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三 異魚:南海有鱷魚,狀似鼉,斬其頭而干之,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三 異魚

博物誌

卷之三 異魚

【原文】

南海有鱷魚,狀似鼉,斬其頭而干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譯文】

南海產一種鱷魚,形狀像豬婆龍,斬下它的頭曬乾,又去掉牙齒,它仍能復一活,這樣反覆三次才會死。

【原文】

東海有牛體魚,其形狀如牛,剝其皮懸之,潮水至則毛起,潮去則毛伏。

【譯文】

東海有一種牛體魚,它的樣子長得像牛。

把魚皮剝下掛起來,每當潮水來時,皮上的毛就會豎起;每當潮水退去時,皮上的毛就會倒伏。

【原文】

東海鮫(魚昔)魚,生子,子驚,還入母腸,尋復出。

【譯文】

東海裡的蛟鰭魚產小魚後,要是小魚受了驚,會回到母親肚裡去,不久又從肚裡出來。

【原文】

吳王一江一 行食鱠,有餘,棄於中流,化為魚。

今魚中有名吳王鱠餘者,長數寸,大者如箸,猶有鱠形。

褲陵陳登食膾作病,華佗下之,膾頭皆成蟲,尾猶是膾。

【譯文】

吳王在長一江一 上泛行,他把吃剩的生魚片拋到一江一 水中,結果這種生魚片又變成了一種怪魚。

現在魚類中有一種叫「吳王鱠余」的,長好幾寸,大的像筷子那樣長,魚身上仍保留著切片的痕跡。

褲陵太守陳登吃生魚片患了腸胃病,華佗便用藥使他腹瀉,只見原來切細的魚頭都變成了蟲,而魚尾部分仍是生魚片。

【原文】

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數尺,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眾蝦附之,隨其東西。

人煮食之。

【譯文】

東海裡有一種東西,形狀像凝固的血塊,長寬好幾尺,有方有圓,名叫鮮魚。

它沒頭也沒眼,腹腔裡沒有腸子內臟,它所居處的地方,許多蝦兒附著它,跟著它四處游動。

越地的人把它煮來吃。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