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29.浣溪沙 荒原雪:殘雪凝輝冷畫屏1。落梅2橫笛已三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29.浣溪沙 荒原雪

納蘭詞

29.浣溪沙 荒原雪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1。

落梅2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3。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4。

【註釋】

1畫屏:繪有彩畫的屏風。

2落梅:古代羌族樂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橫笛吹奏。

3月朧明:月色朦朧。

4斷腸聲:白居易《長恨歌》:「夜雨聞鈴腸斷聲。」

【詞譯】

又是黃昏時分,瓣瓣的梅花在橫笛聲中,依依飄落。

月色如水。

一個寂寞的男子,眼神憂鬱,歌喉憂傷,把歲月翻捲成發黃的線裝書,蜷縮在記憶的角落。

更鼓聲聲。

一個寂寞的男子,就是人世間傷心的過客,在回憶中往事中,潸然淚下。

花落也斷腸。

【評析】

本詞運用了老套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頗令人動容。

「殘雪凝輝冷畫屏」。

殘雪是指雪停後留在地面、房屋上的雪,此句是說院子裡殘雪的餘輝襯著月光映在畫屏上,使得繪有彩畫的屏看上去也顯得淒冷。

而這時候,幽怨的笛聲悄然響起。

此處「落梅」並不是指梅花一瓣兩瓣的隨涼風飄落,而是指古笛曲《落梅花》,李白《司馬將軍歌》裡有句:「向月樓中吹落梅」。

「已三更」說明此時已是夜深,詞人無法安寢,靜聽那笛聲嗚嗚咽咽聲地惹斷人腸,而屋外闃無一人,越發顯得月光清輝如此朦朦朧朧。

上闋通過「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屈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下闋,詞人緊接著便拋出「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感喟。

好一句「我是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可謂是才華絕代的人物,奈何天妒英才,僅活了三十一歲。

他在精神氣質上頗似賈寶玉的貴胄公子,身居「華林」而獨被「悲涼之霧」,讀他的詞,摯意深情而淒婉動人,這是因為婚後僅僅三年,妻子便因病早逝,自己的精神家園重新被毀,這對他的感情影響極大,之後寫了許多篇哀感頑艷的回憶、悼念他妻子的詩詞。

知道了這些,就知道詞人在寫詞時是怎樣一種心情了,就不用再問為什麼他說自己是人間惆悵客了。

接下來一句是「知君何事淚縱橫」。

這個「君」指的是誰?是朋友?是知己?還是那天上朦朧的月亮?都不是,而恰恰就是納蘭自己。

當一個人倦了,累了,苦了,傷了的時候,便不禁會忍不住地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自問自答,何況是納蘭這樣的至情至性之人呢?詞句至此,已令讀者唏噓不已,不料還有下一句,「斷腸聲裡憶平生」更是傷人欲死,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