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34.浣溪沙 腸斷班騅去未還:腸斷班騅去未還1,繡屏深鎖鳳簫2寒。一春幽夢有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34.浣溪沙 腸斷班騅去未還

納蘭詞

34.浣溪沙 腸斷班騅去未還

浣溪沙

腸斷班騅去未還1,繡屏深鎖鳳簫2寒。

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3濃顏改,關心4芳草淺深難。

不成風月轉摧殘5。

【註釋】

1斑騅:身上有雜色斑紋的馬。

李商隱《對雪》詩:「關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2鳳簫:排簫。

3逗雨疏花:春雨撒在稀疏的花上。

4關心:牽惹人的情思。

5不成:難道。

風月:春日的風光,此處喻為男女間情愛之事。

轉:漸漸。

【詞譯】

一襲白衣的憂傷男子。

他不是歸人,而是個過客。

他達達的馬蹄已經遠去。

只剩下,你庭院深深的心事,被鎖在寂寞的黃昏。

鑰匙已經被他帶走。

再沒有嗚咽的洞簫劃過嶺南,沒有歸棹的槳聲輕叩季節。

你有的僅是一春幽夢,傾國傾城。

夢中有微微的雨,疏疏的花,萋萋的芳草,縷縷的情絲。

你說,我不願醒來,你不要追問。

東風來時,三月的柳絮滿天飛舞。

【評析】

這首詞是以閨中女子的口吻寫離愁別恨的。

上闋寫的是丈夫遠行在外,閨中人寂寂無聊,索寞傷懷的心緒。

「腸斷班騅去未還」一句表達了良人離去後閨中女子的魂銷腸斷、情思淒苦。

「班騅」 指毛色青白相間的駿馬,古詩詞中常以指稱情人 所騎之馬,這裡說的是徵人。

徵人去家以後,遲遲不歸,閨人寂寞難耐,索寞無聊,繡屏緊鎖,鳳簫也閒置起來不再吹奏了。

「深」、「寒」二字分明寫出了此女子「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而只好閒棄不奏的惝然情懷。

清醒時的現實,總是惹人悵惘,於是閨中人只好假於夢境,希冀能慰藉現實中的寂寞孤苦。

「一春幽夢有無間。」

幽夢固然美好,然而在有無之間,道是有還是沒有?或是獨處深閨,幽夢難尋,燈盡夢迴,更覺寂寞難堪。

下闋筆鋒一轉,由渲染氣氛烘托心情,轉為描摹景物。

其意雖轉,但其情卻與上闋接連不斷。

「逗雨疏花濃??改,關心芳草淺深難。」

迷一離 的春雨輕撒在稀疏的花上,讓花改變了濃??的顏色,牽惹人的情思的芳草也難辨深淺。

明顯的三春景色,意味思婦的惜春自憐。

「濃顏改」寫嬌嫩的花朵在雨水的敲打中顏色由濃轉淡,「淺深難」寫萋萋的芳草由淺而深,此二句皆寄寓春一色 易逝之感。

由此二句鋪墊,自然引出「不成風月轉摧殘」,以情語為景語作結:難道這男女之情也會像春天一般漸漸凋殘?春一色 本來美好,但是在她看來,卻如女子,青春一逝,則紅顏將老,恰如流水年華一去不再。

遂觸景傷情,益增思念。

全詞淒惋纏一綿 ,語雖短而情濃。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