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
卷之一 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
【原文】
余視《山海經》及《禹貢》、《爾雅》、《說文》、地誌,雖曰悉備,各有所不載者,作略說。
出所不見,粗言遠方,陳山川位象,吉凶有征。
諸國境界,犬牙相入。
春秋之後,並相侵伐。
其土地不可具詳,其山川地澤,略而言之,正國十二。
博物之士,覽而鑒焉。
【譯文】
我看《山海經條》、《禹貢》、《爾雅》、《說文》以及其它地理書,雖說它們關於地理方面記載得頗為詳備了,但都有所遺漏,因此我作了這篇《地理略》。
我把未見於記載的內容補充寫出,對遠方的地理概況作粗略的介紹,並對山河的方位狀貌以及它們所標誌的吉凶跡象加以敘述。
各國的一交一 界線本很曲折,它們就像犬牙一樣上下一交一 錯,加之春秋之後,國與國之間相互進攻兼併,因此各國的領土情況難以細說。
至於山脈、土地、河流、湖澤的情況,可以簡略說說,主要分十二個國家來敘。
博識多知之士,讀了此文請予明察。
【原文】
《河圖?括地象》曰:地南北三億三萬五千五百里。
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崑崙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神物之所生,聖人仙人之所集也。
出五色雲氣,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國,名曰河也。
其山中應於天,最居中,八十城布繞之,中國東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城也。
【譯文】
《河圖?括地象》說:地南北距離為三億三萬五千五百里。
地神所在的位置上,有拔地而起、高大巍峨的崑崙山。
這座山綿延萬里,高一萬一千里,是神異物類生長之處,也是聖人仙人聚集的地方。
山中出五色的雲氣、五色的流水,其中白水向南流人中國,名叫黃河。
崑崙山與天的正中相對應,居於地的最中央,有八十個州分佈環繞在它的周圍。
中國處於東南方,是其中的一個州,這是一塊美好的地方。
【原文】
中國之城,左濱海,右通流沙,方而言之,萬五千里。
東至蓬萊,西至隴右,右跨京北,前及衡岳,堯舜土萬里,時七千里。
亦無常,隨德劣優也。
【譯文】
中國的地域,左靠大海,右通沙漠。
取正方而言,邊長一萬五千里。
東到蓬萊,西到隴右,北面跨越荊北地區,南面直到南嶽衡山。
堯舜時土地方圓一萬里,到商湯時為七千里,這以後也沒有個定准,總之是隨著君王的德行優劣而變化。
【原文】
堯別九州,舜為十二。
【譯文】
堯在位時把中國分為九州,舜時則分為十二州。
【原文】
秦,前月藍田之鎮,後有一胡一 苑之塞,左崤函,右隴蜀,西通流沙,險阻之國也。
【譯文】
秦,南面有藍田關這樣的要地,北面有與一胡一 地接壤的邊塞,左面是崤山、函谷關,右面是隴右和蜀地,西南又一直通向沙漠地區.這是一個形勢險要的國家。
【原文】
蜀漢之土與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礙,隔以劍閣,窮險極峻,獨守之國也。
【譯文】
蜀漢的領土與秦在同一個地區,南面跨越邛都、搾都兩個部落國,北面以褒斜道為阻隔,西面靠近隈礙這一天然屏障,再加上險峻的劍閣把它與外界隔絕開來,所以這是個適宜獨自據守的國家。
【原文】
周在中樞,西阻崤谷,東望荊山,南面少室,北有太岳,三河之分,雷風所起,四險之國也。
【譯文】
周處於中心樞紐部位,西南有崤山、函谷關作屏障,向東望去是荊山,南面朝著少室山,北面有太岳。
它位於河東、河內、河南的分界處,風雨從這兒興起。
這是個四周都是要塞的國家。
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墟後,確定把洛一陽一作為周朝的東都。
【原文】
魏,前枕黃河,背漳水,瞻王屋,望梁山,有藍田之寶,浮池之淵。
【譯文】
魏,前枕黃河,背靠漳水,瞻望王屋山和呂梁山,有產美玉的藍和名叫浮池的深潭。
【原文】
趙,東臨九州,西瞻恆岳,有沃瀑之流。
飛壺、井陘之險,至於穎一陽一、涿鹿之野。
【譯文】
趙,東到九門,西望恆山,有瀑布傾瀉的流泉,有飛狐、井陘這樣的一交一 通要隘。
趙的地域一直延伸到穎一陽一、涿鹿之野。
【原文】
燕,卻背沙漠,進臨易水,西至君都,東至於遼,長蛇帶塞,險陸相乘也。
【譯文】
燕,向後退背靠沙漠,向前進面臨易水,西到軍都,東到遼河,有長蛇般的帶狀邊塞,險地一個緊連著一個。
【原文】
齊,南有長城、巨防、一陽一關之險;北有河、濟,足以為固;越海而東,通於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險,阪固之國也。
【譯文】
齊,南有長城、巨防、一陽一關等險阻,北有黃河、濟水作為堅固的邊防。
越過東海向東,與九種外族相通。
西面與高峻的泰山、配林山相接界,這是個險要而易於固守的國家。
【原文】
魯,前有淮水,後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
大野廣土,曲阜尼丘。
【譯文】
魯,前有淮河,後有泰山,它面對蒙、羽二山,洙泗二水從這裡穿流而過。
在這片廣裹的土地上,出了個大聖人——曲阜孔丘。
【原文】
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有孟諸之澤、碭山之塞也。
【譯文】
宋,北面有泗水,南面一直到睢水和渦水,有孟諸沼澤、碭山要塞。
【原文】
楚,後背方城,前及衡岳,左則彭蠡,右則九疑,有一江一 漢之流,實險阻之國也。
【譯文】
楚,後面背靠方城山,前面一直到衡山,左面有彭蠡湖,右面有九疑山,長漢漢水穿流而過,實在是一個形勢險要的國家。
【原文】
南越之國,與楚為鄰。
五嶺已前至於南海,負海之邦。
一交一 趾之土,謂之南裔。
【譯文】
南越這個國家,與楚國是鄰邦。
它從五嶺向前一直延伸到南海,國土背靠大海,跨越一交一 趾地區,人們稱它叫「南裔」。
【原文】
吳,左洞庭,右彭蠡,後濱長一江一 ,南至豫章,水戒險阻之國也。
【譯文】
吳,左邊是洞庭湖,右邊是彭蠡湖,北面瀕臨長一江一 ,南到豫章郡,是個以水為界、形勢險要的國家。
【原文】
東越通海,處南北尾閭之間。
三一江一 流入南海,通東治,山高海深,險絕之國也。
【譯文】
東越通向大海,這海處於南海與北海的一交一 界處。
東越的眾多河流注入南海,其地域延伸到東冶一帶。
山高海深,是個形勢險要之極的國家。
【原文】
衛,南跨於河,北得洪水,南過漢上,左通魯澤,右指黎山。
【譯文】
衛,向南跨越黃河,北方有淇水流過,南方經過濮水之上,左邊通到阿澤,右邊直指黎山。
【原文】
贊曰:
地理廣大,四海八方。
遐遠別域,略以難詳。
侯王設險,守固保疆。
遠遮川塞,近備城堭。
司察奸非,禁御不良 。
勿恃危阨,恣其一婬一荒。
無德則敗,有德則昌。
安屋猶懼,乃可不亡。
進用忠直,社稷永康。
教民以孝,舜化以彰。
【譯文】
贊曰:中國的地域多麼遼闊廣大,它通向四海和八方。
那遙遠的異地絕國,只能略說而難以敘述周詳。
王侯們各自設下險阻,守護國家保邊疆。
遠有山川要塞掩蔽,近有護城壕溝備防。
要嚴加督察國內的奸邪,隨時抵禦膽敢來犯的惡狼。
可別倚仗地形的險要,無所顧忌地佚樂放蕩。
君王無德必將導致失敗,有了美德國家一定昌盛興旺。
安居時依然要戒懼思危,方才能使國家永遠不亡。
進用忠誠善良的人才,國家定可永葆安康。
要用孝道來教育百姓,讓虞舜的教化永遠發揚。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