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
盤庚遷殷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定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從成湯建國到帝辛(紂王)滅亡,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歷經600多年。
這600多年的前300年當中,商五次遷都。
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寫道:「殷人屢遷,前八而後五。」
「前八」是指商朝建立之前,商族就曾八次遷徙;而「後五」則是指到湯建立商朝以後,又經歷了五次遷都。
這五次遷都,在古書《竹書紀年》中均有記載,分別是: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
數千年以前,生產力落後,人類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抵禦自然災害,一旦有洪水氾濫、氣候乾旱等天災襲來,輕則生活環境毀壞殆盡,重則整個群體就此滅亡。
為了尋找適宜生存的地方,很多部落不得不四處遷移,這也是商族屢次遷徙的原因。
但是到了商朝建立之後,人類已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生產力大大發展,為什麼還多次遷都呢?
縱觀商都頻繁遷徙的歷史,時間主要集中在仲丁至盤庚九王期間,《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仲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伊尹憑著自己的才能,輔佐了商朝五位君主,為商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基礎。
然而正是因為國家穩定,百姓安居,天下太平了,君主們便覺得可以盡情享受了,於是滋生了貪圖享樂,奢侈無度的作風。
商朝的繼承製度是兄弟享有優先繼承權,沒有兄弟才傳位兒子,因此很多人對王位都虎視眈眈。
從仲丁開始,王室子弟為了爭奪王位鬥爭加劇,政治動盪連綿不斷,王室力量日衰,國力減弱,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趁機反叛,再加上水澇、乾旱等天災不斷,商王室的統治陷入內外一一一交一一一困的危機中。
而對君王來說,這時遷都則是轉嫁危機,擺脫困境的上上之選。
商王朝建立後多次遷都,到一陽一甲即位時,都城已經遷到了奄,這時商王室奢侈無度,內部的權力和利益鬥爭日益升級;一一奴一一隸主們過著驕奢一婬一逸的日子,一一奴一一隸卻受著殘酷的剝削,很多一一奴一一隸不堪忍受紛紛逃亡,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四方諸侯也相繼叛亂,國家混亂不堪。
就在這時,一陽一甲死了,他的弟弟盤庚繼位,從仲丁到盤庚,歷經「九世之亂」,商朝的統治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盤庚,甲骨文作般庚,名旬,祖丁子,一陽一甲弟,是商湯的第九代孫、商朝的第二十個王。
根據《夏商週年表修正》,其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300至公元前1277年,共28年,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國王。
盤庚亂世即位,富有憂患意識,他敏銳地看到了國家的混亂,也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知道長此以往,商朝離滅亡就不遠了。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擺脫政治困境,挽救商王朝的衰亡,盤庚決定放棄已經很繁華的都城奄,選擇一個可以長遠發展的地方重振朝綱。
他派人四處考察,得知當時的北蒙(今河南安一陽一),雖人煙稀少未經開發,但那裡水土豐美,山有野獸,水有魚蝦,自然條件比地勢低窪的奄更適合做都城,而且遷都到此,還可以抑制貴族的奢侈,緩和階級矛盾,減輕自然災害。
於是,盤庚決定遷都到北蒙,藉機將各種矛盾一次一性一肅清。
但盤庚遷都的決定一出,當即遭到大多數貴族的反對。
王室和貴族們擔心遷都以後,自己享受的特權就受到削弱,再加上奄熱鬧繁華,他們貪圖安逸,不願搬到荒無人煙的北蒙重頭再來。
有些貴族為了阻止盤庚,還煽動百姓起來反對,一時間盤庚周圍充斥著反對的聲音。
儘管如此,盤庚堅定地相信遷都可以加強鞏固統治地位,因此遷都的決心非常堅定。
為了動員遷都,他把一一奴一一隸主貴族召集起來,做了一次重要的訓話,向大家表明遷都的好處,徵引「古我先王」、「恪謹天命」的例子,突出了天命的不可違抗,說明遷都合乎天命,以此來平息不滿情緒。
一一奴一一隸社會的人們很迷信神權,因此盤庚的天命說法是很能爭取人心的。
在講話中,他斥責大臣們疏忽職守,沒能使百姓瞭解遷都的深遠用意,以至人心浮動,無端生事;嚴厲訓斥了王室貴族們貪圖安逸、不願遷徙的行為,並強硬地表示,如果不服從遷都命令,就會嚴懲不貸。
之後,盤庚的語氣又緩和下來,徵引古代君臣互相信任,通力合作,而使國富民強的例子,希望臣子們能和他一心,一起度過目前的難關,講話都在情理之中,有很強的說服力,體現了一個有遠見卓識、氣魄十足的古代政治家的風範。
後來,他的演講辭被記錄下來,收進了《尚書》中,至今人們常用的「星火燎原」、「有條不紊」等成語還是從他的講話中凝練出來的。
盤庚遷都的決心非常堅決,最終勝過了反對勢力。
在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前1298年,盤庚帶著平民和一一奴一一隸,西渡黃河,浩浩蕩蕩地往北蒙搬去,史稱「盤庚遷都」。
後來北蒙改名為殷,因此也稱「」。
遷都以後,人民到了新地方有些不適應,貴族便利用這一點,通過百姓給盤庚壓力,企圖搬回舊都。
盤庚強硬地制止了這種做法,並著手在新都整頓商朝的政治,他自覺吸收先王「古我先後,罔不惟民之承保」的治國經驗,認為想要受到人民的擁護,就要懂得與人民同甘共苦,因此他很注重體恤民情,推行的政策都比較開明,選用官吏也從人民的角度考慮,只任用那些一愛一護民眾之人,要求官吏們永懷一顆一愛一民之心,同時還要求貴戚親族們摒棄私心,施惠於民。
很快,殷就發展得十分繁榮,成了政治經濟的中心。
《史記·殷本紀》記載,都城遷到殷之後,盤庚「行湯之政」,恢復了「百姓由寧」、「諸侯來朝」的盛況,徹底扭轉了「九世之亂」造成的混亂,出現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富足繁榮的局面,衰落的商朝從此復興了。
盤庚作為一代商王,以其深謀遠慮,完成了遷都的盛舉,為武丁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礎,被稱為「中興」之主。
遷殷之前,商曾數次遷居,但自從之後,直到商朝滅亡的270多年裡,商朝的都城一直在殷,因此商朝又稱殷朝,或稱殷商。
由此可見,盤庚力排眾議,遷都至殷的決策非常英明。
___相關文章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