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豈有此事?休得欺瞞,且一交一 出太子同解,不然本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

再說程爺聞杜景言太子被夫人私放脫,將兒子增死自盡,身頭一搖,曰:「將軍說那裡話?汝立心要領拘太子回營,定然先將太子謀害了,暗帶首級回朝,實欲吞奪本官功勞耳。

豈有此事?休得欺瞞,且一交一 出太子同解,不然本官斷不干休。」

杜將軍曰:「現有夫人一屍一首、兒子一屍一骸在此,大人難道不准信不成?末將已差兵丁四路追訪,倘帶獲回便可洗清末將之心矣。」

程爺曰:「此事本官也難辨真假,且一同回朝面聖奏明此事為妥。

當日只因太子落在本官府中,將有一月,又被汝播揚於眾人耳目。

猶恐傳入汴京,日後聖上怪責起來,吾命在汝掌中。

如今奏明此事是非曲直,悉憑聖上公斷,本官方得無礙也。」

杜將軍曰:「也罷,汝逼劾我有奏言,難道末將無有辯言,不容我訴奏不成?」

當日二人各雇大舟登程。

文武百官遠送,按下不表。

再說太子黑夜中奔逃,兩足不住,只有路跑走。

此十七之夜,月色光輝。

已有六十里之遙,天色光亮,只覺兩腿酸麻,難以走動。

跑至一山坡,古松之下,將身倒睡,身困人倦,鼻息呼呼響亮。

再說山腳下有一世襲功勳之後,號曰太平莊。

此人姓趙名彥龍,乃開國功臣趙普丞相之後。

此人年方十八,武藝高強,弓箭精巧。

是日五更天帶了家丁數十名,登大荒山射獵。

各家丁分頭打射。

趙公子箭法稀奇,一刻之間打射鷹雁無數。

正在打圍慶鬧之間,只見山坡內紅光陣陣,透上九霄。

趙公子一觀,曰:「奇了!緣何山谷內紅光陣陣透出?」

即飛馬跑近。

並無一物,即松蔭下草堆裡睡熟一人。

趙公子想來,此人有紅光透起,料非問等之輩,緣何一人獨睡於荒山?此必有其故,待吾呼喚醒他,問其緣由,看是如何?即命家丁數人上前呼喚高聲。

太子夢中悠悠醒來,雙目呆擦,只見七八人圍繞立著。

太於只道各人拿捉他,兩臂展開,左右一蹁,數名家丁各各跌仆下。

趙公子在旁見此人拳腳活動,上前雙手一架曰:「且慢動手。

汝這少年不知好歹,妄用拳腳。

吾好意命家人呼醒汝,以免遭山獸所害,汝不分皂白將吾家人打倒,是何道理?看汝儀表不俗,一貌慈祥,也非強狠之輩,汝是何方人氏,高姓尊名?」

太子聞言,深深打拱:「一時睡醒,冒昧無知,誤犯汝家人,小子只道強人搶奪,妄動不該,當伏祈恕有。

小生乃山東濟南府人,姓周名俊。

隨父為商,一江一 中被劫。

得蒙巡撫程大人搭救收留,帶到河南來,卻被夫人趕逐出。

無地棲身,只睏倦不得已,睡臥於山坡。」

趙公子曰:「原來周兄乃外省人,不幸被劫,又被夫人不肯收留。

吾今見汝拳藝精通,且請歸寒所暫為屈駕,待有因便,回歸故土。

未知周兄意下如何?」

太子喜悅,曰:「得蒙提拔,銘德難忘。」

是日與趙公子攜手下山,一路言談甚覺投機。

住語大子安身此地,再說程玉霞小姐。

一見父親回朝帶攜太子,暗中詰問明家丁,方知後娘差人往報杜鎮台,押解去太子。

心頭悶悶不樂,將側窗推開,一望街衢,略解愁煩。

不料福無重注,禍不單行,遇著本土一武員。

是武衛大將,拜龐國丈門下,加封耀國公,姓劉名威。

公子名耀光,年方二十歲,恃父官高職顯,專一不法、強搶民家婦女、白取鋪戶東西、容縱家人欺壓,種種不法。

萬民怨恨,個個憎嫌,只懼他勢大官威,那人敢惹?此狼虎是日帶了一班狐一黨一 家丁遊獵而回,在巡撫後街經過。

橫牆上露出佳人,猶如仙宮仙女一般。

雙目注射美麗佳人,不勝羨慕。

程小姐將窗閉下。

有劉公子念著佳麗不忘,想下一計。

命家童攜帶白金三百兩,來到巡撫公府。

內有一人姓趙名仁,訪知乃程巡按內戚,故來相見此人。

是日傳帖相見。

趙仁曰;「劉公子光臨敝舍,有何見教?」

劉耀先曰:「無事不敢躁擾。

今弟輩力托一事,未知趙先生允辦否?」

趙仁曰:「未知公子有何委辦,倘得用命者,弟豈敢辭勞逆命?」

公子曰:「巡按程大人一女,絕色無雙,弟所目睹。

他與趙先生是聞內戚,未知是否?」

趙仁曰:「不差,是捨表妹也,名程玉霞。」

公子曰:「令表妹可許別人否?」

趙仁曰:「未也。」

公子大喜,即將愛慕緣由說知,懇求內助頂力。

「今有白金三百兩,送作茶資,倘事成之日,三千兩謝大媒。」

趙仁曰:「此女非杜夫人所生,乃吾母舅陳先夫人所產。

此事未知和諧否?只待兄一行,看是如何。

但茶金不敢叨領,且待事成,方領盛謝。」

公子只得收回,辭別叮囑幫扶。

趙仁允諾送別。

是日,特往程府。

進內命侍婢清出杜夫人出堂拜見。

敘過甥兒之禮,夫人曰:「賢甥到來何事?」

趙仁曰:「無事不敢驚動舅母夫人,只為著賢表妹良緣,受人力托。

只因本土一武衛大將軍、耀國公一公子,年方二八,文武全村。

他父在朝赫赫有名,實乃門當戶對,可稱佳偶良緣。

伏望舅母允就。

有此佳婿門戶,斷非辱沒汝程門。

未知夫人意下如何?」

杜夫人聞言長歎一聲,「吾命不如人,十餘載並不育一男半女。

難道汝不如此女不是吾開腸破腹的?汝舅愛如掌上明珠,妾豈能作主。

待等汝母舅回任,汝再來酌議。」

趙仁曰:「夫人差矣。

此女須不是汝為生母,惟陳夫人死時,表妹只得三歲。

今日十餘載長養成,家教針指,百般之勞皆汝所當,即如生母一般,何分彼此?汝倘應允了,諒程舅大人回來也奈汝不得何。」

杜夫人只是不允承。

有杏桃婢在後堂盡聽此言,嚇得驚駭不小,上樓呼:「小姐,不好了。

汝趙仁表兄受了別人財帛,將汝酬功。」

將他打動夫人言語一一說知。

程玉霞聞說心中著惱,嗟歎一聲,垂淚而言:「紅顏薄命,不幸母親早喪,後母豈得同心?今日父親還朝,未知吉凶、何日轉回。

想來弱盾無依,又無弟兄維持,不如一死以了畢生。」

杏桃曰:「小姐何須言死,倘死了豈不辜負了老爺養育深思、殿下雅情?一奴一有一計:想來夫人每日睡至日出三竿。

不免今宵扮作男裝,汝我同走,道出京城。

趁老爺昨天去了,或趕遇老爺,訴知此事,定必帶汝回朝,無有妨礙矣。」

小姐曰:「惟一奴一系未出閨門,如何趲路?」

杏桃曰:「有路登程,有舟乘水,何須憂慮?」

一夜 主婢未睡。

一一交一 五更天,小姐扮一秀士,杏桃穿著書僮服式,暗藏金帛以作路費,在後花園橫門跑出。

是時天下平寧,城門開放,由民出入。

一出南城,詢問道途而去。

日跑程途,夜宿旅店。

先說杜夫人,次早辰刻候不見女兒到請安,即命夏蓮上樓看小姐起來否。

夏蓮去不一刻,回報小姐、杏桃並不見了,只見後苑門大開,未知是跑走否?杜夫人聞言一驚,曰:「閨中弱女如何逃走外出?且老爺不在府中,如何是好?」

只得不許喧揚,只恐惹人談論,失了官家規教。

命家丁暗暗分頭查訪。

話分兩途,再說小姐。

主婢奔逃數天,趕不見父親。

偶到一高山,在山邊經過,銅鑼一響,跑出數十強徒。

奔下山一見主僕,即刻擒拿上山。

一到寨中,稟知大王:「下山擒得少年主僕,特來請令。」

寨主分付帶上。

早有杏桃低聲曰:「小姐,事已至此,切不可驚慌,只憂洩露出女扮男,危矣。

須要札定,硬性對答乃可,或有生機未可料也。」

小姐會意。

當時至了中堂,偷看賊王:面如紫色,兩目神光,年紀四十,海下根根短鬚。

佳人主婢立著罵聲:「何等賊寇阻吾主僕去路!速速送小生下山。

況吾並無金銀什物,阻滯行人有何益哉?」

大王怒曰:「小小書癡,今被捉到吾山,還不下跪求生,擅出大言!」小姐曰:「小生到京求名,有甚財帛送汝?留阻吾主僕則甚?」

大王曰:「汝還不知吾截龍山孟強大王不成?吾乃三關孟良嫡裔。

莫道汝上京求名舉子,即朝廷文武聞吾大王之名也畏懼三分。

可不知死活小書癡還不下跪,好言求生,或可放汝下山;倘觸惱於吾,將汝腦袋取下。」

小姐聞言曰:「大王既乃三關孟良忠臣之後,理該歸附朝廷,建立功勞,以繼前人功烈,如何反作此鼠輩綠林?看汝兵不滿萬、將不過數員,糧草不計日,敢與朝廷作對,豈不自取殺身之禍,有辱令先祖英名?竊為大王不取也。」

孟強聽罷大怒,喝聲:「白面書生,當面搶白,好生無禮!吾惜汝年少,堂堂氣概,有心放汝下山。

好不受人敬重!押出斬首!」

主婢並不驚駭。

有孟嬌娥在旁, 看小書生一貌俊俏,有此膽量,喝住左右:「不許動手!」即呼父親:「女兒看不出小小年紀,有此膽量神智。

況他言未嘗無理。

還望父親息怒,倘收留下此人,或有才智,未嘗不為我山一助,以免屈了此人之才。」

孟強聞說回嗔作喜,曰:「看不出汝一少年,有此膽志。

汝姓甚名誰?那方人氏?」

小姐曰:「大王聽稟:小生乃一江一 南盧州府人,姓程名俊。

父親名程光,現任巡按。

今小生到京求名,道經於寶山,被大王眾兵拿捉到此。

望懇大王放行,以兔費小生三年一望,十載寒窗。

深感恩德無涯矣。」

大王聞言大悅,「原來汝乃程光大人公子。

吾多有失敬矣。

且請下坐,待為告訴昔日令尊公恩由:前者,吾身居長安總兵之職,卻被龐賊加勒征餉、減剋軍糧。

軍兵自亂。

不得已,一怒反上此山。

叨蒙程大人知某氣忿心粗,一時激烈,是至一路關津不許阻滯。

吾一向知他乃忠良之輩,時常敬重,念念不忘。

今幸逢公子到來,且屈留多幾天,某自有主意與公子商量。」

當時孟強見公子才智、 容貌雙全, 不落女兒之下,故有意招親。

小姐想來:「跑走程途七八天,辛勞太甚,未必覓尋得父親。

不免權在此山數天安息,然後見機而去。

況他言吾父親有恩德於寨主,他又有女兒在山。

看此女儀容美麗,不在一奴一之下,即破露出女裝也無干礙矣。」

想罷即日:「既蒙大王美意,小生敢不從命留頓數天?」

孟強大喜,曰:「某之本意非圖在此落草,立心訪候慈雲殿下,故招兵買馬,專起義師,以圖殺回汴京,誅滅奸一黨一 。」

小姐聞言暗喜,曰:「難得大王有此忠義之心。」

是晚酒筵相款。

到次日,孟強對小姐議婚。

程小姐聞言反嚇一驚,推辭:「未稟明高堂,不敢自專。」

孟強幾次開解立定主意。

小姐難以推卻,只推遲下月,「只因小生恙病初痊,又因心急到京勞頓。

下月方敢允成。」

孟強只得准依下月完婚。

是日休題。

此夜程小姐在內堂主婢私談。

杏桃曰:「小姐,汝承允下月完婚,想來光陰易過,瞬息之間已是一月。

汝乃一女流,怎能結婚?」

小姐歎聲曰:「賢妹,一奴一豈不知之。

只因孟大王如此專意,幾番懇切勸勉,教一奴一怎能推卻。

倘到期仍無脫身之計,即一死也怨恨不得了。

但不知太子此去吉凶未保,倘他有日身登九五,只知我為他存節而亡,得一追封幸矣。」

不想此夜孟小姐故意扮著丫環服式,送茶與程公子解渴。

一聞主婢歎聲,只得住足一聽,句句言詞盡歸耳底。

只一步跑出,曰:「汝主婢好生大膽。

女子扮為男,誘一惑 一奴一父親將來入贅,教一奴一有何顏面見眾人。

豈知汝是慈雲太子娘娘,何不早說知,一奴一父女豈敢得罪?又硬瞞著承應招親,是何道理?」

主婢二人一見孟嬌娥,一同下跪。

孟小姐扶起曰:「汝身為君後貴人,豈可如此。」

程小姐帶淚曰:「一言難盡。」

即將太子逃難到家,卻被後母通知杜鎮台,與父親押解太子回朝,一一說知。

孟小姐曰:「汝主婢休得著驚。

明日稟知父親,差兵查訪太子,倘得過,早日搶劫回山,君臣自有重逢之日。」

程小姐稱謝不已,「如此,拜結為姐妹,他日同事殿下。」

孟小姐含笑應允,「不想好奇緣也。

做夫妻不成,反為姊妹。」

程小姐言:「杏桃自小閨中服役慇勤,性情敦厚,容德不在爾我之下。

不免三人同拜,未知姐姐允否?」

孟小姐大喜曰:「姐姐之言有理,況他義氣可嘉,與汝患難相隨,正當報其思勞。」

是夜三人結拜,少不免夜宴敘談。

次日孟小姐將此情由稟知父親。

孟強聽了曰:「有此奇事?他是君後,小心侍奉,待父訪查太子便是。」

不知查訪得太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第一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第二回 遵國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第三回 保忠良視死如歸 抹奏折被蒙似偶第四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五回 露機謀含冤殞命 盡臣節構死毆奸第六回 辱龐妃鄭彪中計 保藩王趙儲規陳第七回 投古廟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結拜第八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洩機表儲第九回 赦藩王回關復職 妒仇嗣買馬為名第十回 岳元帥詐病回師 耀武侯提兵代印第十一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十二回 洩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第十三回 劉家莊佳人著祟 雙龍山傑漢招親第十四回 忘大義小人洩忿 假辦公奸佞窮過第十五回 辜恩狠毒難逃法 守禮賢良易喪身第十六回 圖殺奸臣因致仕 重托孤兒悔昔非第十七回 洩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十八回 王太子招災遇舅 孫指揮狹路逢仇第十九回 范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第二十回 存大節龐清捐軀 施妖術道人傷將第二十一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二十二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二十三回 貪功謀害傾家業 遇救收留脫網羅第二十四回 贈龍帕露洩真情 拘儲君傷殘家口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第二十六回 識儲君主心結拜 賺佞黨用智安排第二十七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二十八回 奉懿旨提兵對壘 破大敵用火攻營第二十九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三十回 貪功奸佞終難遁 有福君王定脫危第三十一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三十二回 破妖術眾軍授首 解重圍五路興兵第三十三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群奸第三十四回 眾藩王起義興師 群奸佞交鋒遭網第三十五回 獲私書封臣會合 誅奸佞繼統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