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類書類:△《語麗》十卷梁湘東王功曹參軍朱澹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直齋書錄解題》類書類

直齋書錄解題

類書類

△《語麗》十卷

梁湘東王功曹參軍朱澹遠撰。

采摭書語之麗者,為四十門。

△《修文殿御覽》三百六十卷

北齊尚書左僕射范陽祖珽孝徵等撰。

案《唐志》類書,在前者有《皇覽》、《類苑》、《華林遍略》等六家,今皆不存。

則此書當為古今類書之首。

珽之行事,奸貪凶險,盜賊小人之尤無良者,言之則汙口舌。

而其所編集,乃獨至今傳於世。

然珽嘗以他人所賣《遍略》質錢受杖。

又嘗盜官《遍略》一部,坐獄論罪。

今書毋乃亦盜《遍略》之舊,以為己功耶?《遍略》者,梁徐僧權所為也。

又案《隋志》作《聖壽堂御覽》,卷數同。

聖壽者,實齊後主所居。

△《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

唐秘書監余姚虞世南伯施撰。

其書成於隋世。

△《藝文類聚》一百卷

唐弘文館學士長沙歐陽詢信本撰。

△《初學記》三十卷

唐集賢院學士長城徐堅元固撰。

△《六帖》三十卷

唐太子少傅太原白居易撰。

《唐志》作《白氏經史事類》,一名《六帖》。

《醉吟先生墓誌》云:又著《事類集要》三十部,時人目為《白氏六帖》。

△《金鑰》二卷

唐太學博士河內李商隱義山撰。

分四部,曰《帝室》、《職官》、《歲時》、《州府》。

大略為箋啟應用之備。

△《玉屑》十五卷

無名氏。

△《蒙求》三卷

唐李翰撰。

本無義例,信手肆意雜襲成章,取其韻語易於訓誦而已。

遂至舉世誦之,以為小學發蒙之首,事有甚不可曉者。

余家諸子在褓,未嘗令誦此也。

△《戚苑纂要》十卷唐劉揚名撰。

皆集內外宗族姻親故事。

△《戚苑英華》十卷

唐仙居令袁悅撰。

唐志雲重修,蓋因揚名之舊而廣之。

△《太平御覽》一千卷

翰林學士李昉、扈蒙等撰。

以前代《修文御覽》、《藝文類聚》、《文思博要》及諸書參詳條次修纂。

本號《太平總類》,太平興國二年受詔,八年書成,改名《御覽》。

或言,國初古書多未亡,以《御覽》所引用書名故也,其實不然,特因前諸家類書之舊爾。

以《三朝國史》考之,館閣及禁中書總三萬六千餘卷,而《御覽》所引書多不著錄,蓋可見矣。

△《鹿門家鈔詩詠》五十卷

鴻臚少卿襄陽皮文璨撰。

以群書分類事為詩而註釋之。

其祖舊休,有書名《鹿門家鈔》,故今述其名。

△《冊府元龜》一千卷

景德二年命資政殿學士王欽若、知制誥楊憶修歷代君臣事跡,八年而成。

總五十部,部有總序,一千一百四門,門有小序。

賜名制序。

所採正經史之外,惟取《戰國策》、《國語》、《韓詩外傳》、《呂氏春秋》、《管》、《晏》、《韓子》、《孟子》、《淮南子》及《修文殿御覽》。

每門具進,上親覽,摘其舛誤,多出手書,或詔對,揩示商略。

△《天和殿御覽》四十卷

侍讀學士臨川晏殊等天聖中受詔,取《冊府元龜》,掇其要者,分類為二百十五門。

△《類要》七十六卷

晏殊撰。

曾鞏為序。

△《事類賦》三十卷

校理丹陽吳淑正儀撰進並注。

△《韻類題選》一百卷

朝奉大夫知處州鄞袁轂容直撰。

以韻類事纂集,頗精要。

世所行《書林韻會》,蓋依倣而附益之者也。

轂,嘉祐六年進士。

東坡守杭時為倅,「風月平分」之詞,為轂作也。

其後累世登科。

絜齋燮,其四世孫也。

△《本朝蒙求》三卷

端明殿學士成都范鎮景仁撰。

△《十七史蒙求》一卷

題王先生。

不著名氏。

或雲王令也。

△《書敘指南》二十卷

任廣撰。

崇寧中人。

皆經傳四字語,備尺牘應用者也。

△《實賓錄》三十卷、《後集》三十卷

高郵馬永易明叟撰,蜀人句龍材校正,文彪增廣。

其三十卷者,本書也。

義取「名者實之賓」為名。

△《史韻》四十九卷

嘉禾錢諷正初撰。

附韻類事,頗便檢閱。

△《後六帖》三十卷

知撫州孔傳世文撰。

以續白氏之後也。

傳襲封衍聖公。

△《海錄碎事》三十三卷

知泉州建安葉廷珪撰。

△《皇朝事實類苑》二十六卷

知吉州江少虞撰。

紹興中人。

其書亦可入小說類。

△《兩漢蒙求》十卷

樞密吳興劉玨希范撰。

紹聖中所序。

△《補注蒙求》八卷

徐子光撰。

以李翰《蒙求》句為之注。

本句之外,兼及其人他事。

△《群書類句》十四卷

三山葉鳳撰。

以《群書新語》增廣。

自五字以至九字,為七百五十一門,各以平仄聲為偶對。

△《書林韻會》一百卷

無名氏。

蜀書坊所刻,規模《韻類題選》而加詳焉。

△《幼學須知》五卷

余姚孫應符仲潛撰次。

此書本書坊所為,以教小學。

應符從而增廣之。

△《兩漢博聞》二十卷

無名氏。

或雲楊侃。

△《班左誨蒙》三卷

程俱致道撰。

△《左氏摘奇》十三卷

給事中吳郡胡元質長文撰。

△《諸史提要》十五卷

參政吳越錢端禮處和撰。

泛然鈔錄,無義類。

△《漢雋》十卷

括蒼林越撰。

以《西漢書》,分類為十五篇。

皆句字之古雅者。

「雋」者,取雋永之義也。

△《文選雙字類要》三卷

蘇易簡撰。

摘取雙字,以類編集。

△《選腴》五卷

天台王若撰。

以五聲韻編集《文選》中字。

淳熙元年序。

△《晉史屬辭》三卷

永嘉戴迅簡之撰。

用《蒙求》體,以類晉事。

元祐癸酉歲也。

△《觀史類編》六卷

呂祖謙撰。

初輯此篇為六門,曰「擇善」、曰「儆戒」、曰「閫範」、曰「治體」、曰「論議」、曰「處事」。

而「閫範」最先成,既別行,今惟五門,而「論議」分上、下卷。

△《帝王經世圖譜》十卷

著作佐郎金華唐仲友與正撰。

凡天文、地理、禮樂、刑政、陰陽、度數、兵農、王霸,本之經典,兼采傳注,類聚群分。

凡百二十二篇。

△《經子法語》二十四卷

△《左傳法語》六卷

△《史記法語》十八卷

△《西漢法語》二十卷

△《後漢精語》十六卷

△《三國精語》六卷

△《晉書精語》五卷

△《南史精語》十卷

洪邁撰。

自《博聞》、《誨蒙》、《漢雋》、《摘奇》、《提要》及此《法語》諸書,皆所以備遺忘。

而洪氏多取句法,《漢雋》類例有倫,余皆隨筆信意鈔錄者也。

△《遷史刪改古書異辭》十二卷

倪思撰。

以遷《史》多易經語,更簡嚴為平易體,當然也。

然易辭而失其義,書事而與經異者多,不可以無考,故為是編。

經之外與他書異者,亦並載焉。

△《馬班異辭》三十五卷

倪思撰。

以班史仍《史記》之舊而多刪改,大抵務趨簡嚴,然或刪而遺其事實,或改而失其本意。

因其異,則可以知其筆力之優劣,而又知作史述史之法矣。

△《杜詩六帖》十八卷

建安陳應行季陵撰。

用《白氏》門類,編類杜詩語。

△《錦繡萬花谷》四十卷、《續》四十卷

序稱淳熙十五年作,而不著名氏。

門類無倫理,序文亦拙。

△《趙氏家塾蒙求》二十五卷、《宗室蒙求》三卷

趙彥絟撰。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直齋書錄解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