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釋氏類:△《金剛般若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直齋書錄解題》釋氏類

直齋書錄解題

釋氏類

△《金剛般若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石本金剛經》一卷

南唐保大五年壽春所刻。

乾道中劉岑季高再刻於建昌軍。

不分三十二分,相傳以為最善。

△《六譯金剛經》一卷

此經前後六譯,各有異同,有弘農楊皞者集為此本。

太和中,中貴人楊永和集右軍書,刻之興唐寺。

△《圓覺了義經》十卷

唐罽賓佛陀多羅譯。

△《華嚴經》八十一卷

唐于闐實叉難陀譯。

△《萬行首楞嚴經》十卷

唐天竺般刺密諦、烏長國彌迦釋迦譯語,宰相房融筆受。

所謂譯經潤文者也。

△《維摩詰所說經》一卷

鳩摩羅什譯。

△《維摩經》一卷

蘇轍所書。

△《楞伽經》四卷

有宋、魏、唐三譯。

宋譯四卷,唐譯七卷。

正平張戒集注。

蓋以三譯參校研究,得舊注本,莫知誰氏,頗有偷理,亦多可取,句讀遂明白。

其八卷者,分上下也。

△《四十二章經》一卷

後漢竺法蘭譯。

佛書到中國,此其首也,所謂「經來白馬寺者」。

其後千經萬論,一大藏教乘,要不出於此。

中國之士,往往取老、莊之遺說以附益之者多矣。

△《遺教經》一卷

佛涅槃時所說。

唐碑本。

以下三種同。

△《阿彌阤經》一卷

唐陳仁稜所書。

刻於襄陽。

△《金剛經》一卷

唐武敏之所書。

在長安。

△《金剛經》一卷

唐鄔彤所書。

在吳興墨妙亭。

△《羅漢因果識見頌》一卷

天竺闍那多迦譯。

首有范仲淹序,言宣撫河東,得於傳捨,《藏經》所末錄者。

十六羅漢為比丘摩挐羅等說。

△《六祖壇經》一卷

僧法海集。

△《宗門統要》十卷

建溪僧宗永集。

△《法藏碎金》十卷

太子少傅晁迥撰。

△《景祐天竺字源》七卷

僧惟淨等集進。

以華梵封翻,有十二轉聲、三十四字母,各有齒、牙、舌、喉、唇五音。

仁宗御制序,鏤板頒行。

吳郡虎丘寺有賜本如新,己亥借錄。

△《金園集》三卷

錢唐天竺僧遵式撰。

△《天竺別集》三卷

遵式撰。

世所謂「式懺主」者也。

△《華嚴合論法相撮要》一卷

青谷真際禪師以唐李長者《通玄合論》,撮其要義,手稿為圖。

△《僧寶傳》三十卷

僧惠洪撰。

△《林閒錄》十四卷

惠洪撰。

△《道院集要》三卷

戶部尚書三槐王右敏仲撰。

以晁迥《法藏碎金》、《耄智余書》刪重集粹,別為此編。

△《禪宗頌古聯珠集》一卷

僧法應編。

△《嘉泰普燈錄》三十卷

僧正受編。

三《錄》大抵與《傳燈》相出入,接續機緣語句前後一律,先儒所謂遁辭也。

然本初自謂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今四《燈》總一百二十卷,數千萬言,乃正不離文字耳。

△《雪峰廣錄》二卷

唐真覺大師義存語。

丞相王隨序之。

隨及楊大年皆號參禪有得者也。

△《龍牙和尚頌》一卷

△《釋書品次錄》一卷

△《大慧語錄》四卷

僧宗杲語。

其徒道謙所錄,張魏公序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直齋書錄解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