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第70: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話說宋公明一打東平,兩打東昌,回歸山寨,計點大小頭領,共有一百單八員,心中大喜。
遂對眾弟兄道:「宋江自從鬧了江州,上山之後,皆托賴眾弟兄英雄扶助,立我為頭。
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員頭領,心中甚喜。
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後,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
縱有被擄之人,陷於縲,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
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
從前兵刃到處,殺害生靈,無可禳謝。
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
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無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
我欲行此一事,未知眾兄弟意下若何?」
眾頭領都稱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吳用便道:「先請公孫勝一清,主行醮事。
然得令人下山,四遠邀請得道高士,就帶醮器赴寨。
仍使人收買一應香燭、紙馬、花、祭儀、素饌、淨食,併合用一應物件。」
商議選定四月十五日為始,七晝夜好事。
山寨廣施錢財,督並干辦。
日期已近,向那忠義堂前,掛起長四首。
堂上扎縛三層高台。
堂內鋪設七寶三清聖像。
兩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
堂外仍設監壇崔、盧、鄧、竇神將。
擺列已定,設放醮器齊備。
請到道眾,連公孫勝,共是四十九員。
是日晴明得好,天和氣朗,月白風清。
宋江、盧俊義為首,吳用與眾頭領為次拈香。
公孫勝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與那四十八員道眾,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滿散: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詞,奪聞天帝,每日三朝。
卻好至第七日,三更時分,公孫勝在虛皇壇第一層,眾道士在第二層,宋江等眾頭領在第三層,眾小頭目並將校都在壇下,眾皆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
是夜三更時候,只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眾人看時,直豎金盤,兩頭尖,中間闊,又喚做「天門開」,又喚做「天眼開」;裡面毫光,射人眼目,雲彩繚繞,從中間捲出一塊火來,如栲栳之形,直滾下虛皇壇來。
那一團一火壇滾了一遭,竟鑽入正南地下去了。
此時天眼已合,眾道士下壇來。
宋江隨即叫人將鐵鍬鐵鋤頭,掘開泥土,跟尋火塊。
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淺,只見一個石碣,正面兩側,各有天書文字。
當下宋江且教化紙,滿散平明,齋眾道士,各贈與金帛之物,以充襯資。
方才取過石碣,看時,上面乃是龍章鳳篆,蝌蚪之書,人皆不識。
眾道士內,有一人姓何,法諱玄通,對宋江說道:「小道家間祖上留下一冊文書,專能辨驗天書。
那上面都是自古蝌蚪文字,以此貧道善能辨認。
譯將出來,便知端的。」
宋江聽了大喜,連忙捧過石碣,教何道士看了,良久,說道:「此石都是義士大名,鐫在上面。
側首一邊是「替天行道」四字,一邊是「忠義雙全」四字。
頂上皆有星辰南北二鬥,下面卻是尊號。
若不見責,當以從頭一一敷宣。」
宋江道:「幸得高士指迷,緣分不淺。
倘蒙見教,實感大德。
唯恐上天,見責之言,請勿藏匿。
萬望盡情剖靈,休遺片言。」
宋江喚過聖手書生蕭讓,用黃紙謄寫。
何道士乃言:「前面有天書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後也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
下面注著眾義士的姓名。」
觀看良久,教蕭讓從頭至後,盡數抄謄。
石碣前面。
書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員: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大刀關勝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天猛星霹靂火秦明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天富星撲天李應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一和尚魯智深天傷星行者武松
天立星雙一槍一將董平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天暗星青面獸楊志天祐星金一槍一手徐寧
天空星急先鋒索超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異星赤髮鬼劉唐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天微星九紋龍史進天究星沒遮攔穆弘
天退星插翅虎雷橫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天平星船火兒張橫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天損星浪裡白條張順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天暴星兩頭蛇解珍
天哭星雙尾蠍解寶天巧星浪子燕青
石碣背面書地煞星七十二員: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地煞星鎮三山黃信
地勇星病尉遲孫立地傑星丑郡馬宣贊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地威星百勝將軍韓滔
地英星天目將彭地奇星聖水將軍單廷
地猛星神火將軍魏定國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
地正星鐵面孔目裴宣地辟星摩雲金翅歐鵬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飛地強星錦一毛一虎燕順
地暗星錦豹子楊林地軸星轟天雷凌振
地會神算子蔣敬地佐星小溫侯呂方
地佑星賽仁貴郭盛地靈星神醫安道全
地獸星紫髯伯皇甫端地微星矮腳虎王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地暴星喪門神鮑旭
地默星混世魔王樊瑞地猖星一毛一頭星孔明
地狂星獨火星孔亮地飛星八臂哪吒項充
地走星飛天大聖李袞地巧星玉一臂匠金大堅
地明星鐵笛仙馬麟地進星出洞蛟童威
地退星翻江蜃童猛地滿星玉旛竿孟康
地遂星通臂猿侯健地周星跳澗虎陳達
地隱星白花蛇楊春地異星白面郎君鄭天壽
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地俊星鐵扇子宋清
地樂星鐵叫子樂和地捷星花項虎龔旺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地鎮星小遮攔穆春
地嵇星操刀鬼曹正地魔星雲裡金剛宋萬
地妖星摸著天杜遷地幽星病大蟲薛永
地伏星金眼彪施恩地僻星打虎將李忠
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地孤星金錢豹子湯隆
地全星鬼臉兒杜興地短星出林龍鄒淵
地角星獨角龍鄒潤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貴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地平星鐵臂膊蔡福
地損星一枝花蔡慶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地察星青眼虎李雲地惡星沒面目焦挺
地丑星石將軍石勇地數星小尉遲孫新
地-陰-星母大蟲顧大一嫂地刑星菜園子張青
地壯星母夜叉孫二娘地劣星活閃婆王定六
地健星險道神郁保四地耗星白日鼠白勝
地賊星鼓上蚤時遷地狗星金一毛一犬段景住
當時何道士辨驗天書,教蕭讓寫錄出來。
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
宋江與眾頭領道:「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都是一會之人。
上天顯應,合當聚義。
今已數足,分定次序,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
眾人皆道:「天地之意,理數所定,誰敢違拗!」宋江遂取黃金五十兩酬謝何道士。
其餘道眾,收得經資,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且不說眾道士,回家去了。
只說宋江與軍師吳學究、朱武等計議:堂上要立一面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
斷金亭也換過大牌匾。
前面冊立三關。
忠義堂後建築雁台一座。
頂上正面,大廳一所,東西各設兩房:正廳供養,晁天王靈位;東邊房內,宋江、吳用、呂方、郭盛;西邊房內,盧俊義,公孫勝、孔明、孔亮。
第二坡,左一帶房內:朱武、黃信、孫立、蕭讓、裴宣;右一帶房內:戴宗、燕青、張清、安道全、皇甫端。
忠義堂左邊:掌管錢糧倉廒收放,柴進、李應、蔣敬、凌振;右邊:花榮、樊瑞、項充、李袞。
山前南路第一關,解珍、解寶守把;第二關,魯智深、武松守把;第三關,朱仝、雷橫守把;東山一關,史進、劉唐守把;西山一關,楊雄、石秀守把;北山一關,穆弘、李逵守把。
六關之外,置立八寨:有四旱寨,四水寨。
正南旱寨:秦明、索超、歐鵬、鄧飛;正東旱寨:關勝、徐寧、宣贊、郝思文;正西旱寨:林沖、董平、單廷、魏定國;正北旱寨:呼延灼、楊志、韓滔、彭。
東南水寨:李俊、阮小二;西南水寨:張橫、張順;東北水寨:阮小五、童威;西北水寨:阮小七、童猛。
其餘各有執事。
從新置立旌旗等項。
山頂上,立一面杏黃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
忠義堂前,繡字紅旗二面,一書「山東呼保義」,一書「河北玉麒麟」。
外設飛龍、飛虎旗、飛熊、飛豹旗,青龍、白虎旗,朱雀、玄武旗,黃鉞,白旄,青,皂蓋,緋纓,黑纛;中軍器械外,又有四斗五方旗,三才九曜旗,二十八宿旗,六十四卦旗,周天九宮八卦旗,一百二十四面鎮天旗,儘是侯健製造。
金大堅鑄造兵符印信。
一切完備。
選定吉日良時,殺牛宰馬,祭獻天地神明。
掛上「忠義堂」、「斷金亭」牌額,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
當日宋江大設筵宴,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義氣。
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恕。
計開:
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
一同參贊軍務頭領,神機軍師朱武。
掌管錢糧頭領二員:小旋風柴進、撲天雕李應。
馬軍五虎將五員: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一槍一將董平。
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小李廣花榮、金一槍一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美髯公朱仝、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鎮三山黃信、病尉遲孫立、丑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百勝將軍韓滔、天目將彭、聖水將軍單廷、神火將魏定國、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錦一毛一虎燕順、鐵笛仙馬麟、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錦豹子楊林、小霸王周通。
步軍頭領一十員:花一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髮鬼劉唐、插翅虎雷橫、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病大蟲薛永、金眼彪施恩、小遮攔穆春、打虎將李忠、白面郎君鄭天壽、雲裡金剛宋萬、摸著天杜遷、出林龍鄒淵、獨角龍鄒潤、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沒面目焦挺、石將軍石勇。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東山酒店)小尉遲孫新、母大蟲顧大一嫂;(西山酒店)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南山酒店)旱地忽律朱貴、鬼臉兒杜興;(北山酒店)催命判官李立、活閃婆王定六。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神行太保戴宗。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鐵叫子樂和、鼓上蚤時遷、金一毛一犬段景住、白日鼠白勝。
守護中軍馬饒將二員: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
守護中軍步軍饒將二員:一毛一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專掌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行文走檄調兵遣將一員,聖手書生蕭讓;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鐵面孔目裴宣;考算錢糧支出納入一員,神算子蔣敬;監造大小戰船一員,玉竿孟康;專造一應兵符印信一員,玉一臂匠金大堅;專造一應旌旗袍襖一員,通臂猿侯健;專治一應馬匹獸醫一員,紫髯伯皇甫端;專治諸疾內外科醫士一員,神醫安道全;監督打造一應軍器鐵筵一員,金錢豹子湯隆;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轟天雷凌振;起造修緝房舍一員,青眼虎李雲;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操刀鬼曹正;排設筵宴一員,鐵扇子宋清;監造供一應一切酒筵一員,笑面虎朱富;監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九尾龜陶宗旺;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險道神郁保四。
宣和二年四月吉旦,梁山泊大聚會,分調人員告示。
當日梁山泊宋公明傳令已了,分調眾頭領已定,各各領了兵符印信。
筵宴已畢,人皆大醉,眾頭領各歸所撥房舍。
中間有未定執事者,都於雁台前後駐紮聽調。
號令已定,各各遵守。
明日宋江鳴鼓集眾,都到堂上,焚一爐香,又對眾人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我等既是天星地曜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患難相扶,一同扶助宋江,仰答上天之意。」
眾皆大喜,齊聲道:「是。」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
宋江為首,誓曰:維宣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梁山泊義士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勇、林沖、秦明、呼延灼、花榮、柴進、李應、朱仝、魯智深、武松、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戴宗、劉唐、李逵、史進、穆弘、雷橫、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楊雄、解珍、解寶、燕青、朱武、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韓滔、彭、單廷、魏定國、蕭讓、斐宣、歐鵬、鄧飛、燕順、楊林、凌振、蔣敬、呂方、郭盛、安道全、皇甫端、王英、扈三娘、鮑旭、樊瑞、孔明、孔亮、項充、李袞、金大堅、馬麟、童威、童猛、孟康、候健、陳達、楊春、鄭天壽、陶宗旺、宋清、樂和、龔旺、丁得孫、穆春、曹正、宋萬、杜遷、薛永、施恩、李忠、周通、湯隆、杜興、鄒淵、鄒潤、朱貴、朱富、蔡福、蔡慶、李立、李雲、焦挺、石勇、孫新、顧大一嫂、張青、孫二娘、王定六、郁保四、白勝、時遷、段景住。
--同秉至誠,共立大誓。
竊念江等昔分異地,今聚一堂;準星辰為弟兄,指天地作父母。
一百八人,人無同面,面面崢嶸;一百八人,人合一心,心心皎潔。
樂必同樂,憂必同憂;生不同生,死必同死。
既列名於天上,無貽笑於人間。
一日之一聲氣既孚。
終身之肝膽無二。
倘有存心不仁,削絕大義,外是內非,有始無終者,天昭其上,鬼闞其旁;刀劍斬其身,雷霆滅其跡;永遠沈於地獄,萬世不得人身!報應分明,神天共察!
誓畢,眾人同聲發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間阻,有如今日!」當日眾人歃血飲酒,大醉而散。
看官聽說:--這裡方是梁山泊大聚義處。
是夜盧俊義歸臥帳中,便得一夢,夢見一人,其身甚長,手挽寶弓,自稱「我是嵇康,要與大宗皇帝收捕賊人,故單身到此。
汝等及早各各自縛,免得費我手腳!」
盧俊義夢中聽了此言,不覺怒從心發,便提朴刀,大踏步趕上,直戳過去,卻戳不著。
原來刀頭先已折了。
盧俊義心慌,便棄手中折刀,再去刀架上揀時,只見許多刀、一槍一、劍、戟,也有缺的,也有折的,齊齊都壞,更無一件可以抵敵。
那人早已趕到背後。
盧俊義一時無措,只得提起右手拳頭,劈面打去,卻那人只一弓梢,盧俊義右臂早斷,撲地跌倒。
那人便從腰裡解下繩索,捆縛做一塊,拖去一個所在。
正中間排設公案。
那人南面正坐,把盧俊義推在堂下草裡,似欲勘問之狀。
只聽得門外卻有無數人哭聲震地。
那人叫道:「有話便都進來!」只見無數人一齊哭著,膝行進來。
盧俊義看時,卻都綁縛著,便是宋江等一百七人。
盧俊義夢中大驚,便問段景住道:「這是甚麼緣故?誰人擒獲將來?」
段景住卻跪在後面,與盧俊義正近,低低告道:「哥哥得知員外被捉,急切無計來救,便與軍師商議,只除非行此一條苦肉計策,情願歸附朝廷,庶幾保全員外性*命。」
說言未了,只見那人拍案罵道:「萬死枉賊!你等造下彌天大罪,朝廷屢次前來收捕,你等公然拒殺無數官軍!今日卻來搖尾乞憐,希圖逃脫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們時,後日再何法去治天下?況且狼子野心,正自信你不得!我那劊子手何在?」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聲令下,避衣裡蜂擁出行刑劊子二百一十六人,兩個服侍一個,將宋江、盧俊義等一百單八個好漢在於堂下草裡一齊處斬。
盧俊義夢中嚇得魂不附體;微微閃開眼看堂上時,卻有一個牌額,大書「天下太平」四個青字。
詩曰:
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
但見肥羊寧父老,不聞嘶馬動將軍。
叨承禮樂為家世,欲以謳歌寄快文。
不學東南無諱日,卻吟西北有浮雲。
大抵為人土一丘,百年若個得齊頭!
完租安穩尊於帝,負曝奇溫勝若裘。
子建高才空號虎,莊主於達以為牛。
夜寒薄醉搖柔翰,語不驚人也便休!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