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雜藝類:△《九鏡射經》一卷唐檢校太子詹事韋韓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直齋書錄解題》雜藝類

直齋書錄解題

雜藝類

△《九鏡射經》一卷

唐檢校太子詹事韋韓撰。

《制弓矢法》三篇,《射法》九篇。

△《射訣》一卷

韋韓撰。

敘其學射之初,有張宗者授之訣,遼著於篇。

△《射評要略》一卷

稱李廣撰。

固依托也,而亦鄙淺亡奇。

△《射訓》一卷

監察御史張仲殷撰。

《中興書目》雲本朝人,果也,不應名犯廟諱。

△《射議》一卷

元城王越石仲寶撰。

凡七條。

△《增廣射譜》七卷

淳熙中詔進士習射,書坊為此以射利。

末二卷為盧宗邁《射法》,亦簡要可觀。

△《書品》七卷

梁度支尚書庾肩吾撰。

△《書評》一卷

梁侍中袁昂撰。

△《藥石論》一卷

唐昇州司馬張懷瓘撰。

△《六體論》一卷

△《書斷》三卷

△《書估》一卷

△《論書》一卷

以上四種亦皆張懷瓘撰。

△《翰林禁書》三卷

無名氏。

△《書後品》一卷

唐御史中丞李嗣真撰。

△《墨藪》一卷

不知何人所集。

凡十八篇。

又一本二十一篇。

△《古今法書苑》十卷

主客郎中臨淄周越撰。

越與兄起皆有書名。

起書未見,越書間有之,俗甚。

△《金壺記》一卷

僧適之撰。

集書家故事。

以二字為題,而注所出於其下。

凡三百餘條。

△《書史》一卷

禮部員外郎米芾元章撰。

△《秘閣法帖跋》一卷

米芾撰。

△《翰墨志》一卷

高宗皇帝御制。

△《法帖刊誤》二卷

黃伯思長睿撰。

《淳化法帖》出於待詔王著去取。

時秘府墨跡真贗雜居,著不能辨也,但欲備晉、宋間名跡,遂至以江南人一手偽帖,竄入其間,鄙惡之甚。

米南宮辨之,十已得七八,至長睿,益精詳矣。

△《籀史》二卷

翟耆年伯壽撰。

裒諸家鐘鼎圖說為一編,頗有考究。

△《續書譜》一卷

鄱陽姜夔堯章撰。

△《絳帖評》一卷

姜夔撰。

△《法帖要錄》十卷

唐大理卿河東張彥遠愛賓撰。

彥遠,宏靖之孫。

三世相門。

其父文規嘗刺湖州,著《吳興雜錄》。

△《飛白敘錄》一卷

錢惟演希聖撰。

天聖四年序進。

△《蘭亭博議》十五卷

淮海桑世昌澤卿撰。

世昌居天台,放翁陸氏諸甥也,博雅能詩。

又嘗為《西湖紀逸》,考林逋遺事甚詳。

△《蘭亭考》十二卷

即前書。

浙東庾司所刻,視初本頗有刪改。

初十五篇,今存十三篇,去其《集字篇》後人集《蘭亭》字作書帖、詩銘之類者,又《附見篇》兼及右軍他書跡,於《樂毅論》尤詳。

其書始成,本名《博議》,高內翰文虎炳如為之序。

及其刊也,其子似孫,主為刪改,去此二篇固當,而其他務從省文,多失事實,或戾本意。

其最甚者,序文本亦條達可觀,亦竄改無完篇,首末闕漏,文理斷續,於其父猶然,深可怪也。

此書累十餘卷,不過為晉人一遺帖,自是作無益,玩物喪志,本無足雲。

其中所錄諸家跋語,有昭然偽妄而不能辨者,未暇疏舉。

△《法書撮要》十卷

吳興蔡耑山父撰。

以書家事實,分門條類,亦無所發明。

淳熙中人,雲紹聖御史之孫,吾鄉不聞有此人也,當考。

然其名耑而字山父,「耑」者,物之初生,從「屮」,不從「山」也。

偏旁之未審,何取其為法書?余於小學家黜書法於雜藝,有以也。

△《武岡法帖釋文》二十卷

劉次莊元祐中為《官帖釋文》,刻石於臨江。

而武岡又嘗傳刻絳州民潘氏帖。

嘉定中,汪立中取劉本分入二十卷中。

《官帖》所無者,增附之。

△《書苑菁華》二十卷

臨安書肆陳思者集。

△《齊梁畫目錄》一卷

唐竇蒙子泉錄。

△《古今畫人名》一卷

唐李嗣真錄。

△《唐朝畫斷》一卷

唐翰林學士朱景玄撰。

一名《唐朝名畫錄。

》前有目錄,後有天聖三年商宗儒後序,與《畫斷》大同小異。

△《唐朝名畫錄》一卷

即《畫斷》也。

前有目錄,後有天聖三年商宗儒後序,與前本大同小異。

△《歷代名畫記》十卷

唐張彥遠撰。

彥遠家世藏法書、名畫,收藏鑒識,自謂有一日之長。

既作《法書要錄》,又為此《記》,且曰:「有好事者傳余二書,書畫之事畢矣。」

△《五代名畫記》

大梁劉道醇撰。

嘉祐四年陳洵直序。

△《聖朝名畫評》一卷

劉道醇撰。

△《益州名畫錄》三卷

黃休復撰。

中興書目以為李略撰,而謂休復書今亡。

△《山水受筆法》一卷

唐沁水荊浩浩然撰。

△《圖畫見聞志》六卷

太原郭若虛撰。

元豐中自序,稱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

郭氏在國初無顯人,但有郭承祐耳。

其書欲繼張彥遠之後。

△《畫史》一卷

米芾撰。

△《德隅堂畫品》一卷

李廌方叔撰。

趙令時德麟官襄陽,行橐中諸畫,方叔皆為評品之。

元符元年也。

△《林泉高致集》一卷

直徽猷閣待制河陽郭思撰。

其父熙,字淳夫,善畫。

思,元豐五年進士。

既貴,追述其父遺跡、事實。

待制許光疑為之序。

曰《畫訓》、《畫意》、《畫題》、《畫訣》。

而序又稱《詩歌》、《贊記》、《詔誥》、《銘誌》,今本闕。

△《廣川畫跋》五卷

董逌撰。

△《畫繼》十卷

鄧椿公壽撰。

以繼郭若虛之後。

張彥遠《記》止會昌元年,若虛《志》止熙寧七年,今書止乾道三年。

△《文房四譜》五卷

參政梓潼蘇易簡太簡撰。

△《歙硯圖譜》一卷

太子中捨知婺源縣唐積撰。

治平丙午歲。

△《歙硯說》一卷、又《辨歙石說》一卷

皆不著名氏。

△《墨苑》三卷

趙郡李孝美伯揚撰。

曰《圖》,曰《式》,曰《法》。

元符中馬涓、李元膺為之序。

△《硯史》一卷

米芾撰。

△《北海公硯錄》一卷

唐詢彥猷撰。

專以青州紅絲石為貴。

△《閒堂雜記》四卷

不著名氏。

述《文房四譜》,而首載唐氏《硯錄》。

△《硯箋》一卷

高似孫撰。

△《續文房四譜》五卷

司農卿李洪秀穎撰。

△《算經》三卷

夏侯陽撰。

大抵乘除法。

《隋志》二卷;《唐志》一卷,甄鸞注。

今本無注,元豐京監本。

△《算經》三卷

張丘建撰。

有序,首言:「算者不患乘除之為難,而患分之為難,是以序列諸分之本原,宣明約通之要法。」

△《應用算法》一卷

夷門叟郭京元豐三年序。

稱平陽奇士蔣舜元撰。

凡八篇,曰:《釋數》、《田畝》、《粟米》、《端匹》、《斤秤》、《修築》、《差分》、《雜法》,總為百五十七門。

前《志》在歷算類。

△《香譜》一卷

不知名氏。

△《萱堂香譜》一卷

稱侯氏萱堂,而不著名。

△《香嚴三昧》一卷

不知名氏。

△《南蕃香錄》一卷

知泉州葉廷珪撰。

△《茶經》一卷

唐陸羽鴻漸撰。

羽自號竟陵子,又號桑苧翁。

△《煎茶水記》一卷

唐涪州刺史張又新撰。

本刑部侍郎劉伯芻稱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

又新復言得李季卿所筆錄陸鴻漸《水品》,凡二十。

歐公《大明水記》嘗辨之,今亦載卷末。

余足跡所至不廣,於《水品》僅嘗三四,若惠山泉甘美,置之第二不忝,特未知康王谷水何如爾。

其次,吳淞第四橋水亦不惡。

虎丘劍池殊未佳,而在第四,已不可曉。

至於雪水,清甘絕佳,而居其末,尤不可曉也。

大抵水活而後宜茶,活而不清潔猶不宜,故乳泉、石池、漫流者為上,為其活且潔也。

若夫天一生水,烝為雲雨,水之活且潔者,何以過此?余嘗用淨器承雨水,試以烹煎,不減雪水。

故知又新之說妄也。

△《茶譜》一卷

後蜀毛文錫撰。

△《北苑茶錄》三卷

三司戶部判官丁謂謂之撰。

鹹平中進。

△《茶錄》二卷

右正言修起居注莆田蔡襄君謨撰。

皇祐中進。

△《北苑拾遺》一卷

劉昇撰。

慶歷元年序。

△《補茶經》一卷

知建州周絳撰。

當大中祥符間。

△《東溪試茶錄》一卷

宋子安撰。

△《北苑總錄》十二卷

興化軍判官曾伉錄《茶經》諸書,而益以詩歌二首。

△《茶山節對》一卷

攝衢州長史蔡宗顏撰。

△《宣和北苑貢茶錄》一卷

建陽熊蕃叔茂撰。

其子克又益寫其形制而傳之。

△《北苑別錄》一卷

趙汝礪撰。

△《品茶要錄》一卷

建安黃儒道父撰。

元祐中東坡嘗跋其後。

△《酒譜》一卷

汶上竇蘋叔野撰。

其人即著《唐書音訓》者。

△《北山酒經》三卷

大隱翁撰。

△《鼎錄》一卷

梁中書侍郎虞荔纂。

△《古今刀劍錄》一卷

粱陶弘景撰。

△《泉志》十五卷

洪遵景伯撰。

記歷代錢貨。

△《浸銅要略》一卷

張甲撰。

稱德興草澤紹聖元年序。

蓋膽水浸鐵成銅之始。

甲,參政子公之祖。

△《冶金錄》一卷

泉司吏所為也。

△《彈棋經》一卷

題張柬之撰。

△《五木經》一卷併圖例

唐李翱撰,元革注。

蓋古樗蒱之戲也。

△《三象戲圖》一卷

汲陽成師仲編。

△《打馬格局》一卷

無名氏。

△《打馬圖式》一卷

鄭寅子敬撰。

用五十馬。

△《打馬賦》一卷

易安李氏撰。

用二十馬。

以上三者,各不同。

今世打馬,大約與古之樗蒱相類。

△《譜雙》十卷

洪遵集。

此戲今人不復為。

△《進士採選》一卷

趙明遠景昭撰。

此元豐未改官制時遷轉格例也。

△《希古集》一卷

括蒼何宗姚取投壺新舊式及馮氏《射法》為一編。

△《忘憂清樂集》一卷

棋待詔李逸民撰集。

△《通遠集》一卷

無名氏。

視《清樂》為略。

△《象棋神機集》一卷

稱於陽葉茂卿撰。

△《約鰲圖》一卷

△《採珠格局》一卷

△《勸酒玉燭詩》一卷

皆無名氏。

△《捉臥甕人事數》一卷

李庭中撰。

以上四種皆酒邊雅戲。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直齋書錄解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