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
傅說拜相
盤庚遷殷以後,權貴和百姓們把所有的一精一力都放在了建設新都城上,因此階級矛盾得到緩解,商朝的國勢處於上升階段。
後來,盤庚去世,王位相繼傳給了弟弟小辛和小乙。
小辛和小乙在位時間都不長,且沒什麼建樹。
小乙去世後,就由小乙的兒子,也就是盤庚的侄子——武丁繼承了王位,成為商朝的第23個君王。
相傳武丁還年幼時,父親就讓他到民間遊歷,廣泛地接觸社會生活,以便體察民風、增長見識和鍛煉才能。
武丁來到黃河兩岸的百姓中間,瞭解當地人們的生活,認識了很多平民和一一奴一一隸。
他從不以王子的身份自居,非常謙虛好學,甚至還和這些人一起參加勞動。
在民間生活了幾年,武丁掌握了勞動的技能,重要的是體驗到生活的不易和勞動的艱辛,瞭解了很多社會底層的實際情況。
小辛、小乙兩代君王在位時,一直受著西戎的威脅,武丁即位時,朝政已衰。
但武丁胸懷天下,志向遠大,即位後便決意振興大業。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
為此,他下令群臣到各地去尋訪、舉薦賢能之士。
那時,在虞、虢兩古國的一一一交一一一界處,有個叫傅巖的地方。
賢人「說」不知怎麼淪為一一奴一一隸,來到傅巖做苦役。
傅巖是陸鹽運銷到黃河以南的一一一交一一一通要道,高山聳立,到了夏季,山頂的積雪融化,山澗水流暴一漲,往往形成洪水淹沒道路,中斷一一一交一一一通。
這裡的一一奴一一隸們就用慣用的土石阻攔洪水的方式,收效甚微。
說在和許多一一奴一一隸一起勞動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勤於思考,針對洪水發明了版築術,就是在兩塊木板間填滿泥土,然後把泥土夯實,就築成了厚實的土牆,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
這種方法不但能很快建起堤壩,而且建出來的堤壩堅不可摧,後來,大家甚至用這種方法來築路造房。
說因此聞名遐邇,從此靠版築維持生計,雖有才幹,卻無從施展。
後來,武丁在全國範圍內徵選賢人,負責在傅巖築防洪堤壩的百工就向武丁舉薦了說。
武丁聽說了他的事跡,便親自去面見他,請教治國平天下的辦法。
說談吐不凡,對答如流,分析問題極為深刻。
武丁覺得說的確是經世濟民的奇才,相信他就是那個能輔佐自己建功立業的人,暗自下定決心要重用他。
但是,武丁也知道,要啟用說必然會遭到王公大臣的強烈反對,因為人們心裡有很深的貴賤等級觀念,而說恰巧就是個一一奴一一隸。
怎樣才能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呢?自己剛剛即位,政事還不是很熟悉,需要王公大臣們的支持,因此重用說的事情只能先緩一緩,想想辦法。
為此,武丁三年來沒有處理政事。
每天上朝,他都一言不發,只聽大臣們議論,自己則從旁觀察,瞭解國事的同時,也可避免受一奸一佞小人的左右,還要尋找啟用說的機會。
大臣們不知武丁在想些什麼,各個都謹言慎行。
三年來,武丁發現群臣和百姓都非常重視祭祀活動,每次都盛大隆重,可見人們很迷信鬼神,武丁就利用這一點,想出了一條妙計。
一天,上朝時,武丁假意睡著,還輕輕地打著鼾,大臣們見此,沒人敢叫醒他,也不再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武丁醒來,一揉一揉一眼睛說,他夢見先王湯告訴他上天要賜予他一個賢人,輔佐他處理政事。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是真是假。
於是,武丁就說出自己夢中賢人的模樣,並讓畫師畫了下來,命人去尋找。
既然是天意,大臣們當然不敢怠慢。
先是對照各級官員,沒有找到和畫像相符的,接著就開始到民間去找。
終於在傅巖找到一個跟畫像上一模一樣的人,這個人就是說。
大臣們把說帶到武丁跟前。
武丁笑道:「他正是我夢到的賢人。」
這時,大臣們雖然知道說是一一奴一一隸,但因為是上天指派來的,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武丁任命說為大宰,說當即權傾朝野。
說當上大宰後,對武丁忠心耿耿,毫不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武丁。
他大力改革政治,「嘉靖殷邦」,使得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得到振興,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階級矛盾也有所緩和,商因此復興起來。
國力強大後,武丁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發動了大規模戰爭,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捉獲了大量俘虜做一一奴一一隸。
商王朝的統治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或是「殷道復興」,武丁一朝,成為商代後期的極盛時期
武丁在位59年,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商朝國君。
他憑著雄才大略創造了商王朝的鼎盛時期,是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被稱為高宗。
而輔佐他成就大業的說,被武丁尊為聖人,後來因為他是在傅巖從事版築時被武丁啟用的,因此便稱為「傅說「。
傅說品德高尚,才幹超群,他提出的治國方略,挽救了商朝的沒落,是殷商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及建築科學家。
他身為一一奴一一隸時,創造了「版築術」,如今俗稱打牆,是我國建築科學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推進了人類建築史的進步;為相後,成為著名的中興之相,留下了《說命》三篇,收錄在儒家經典之一的《尚書》裡。
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其中通過君臣間對話的方式,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
上篇記錄的是傅說與武丁初見的過程,和他談論君王要虛心納諫的主張;中篇記錄傅說和武丁討論治國方略的對話;下篇則是君臣互相勉勵的言辭,其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為千古不朽的名句。
___相關文章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