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
晉獻公假途滅虢
晉國原名為唐,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給他的弟弟叔虞的封地。
叔虞的子孫改名為晉,並曾先後遷都到曲沃、絳、新田等地。
西週末年,晉文侯幫助周平王東遷,為東周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晉武公即位後,曾活捉戎狄首領詭諸,後來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詭諸。
武公去世後,詭諸即位,是為晉獻公。
晉獻公即位時,晉國只是一個「其土又小,大國在側」的「偏侯」,後來之所以能一躍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全靠晉獻公奠定的堅實基業。
他奉行尊王政策,提高晉國在諸侯中的聲望;對那些頑固守舊的舊貴族予以嚴厲的打擊,削弱了舊的一一奴一一隸主貴族的勢力,又大力培養積極進取的異姓卿族,給新興封建勢力的成長創造了條件。
《周禮》書影 所謂周禮有兩層意思:一是周代的禮法、政法制度,其中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及與其相對應的政法、禮法制度,它們有力地維護了周的統治;另一層意思是禮俗,包括周代的各種文化制度、風俗。
晉獻公還積極擴充自己的實力和拓展疆土,他決定南下奪取崤函要地。
晉國的南面有虞(今山西乎陸北)和虢(今河南陝縣境)兩個國家。
虞和虢相鄰,邦一一一交一一一很好,不管晉獻公出兵攻打哪一個國家,另一個國家都會出兵救援,兩國聯合會是晉國的勁敵。
晉獻公問計於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在虢國的北境,是晉攻魏的必經之路,於是獻計先向虞借道攻虢,使虞國孤立,再尋找機會滅掉虞。
他說:「要先離間兩國的關係,虞國國君目光短淺、貪圖小利,喜歡寶馬美玉,我們就以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為借口,投其所好,他一定會答應借道的。」
晉獻公有些捨不得這些珍寶,荀息明白他的心思,勸解道:「主公放心,這些寶物不過是暫時存放到虞公那裡,等我們滅了虞國,它們不就又是您的了嗎!」晉獻公覺得有道理,就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公得到晉國饋贈的寶物,一愛一不釋手,荀息又能言善道,說得虞公當即答應借道,雖然虞國的大臣們一再勸阻,但虞公得到了晉國的好處,執意同意晉國借道伐虢。
當年夏,晉國攻下虢國重鎮下一陽一(今山西平陸境),控制了虢虞之間的要道。
之後,晉國故意在晉國和虢國邊境製造尋釁生事,最後,終於找到了攻打虢國的借口,於是晉又故技重施,向虞借道,並承諾會將戰利品分給虞國。
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堅決阻止借道給晉,他對虞公說,虞國和虢國是近鄰,唇齒相依,是互相幫助互相依存的關係,如果虢國被滅,則「唇亡齒寒」,虞國一定隨之而亡,因此勸虞公千萬不能答應借道給晉國。
但虞公認為,晉、虞本是同宗,不會相欺,而且晉國特意送來寶馬美玉,已經充分顯示了要和虞國一一一交一一一好誠意,現在他們只是想借路走走,對虞國也沒什麼妨害。
宮之奇無奈地連連歎氣,他料定,虞國不久之後必會滅亡,於是帶著家眷離開了虞國。
公元前656年,晉軍攻破虢國都城上一陽一,虢國被滅。
然後,晉就將軍隊暫時駐紮在虢國休整,晉國大將裡克假稱生病,遲遲不肯班師回晉國,虞公也沒有懷疑。
後來,晉獻公又約虞公出城圍獵,趁虞公出獵在外的時候,駐紮在虢國的軍隊向虞國的都城發起了進攻,晉獻公把虞公抓住,虞國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晉國消滅。
___相關文章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