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譯文》卷四·鳥獸: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犬豕與雞,謂之三物。騄駬,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幼學瓊林譯文》卷四·鳥獸

幼學瓊林譯文

卷四·鳥獸

【原文】麟為一毛一蟲之長,虎乃獸中之王。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犬豕與雞,謂之三物。

騄駬,驊騮,良馬之號;太牢、大武,乃牛之稱。

羊曰柔一毛一,又曰長髯主簿;豕名剛鬣,又曰烏喙將軍。

鵝名舒雁,鴨號家鳧。

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雁一性一隨一陽一,因名之曰一陽一鳥。

【註釋】(001)麟:麒麟,傳說中的動物,雄為麒,雌為麟。

(002)一毛一蟲:長一毛一的動物。

(003)四靈:古人認為有靈一性一的四種神獸。

《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

(004)豕:豬。

(005)三物:古人結盟、立誓時,把動物的血滴入酒中,飲酒盟誓,君王用豬血,大臣用狗血,百姓用雞血。

(006)驊騮:古代良馬的名字,周穆王的八俊之一。

也作「耳」、「綠耳」,應當是綠色的馬。

驊騮也作「棗騮」,應當是赤色的馬。

(007)太牢:牛的別稱。

大武:指牛,祭祀時對牛的稱呼。

(008)柔一毛一:指羊。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一毛一。」

孔穎達疏:「若羊肥則一毛一細而柔一弱,故雲柔一毛一,言肥澤也。」

(009)剛鬣、烏喙將軍:豬的另一稱呼。

豬貪食,所以稱豬為烏喙將軍。

鬣,脖子上長而密的一毛一。

喙,鳥獸的嘴。

(010)舒雁:鵝的另一種稱呼。

《爾雅·釋鳥》:「舒雁,鵝。」

因為鵝的形狀像雁,但又徐行不飛,所以稱舒雁。

(011)家鳧:鳧,野鴨。

家鳧即鴨子。

德禽:雞。

古時候說雞有五德,所以稱德禽。

《韓詩外傳》記載,雞頭上戴冠者是文也,步子邁得大者為武,敢鬥者則勇,看見食物相互招呼為仁,守夜沒有差失是信。

(012)一陽一鳥:雁的別名。

【譯文】龍是鱗蟲類之長,老虎是萬獸之王。

麒麟、鳳凰、烏龜和龍合稱為四靈。

狗、豬和雞是古人歃血為盟時所用之物,所以合稱為三物。

驊騮、都是古時名馬的名稱。

太牢、大武都是牛的名稱。

羊一毛一很柔軟、羊須又很長,所以把羊稱做柔一毛一或長鬃主簿。

豬鬃很硬、豬嘴烏黑,所以稱做剛鬣或烏喙將軍。

鵝行路像雁故稱為舒雁。

鴨形狀像鳧稱為家鳧。

雞有五種美德,故稱為德禽;雁又稱為一陽一鳥。

【原文】家狸、烏圓,乃貓之譽;韓盧、楚獷,皆犬之名。

麒麟騶虞,皆好仁之獸;螟蝘蟊賊,皆害苗之蟲。

無腸公子,螃蟹之名;綠衣使者,鸚鵡之號。

狐假虎威,謂借勢而為惡;養虎貽患,謂留禍之在身。

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勝負未分,不知鹿死誰手;基業易主,正如燕入他家。

【註釋】(013)狸:野貓。

韓盧、楚獷:古代良犬的名字。

《廣雅》:「犬之良者,猶宋國之鵲、韓國之盧、楚國之獷、晉國之獒。」

(014)麒麟:仁獸,雄為麒,雌為麟。

騶虞:義獸名,傳說只吃死動物,也不吃生草,所以稱它一性一仁。

螟螣蠡賊:吃莊稼的四種害蟲。

(015)無腸公子:螃蟹的別名。

《抱朴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綠衣使者:相傳唐玄宗曾將報告殺人兇手的鸚鵡封為綠衣使者。

(016)狐假虎威:古寓言,老虎捉到一隻狐狸,要吃它。

狐狸說:「上天要我做百獸的王,你不可以吃掉我。

如果你不信,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後面,看百獸見了我有沒有不逃跑的?」老虎信以為真,就跟著狐狸走,結果百獸看見老虎在狐狸後面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自己中計了,還以為百獸是害怕狐狸而逃跑的。

後來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他人的勢力來欺壓別人。

養虎貽害:也作「養虎遺患」。

《史記·項羽本紀》載,楚漢兩方相約以鴻溝為界停戰,停戰後,項羽引兵東去,而張良、陳平建議劉邦乘機攻打項羽,說漢朝已擁有天下大半,楚兵正處在飢餓疲憊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消滅他們的最好時機。

如果讓他們回去,「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後來多用於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017)猶豫:猶,一種動物,一性一多疑。

《集韻》:「猶,一曰似麂,居山中,間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

(018)狼狽:相傳狼和狽是同類野獸,狼前二足長,狽後二足長,必須互相依靠才能行動,如果狼離開狽,或狽離開狼,那麼就進退不便。

後來用狼狽比喻互相勾結幹壞事。

(019)鹿死誰手:不知道誰取得最後的勝利。

《晉書》載:「人豈不自知,卿言亦已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鹿就是獵取的對象,原來比喻政權,後來也比喻爭逐的對象。

(020)燕入他家: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東晉王導、謝安等豪門貴族曾經住在烏衣巷,但是詩人寫這首詩時,王、謝大族已經沒落。

而燕子卻不管它的故宅換主,仍舊尋巢。

【譯文】家狸、烏圓都是貓的美名;韓盧、楚獷都是良犬的名稱。

麒麟、騶虞都是喜好仁義之神獸;螟、螣、蟊、賊都是殘害莊稼的害蟲。

無腸公子是螃蟹的別名,綠衣使者是鸚鵡的外號。

狐假虎威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做壞事;養虎貽患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猶是一種野獸一性一多疑慮,聽見聲音就預先上樹,一會兒又下來反覆不定,所以說人遇事遲疑不決就叫做猶豫;狼和狽互相依倚,失去對方則困頓不堪,故以狼狽形容困頓窘迫的境況。

鹿是打獵時互相爭奪的目標,在眾人爭奪某物而勝負未分之時,就說不知鹿死誰手;基業房產換了主人,秋去春來的燕子雖在同一地方築巢,卻已不是原來的人家了。

【原文】燕到南方,先至為主,後至為賓;雉名陳寶,得雄為王,得雌為霸。

刻鵠類鷸,為學初成;畫虎類犬,弄巧反拙。

美惡不稱,謂之狗尾續貂;貪圖不足,謂之蛇欲吞象。

禍去禍又至,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一穴一,焉得虎子。

鄙眾趨利,曰群蟻附膻;謙己一愛一兒,曰老牛一舐一犢。

無中生有,曰畫蛇添足;進退兩難,曰羝羊觸藩。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馬,難分禍福。

【註釋】(021)燕到南方:相傳中秋節以前先飛到南方的大雁是主人,而中秋節以後到達的小雁則是客人。

(022)雉名陳寶:神的名字。

干寶《搜神記》記載,秦穆公時,陳倉人捉住一怪獸,有二童子在路邊,童子說:「它的名字叫媼,常在地下食死人的腦子。

想要殺它,用柏樹擊打它的頭。」

怪獸說:「那兩個童子叫陳寶,得到雄的可以稱王,得到雌的可以稱霸諸侯。」

陳倉人捨棄媼而逐兩童子。

兩童子馬上變成野雞飛走了。

雉,野雞。

(023)刻鵠類鶩:《後漢書·馬援傳》載馬援《誡兄子顏敦書》:「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一愛一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鵠,天鵝。

鶩,野鴨。

後來用它比喻模擬相類似的人或事物,但不能一逼一真還可得其近似。

因此說初學有成。

(024)畫虎類犬:馬援《誡兄子顏敦書》:「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吾一愛一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因為「狗」在古代也作「犬」,「畫虎不成反類狗」常被寫成「畫虎類犬」,後來比喻好高騖遠,一無所成,反貽笑一柄一。

(025)狗尾續貂:貂,一種皮一毛一極為珍貴的動物,古代皇帝的侍從用貂尾做帽子的裝飾。

《晉書·趙王倫傳》載,晉代趙王倫篡位後,大封其一黨一羽,「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

每朝會,貂蟬盈座,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本意諷刺濫封官爵,後來用「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續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不相稱。

(026)蛇欲吞象:《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後來用「蛇吞象」比喻貪得無厭。

(027)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比喻消除一個禍患又招來另一個禍患。

後漢和帝時,外戚竇氏專權,和帝與宦官共謀誅殺竇氏,但是又過分親信太監,又導致宦官專權。

(028)不入虎一穴一,焉得虎子:比喻不經歷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也比喻不冒危險不能成事。

(029)群蟻附膻:比喻追逐名利,競相驅往。

盧坦《與李渤書》:「今之人奔尺寸之祿,趨絲毫之利,如群蟻之附腥膻,眾蛾之赴爝火,取不為丑,貪不避死。」

膻,指羊臊氣。

(030)老牛一舐一犢:老牛一舔一小牛,比喻一愛一子情深。

一舐一,以舌一舔一物。

(031)畫蛇添足:楚國有個專管祭祀的官員,賜酒給手下人喝,因為人多酒少不夠分,於是想出誰先畫好蛇就可以喝酒的辦法。

有一個人第一個把蛇畫好了,但是見其他人還沒有畫完,就在已畫好的蛇上又添加了兩隻腳,讓人啼笑皆非。

後來用「畫蛇添足」比喻多此一舉,反而無益,弄巧成拙。

(032)羝羊觸藩:《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

意思是公羊抵撞籬笆,把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

後來用「羝羊觸藩」比喻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羝,公羊。

藩,籬笆。

(033)杯中蛇影:晉朝人樂廣十分好客,見一朋友好久不來家裡,十分奇怪,就去拜會他,朋友說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完後回來就生病了。

樂廣很疑惑,回家便查原因,原來是掛在牆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裡造成的,朋友聽到這個消息後病很快就好了。

後來多用來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034)塞翁失馬:《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意思是雖然一時遭受損失,但也可能轉變成好事。

【譯文】大雁飛往南方時,先到的是主人,後到的是賓客;雉雞又名陳寶,抓住雄雉可以為王,抓住雌雉可以稱霸。

用木頭刻鵠卻像個鶩,說人學一件事還沒有學成。

用紙畫老虎,畫出來卻像一隻狗,比喻弄巧成拙反而留下笑一柄一。

好壞不勻稱,譬如用狗尾巴去接續貴重的貂一毛一。

貪得無厭如同巴山的長蛇,想要吞下大象一樣。

前門拒絕了老虎,後門卻進來了豺狼,比喻剛消除了一個禍患,卻又遇上了另一個災難。

不敢進入老虎的洞一穴一,怎能得到虎子,是說不敢冒危難,就不能獲得成功。

世俗之人趨向財利追逐利益,如同群蟻附著於膻腥之上。

謙稱自己喜一愛一兒女,如同老牛不斷的一舔一著小牛一般。

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竟然可以說得有形有影,如同畫師畫蛇,竟然添上了腳,真是無中生有,節外生枝。

羊角觸撞了籬笆,向前進或向後退都很困難,就稱為羝羊觸藩。

在酒杯裡看見了蛇的影子,無端產生了疑慮恐懼就叫做杯中蛇影。

塞上老翁失去馬,禍福很難分辨,所以塞翁失馬是說發生了不好的事,有時卻會產生好的結果,禍福並不是事情發生的當時就能顯現出來的。

【原文】龍駒鳳雛,晉閔鴻誇吳中陸士龍之異;伏龍鳳雛,司馬徽稱孔明龐士元之奇。

呂後斷戚夫人手足,號曰人彘;胡人醃契丹王一屍一骸,謂之帝羓。

人之狠惡,同於檮杌;人之凶暴,類於窮奇。

王猛見桓溫,捫虱而談當世之務;寧戚遇齊桓,扣角而取卿相之榮。

楚王軾怒蛙,以昆蟲之敢死;丙吉問牛喘,恐一陰一陽一之失時。

以十人而制千虎,比言事之艱且;走韓盧而搏蹇兔,喻言敵之易摧。

【註釋】(035)龍駒鳳雛:龍子鳳子。

晉朝陸雲,字士龍,與兄陸機齊名,時人稱他們為「二陸」。

雲年幼時,吳尚書廣陵閩鴻稱讚他「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鳳雛,幼鳳,多比喻聰穎英俊的兒童。

(036)伏龍鳳雛:司馬徽稱諸葛亮為伏龍,稱龐統為鳳雛。

(037)人彘:漢高祖劉邦一寵一愛一戚夫人,想廢掉惠帝,立她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未果。

待漢高祖死後,呂後挾恨,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熏灼耳朵,吃啞藥,置於廁所中,稱為「人彘」。

(038)帝羓:羓,乾肉。

契丹王耶律德光南侵途中病死,契丹人剖開他的肚子,挖出內臟,用鹽醃起來運回,稱為「帝羓」。

(039)檮杌:《神異經·西荒經》上記載的西方的凶獸名字,形狀如老虎,人面虎足,豬牙,擾亂山中。

窮奇:傳說中的惡獸名,《山海經·西山經》上記載的野獸,形狀像牛,音如獒狗,吃人。

(040)王猛見桓溫:王猛,十六國時前秦的大臣,後為苻堅的丞相。

桓溫,東晉大將軍,明帝婿。

《晉書·王猛傳》:「(猛)隱於華一陰一山,懷佐世之志,希龍顏之主,斂翼待時,後風雲而後動。

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041)捫虱:摸捉虱子,形容放任毫無拘束。

(042)楚王軾怒蛙:楚王討伐吳國時,出門看見鼓起發怒的青蛙,為鼓勵士卒不怕死,他手扶車前橫木向發怒的青蛙致敬。

丙吉問牛喘:漢代宰相丙吉出巡時,遇到有人鬥毆而死,但不過問,後來遇到牛在喘一息,便走上前去詢問。

手下人不解,說他該問的不問,丙吉說:「現在天氣還沒有大熱,牛卻喘一息,怕是一陰一陽一失調,這就是我職務內的事,應當過問;打死人這件事情自然有京兆尹來過問,是不需要宰相來管的。」

(043)十人而制千虎:比喻有些事情因為力量不夠而很難取勝。

宋代常安民給中書侍郎呂公著的信中寫道:「猛虎負隅,莫之敢攖,而卒為人所勝者,人眾虎寡也。

故以十人而制一虎,則人勝;以一人制十虎,則虎勝。

奈何以十人而制千虎乎?」馳韓盧而搏蹇兔:《戰國策·秦策三》范雎說秦昭王:「以秦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馳韓盧而逐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

比喻戰勝敵人輕而易舉。

(044)韓盧,戰國時韓國的名犬,色黑,所以叫盧。

(045)蹇兔,跛足的兔子。

【譯文】晉閔鴻誇讚吳郡陸雲文采之異,說他是龍駒鳳雛,龍駒是誇讚陸機的天資穎異,鳳雛是稱讚龐統的才華高超。

呂後斬斷戚夫人手足,稱她為人彘;胡人將契丹王一屍一骸醃起來,稱為帝羓。

兇惡殘暴的人,就和那傳說中的凶獸檮杌窮奇一樣。

王猛隱居倜儻有大志,披褐衣謁桓溫,捫虱而談天下大事;寧戚家貧而有才,扣牛角發悲歌,齊桓公聽到後認為是奇才,故有拜為上卿的殊榮。

越王伐吳時為激勵士兵勇於作戰,向怒蛙致敬因為它不畏懼死亡。

丙吉見到牛喘一息而詢問,惟恐一陰一陽一失序。

用十個人去制伏一千頭老虎,一定會慘遭失敗,比喻事情難以成功。

用勇一猛的狗去追捕跛了腳的兔子,比喻摧毀敵人極其容易。

【原文】兄弟如鶺鴒之相親,夫婦如鸞鳳之配偶。

有勢莫能為,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制小不用大,曰割雞之小,焉用牛刀。

鳥食母者曰梟,獸食父才曰獍。

苛政猛於虎,壯士氣如虹。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謂仙人而兼富貴;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是險語之一逼一人聞。

黔驢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窮乎。

強兼併者曰鯨吞,為小賊者曰狗盜。

【註釋】(046)鶺鴒:也作「脊令」,形容兄弟相親。

(047)鸞鳳:鸞鳥和鳳凰。

比喻夫婦。

(048)鞭之長,不及馬腹:比喻力不能及。

(049)割雞之小,焉用牛刀:《論語·一陽一貸》中記載,子游出任武城的行政長官,用禮樂教化百姓。

孔子到武城聽到一片絃歌之一聲,於是便開玩笑地說:「殺雞焉用宰牛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力氣。

(050)梟:俗名貓頭鷹,一種兇猛的鳥,舊傳梟寄巢生子,大則食其母。

後來用此比喻惡人。

(051)獍:惡獸名。

也叫「破鏡」,傳說一種像虎豹的獸,生下來就吃父。

因此用來比喻不孝和忘恩負義的人。

(052)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下》載,孔子過泰山側,見一婦人在哭泣,就讓子路問之,婦人回答說,他的公公、丈夫、兒子先後被老虎所害。

孔子問她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婦人說:「無苛政。」

孔子於是對他的徒弟說:「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即繁重的賦稅和徭役比老虎還要凶暴可怕。

(053)壯士氣如虹:壯士的豪氣猶如天上的長虹,可以穿日而過。

(054)騎鶴上揚州:《殷芸小說》中寫到,有幾個人一起談志向,一個說想做揚州刺史,一個說想要腰纏萬貫,一個說要騎鶴升仙。

最後一人說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把前面三人的願望都包括了。

後來用「騎鶴上揚州」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的妄想。

(055)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晉朝桓玄、殷仲堪、顧愷之等人一起比賽說「危語」。

殷仲堪的一位參軍插語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殷仲堪聽了說:「這話一逼一人太甚。」

因為殷仲堪的一隻眼睛瞎了。

(056)黔驢之技:唐代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貴州一帶沒有驢子,有人帶去一頭放在山下,老虎看見這個龐然大物,不知是什麼神怪。

驢子叫了一聲,老虎嚇得發慌。

後來漸漸聽慣了驢的叫一聲,走進去碰它,驢子大怒,用蹄子亂踢,但是沒有多大的傷害力。

老虎大喜,心裡想,原來驢子技藝不過如此,於是撲上去就把它吃了。

後來用「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技能已用完。

(057)鼯鼠之技:傳說鼯鼠有五種技藝,但都不一精一通,能飛卻不能上屋,能爬卻爬不上樹梢,能游卻不能渡過山澗,能打洞可是藏不住身一子,能跑但也超不過人。

後來用來比喻技藝不一精一,雖然多卻沒有益處。

(058)鯨吞:像鯨一樣的吞一食,多用來比喻以強兼弱,吞併土地。

(059)狗盜:小偷,因為像狗一樣鑽到人家裡所以叫狗盜。

【譯文】鶺鴒是比喻弟兄,鳳凰是比喻夫妻。

有力量卻用不上,譬如馬鞭再長,也不打馬腹。

小題不必大做,殺雞這種小事,何必用到殺牛的刀子。

梟長大之後會吃掉自己的母親,獍長大之後會吃掉自己的父親。

繁重的賦稅比老虎還要凶暴可怕。

壯士的豪氣猶如天上的長虹,可以穿日而過。

腰帶上纏上了錢,騎鶴上天而去,是說世人富貴而登仙的樣子。

盲人騎著瞎馬,半夜走到很深的池塘邊,這是威脅人家說出的一毛一骨悚然的險語。

黔驢的本領不過如此而已,比喻炫耀拙劣的伎倆而本領卻僅此而已。

鼯鼠的能力最易窮盡,比喻能耐有限。

恃強兼吞弱者稱為鯨吞。

偷偷摸一摸地去竊取他人的財物叫做狗盜。

【原文】養惡人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噬;養惡人如養鷹,饑之則附,飽之則颺。

隨珠彈雀,謂得少而失多;投鼠忌器,恐因甲而害乙。

事多曰蝟集,利小曰蠅頭。

心惑似狐疑,人喜如雀躍。

一愛一屋及烏,謂因此而惜彼;輕雞一愛一鶩,謂捨此而圖他。

唆惡為非,曰教猱升木;受恩不報,曰得魚忘筌。

倚勢害人,真是城狐社鼠,空存無用,何殊陶犬瓦雞。

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轍;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註釋】(060)養惡人如養虎、養惡人如養鷹:《三國誌·魏書·陳登傳》呂布因陳登向曹一操一求為徐州牧,不得。

呂怒,拔劍曰:「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為卿所賣耳!」要殺陳登。

登徐喻之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

公曰:「不如卿言也。

吾待溫侯譬如養鷹,饑則為附,飽則颺去。」

布乃擲劍曰:「曹公知我也!」(061)颺:飛揚。

(062)隋珠彈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輕重,因此得不償失。

隋珠,隋侯救了一條大蛇,蛇就送來珍珠相報答。

彈雀:比喻得不償失。

(063)投鼠忌器:《漢書·賈誼傳》記載:「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

』此善喻也。

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後來多用「投鼠忌器」比喻欲除禍害,但有所顧忌。

(064)蝟集:比喻事情繁多,像刺蝟身上的硬刺那樣聚集在一起。

(065)蠅頭:比喻細小的事情,多用來指小數目的財力。

(066)狐疑:猶豫不決。

雀躍:像雀一樣蹦躍,形容特別高興。

(067)一愛一屋及烏:《尚書大傳》:「一愛一人者,兼及屋上之烏。」

比喻一愛一這個人,連與這個人有關的東西都一愛一。

(068)輕雞一愛一鶩:比喻捨此求彼。

(06一9)教猱升木:多比喻教唆壞人做壞事。

猱,猴子,身一體輕捷,善於攀援。

(070)得魚忘筌:比喻獲得了成功就忘記了賴以成功的事物和條件。

筌,也作「荃」,捕魚用的竹器。

(071)城狐社鼠:城牆下的狐狸,土地廟裡的老鼠。

比喻依仗他人勢力而為非作歹的壞人。

東晉大臣王敦想除掉晉元帝的親信劉隗,而徵求謝鯤的意見。

謝鯤認為不可以,理由是劉隗雖然是危害,但卻是城狐社鼠,要消滅狐鼠,則勢必要毀及城牆和社土,即危及王室。

(072)陶犬瓦雞:陶土做的狗,泥土做的雞。

後來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073)螳臂當轅:螳臂就是螳螂的前腿,比喻不自量力就必定會失敗。

轅,車前架牲畜的直木或曲木,後來代稱車。

(074)蜉蝣在世:比喻人生十分短暫。

蜉蝣,一種小飛蟲,生存期極短,早上生,晚上就死了。

【譯文】用隋侯的明珠去彈千仞之雀,譬喻得到的少失去的多。

投鼠忌器形容做事有所顧忌,惟恐傷害了他人。

事情多又不容易處理叫做蝟集;財利微薄叫做蠅頭。

遇到事情心裡產生猶豫懷疑稱作狐疑。

欣然色喜叫做雀躍。

一愛一屋及烏比喻一愛一其人而推及和他有關的一切;看輕家雞而一愛一好野鶩,形容捨此求彼,捨棄這裡而圖謀那裡。

教唆他人去做壞事,好比教猴子升木。

受了人家的恩惠而不知報答,好比得到了魚,而忘卻了捉魚的器一具。

靠著別人的勢力為非作歹的人,好像是城社裡的狐鼠一樣。

空有其表而沒有任何用處,和陶器做成的狗及用瓦料做成的雞,有什麼區別呢?勢單力薄,能力不足,難以抵禦敵人,如同螳螂用它的前腳去擋車子一樣。

人的生命短暫而脆弱,如同蜉蝣生於世上朝生夜死非常短暫。

【原文】小難制大,如越雞難伏鵠一卵一;賤反輕貴,似鷽鳩反笑大鵬。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豈受犬羊欺。

跖犬吠堯,吠非其主;鳩居鵲巢,安享其成。

緣木求魚,極言難得;按圖索驥,甚言失真。

惡人借勢,曰如虎負嵎;窮人無歸,曰如魚失水九尾狐,譏陳彭年素一性一見眼諂而又一奸一;獨眼龍,誇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指鹿為馬,秦趙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黃初平之得仙。

卞莊勇能檎兩虎,高駢一矢貫雙雕。

司馬懿畏鼠如虎,諸葛亮輔漢如龍。

【註釋】(075)越雞難伏鵠一卵一:《莊子》中說,越雞很難伏一在天鵝一卵一上,魯雞卻能,這是才能大小不同,小才不能擔大任。

後來也用來比喻小的不能控制大的。

(076)鷽鳩反笑大鵬:《莊子》裡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

化而為鳥,名曰鵬,可以飛上九萬里,蟬和鷽鳩卻笑話它說:「我們在樹間飛行就夠了,何必飛那麼高。」

鷽,雀類小鳥,名斑鳩。

莊子的本意是闡明大小之間的區別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讓人們順其自然。

但是後人常賦予它一個新的意思,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別人的遠大志向的。

(077)燕雀焉知鴻鵠志:《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與人一起耕田,悵恨已久,說:「苟富貴,勿相忘。」

與他一起耕田的人笑道:「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歎息道:「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078)虎豹豈受犬羊欺:《增廣賢文》:「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一陽一被犬欺。」

(079)跖犬吠堯:比喻各為其主。

(080)鳩居鵲巢:《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意思是鳩不自己做巢,卻佔據鵲所築的巢。

後世用「鳩居鵲巢」來比喻強佔別人的居處或位置。

(081)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捕魚。

《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孟子對梁惠王說,不行仁義而想「蒞中國而撫四夷」,就好比是「緣木而求魚」。

後人用「緣木求魚」比喻方向或方法完全不對,白費氣力去做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082)按圖索驥:按照圖上畫的馬去尋找好馬,傳說伯樂有《相馬經》,伯樂的兒子按照《相馬經》去尋找馬,結果找到一隻蟾蜍。

因此「按圖索驥」常用來比喻食古不化,不知變通,拘泥成法辦事。

現在多比喻按照一定的線索去尋找某事物。

(083)如虎負嵎:本意為依靠有利地形。

多比喻壞人依仗權勢而作惡。

負,憑借。

嵎,也寫作「隅」,山勢險阻彎曲的地方。

(084)如魚失水:魚失去了水就不能存活,多用來比喻失去了依靠。

(085)九尾狐:《山海經》記載,異獸,形狀如狐狸,有九條尾巴,聲音像嬰兒,能吃人。

古人認為是祥瑞,後人則把九尾狐當做妖媚的象徵,比喻一陰一險一奸一佞的人。

(086)獨眼龍:李克用,唐末沙陀族人,其父朱邪赤心幫助唐鎮壓龐勳起義,賜名李國昌。

他隨父親衝鋒陷陣,被稱為「飛虎子」,因為一隻眼睛失明,所以綽號「獨眼龍」。

(087)指鹿為馬:《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想要篡奪皇位,於是故意把鹿說成馬獻給二世,來試驗群臣是不是順從自己。

對於說是鹿的人,則暗中加以懲治。

後來用「指鹿為馬」來比喻顛倒黑白,有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088)叱石成羊:魏晉時的傳說。

相傳黃初平十五歲時牧羊山中,被一道士引到金華山的石室,後來哥哥初起找到初平,但不見羊。

哥哥很是疑惑,初平卻笑著叫了一聲:「叱!叱!羊起!」白色的石頭都變成了羊。

(089)卞莊:春秋時魯國汴邑大夫。

因為勇力而聞名。

《史記》載,卞莊去殺虎,有人向他獻計,二隻虎爭食一頭牛,必一死一傷。

卞莊按照這個計劃果然抓到了兩隻老虎。

(090)高駢:唐末幽州(今北京西南)人,字千里。

年輕時看見兩雕並飛,曰:「我且貴,當中之。」

發一矢中二雕。

後來做秦州刺史、淮南節度使,果然富貴。

(091)司馬懿畏蜀如虎:三國時,諸葛亮進攻魏國,司馬懿不肯出戰,堅守陣地。

諸葛亮派人送給他婦人用的頭巾,司馬懿仍然呆在老巢不肯出戰,賈栩等問道:「公畏蜀如虎,不怕天下人笑話嗎?」(092)諸葛亮輔漢如龍:《綱鑒總論》中寫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亮之所以如龍也。」

【譯文】才能小的人難以辦成大事,就像越雞難以孵化天鵝蛋一樣,低賤的反而看不起那高貴的,好比鷽鳩嘲笑那大鵬一樣。

小人不明白君子的所想,就像燕雀不知道鴻鵠遠大的志向。

君子不受小人的欺侮,就像虎豹不會受到犬羊的欺凌。

盜跖飼養的狗,見了堯還是要吠他的,並不是堯不仁,而是犬隻認其主,比喻人各有其主。

喜鵲做好了巢,斑鳩就把它佔據了,形容侵佔他人努力的成果而安享其成。

爬到樹上去想要抓到魚,哪裡捉得到呢?這個譬喻是說行為與目的相反,是很難達到成功的。

按照千里馬的圖像,去尋找千里馬,這圖像畫得格外好,世上找不到這樣完美的馬,比喻食古不化、拘泥成法辦事,恐怕要失去真實了。

兇惡的人又有勢力可以依靠,就像兇猛的老虎,背部靠著山的凹處,把利爪向著外面,那就沒有人敢去抓它了,是比喻說惡人依仗權勢,別人奈何不得。

窮苦的人沒有地方可以投奔依靠,正如魚失去了水一樣,就沒有可以游水生存的地方了。

陳彭年敏捷強記,諂媚一奸一險,世人譏誚其為九尾狐。

李克用驍勇善戰,因為瞎了一隻眼,世人稱他為獨眼龍。

趙高專權故意顛倒是非,指著鹿說是馬,欺騙君主。

黃初平得了仙術,能夠呼叱石頭使其變成羊只。

卞莊勇一猛有力,能手擒兩隻老虎;高駢善射,曾一箭射中兩隻大雕。

司馬懿懼怕蜀國就像懼怕猛虎一樣,諸葛亮輔佐漢室如同巨龍在天。

【原文】鷦鷯巢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

人棄甚易,曰孤雛腐鼠;文名共仰,曰起鳳騰蛟。

為公首,為私乎,惠帝問蝦蟆;欲左左,欲右右,湯德及禽一獸。

魚游於釜中,雖生不久;燕巢於幕上,棲身不安。

妄自稱奇,謂之遼東豕;其見甚小,譬如井底蛙。

父惡子賢,謂是犛牛之子;父謙子拙,謂是豚犬之兒。

【註釋】(093)鷦鷯:一種小鳥,巢築得極為一精一致。

(094)鼴鼠:一種田鼠。

善於鑽洞,危害農作物。

(095)孤雛腐鼠:比喻微賤且不足道的人或物。

孤雛,孤獨的幼鳥。

(096)起鳳騰蛟:比喻文章內容十分豐富,文采又非常華麗,就像鳳凰起舞,蛟龍騰空。

(097)惠帝問蝦蟆:《晉書·惠帝紀》記載,晉惠帝曾經在林園中聽到蝦蟆在叫,就問左右的人說:「這是為官呢,還是為私?」左右的人戲一弄他說:「在官地則為官,在私地則為私。」

(098)湯德及禽一獸:形容仁德之君行政很是寬大。

《史記·殷本紀》記載,有一天,成湯外出,看見野外有人在四面張網,並祈禱說:「從天上地下和四方來的,都進入我的羅網吧。」

湯說:「哎,一網打盡了啊!」於是叫張網的人撤去三面的網,並讓他祈禱:「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聽從命令的就進入我的羅網。」

諸侯聽到這件事情,都說:「湯的恩德已經達到了頂點了,竟然都推廣到禽一獸身上了。」

(099)魚游於釜中:比喻身在絕境,命已經危在旦夕了。

《後漢書·張綱傳》記載,東漢張纓在徐淮之間作亂,十多年,朝廷不能征討。

安帝時張綱為廣陵太守,單車去見張纓,以恩信諭之。

纓聞之哭著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喘一息須臾間耳。

今聞明府之言,乃纓等更生之辰也。」

第二天便率領他的部下及妻兒歸降。

(100)燕巢於幕上:比喻處境很危險。

(101)遼東豕:東漢朱浮和彭籠結怨。

彭舉兵攻浮。

浮寫信給他說:「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

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

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後來用「遼東豕」比喻少見多怪,自命不凡。

(102)井底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

用來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103)犛牛:雜色的耕牛。

古祭祀用牛須一毛一色純正,不能用耕牛。

此喻指人之微賤。

【譯文】鷦鷯在森林中築巢,只要一根樹枝就足夠了。

鼴鼠去河邊飲水,只要喝飽肚子就足夠了。

微不足道易被拋棄的人,如同孤獨初生的小鳥或已經腐爛的老鼠一樣。

一個人在文學上的造詣,為世人所景仰,就好比飛翔的鳳凰騰躍的蛟龍,聲譽是很好的呀!惠帝詢問蝦蟆鳴叫是為公還是為私,湯的恩德已經推廣到了禽一獸。

魚在鍋裡游水,雖然還活著,但是也活不長久了。

燕子的巢築在軍營中的帳幕上,雖然能夠棲身,但是卻難以安穩的。

少見多怪妄自稱奇,譬如遼東豕一樣。

一個人的見識短淺、眼界狹小,如同住在井底的青蛙一樣,見到的只有井中的範圍,井以外的世界是看不見的。

父親品德低下,兒子卻很賢明,稱作犛牛之子;父親謙稱兒子笨拙,說是豚犬之兒。

【原文】出人群而獨異,如鶴立雞群;非配偶以相從,如雉求牡匹。

天上石麟,誇小兒之邁眾;人中騏驥,比君子之超凡。

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裡醯雞,安有廣見。

馬牛襟裾,罵人不識禮義;沐猴而冠,笑人見不恢宏。

羊質虎皮,譏其有文無實;守株待兔,言其守拙無能。

惡人如虎生翼,勢必擇人而食;志士如鷹在籠,自是凌霄有志。

鮒魚困涸轍,難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比人一大有為。

執牛耳,謂人主盟;附驥尾,望人引事。

【註釋】(104)鶴立雞群:比喻人的才能或儀表特別出眾。

晉時人嵇紹(字延祖)初到京師,有人和王戎說:「嵇延祖在眾人之中,就像鶴站在雞群裡,很是突出。」

(105)雉求牡匹:比喻yin亂無禮。

飛禽的公母叫雌雄,走獸的公母叫牡一牝一。

雉雞應該求其雄,這裡說求其牡,表明其yin亂。

(106)天上石麟:是對兒童前程遠大的贊語。

南唐徐陵年少時,僧人寶志摸一著他的頭說:「這是天上的石麟啊。」

(107)邁眾:超越眾人。

(108)人中騏驥:比喻特別出類拔萃的人才。

南朝徐勉有奇才,同宗人稱之為「人中騏驥」。

(109)怡堂燕雀:諷刺那些居安卻不思危、禍到卻不知道躲避的糊塗人。

戰國時孔斌曾向魏王進諫說:「燕雀在大堂上以為很安全,卻不知道房子就快燒起來了。」

(110)甕裡醯雞:比喻見識不廣。

醯雞,指醋甕中的小霉蟲。

《莊子》載,孔子向老子請教說:「我的思想就像你甕裡的醯雞,你不打開,我就不知道天下有多大。」

孔子用此比喻自己所見狹隘且渺小。

(111)馬牛襟裾:馬牛雖然穿著人衣,但依舊是牲畜的行為,比喻不識禮儀的人。

韓愈曾作詩勉勵兒子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身行陷不義,況望多名譽。」

襟裾,指衣服。

(112)沐猴而冠:獼猴帶著人的帽子很有人的模樣,卻辦不成一人事。

沐猴,獼猴。

《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秦末,劉邦、項羽、楚懷王三人曾約定,誰先攻入鹹一陽一誰就做關中王。

劉邦先攻進鹹一陽一,項羽很不高興,於是進城殺百姓和已經投降的國王子嬰,並放火燒了阿房宮,掠奪大量金銀財寶準備回江東。

於是有人在背後譏諷楚國人就是戴著帽子的猴子,虛有其表。

後也用來諷刺某些人有名無實,成不了大事。

(113)羊質虎皮:原來的意思說笨拙無能的羊披上虎皮,但是它怯懦的本質卻並沒有改變。

比喻只是白白地有好的衣冠。

後來用來比喻徒有虛名,但並無實際能力的人。

(114)守株待兔:《韓非子·五蠹》記載,宋國有一個農夫碰巧撿到一隻撞到樹樁而死的兔子,從此以後他便放下農活守在樹樁邊,等待撞到樹樁而死的兔子。

後來用「守株待兔」來諷喻墨守經驗而不知變通或者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人。

(115)惡人如虎生翼:如果幫助壞人作惡就是助長了壞人的氣勢,壞人就像長了翅膀的老虎更加張狂。

《周書》:「毋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

(116)鮒魚困涸轍:小魚被困在干車溝裡,用來比喻處境十分困難的人。

《莊周·外物》記載,莊周在路上看見干車溝裡有一條小魚,小魚請求莊周給它水來救活它。

莊周答應,並說他將要南遊,到時引西江之水來迎小魚,小魚很是生氣地說,我只是要半升水就可以活,你這樣說,不如讓我早早干死。

(117)蛟龍得雲雨:《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五十年》記載,劉備拜訪孫權,求督荊州。

周瑜上疏孫權說,劉備有梟雄的姿態,並且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不可能長久地屈從於別人手下,現在割土地給他,就是資助他,三個人都在疆場上,「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比喻有才華的人終究會有施展抱負的一天。

(118)執牛耳:古代諸侯國之間盟誓時,要割牛耳取血,割下的牛耳朵放在珠盤,由主盟的人捧著,所以稱主盟者為執牛耳。

(119)附驥尾:蒼蠅附在馬的尾巴上,可以行千里。

後來比喻依附賢者或先人來成名。

一般作為謙詞。

【譯文】高出別人一個頭,一眼望去特別顯眼,才華卓越出眾,好比鶴站立在雞群之中。

配偶不相稱,私自相從,好比雌雉求雄雉的匹配。

誇讚他人之子品格出眾,就說他是天上的石麟。

君子傑出超凡,就稱他為人中的千里馬,比喻才能超凡出眾。

住在堂上的燕雀,不知道災殃將來臨,比喻處境極危險而不自知;住在甕裡的醋蟲,哪能有多大的見識呢,比喻處所狹隘,識見怎麼會寬廣呢?馬牛襟裾指穿戴衣冠的禽一獸,用來罵人不懂得禮儀。

沐猴而冠是說獼猴戴了帽子,依然是猴子,用來笑人徒有其表,眼光短淺沒有大器量。

本質是羊披上了虎皮,說人徒有虛名,譏諷人外表裝作強硬而內心卻十分虛怯。

守著一株樹等著兔子來,是說人死守狹隘的經驗不懂變通,笨拙無能。

幫助壞人作惡就助長了他們的氣勢,壞人就像長了翅膀的老虎更加張狂。

有遠大志向的人就像籠中的鷹,他們的志向是振翅飛上雲霄。

鮒魚困在乾涸的車轍中,等不及引來西江水,比喻人處境窘迫急待援助。

蛟龍只要得到雲雨便會騰越天空,終究不是池中之物,形容有才華的人只要得到機會,就能大顯身手。

執牛耳是說稱人居於領導地位。

附驥尾是謙稱依托他人的力量,盼望他人提攜薦引。

【原文】鴻雁哀鳴,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誚貪人之巧營。

風馬牛勢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應。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眾;千歲之龜,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則靈。

大丈夫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士君子豈甘雌伏,定要雄飛。

毋侷促如轅下駒,毋委一靡一如牛馬走。

猩猩能言,不離走獸;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人惟有禮,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異禽一獸之心。

【註釋】(120)鴻雁哀鳴:《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後來用來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

(121)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一穴一。

《戰國策·齊策四》記載,戰國時,馮諼曾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免於一死。」

於是他為孟嘗君辦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狡兔三窟」比喻藏身的地方或方法很多,後來用來比喻從多方面謀求安身立命以避災(122)禍。

多用於貶義。

(123)風馬牛勢不相及:《左傳·僖公四年》記載,春秋時,齊國出兵進攻楚國,楚國派使者對齊軍說:「你們居住在北方,我們楚國在南方,相距很遠,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形容齊楚兩地相距甚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走失至對方的境內。

後來用「風馬牛勢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沒有任何的聯繫。

(124)常山蛇首尾相應:比喻一種首尾呼應,各部分緊密配合的作戰方法。

(125)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用來比喻勢力雄厚的集一團一或家族,雖然衰敗了,但是影響依然存在。

現在多用於貶義。

百足:馬炫的別名,大的名馬陸。

長約一寸,軀幹共二十節,切斷後頭尾可自行離開。

另一說法是蜈蚣。

(126)千歲之龜,死而留甲:古時候,人們都認為龜是有靈一性一的動物,而且壽命很長,因此龜死後人們留下它的龜甲,好用來占卜。

(127)寧為雞口,毋為牛後:雞嘴雖然小,但可以自己啄食,牛屁一股雖然大,但是只能任人鞭打。

用來比喻寧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也不願意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128)豈甘雌伏,定要雄飛:漢代趙溫擔任京兆郡丞,歎息說:「大丈夫應當雄飛,怎麼能雌伏。」

於是棄官而去,後來被拜為司徒。

雌伏,屈居人下。

雄飛,奮發圖強。

(129)轅下駒:在車轅下的小馬,以此比喻人因為有所顧忌而顯得拘束不安。

駒,兩歲的馬。

(130)牛馬走:像牛馬一樣供人驅使的人,即僕人。

也常用做自謙之詞。

(131)猩猩能言:猩猩的聲音像嬰兒,所以傳說它可以說人語。

(132)鸚鵡:鳥名,羽一毛一色澤鮮艷美麗,嘴大且短,經過訓練可以倣傚人說話。

(133)人惟有禮:《詩經·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就是說老鼠都有皮、有齒、有體,人只有講禮儀,才能避免不如老鼠。

【譯文】鴻雁哀哀地叫,是悲傷災民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狡猾一奸一詐的兔子築有三個巢一穴一,好比貪心的人巧於鑽營,善於為自己圖謀利益。

因為馬走順風牛走逆風,這是彼此互不侵犯的意思,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常山蛇攻擊其頭部則尾部立刻回應,攻擊尾部則頭部回應,以此形容頭尾相應的事物。

百足蟲死了之後,還不會僵掉,因為腳多(扶持者眾)的緣故。

活了一千歲的神龜,死亡了之後,也會把龜甲留下來,用它來占卜非常靈驗。

雞口雖小卻能進食,牛後雖大卻專供排一洩,故大丈夫寧為雞口不做牛後。

士君子應有大志,豈願甘心雌伏,一定要奮發有為,時候一到定要雄飛。

不要侷促畏縮如同車轅下的馬兒。

不要萎一靡一不振,如同牛馬一樣被人驅使的僕從。

猩猩能言,不脫走獸之類屬,鸚鵡能言,不離飛禽之本一性一。

人惟有懂得禮儀,才能免遭《詩經》中所言的相鼠這一首詩內的譏刺,如果僅是會講話,那與禽一獸又有什麼區別呢?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幼學瓊林譯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