿月松風合靜觀。

春秋風月因心會;

上下水天與目謀。

春水綠連瓜步樹;

夕一陽一紅映蒜山樓。

★ 孫游洲。

瓜步:即瓜埠,在一江一 蘇儀征西南。

蒜山:在鎮一江一 南郊

波含靜渚心同徹;

雲住高峰態自靈。

到此俯視原無地;

攀涉遙吟恰有樓。

滄海雲開騰日月;

晴一江一 潮落舞蛟龍。

★ 陳士鎕

四面波光動襟袖;

三山煙靄護壺洲。

雲容水態不相厭;

畫意詩情分與投。

山雲漾起袈裟闊;

一江一 月初升殿宇清。

萬疊一江一 山供絕唱;

三秋水月可參禪。

★ 劉墉

一泓水鏡呈當面;

滿魄冰輪映舉頭。

月色如晝;

一江一 流有聲。

★ 陳鵬年題松寥閣,為聽濤賞月之佳處

大一江一 東去;

群山西來。

★ 松寥閣

眼底一江一 山皆淨域;

毫端蘭竹見靈源。

★ 許乃釗題松寥閣

新渚忽生波島外;

舊題多在薜蘿中。

★ 鐵良題松寥閣

靜觀得眾妙;

展席俯長流。

★ 韓國鈞題自然庵,在山腰

此地從來有修竹;

為師真可主梅花。

★ 鄭燮題自然庵

鶴去難回,留片石孤雲,共參因果;

我來何幸,有英雄兒女,同看一江一 山。

★ 薛時雨題自然庵

萍自在因根解脫;

蓮清淨為藉空虛。

★ 自然庵

山光撲面經新雨;

一江一 水回頭為晚潮。

★ 鄭燮題自然庵

青山橫郭,白水繞城,孤嶼大一江一 雙塔院;

初日英蓉,晚風楊柳,一樓千古兩詩人。

★ 李芝齡題一江一 心寺

長與流芳,一片當年乾淨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台。

★ 朱滄湄題一江一 心寺。

妙高台:在鎮一江一 金山最高處,為宋代僧人了元所建

長一江一 此天險;

中國有聖人。

★ 廖倫題聽濤書屋大門

一江一 月不隨流水去;

天風時送海濤來。

★ 林則徐題水晶庵

入室果同水晶域;

開門正對石公山。

★ 水晶庵

山中鶴壽中知紀;

世上詩聲早似雷。

★ 梁章鉅題水晶庵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 鄭燮題鄭燮讀書處(別峰庵)

回看佛國青螺髻;

誤入仙人碧玉壺。

★ 鄭燮讀書處。

青螺髻:山色青碧有如螺形髮髻。

玉壺:傳有名曰費長房者偶入仙人玉壺之中,見樓台五色,別有天地,喻山景美如仙境

得瘞鶴銘而拓之,見八法中第一真書,始知翰墨一精一華,任鬼忌神謀,不及山靈呵護;

問瓜牛廬之繼者,數兩漢後無雙國士,若論煙霞痼癖,惟公賓我主,庶幾水乳一交一 融。

★ 趙曾望題板橋讀書處。

瘞鶴銘:華一陽一趙逸撰,上皇山樵書,原刻於石壁,宋代崩落一江一 中,清代陳鶴年撈出,藏於寺中,為書法一精一品。

八法:書寫漢字的八種用筆方法。

瓜牛廬:漢代焦先隱居時所蓋的小屋,瓜牛即蝸牛

汲來一江一 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 鄭燮題汲一江一 樓,在之巔,為觀賞日出最佳處

潮平兩岸闊;

一江一 上數峰青。

★ 沈茂才集句題汲一江一 樓

眾山遙對酒;

孤嶼共題詩。

★ 徐鐵孫題汲一江一 樓

風景不殊,四十餘年舊鴻雪;

一江一 山如許,二千里外小金焦。

★ 梁章鉅題汲一江一 樓

花開花落僧貧富;

雲去雲來客往還。

★ 鄭燮題夕一陽一樓

一江一 流石不轉;

雲在意俱遲。

★ 周學徵題夕一陽一樓

夕一陽一無限好;

高處不勝寒。

★ 嚴保庸集句題夕一陽一樓。

夕一陽一句:見唐李商隱《登樂游原》詩。

高處句:見蘇軾《水調歌頭》詞

一江一 天供一覽;

心跡喜雙清。

★ 夕一陽一樓

砥柱鎮中流,此處好窮千里目;

海門吞海月,何人領取大一江一 秋。

★ 夕一陽一樓

山靜日長,時於此中得佳趣;

天寬水急,更從何處問真源。

★ 夕一陽一樓

嶺海答傳書,七百年佛地因緣,不僅高樓鄰白傅;

岷峨回遠夢,四千里仙蹤遊戲,尚留名剎配黃州。

★ 林則徐題定慧寺,原名普濟庵,始建於東漢興平年間,宋代名普濟禪寺,元易名寺。

清康熙南巡時賜名定慧寺

龕收一江一 海氣;

碑出魚龍淵。

★ 伊秉綬題定慧寺

吃惠州飯,和淵明詩,陶雲吾雲,書就一篇歸去好;

判維摩憑,到東坡界,人相我相,笑看二士往來同。

★ 陶雲汀題定慧寺。

歸去: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雲連鷹島白;

水抱象山青。

★ 吳雲題妙香閣

天辟海門容大隱;

人從石室學長生。

★ 石坊

畫簾高卷迎新月;

湘帙閒翻對古人。

★ 董其昌題漱石山房

勝地千秋崇大隱;

名山萬古仰高賢。

★ 王文治題漱石山房

伊誰鼓棹來游,雲移帆影;

試起開窗憑眺,月臥浮圖。

★ 陳任昉題漱石山房

流與寺並佳,三山獨聚;

地因人爭勝,千古流芳。

★ 人勝坊

昔曾瘞鶴一碑尚存,書自古人紛辯論;

試比臥龍三招不起,山因高士並流傳。

★ 枯木堂

面面相窺,佛也須有靠背;

高高在上,人到此即回頭。

★ 方地山題四面佛壁

揚子一江一 頭渡楊子;

洞裡住椒山。

★ 楊繼盛題楊忠愍祠,祀明嘉靖進士楊繼盛,字椒山,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因多次彈劾嚴嵩被誣遭殺

水天一色;

梅竹雙清。

★ 陳寅谷題彭來閣

雄鎮冠南徐,浪湧潮來,一江一 海無邊天外聞;

名山環北固,吳頭楚尾,金焦二點望中收。

★ 杜文瀾題枕一江一 閣

山消雙青,玉塢潛光高士臥;

潮來一碧,金涸對峙仙人居。

★ 乾隆題枕一江一 閣

領要得一江一 山,鼎伏恰依仙隱處;

觀空參水月,錫飛還傍鶴銘邊。

★ 乾隆題枕一江一 閣。

鼎:傳有周王室時的鼎。

仙隱:指焦光。

鶴銘:指「瘞鶴銘」

鸞島白浮空,月湧一江一 流間室夢;

象山情入座,潮來窗外有龍吟。

★ 枕一江一 閣

天塹演樓船,憶瓜洲星火,京口烽煙,曾向叢林聽鼓角;

海門資鎖鑰,幸鰈伏鶼馴,蛟潛蚪隱,如攜樽酒對一江一 山。

★ 彭玉麟題枕一江一 閣

山水足清音,賞尋物表;

雲煙供靜養,妙契天倪。

★ 枕一江一 閣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 枕一江一 閣

幽簾高卷迎新月;

湘帳閒翻對古人。

★ 董其昌題枕一江一 閣

商泊夜飛一江一 月白;

天門日射海濤紅。

★ 枕一江一 閣

以諸花香,而散其處;

令一孔毛,生無限雲。

★ 吳讓之題枕一江一 閣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一江一 北,半潭秋水烹茶。

★ 鄭燮題枕一江一 閣

活水有源頭,萬頃雨盈暘不涸;

崇崗多好處,片雲朝去暮還來。

★ 枕一江一 閣

拍板徵歌,唱大一江一 東去;

舉杯邀飲,待明月西來。

★ 許乃釗題枕一江一 閣

楊子懷人渡揚子;

椒山無意合。

★ 楊繼盛題礙月亭

一江一 聲猶帶蜀;

山色慾吞吳。

★ 關廟

此吳山第一峰也,問曹家橫槊英雄,而今安在;

去漢代兩千年矣,數當日大一江一 人物,不朽者誰。

★ 賈鏞題關廟

岷水溯雄圖,神依西蜀;

焦峰冠靈宇,目俯東吳。

★ 關廟

人莫心高,自有生成造化;

事由天定,何須苦用機關。

★ 楊繼盛題海西庵,後為仰止軒

臨流口吸西一江一 水;

隔岸拳擎北固山。

★ 鄭燮題海西庵

蒼茫海水連一江一 水;

羅列他山助我山。

★ 鄭燮題海西庵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