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28.浣溪沙 睡起惺忪強自支:睡起惺忪1強自支。綠傾蟬鬢2下簾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28.浣溪沙 睡起惺忪強自支

納蘭詞

28.浣溪沙 睡起惺忪強自支

浣溪沙

睡起惺忪1強自支。

綠傾蟬鬢2下簾時。

夜來愁損小腰肢。

遠信不歸3空佇望,幽期細數卻參差4。

更兼何事耐尋思。

【註釋】

1惺忪:因剛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2綠傾蟬鬢:形容低垂著頭,頭髮偏墮的樣子。

綠,指婦女似綠雲的頭髮。

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

因輕薄似蟬翼,故稱蟬鬢。

3遠信不歸:指對方沒有來信。

4幽期:男女間的私約。

參差:依約、彷彿,意謂不甚分明。

【詞譯】

假如雨後還是雨,憂傷之後還是憂傷,那麼這離別之後的離別,幽居的伊人又怎能從容面對?

在夢裡,她在探測,遠方的人用胳臂擁抱自己的距離。

清晨醒來,她用三千煩惱絲,織成了一條彩虹的小徑,等他歸來。

「我再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看到你閃爍的眼,很想一溫一 暖你的臉。」

然而,無可奈何的花,已經落去;似曾相識的燕,也已歸來。

心上人卻在何方?

守候不來,失落的女子,唯有「小園香徑獨徘徊」。

【評析】

這首《浣溪沙》,在那些並不熟悉納蘭詞的讀者看來,也許更像是歷史上某個女詞人的閨怨作品,而非出自一個位居御前侍衛,有著武官身份的滿族男性之筆下。

因為這首詞在詞體上有著很濃的女性化傾向,寫一女子思念丈夫的幽獨孤淒的苦況,屬於傷離之作。

上片寫她的形貌。

「睡起惺忪強自支」,說的是因剛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要打起精神,支撐住自己。

一「強」字寫出了挺起精神以寫清晨的艱難與不願。

看她早晨一副睡眼朦朧、倦於起床 的模樣,便知昨夜睡得很晚,大概是夜深燈殘,燈火明滅之際,才斜靠枕頭,聊作睡去。

「綠傾蟬鬢下簾時」一句是對她頭髮的描繪。

此處,納蘭用「綠」字來形容她的頭髮好似綠雲,真是給人幾多悠遠的想像。

佳人醒後下簾,頭髮偏墮也懶得梳理,大概是心有所懷吧。

柳永《定風波》詞就有「暖酥消,膩雲嚲(duǒ),終日厭厭倦梳裹」的句子,用以表達女子由于思戀自己的丈夫,連梳妝打扮之事也無心去做。

果不其然,「夜來愁損小腰肢」,過度的哀愁已經令她身體受損了,可見心懷之深,愁緒之重。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她「愁損小腰肢」呢?詞之下片從她的心理入手,將原因「娓娓道來」。

「遠信不歸空佇望」 言對方遠離卻沒有來信,只有苦苦凝望,寂寂等待。

因為不通音信,所以相思難寄,這就必然使她對遠方情人 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見的欲一望 更加強烈。

遂有下句的「幽期細數」,即暗自數著相會的時日,希望能一解相思之苦。

然而結果是「卻參差」,即言由於心思太亂,故而數了又數,卻仍然數不清相會的日期。

然而不管究於何因,幽期既誤,他日再聚已成幻夢。

於是發出「更兼何事耐尋思」的喟歎,感覺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再值得思量了,心境遂臻於絕望。

整首詞的格調雖平靜幽遠,但感情幽婉淒怨,秉持了納蘭詞一貫的作風。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