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浙江(3): 本組收青田、蘭溪、永嘉、會稽、奉化、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浙江(3)

對聯大全

浙江(3)

本組收青田、蘭溪、永嘉、會稽、奉化、鎮海、一江一 山、餘杭、臨安、永康、嘉善、衢縣、富一陽一、德清、淳安、海寧、遂安名勝聯

似洞非洞,適成仙洞;

有門無門,是為佛門。

★ 青田石門洞,在青田西北的括蒼山中,傳為我國道教第十二洞天,有碑林、劉基祠等古跡

是玉芝遷鄉,鍾疏英奇誠意伯;

搜括蒼金石,流傳山水謝公詩。

★ 沈子肅題青田劉基祠。

誠意伯:即《誠意伯文集》,明劉基撰。

謝公:即謝朓

太鶴訪高蹤,蔓草斜曛文成宅;

真龍資元輔,奇門秘略郁離書。

★ 沈子肅題青田劉基祠。

文成:漢代將軍名號。

漢武帝拜方士少翁為文成將軍,後以偽造帛書被誅。

郁離:書名。

明劉基撰。

劉基初仕元不得志,棄官入青田山中,因著此書

石洞萬千巖,眺覽勝區,猶傳詞客一騷一人句;

時務十八策,欽瞻遺像,想見長吟抱膝年。

★ 沈子肅題青田劉基祠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 李漁題蘭溪且停亭,位於西鄉伊山頭村,是明末清初戲劇家和戲曲理論家李漁的故鄉,這座青石方亭傳為李漁所建

但得諸公依日月;

不妨老子臥林邱。

★ 永嘉潘檉釣台

大地湧樓台,萬朵蓮花雲供養;

劫灰飛世界,一龕香火佛因緣。

★ 沈墨池題永嘉蓮花心古剎護國寺,位於生薑門外

桑海證心傳,五濁有靈留葦渡;

樹雲參畫意,萬山不語擁蓮花。

★ 錢伯吹題永嘉蓮花心古剎護國寺

多情本菩薩心腸,歷劫灰三千,一線因緣留玉牒;

彈指觀華嚴樓閣,鐘聲百八十,萬花錯落禮金蓮。

★ 沈墨池題永嘉蓮花心古剎護國寺

樹猶高臥;

我亦歸來。

★ 呂文起題永嘉臥樹樓,在飛霞洞側,有古樹臥於樓頭

樓頭樹臥幾時起;

洞口霞飛何日還。

★ 永嘉臥樹樓

但閉門未妨龍臥;

名飛霞宜有桃花。

★ 永嘉臥樹樓

洞辟何年,和天上鸞吟,我亦仙人今世謫;

樹猶如此,信隆中龍臥,古來名士出山遲。

★ 陳頤百題永嘉臥樹樓

古洞住飛仙,試看山外桃花,猶憶劉郎前度;

名山留太守,為向澗邊斤竹,何當謝客重來。

★ 鍾岳題永嘉臥樹樓

兒女盡能之,一分熱腸,三分血性;

家庭常事耳,察乎天地,通乎神明。

★ 永嘉節孝祠。

血性:謂剛強正直的性格。

清李玉《清忠譜·書鬧》:「淋漓血性,頗知忠勇三分」

人生能著幾兩屐;

桃花一放三千年。

★ 徐慎行題永嘉郭外峰

革命十餘年,亡命十餘年,草草勞人,半段綠沉長飲恨;

西湖一勺水,東湖一勺水,家家春社,數聲銅鼓唱迎神。

★ 會稽陶社。

勞人:憂傷的人。

《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傳捨宮衙,敢謂我五日京兆;

小橋流水,留此中一片生機。

★ 會稽縣署

地鄰布袋和尚塔;

樓對日嶺夫人巖。

★ 戴南村題奉化公園

山亭軒爽留人坐;

泥嶺幽長待客來。

★ 奉化休休亭,在奉化一條公路上,蔣介石生母王采玉捐建,供路人休息之用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 奉化休休亭

為名乎,為利乎,休休且去;

愛國者,愛家者,緩緩而行。

★ 奉化休休亭

仙緣到此無多路;

福地原來別有天。

★ 鎮海招寶山,在鎮海東北甬一江一 口

天與水無涯,萬泊遠循鰲柱麓;

地隨山共盡,十洲環向海陀峰。

★ 鎮海招寶山

踞三一江一 而扼吭,看遠近層巒秀聳,碧浪瀠洄,永固浙東之鎖鑰;

俯六國以當關,任往來寶藏雲屯,牙檣林立,會同海岙之共珠。

★ 鎮海招寶山

池塘得月開新鑒;

樓台如春改舊觀。

★ 鎮海錢鏐墓,位於鎮海太廟山,錢鏐為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的第一位君主

大哉王言,一江一 山保障;

懿歟祖德,吳越驅思。

★ 鎮海錢鏐墓

拜斯人,便思學斯人,莫混賬磕了頭去;

入此山,須要出此山,當仔細捫著心來。

★ 一江一 山仙霞嶺關帝廟。

捫著心來:手摸胸口,反省之意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智者,勇者,聖者歟?縱之將聖;

富貴不能一婬一,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矣,清矣,仁矣夫!何事於仁。

★ 一江一 山仙霞嶺關帝廟

人從井底盤旋上;

天向關門豁達開。

★ 一江一 山仙霞關,在一江一 山保安鎮西南,為入閩咽喉之地

鳴鶴忽來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

潛在何處去?有蘿蝯掛月,石虎嘯秋。

★ 吳昌碩題餘杭超山宋梅亭。

超山梅樹有1000多年的栽培史,其中最古老的兩株梅樹一曰唐梅,一曰宋梅,宋梅亭即建在宋梅旁。

鳴鶴句:元代畫家王蒙,曾棄官歸隱超山附近的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

正香雪句:超山一代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

玉妃句:形容超山之梅。

潛龍句:超山之一陽一,有水、陸二洞,傳為黑龍居之。

蘿蝯掛月:為超山傳說,蝯即猿。

石虎嘯秋:超山景名

地是名山宜廟食;

民思賢守本詩人。

★ 李蘭卿題一江一 山五顯嶺,祀唐太守李頻

尊者是童身,願學人猿縛魔降,永作祖山真佛子;

如來有天眼,看此地龍飛鳳舞,特開靈境古益藍。

★ 丁修甫題臨安天目山韋馱殿。

韋馱:佛教護法神名,梵語室健陀,屬增長天王,為八大將軍之一,又屬四天王,為卅二將之首。

保護佛法,驅除邪魔,著甲冑,捧金鋼杵,貌作童子相。

俗傳魔王奪佛舍利逃去,被馱追回,亦作違馱。

佛子:稱慈善的人。

如唐末徐守一溫一 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

與石共千古;

隨雲來半山。

★ 許炳坤題永康松石亭

盛治之謂大同,物吾同與,民吾同胞,仁壽願同登,我同儕、同德、同心、同濟以和,吳越猶一家也;

析縣本名嘉善,勉為善人,尉為善俗,經營成善舉,諸善士、善徒、善述、善無不報,古今有二理歟。

★ 一江一 峰青題嘉善便民倉大堂

情不容、理不容、法不容,惡貫滿盈,神容不容?只恐拈香求神,神守正無私,扮犯媚神,神行罰無故;

打不怕、押不怕、枷不怕,一陰一律森嚴,你怕不怕?此時孽鏡照你,你有口難辯,鐵鎖拘你,你插翅難飛。

★ 一江一 峰青題嘉善邑廟

恐驚天上星,萬丈奎光涵武水;

終非池中物,五花筆彩耀文瀾。

★ 一江一 峰青題嘉善文昌宮

靈神不為地乘沒;

將軍疑是天上來。

★ 何自昉題衢縣石將軍廟

淮蔡之功茂矣,仰又過之,大難削平,重奠東南半壁;

琴鶴之操凜然,於今為烈,名賢繼起,恰符五百餘年。

★ 衢縣李之芳生祠

絕一交一 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買書。

★ 郁達夫題富一陽一郁達夫故居,在城關下街,郁達夫為中國現代作家,愛國主義者,1944年在蘇門答臘遭日寇殺害

一水圍山閣;

千花夾寺門。

★ 集吳梅村句題富一陽一鵲山老鸛峰,位於富一陽一富春一江一 畔

拈花證禪悅;

杖策愜幽尋。

★ 集句題富一陽一鵲山老鸛峰

即色即空,現慈悲相,吾無隱爾;

是萬是一,具手眼人,自辨能之。

★ 德清慈相寺千手千眼觀音

野渡傍溪山,會有才人題駟馬;

嘉名登志乘,不勞仙跡訪驂鸞。

★ 俞樾題德清四仙橋,在德清城東,為清朝著名學者俞樾募捐建成

恨中原事業未盡西川,遂令三千載宏綱,龍德蛙聲,正閏不明司馬鑒;

緬故老衣冠猶存東浙,好把數百年往事,黃中赤伏,興衰共話釣魚台。

★ 質元潤題淳安關帝廟

古跡遍名山,試箭嶺,磨劍池,煉丹井,舊志凡百卅六景,埋沙沒草,幾處留存?何妨點綴紫薇,聊拓小園開畫本;

仙源分絕壑,東慈烏,中喝石,西飛龍,全境得一十二泉,疏澗引溪,重開無計,獨此澄清白水,依然真味沁詩脾。

★ 張仲梧題海寧紫薇山白水泉,位於硤石鎮紫薇山,為硤石名泉之一

合天目苕溪諸勝,龍飛鳳舞而來,鍾育英才宜此地;

承勝明方虎之遺,經求文章相望,續修舊業在群賢。

★ 俞樾題海寧清溪書院,明成化年間通判劉永寬創建

仰止彌高,快睹賢關登聖城;

大觀在上,好從人境達天衢。

★ 王畿題遂安瀛山書院大門,位於西北瀛山山麓,南宋熙寧年間宣奉大夫詹安創建。

淳熙中理學家朱熹與吏部侍郎詹虛舟曾在此講學

高賢為辯詰來,豈在尋山玩水;

大義至通暢後,何殊弄月吟風。

★ 高爾珍題遂安瀛山書院大門

無窮生面青山在;

不盡新機活水來。

★ 閔鑒題遂安瀛山書院大門

紫一陽一問學當千古;

白鹿規模又一天。

★ 詹松理題遂安瀛山書院格致堂。

紫一陽一:指杭州紫一陽一山左麓的紫一陽一書院。

白鹿:指一江一 西廬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書院

瀛山聚碩賢,格致遺言標正學;

鑒水留芳詠,徘徊真趣見源頭。

★ 陳濟魯題遂安瀛山書院格致堂。

格致:「格物致知」的簡稱。

謂窮究事物的原理而獲得知識。

遺言:猶古訓。

《荀子·勸學》:「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三千年道學真傳,惟有一中授受;

五百里賢人會聚,只因兩字商量。

★ 毛隆白題遂安瀛山書院格致堂

曉來鑒氣連天白;

雨後山光滿院青。

★ 方愚谷題遂安瀛山書院雙桂堂

方塘凝練,瀛岫飛嵐,看此日雲影天光,猶是淳熙舊景;

時教正業,退息居學,願多士夏弦春誦,無忘白鹿遺規。

★ 閔鑒題遂安瀛山書院雙桂堂

賢為實學來,藉良朋聚處傳經,所爭立腳心須定;

我因虛名誤,願多士及時修業,莫待回頭鬢已絲。

★ 洪錫光題遂安瀛山書院雙桂堂

長夜曉天功在魯;

泰山氣象道傳鄒。

★ 毛肖環題遂安四先生祠

千秋常見羹牆在;

百里重生俎豆光。

★ 高邑侯題題遂安四先生祠

山谷烝嘗,祭繞猶存周禮樂;

淵源講一習一 ,奎光永仰宋星辰。

★ 方少吾題題遂安四先生祠

大學積格物致知,天下家傳戶誦,共仰詹夫子往復辯論之功;

半畝尋源頭活水,賢輩道立德明,當念方先生左右贊襄之方。

★ 遂安方先生祠

立定腳跟,呼吸可通帝座;

放開眼界,徘徊欲報王封。

★ 俱高侯題遂安大觀亭

望門牆猶堪至止;

登堂奧目有深觀。

★ 方祖德題遂安仰止亭

晏坐悠然,少停塵鞅偕雲影;

靜觀廊爾,盡釋煩襟白水源。

★ 俱高侯題遂安得青亭。

塵鞅:世俗事務的束縛。

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

魚恬活水游天上;

人憩清亭在鑒中。

★ 方祖德題遂安得青亭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