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三 異蟲: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三 異蟲

博物誌

卷之三 異蟲

【原文】

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

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復著體,吳時往往得此人也。

【譯文】

南方有一種蟲叫落頭蟲,它的頭能飛。

落頭蟲種的人常進行祭祀,稱作「蟲落」,所以由此取名。

落頭民用他的頭來飛,趁夜晚便飛走,用耳朵做翅膀,快天亮時飛回來,頭又連接到軀體上.吳時往往能遇上這種人。

【原文】

一江一 南山溪中水射工蟲,甲類也,長一二寸,口中有一弩一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不治則殺人。

今鸚螋蟲溺人影,亦隨所著處生瘡。

【譯文】

一江一 南山裡溪水中有一種蟲叫射工蟲,屬甲蟲一類,長一二寸,嘴裡有弓一弩一形的器一官,用氣去射人影,被射中的相應部位馬上就會生瘡,不治療就致人死命.現在的長腳蜈蚣朝人影撒尿,尿過的相應部位也會立即長瘡。

【原文】

蝮蛇秋月毒盛,無所蜇螫,嚙草木以洩其氣,草木即死。

人樵采,設為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毒甚於蝮嚙,謂之蛇跡也。

【譯文】

蝮蛇秋季時毒氣最盛,當它沒有人或動物可刺的時候,便咬嚙草木來發洩毒氣,被咬的草木立即就會死去。

人們砍柴打草,要是被這樣的草木刺傷,也會死人,那蛇毒比蝮蛇直接咬還厲害,稱作「蛇跡」。

另外,蛇把口中的唾沫吐在草木上,如果人身體上沾上了,就會腫大成瘡,最終難以醫治,這種瘡名叫「蛇漠瘡」。

【原文】

華山有蛇名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譯文】

華山有一種蛇名叫肥遺,六隻腳四隻翅膀,肥遺蛇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原文】

常山之蛇名率然,有兩頭,觸其一頭,頭至;觸其中,則兩頭俱至。

孫武以喻善用兵者。

【譯文】

常山上的蛇名叫率然,兩端都有頭,觸動其中的一個頭,另一個頭就會過來;觸動蛇身的中部,那麼兩個頭會一起過來,軍事家孫武用它來比喻善於用兵打仗的人。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