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譯文》卷四·科第:賓興即大比之年,賢書乃試錄之號。鹿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幼學瓊林譯文》卷四·科第

幼學瓊林譯文

卷四·科第

【原文】士人入學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釋褐,又曰得雋。

賓興即大比之年,賢書乃試錄之號。

鹿鳴宴,款文榜之賢;鷹揚宴,待五科之士。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點頭;經術既明,取青紫如拾芥。

其家初中,謂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謂之出頭地。

【註釋】(01)泮:指學校。

《詩經》中有「畏樂灃水,薄采其芹」。

(02)釋褐:脫一去粗布制的衣服,即進士及第授官。

(03)得雋:應試及第。

(04)賓興:《周禮》中指選擇賢能的人。

(05)賢書:乃登錄賢才的書簿。

(06)鹿鳴:《詩經》中宴請賓客的篇名,後指皇帝招待錄取者的宴會。

(07)鷹揚:《詩經》曾用來讚頌呂尚的氣度,意為如鷹之飛揚,指武科鄉試後的宴會。

(08)朱衣以點頭:歐一陽一修作貢舉考官,閱卷時,覺得有紅衣老人在旁邊點頭,文章就合格,於是寫詩云:「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

(09)取青紫如拾芥:穿上青紫色的官服就像拾取芥草一樣容易。

(10)破天荒:唐代荊州每年解送的舉人,都不及第,當時人稱作是「天荒」。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終於有個叫劉銳的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

(11)出頭地:原是歐一陽一修賞識蘇軾的才華所說的話,意思是蘇軾將要超過自己。

【譯文】書生中了秀才,入學讀書叫做「游泮」,又叫做「采芹」;士人應考登了進士科,可以脫一去布衣換上官服稱為「釋褐」,又叫「得雋」。

三年一次考舉人的鄉試,稱「大比之年」,又稱為「賓興」;「賢書」是鄉試取中者的名單。

「鹿鳴宴」是款待文進士的宴會;「鷹揚宴」是款待武進士的宴會。

文章符合要求被選中,有朱衣老人在暗中示意;經書弄明白了,獲取官職就像拾取芥子一樣容易。

某地第一次有人考中進士稱「破天荒」;讀書人出類拔萃稱「出頭地」。

【原文】中狀元,曰獨佔鰲頭;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瓊林賜宴,宋太宗之伊始;臨軒問策,宋神宗之開端。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謂之座主。

應試見遺,謂之龍門點額;進士及第,謂之雁塔題名。

賀登科,曰榮膺鶚薦;入貢院,曰鏖戰棘闈。

金殿唱名曰傳臚,鄉會放榜曰撤棘。

【註釋】(12)獨佔鰲頭:進士覲見皇帝,狀元正好站在雕刻著巨鰲的地方。

(13)魁虎榜:唐代歐一陽一詹與韓愈同榜中進士,人稱魁虎榜。

(14)瓊林賜宴:從宋太宗開始在瓊林苑宴請進士。

(15)臨軒問策:皇帝親自策問考試。

(16)同年:科舉考試中同年入考並在同一榜上錄取的人。

(17)座主:進士對主考官的稱呼。

(18)龍門點額:傳說黃河的鯉魚到三月則渡龍門,得渡的化為龍,否則點額而還。

後因以「龍門點額」喻指仕路失意或科場落第。

(19)雁塔題名:唐代自中宗神龍年間以後,舉子進士及第,朝廷宴罷,皆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

(20)鶚薦:漢代孔融曾向皇帝推薦禰衡,稱讚他為鶚鳥。

(21)棘闈:古代考試時,有時用棘木將考場圍起,故稱棘闈。

(22)傳臚:科舉殿試後宣讀皇帝詔命唱名叫傳臚。

(23)撤棘:撤除考場四周的圍棘,即考試結束。

【譯文】考中狀元叫「獨佔鰲頭」;考中解元稱「名魁虎榜」。

在瓊林苑賜宴新考中的進士,這是從宋太宗才開始有的;親臨殿前提問應試的新進士是從宋神宗才開始的。

同榜取中之人互稱為「同年」,進士舉人稱自己的主考官為「座主」。

應試沒有取中,如同鯉魚沒有跳過龍門,觸額而返,故稱為「龍門點額」。

唐代進士及第後,把姓名寫在慈恩寺雁塔上,後人便稱登科為「雁塔題名」。

祝賀別人考中登科,叫「榮膺鶚薦」;考場如戰場,所以進貢院應試,謂之「鏖戰棘闈」。

殿試後金鑾殿上傳唱新科進士名次的典禮叫做「傳臚」。

鄉試會試到發榜期叫做「撤棘」。

【原文】攀仙桂,步青雲,皆言榮發;孫山外,紅勒帛,總是無名。

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屬春官,劉禹錫賀得門生。

薪,采也,槱,積也。

美文王作人之詩,故考士謂之薪槱之典;匯,類也,征,進也,是連類同進之象,故進賢謂之匯征之途。

賺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門戶,憐士無衣。

雖然有志者事竟成,佇看榮華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煉之功。

【註釋】(24)攀仙桂:仙桂,神話傳說月中的桂樹,指科舉登科。

(25)步青云:青雲,指高官厚祿,借指科舉中試。

(26)孫山外:蘇州滑稽才子孫山和同鄉之子一同去參加考試,鄉人之子落選。

回家後,鄉人問孫山其子考得如何,他說:「解名盡處(謂榜末最後一名)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27)紅勒帛:宋代劉幾寫文章常說過頭話,歐一陽一修十分厭惡,用紅筆將其文章打一個大橫槓,全部抹掉。

後因稱用紅筆塗抹文章為紅勒帛。

(28)英雄入吾彀:隋唐時期開始實行科舉制。

唐太宗於貞觀初發榜日,曾經登上端門,看到新進士一個個從榜下走出,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進入弓箭射及範圍之內。

後以「英雄入吾彀」指人才被籠絡網羅。

(29)桃李屬春官:唐代劉禹錫曾寫「滿城桃李屬春官」的詩句慶賀得到門生。

(30)賺了英雄,慰人下第:是安慰士人落第的話。

唐代曾有人作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31)傍人門戶:投靠權貴,不能自立。

【譯文】「攀仙桂」、「步青雲」都是進士及第,榮耀發達的代稱。

「孫山外」、「紅勒帛」都是說榜上無名、沒有考取的婉轉之辭。

唐太宗看到新進士感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

滿城都是桃李,是劉禹錫道賀禮部侍郎選拔了一批新門生。

《詩經》以採伐積聚木柴以備燃一燒來比喻讚美周文王培育人才,因此後世稱以考試選拔人才叫做「薪槱之典」。

《易經》泰卦說:「以其匯,征吉。」

講的就是連類同進的卦象,後把舉薦人才稱「匯征之途」。

「賺了英雄」是對落第人的安慰;「傍人門戶」是對讀書人無依無靠的憐惜之詞。

雖然這樣,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終有榮華富貴的日子;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煉成,千萬不能吝惜修煉的功夫。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幼學瓊林譯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