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南昌滕王閣:安得長風巨浪,送來一江一 上才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南昌滕王閣

對聯大全

南昌滕王閣

依然極浦遙山,想見閣中帝子;

安得長風巨浪,送來一江一 上才人。

★ 宋犖。

滕王閣,位於一江一 西省南昌市沿一江一 路贛一江一 畔。

唐顯宗四年(公元659),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治今南昌)時所建,閣以其封號命名。

唐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閻伯璵重修滕王閣,成,大宴賓客。

青年詩人王勃於席間作《滕王閣序》,一揮而就,眾皆驚服。

滕王閣屢有修廢,規模歷代不同。

最大時閣高九丈,三層。

解放後曾重修。

依然句:站在滕王閣上,依然可以遠眺一江一 浦嵐山,與當年沒有什麼不同。

閣中帝子:指唐高祖之子、初建滕王閣的李元嬰。

安得二句:相傳王勃省父,次馬當,距南昌700里。

夢水神告曰「助君一帆」,達旦,抵南昌與宴,席間成《序》,故稱王勃為一江一 上才人

有才人一序在上頭,恨不將鸚鵡洲踢翻,黃鶴樓槌碎;

歎滄海橫流無底止,慨然思班定遠投筆,終子雲請纓。

★ 一江一 峰青。

投筆:擲筆。

《後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

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後喻棄文就武者。

請纓:漢終軍使南越,欲說其王,令入朝。

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我輩復登臨,目極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賞,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 李春園。

奇文:語本陶潛《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此指王勃《滕王閣序》

帝子長洲,仙人舊館;

將軍武庫,學士詞宗。

★ 阮元。

帝子句:《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將軍句:《滕王閣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滕王何在?剩高閣千秋,劇憐畫棟珠簾,都化作空潭雲影;

閻公能傳,仗書生一序,寄語東南賓主,莫輕看過路才人。

★ 周峋芝。

滕王:唐太宗之弟李元嬰,封滕王,任洪州都督時,建滕王閣。

劇憐:最可憐。

閻公:閻伯璵,唐朝人,任洪州都督時,重修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於席間成《滕王閣序》。

書生:指王勃。

過路才人:王勃參加閻公飲宴,是省親路過,非專程而來,故稱

興廢總關情。

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

問一江一 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 劉坤一。

興廢句:滕王閣屢修屢毀達28次之多。

看落霞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一江一 留住;

繞欄尋勝跡,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

★ 裘恕

依然極浦生秋水;

終古寒潮送夕一陽一。

★ 鼓羨門

鳴鸞晝靜,畫蝶春融,當年文采風一流 ,雨卷雲飛余勝賞;

乘鶴樓高,燃犀渚迥,是處一江一 山輝映,詩成酒熟待才人。

★ 王霞軒。

乘鶴樓:武漢黃鶴樓。

燃犀渚: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原名牛渚磯,傳有金牛出渚而得名,晉代一溫一 嶠來此,聞磯下多怪,燃犀以燭之,後人因建燃犀亭於此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上出重霄,下臨無地,控蠻荊而引甌越,襟三一江一 而帶五湖。

★ 王齊仙。

九月:王勃撰《滕王閣序》,乃唐上元二年九月九日

千載登臨容我輩;

一燈讀序憶兒時。

★ 何秋槎

白雲自向杯中落;

小艇原從天上來。

★ 艇:一板之舟,謂極小之船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 《滕王閣序》句

傑閣重開,想作賦登高,定有一江一 風送客;

遙峰對峙,愧抗塵走俗,未免山靈笑人。

★ 杭塵走俗:指熱衷於營求名利

今人不見昔人,懷古信悠哉,大名誰到三王后;

新閣宛如舊閣,續游吳老矣,長句傳題卅載前。

★ 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

一說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周武王

大一江一 東去;

爽氣西來。

傑閣重新,眾仙同詠;

故鄉依舊,野鶴飛來。

地闊天高,山高月小;

龍吟虎嘯,魚躍鳶飛。

畫棟喜重新,近來樓台齊放眼;

長天舒一覽,飛霞詞句我低頭。

閣中序播千秋,重認長洲鴻印跡;

一江一 上帆收萬里,恍疑華表鶴歸來。

今古幾重一陽一,依然地闊天高,萬里長風送秋雁;

東南一都會,正是虹消雪霽,千家山郭盡朝暉。

樓峨重新,對南浦西山,形勝平分吳楚界;

賓朋如昨,想詞宗武庫,襟懷高挹古今秋。

高閣又清幽,如此一江一 山,遠勝閬州帝子;

好風常送客,驚人詞賦,來逢都督閻公。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