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文酌解第四:民生而有欲、有惡、有樂、有哀、有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文酌解第四

逸周書

文酌解第四

題解:文酌即文王所行。

民生而有欲、有惡、有樂、有哀、有德、有則,則有九聚,德有五寶,哀有四忍,樂有三豐,惡有二咎,欲有一極。

極有七事,咎有三尼,豐有三頻,忍有四教,寶有五大,聚有九酌。

九酌:一取允移人,二宗傑以親,三發滯以正民,四貸官以屬,我人□必禮,六往來取此,七商賈易資,八農人美利,九□一寵一 可動。

五大:一大知率謀,我大武劍勇,三大工賦事,四大商行一賄,五大農假貸。

四教:一守之以信,二因親家年,三取戚免梏,四樂生身復。

三頻:一頻祿質,二一陰一福靈極,三留身散真。

三尼:一除戎咎丑,二申親考疏,三假時權要。

七事:一滕咎信志,二援拔瀆謀,三聚疑沮事,四滕屬威眾,五處寬身降,六陵塞勝備,七錄兵免戎。

一極:惟事昌道,開蓄伐。

伐有三穆、七信、一幹、二御、三安、十二來。

三穆:一絕靈破城,二筮奇昌為,三龜從惟凶。

七信:一仁之慎散,二知之萬巧,三勇之一精一富,四族之寡賄,五商之淺資,六農之少積,七貴之爭一寵一 。

一幹:勝權輿。

二御:一樹惠不<悉>,二既用茲憂。

三安:一定居安帑,二貢貴得布,三刑罪布財。

十二來:一弓二矢歸射,三輪四輿歸御,五剝六魚歸蓄,七陶八冶歸灶,九柯十匠歸林,十一竹十二葦歸時。

三穆、七信、一幹、二御、三安、十二來,伐道鹹布,物無不落,落物取配,維有用究。

急哉急哉,後失時。

譯文:

人生來就有欲一望 、有厭惡、有快樂、有悲哀、有辦事能力、有,處事法則。

法則有九聚,能力有五寶,悲哀有四忍,快樂有三豐,厭惡有三咎,欲一望 有七極。

七極有七事。

三咎有三尼,三豐有三頻,四忍有四教,五寶有五大,九聚有九酌

九酌是:一,積聚誠信以感人;二,尊重英傑以親人;三,發放倉廩安定民眾;四,借貸官府連屬百姓;五,對人一定要講禮;六,交往一定要密切;七,使商賈一交一 易貨物;八,讓農民多得利益;九,同情與嘉獎要適當施行。

五大是:一,大智指行用謀略;二,大武乃收斂勇力;三,大工是操勞工事;四,大商為流通貨物;五,大農即借貸糧食。

四教是:一,教人謹守誠信;二,教人親近年長者;三,教人去憂戚免桎梏;四,教人喜愛生活使身心返歸無哀之時

三頻是:一,揮霍財物,物質就耗費;二,向鬼神求福,靈性就殆盡;三,縱一情 聲色,就失掉本性。

三止是:一,治兵以攻其同類;二,約束親近使成疏遠;三,假人以大權而作威。

七事是:一,不顧過錯而逞志;二,緩急不分而濫謀;三,多疑寡斷而事不成;四,欺凌臣屬而作威於人;五,屈身以求居處寬大;六,關閉邊境作為勝敵之備;七,為免除武事而解散軍隊。

只有從事昌盛之道,才能建養民之功。

建養民之功的具體辦法有三穆、七信、一干、二御、三安、十二來。

三穆是:一,不敬神靈則破敗一精一誠;二,占筮不吉也要善其所為;三,龜卜雖吉也要想到凶危。

七審是:一,仁者的謹慎施捨;二,智者的處處工巧;三,勇者的鋒銳富盛;四,族眾的缺少財物;五,商人的短缺資本;六,農民的短少存糧;七,權貴的爭奪榮耀。

一干是:有好的開端。

二御是:一,樹立恩惠而不病民;二,竭盡自己憂民之心。

三安是:一,定百姓居室以安其妻兒;二,看重貢賦而可以錢幣代繳;三,處罰罪人可以財物贖罪。

十二來是:一弓人、二矢人,都歸聚到射箭人一處;三輪人、四輿人都歸聚到駕車人一處;五艷人、六函人都歸聚到皮革積存的地方;七瓦工,八冶工,都歸聚到窯爐旁邊;九柯工、十木匠,都歸聚到木材堆放的地方;十一竹工、十二席匠,都歸聚到竹葦存放的地方。

三穆、七信、一干、二御、三安、十二來已經完成,成功的方法就都具備了。

事物有不過時的。

過時之物要再去找尋,就只有終止。

抓緊啊,落後了就失掉時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