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
戚繼光抗倭的故事
明朝初年,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進入封建割據的南北朝時期,諸侯為了爭權奪利而戰。
一些戰敗的封建主一改往日與中國的友好一一一交一一一往,組織一些武士、商人和一浪一人在中國沿海地區燒殺搶掠,這些人被稱為「倭寇」。
倭寇之患萌芽於元順帝時期,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曾經協助日本後醍醐天皇平定叛亂的足利尊氏廢黜了後醍醐天皇,另立新君,自任征夷大將軍,並在京都設立了幕府。
後醍醐天皇南逃,在吉野建立了「南朝」,與在京都的「北朝」對立。
自此以後,日本就開始了南、北兩個朝廷混戰的局面。
他們除了相互征戰之外,還經常支持和勾結海盜一騷一擾中國沿海地區,掠奪財物,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在位時,為了消除倭患,不斷派使者到日本,可惜都毫無結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統一日本。
失敗的南朝諸侯失去了依托,於是盤踞海島,不時侵擾中國沿海,甚至挖墳掘墓,使得從遼東、山東到廣東的漫長海岸線上的居民深受其害。
明朝修築了十多座防禦工事來抵擋倭寇,取得了一些成效。
與此同時,統一日本的足利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也想肅清南朝的殘餘勢力,並通過與明朝進行貿易往來以獲取豐厚的利潤,也開始積極地剿捕倭寇,於是中日兩國又恢復了邦一一一交一一一。
成化年間(1465~1487年),足利幕府衰弱,一些沒有權利與明朝進行貿易的守護大名開始進行海盜活動,破壞了中日雙方的正常貿易。
到了嘉靖時期,中日官方貿易完全中斷,倭寇又開始在中國沿海地區猖獗起來。
他們與一些不顧朝廷「海禁」命令的中國海盜以及官僚狼狽為一奸一,大肆侵擾閩、浙沿海地區。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朱褲受明朝任命,封鎖了福建海面,擊殺了近百名通倭者,侵犯了當地官僚、富豪的利益。
這些官僚、富豪指使一些在朝的官僚彈劾朱褲擅殺,導致朱褲被迫自一殺。
自此以後,倭寇更加猖獗,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倭寇長期為患,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在抗倭鬥爭中湧現出了許多一愛一國將領,其中以戚繼光為代表。
戚繼光(1528~1588年)字元敬,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調到浙一一江一一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抵禦一一江一一浙倭寇的侵略。
戚繼光到任之後,發現當地官兵惡一一習一一氾濫,根本沒有作戰能力,但是人民卻英勇抗戰,於是出榜招兵,招募到了以義烏農民和礦工為主的三四千名新軍,並更新了戰艦、火器等軍事裝備,然後對新軍將士進行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還教將士們排練鴛鴦陣,以期能夠殺賊保民。
鴛鴦陣是戚繼光在研究了地形、倭寇的武器裝備和作戰特點之後自創而成的。
當時,戚繼光注意到一一江一一南地區多沼澤,道路又彎曲,兵力不易展開,再加上倭寇善於埋伏且使用的是倭刀等短武器,就自創了著名的鴛鴦陣。
鴛鴦陣的一個陣由十一名士兵組成,其中一名士兵是隊長,另外十名士兵每五名排成一個縱隊站在隊長兩邊。
隊長負責指揮作戰。
排成縱隊的十名士兵持有五種武器:盾牌、標槍、狼筅、長矛、短刀。
盾牌兵負責掩護自己和身後的戰友,並首先投擲標槍以發起進攻。
狼筅兵站在盾牌兵身後,他們負責掩護盾牌兵。
狼筅兵後面是四名長矛兵,他們是隊伍的攻擊主力,看見敵人就用長矛向前刺去。
隊伍的最後是兩名短刀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從側翼保護長槍手,防止對手迂迴。
這十一名士兵互相配合,組成了五道攻擊線,再加上此陣還可以變換陣型,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戰鬥力。
新軍不僅訓練有素、驍勇善戰,而且紀律嚴明,所以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甚至連少數民族都願意為之誓死效命。
正因為如此,這支軍隊才能屢立戰功,令倭寇聞風喪膽,被譽為「戚家軍」。
嘉靖四十年(1561年),約有一萬名倭寇突襲浙一一江一一台州等地。
戚繼光聞訊之後,當即部署兵力抗擊倭寇,並親自率兵前往寧海,與當地居民一起抗擊倭寇。
倭寇在戚家軍的攻勢下一觸即潰,只得退到一一溫一一州西面的雁門嶺,妄圖借助險要的地勢打敗抗倭軍民。
戚家軍乘勝追擊,經過一番激戰之後全殲了雁門嶺的倭寇殘餘。
接著,戚繼光又立刻趕往台州救急。
戚繼光先命令士兵以火器進攻,接著又親自率領大隊人馬攻入敵陣,鼓舞了士氣,使得士兵們都義無反顧地殺入敵陣,就連倭寇故意扔到地上的金銀財寶都不能阻擋他們的抗敵決心。
戚家軍越戰越勇,很快就殲滅了這股倭寇。
此後不久,又有一股倭寇企圖突襲台州。
戚繼光敏銳地洞察到敵軍的意圖,派出一支軍隊埋伏一在倭寇的必經之地上峰嶺。
倭寇被打得傷亡慘重,只有驚慌失措地逃到附近的百姓家裡,隨後被百姓全部消滅。
戚繼光在浙一一江一一抗倭期間,九戰九捷,清除了浙東一帶的倭寇。
當戚家軍凱旋時,台州人民組成了一條二十多里長的長龍,歡慶抗倭英雄勝利歸來。
次年,浙一一江一一一溫一一州、廣東南澳一帶的倭寇來到福建,與盤踞在福建境內的倭寇互為聲援,使得福建頻頻告急。
戚繼光又率部來到福建,搗毀了倭寇在福建橫嶼(今寧德東北)的巢一穴一。
倭寇一路北逃,逃到了一一江一一蘇興化。
戚繼光乘勝追擊,斬殺了無數的倭寇,受到了興化人民的熱烈歡迎。
此後,戚繼光又班師回到福建,殲滅了在福清登陸的二百名倭寇,與另一名抗倭將領劉顯一起消滅了盤踞在福建境內的倭寇,然後才率部返回浙一一江一一。
戚繼光返回浙一一江一一之後不久,倭寇又大肆侵擾福建沿海地區,並攻陷了興化府,在城中燒殺、一奸一婬一、掠奪了兩個多月,直到把興化城變成一座空城才離開。
接著,這些倭寇經由岐頭攻陷了平海衛(今福建莆田平海),再次威脅福建人民。
明朝派遣俞大猷為新任福建總兵,又調來先期援閩的廣東總兵劉顯,命令二人率部與戚繼光一起抗擊閩倭。
抗倭將士在福建莆田一帶與倭寇展開激戰,斬殺了二萬多名倭寇。
戚繼光在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倭寇長達十餘年,總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共八十多場,終於解除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戚繼光去世之後,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依然是明朝國防力量的主力。
倭寇的侵擾極大地破壞了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
倭患平定之後,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發展生產。
在平定倭亂的過程中,明朝的一些官員認識到「海禁」既不能限制私人海上貿易,也不能防止倭寇,反而會迫使沿海居民冒險與倭寇勾結,給國家帶來很大的危害。
嘉靖末年,有遠見的官僚紛紛建議朝廷解除「海禁」命令,發展海上貿易。
隆慶年間(1567~1572年),朝廷廢除了「海禁」命令,准許對外通商,促進了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的發展。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 有巢氏構木為巢的故事 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事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 堯舜禪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商湯滅夏的故事 武王伐紂的故事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管鮑之交的故事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