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二十三回 貪功謀害傾家業 遇救收留脫網羅:惟今愚兄有急難,刻夜要奔出王城,是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二十三回 貪功謀害傾家業 遇救收留脫網羅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第二十三回 貪功謀害傾家業 遇救收留脫網羅

當時太子見問,曰:「此人乃安員外從侄兒。

惟今愚兄有急難,刻夜要奔出王城,是以待來一別,未知汝令堂母貴體近日痊癒否?」

侯拱曰:「哥哥,家母病勢倍加沉重,但未曉汝有何急難,要連夜奔逃?」

太子低言曰:「兄弟,吾一日不別汝,一日不說知。

今急難分離之際,不得不直言真情矣。

吾非別人,乃東宮太子慈雲也。

只因日午中排擺牛羊陣,過往神殺了公差,惹出大禍,安周平盤潔出根由,往濟南府出首擒拿,不日兵到。

故小姐改裝隨吾奔出,王城無處可投,且跑往潼關,知會高王。

倘汝母痊癒日,即可到關相會,不可在家作此市井賤役。

孤或藉天祐,有回朝之日,同享榮華之福。」

候拱聞言大惱,罵聲:「安周平逆賊好狠心!不保東宮殿下,反助奸臣,惡逼吾君臣弟兄分離。

只恨吾家母有病不痊,是至不能即日隨駕,只可恨安周平為人心術不端也。

惟今時一交一 二鼓,想必內城已關鎖了,不免待至明天五更,城門開放,奔走未遲。

他到濟南府出首,有三天後方能到此。

休得著忙,且排上夜膳飽食五更,然後待弟送二人出城。」

太子聽了,無奈只得留下。

用過晚膳,言談一番,不覺已是五更初。

是晚侯拱進內,近母親床 邊將結拜王勇不料是當今殿下慈雲,「卻被安員外往濟南府出首。

敢得他女兒報知消息,今天一同逃走。

母親應該痊癒,三兩天安寧;若果該命絕,一兩天好死去,待孩兒隨從保駕。」

姜氏怒笑一交一 半,曰:「可惱狂莽兒,好生不孝!人之生死有定,豈汝所得心願取捨?」

語畢侯拱出堂。

太子、瑞蘭辭別。

侯拱一程送出王城,弟兄灑淚分離。

太子叮囑:「早日到潼關相會。」

侯拱允說:「哥哥二人前途保重。」

分手而回,按下慢表。

再說安周平到得濟南府,一一稟明。

知府大驚,即日傳諭知會文武官員刻日興兵一千,日夜跑走。

一連三天,到得歷城縣。

眾兵將安家莊重重圍困下。

是日安周平進內堂,不見了太子,大驚,慌忙進內堂,一見妻即動問:「太子何在?」

一鄧一 氏見問,兩淚一交一 流,曰:「汝女兒不肖,口是心非,好好奉承於妾,用酒灌醉於我,夾帶了金銀,一同太子逃走了。」

周平驚怒,騰騰跑出堂下跪:「總兵大人,知府大老爺,不想老漢女兒不肖,通知消息,夾帶了金銀與太子逃奔去了。

望懇大人發兵,各路追擒。」

總兵大怒曰:「好生可惡,誆騙本將軍勞師動眾,死有餘辜!」分付:「鎖押起。」

命眾兵且搜查來,將金銀器皿、貯積穀糧抄出,滿門一奴一婢押回營所,將屋宇、田地產業歸於官庫,再命兵丁各處盤查。

按下不表。

再說太子、瑞蘭君妻二人逃出數天,此日未時候忽狂風一陣,山前跑出一猛虎,將君後二人衝散。

君東妻北。

此獸不傷害者,想必待他君臣拆散,各各易於行走,也未可知。

此事先表安瑞蘭,驚得魂飛魄散,嚇死在海旁邊。

悉遇一漁翁老夫妻,兩口灣舟於海旁正在造炊早膳。

漁翁出船頭一看,只見一少年身穿白綾、下著紅紗褲子,睡在海旁側,覺得稱奇,「莫非死去之人?」

即跑上岸途,見此美少年面如土色,大呼數聲,只見悠悠一息之氣。

漁翁即呼喚婆子扛抬此人上舟船。

將息一刻,悠悠漸醒。

婆子將熱湯灌入口中,騰騰喝下。

雙目一開,只見舟中兩位白髮公婆,心下未明在於舟中,即請問公婆名姓,「緣何救搭吾在此舟中?」

老漁翁曰:「老拙名王福,是一海捕魚人。

老夫妻操舟度日。

請問少年極似女扮為男模樣,未知是否?高姓尊名,那方人氏,驚死於海旁有何緣故?」

瑞蘭見問,想他兩老漁翁夫婦,生得慈祥之貌,料非凶強之輩,不妨實說。

即曰:「一奴一實小小弱女,是梅花莊上安周平之女,歷城縣人。

不幸生母歸世日久,只因後母不良 ,屢遭鞭撻之苦,今趁一奴一父往別縣收取租業,要圖陷害,故出於無奈,改扮為男逃奔出外,投親母舅。

不想閨幃嚴守,寸步未登外堂,那知母舅在那方?奔逃數日,誤進荒丘海旁,卻被狼虎趕逐。

只道性命傷殘,今得老丈夫婦救搭,恩德如天。

還請問此處是何地頭?」

漁翁曰:「此地非歷城縣,乃同府隔縣禹城縣也。

問水道舟往三天可至,安小姐可放心,待老拙夫婦送汝回歸,自得父女重逢,可將此情由白知父親,自有責罰後娘兇惡,自後不敢作難小姐矣。」

安小姐聞言含淚曰:「一奴一今有意逃出,又未知父親何日回家。

倘或吾先回,父親仍未歸家,後母肆虐再難堪矣。

一奴一今在此無恩可報,願拜老丈夫婦為父母,早晚侍奉,少報深思,未知容納否?」

漁翁夫婦喜悅,齊言:「吾兩者並無男女所出,今安小姐自願屈身拜繼,是萬千之幸。

惟老夫婦心有不安,想來小姐乃玉葉金技之貴,我乃微賤一蛋戶之家,怎好屈辱小姐,恐憂福薄難當。」

小姐曰:「何須過謙別分貴賤。

一奴一蒙汝夫婦再生之德,是意出於至誠,且請坐下,待女兒叩禮。」

夫婦大悅,挽扶而起。

一同用過早膳,解纜開舟也且慢表。

再言太子被虎衝散,恰似喪家之犬、漏網之魚,跑走一程,已有十里之路,神魂定下,曰:「不好了,吾乃男子漢,抵捱過多少勞苦,易於逃遁。

安小姐與孤許下終身,他乃未出閨幃弱女,想來十有九死害於虎口無疑矣。

可憐他少年弱質,一心為孤逃難,害他一命,即鐵石肝腸,不無下淚,令人痛心。

倘孤有日登朝決不辜負汝恩情也。」

一路慘傷下淚,道向西北而走。

要往潼關非三天兩日可到。

一路行程十餘天,仍是山東萊州府。

日跑行程,夜宿旅店,獨行自走寂寞淒涼。

時維殘夏,初一交一 秋日,金風薦爽,萬籟無聲。

行至人煙蕭索之地,荒丘曠野,無人之處,黑夜中難以行走,只得身投古廟歇息一宵,然後跑路。

不想是夜偶遇一鼠賊,偷盜東西也進廟宇中躲宿。

當下太子熟睡,一日跑走,勞苦睏倦,臥去鼻息如雷。

賊人一大喜,只見太子旁側一囊拋下。

伸手楂拾覺得沉重,抖開內有金銀十餘錠,約有二百餘兩。

急忙忙攜起跑出廟宇而去,言:「今宵爽快,出門不一刻得此大注財帛,妙不過也。」

有太子睡至紅日東昇,悠悠醒來,不見了香囊。

四週一觀,言:「不好了,昨夜睡去,卻被賊人盜去香囊,銀子盡去一空。

想來真乃命蹇時乖。

既沒了銀子,怎生度日覓食?」

左思右想只得跑出廟宇中,想來:「乞丐求食,豈不辱沒先王祖宗?但思昔日臥龍太子也曾出街頭叫化,後來也能興周家天子。

吾先朝呂蒙正丞相也曾寺門求借糧米,尚被僧人所辱,後來中試,位至首輔之尊。

今且不免效著古人,從權行事,也出於無奈矣。」

行行不覺到一街道中鬧興之所,人煙稠密。

悉遇巡按御史程光到境,太子不知迴避,撞至攔鑾。

役人一大喝:「該死瞎目乞丐之徒!要撞大人馬頭,拿下!」差人正要動手,有程按院在大轎中一看,此人年紀十六七上下,生來堂堂一表龍鳳之姿,斷非下等流人。

喝聲:「且住。

將此人請下船,不許動粗。」

家丁人見程大人如此分付,不敢動手,且留下同行,一齊下了大舟。

程大人下坐,分付帶進太子至大艙。

太子一見倒身下跪曰:「大人在上,小人叩頭。」

程大人曰:「看汝一少年,堂堂一表,也該知其國法,緣何將好本院馬頭直撞?幸本院不以此為較論。

汝是那方人士,緣何充作乞丐下流?且直言知本院。」

太子曰:「大人聽稟訴上。

小人乃河南省潼關湘陽人氏,姓周名俊,隨父貿易於山東,販賣綢匹,卻被強賊打劫。

父墮水中,死生未卜。

小人水裡逃生,進退無門,只得忍辱偷生,街頭乞丐。

至飢餓中,頭暈目花,衝撞大人輪駕,罪該萬死。

惟幸大人恩涵赦宥,深感大恩,如天之廣矣。」

程大人曰:「本院也順道巡政河南,且跟隨本院回歸故土,尋訪著落父親,自有骨肉重逢之日,汝心意如何?」

太子聞言大悅,不住連連叩首,「得蒙大人福星恩照,來生犬馬圖報,小人何其幸也。」

叩首而過小舟,一路隨著程爺往河南地面而來。

一路涉水登山,所到各道路卡口關津俱有文武官員迎接。

擔拾至月餘方到河南境界。

進於開封府城任所,本城眾文武官員迎接叩見畢,俱備回衙中。

程爺日暇無事,盤詰太子,只見此子對答如流,氣象迥非凡質,心下糊疑,故一心不敢賤役此人,相隨不離左右。

是夜八月中旬,十五佳節,太子吃酒多過數盅,不覺在花園中望月亭身睡熟。

時一交一 二鼓。

卻言程光老爺並無子嗣,單生一女,乃前妻正嫡所產。

是夜,程玉霞小姐喚同心腹婢杏桃並夏蓮出國要頑。

只因小姐隨父到任七、八天,府行廣大,未及遍游內外,今夜趁月明佳節,遍游內外廳堂,又到花園頑耍。

主婢三人於樓台上排開桌子,香焚噴鼻,果品滿案。

拜月焚香已畢,各徑閒遊。

只見青松古柏,秀茂參天;黃菊桐花,芳香透苑,枝頭燦爛,皓魄光輝。

主婢正遊行間,將近望亭中,只見豪光一起,一金龍出現,倏忽不見了。

小姐嚇了一驚,喚杏桃速往看來。

杏桃領命進步一觀,並無一物,只有一人在亭中打睡鼻息呼呼,即回步上稟:「小婢並不見一物,只有老爺前者在山東帶來周生在此打睡。」

小姐暗驚:「曾聞父親稱讚此人『今須落泊,久後乃大貴之人。

』今見真龍出現,非同小可,不免待一奴一暗中詰問明此人,托了終身,況此子生來堂堂一貌,實稱吾心。

想杏桃是一奴一心腹之婢,夏蓮不可與聞,只憂他敗洩事風。」

想定,只呼夏蓮回繡閣煽茶泡好送來,夏蓮領命而去。

再分付杏桃將提籠引道至望亭一照,果見周生熟睡,猶如一芍葯少年,不勝暗羨,命杏桃呼喚醒周俊。

杏桃呼喚了數聲,「小姐到亭中拜月!」太子夢中驚覺,急忙忙起來曰:「小子只因酒多數杯,一時睡熟,不知小姐貴步到此,有失迴避,懇乞恕罪。」

小姐低聲曰:「請問先生仙鄉何處,高姓尊名?」

太子曰:「小人乃山東濟南府人,名周俊。

父貿易為商,一江一 中被劫。

得蒙大人救搭,深感大恩。」

小姐含羞欲語,冷笑不言,欲言又止。

杏桃會了小姐之意,開言曰:「請問周相公,家中有昆仲幾人,可曾定結良緣否?」

太子曰:「家中兩賤弟兄。

弟幼在家功書,惟小人父親選擇姻緣太高,尚未定結絲羅。」

小姐聞言暗暗大悅,只得含羞曰:「一奴一乃閨門之女,本不應於周先生之前啟齒,只為終身大事,不得不忍羞直言。

不幸生母早喪。

父親年紀已高,辛勤國政,於一奴一尚未結定絲羅。

後母時常吵鬧不安。

倘父親許親於同僚紈褲之兒,豈不有屈終身?一奴一觀周先生儀容威烈,氣宇超群,斷非池中之物,願托以終身,未知周先生容允否?」

太子聞言冷笑一聲,曰:「須蒙小姐不棄,但小人一民間賤質,豈敢仰扳小姐金枝玉葉之貴。

小姐豈不知,『草蛇難入龍窩,山雞怎歸鳳穴。

』此事小人怎敢斗膽允成。」

小姐羞得滿面紅紅,不敢答話。

只有杏桃告曰:「周相公,小姐以禮持身,不該女以求男,效著當年紅拂故事,實欲以身托於英雄故耳。

只恐明珠投於暗地,豈不有屈此貴品之姿?小姐之心盡白於此,懇祈周相公見諒,允成此姻緣,以就訂小姐終身有托。」

太子聞言暗想:「小姐乃聰慧之女,更具此芳姿而能分別貴賤。

何妨允准此段良緣?」

想罷即曰:「即蒙小姐不棄,不吝惜貴賤懸殊,惟小人學淺才疏,有辱屈小姐。

無可為憑,只有對月一拜,以表百歲和諧,未知尊意如否?」

小姐低言曰:「此言深為有理。」

杏桃即將氈毯左右鋪陳。

二人對月上稟祝蒼天已畢起來,太子無物相贈,只得在懷中取出陸母后包裹血詔書龍鳳白綾一幅,相送遞上,言:「小人家慈在世時繡刺,與小人蓋體。

今送上小姐,暫為表記。」

未知小姐接轉如何答話,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第一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第二回 遵國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第三回 保忠良視死如歸 抹奏折被蒙似偶第四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五回 露機謀含冤殞命 盡臣節構死毆奸第六回 辱龐妃鄭彪中計 保藩王趙儲規陳第七回 投古廟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結拜第八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洩機表儲第九回 赦藩王回關復職 妒仇嗣買馬為名第十回 岳元帥詐病回師 耀武侯提兵代印第十一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十二回 洩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第十三回 劉家莊佳人著祟 雙龍山傑漢招親第十四回 忘大義小人洩忿 假辦公奸佞窮過第十五回 辜恩狠毒難逃法 守禮賢良易喪身第十六回 圖殺奸臣因致仕 重托孤兒悔昔非第十七回 洩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十八回 王太子招災遇舅 孫指揮狹路逢仇第十九回 范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第二十回 存大節龐清捐軀 施妖術道人傷將第二十一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二十二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二十三回 貪功謀害傾家業 遇救收留脫網羅第二十四回 贈龍帕露洩真情 拘儲君傷殘家口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第二十六回 識儲君主心結拜 賺佞黨用智安排第二十七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二十八回 奉懿旨提兵對壘 破大敵用火攻營第二十九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三十回 貪功奸佞終難遁 有福君王定脫危第三十一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三十二回 破妖術眾軍授首 解重圍五路興兵第三十三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群奸第三十四回 眾藩王起義興師 群奸佞交鋒遭網第三十五回 獲私書封臣會合 誅奸佞繼統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