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片皮鴨
主料:鴨1800克
辅料:蝦仁15克
调料:姜10克 小蔥25克 鹽15克 八角10克 蝦醬50克 白砂糖15克 花生油200克
做法:
1. 將繩套著鴨的一隻腳,再繞過翼吊起,將鴨頸拉直,割開喉管放血,用70℃熱水浸燙褪毛;2. 在右翼底部開一小孔,在小孔內用小刀弄斷三條肋骨,先挖出食道、氣管,再在肛門勾斷尿腸和腎的水膜,取出內臟和肺後,剁去腳和翼的下節,用一根直徑約12 毫米,長約6.5 厘米的竹子,撐在腔內;3. 撐好後,放入沸水鍋內泡至鴨皮發硬,取出稍晾乾水,用糖水塗遍鴨的全身;4. 用鐵鉤鉤住下巴,再用兩條小竹枝將兩翼撐開,並用一片翼毛屈折後插入肛門,將肛門撐開,吊於陰涼通風處晾乾;5. 將姜塊、蔥條捶扁,同淮鹽、八角一起由翼底開口處填入鴨腔內,拔去肛門翼毛,換用木塞塞緊;6. 將鴨置於乾淨案板上,用長鐵叉從兩腿內側插入,從兩膊穿出,把鴨頸順鐵叉繞一周,最後用叉尖緊插下頜;7. 兩手持叉柄,使叉尖略向上傾斜,在木炭爐上先烤鴨頭、頸部,以及尾部,烤至淺紅色;8.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五成熱,放蝦片炸至酥脆,倒入笊籬瀝油,取出盛在大碟中;9. 隨即用旺火烤鴨身,至呈深紅色即熟;10. 把剛烤好的鴨立即放在案板上,用菜刀片24 片;11. 片好的鴨片平鋪在蝦片上面,迅速上桌;12. 同時上千層餅、蔥球、海鮮醬50克;13. 把已片皮的鴨切下頭、翼、尾、腿及胸肉;14.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五成熟,放入鴨頭、翼、尾及胸肉,約炸1 分鐘至熟;15. 瀝油後取出切塊盛碟,砌成鴨形再次上桌。技巧:1. 在褪毛時水溫要合適,過高,鴨皮不易著色,過低,細毛難以拔淨。還容易拔破表皮,烤時有花斑;2. 撐鴨時,撐子一端剝平,另一端兩面斜削成叉狀,平的一端頂著鴨胸,叉的一端頂著脊背;3. 烤時要不斷轉動,使鴨全身受熱均勻;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贴士:1. 「金陵片皮鴨」源於南京,南京古稱金陵,故名。據傳:公元1368年,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御膳房裡就有了完善的烤鴨技術,永樂十九年(1421 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也曾把烤鴨技術帶去。而傳來嶺南,則是後來通過商業交往而促成的。傳來之初,製法上並無多大差異,其後則逐漸有所變化,直至清末民初,廣州萬棧包辦館創立了「緊皮」掛糖明爐燒烤之法,以後才確立了廣東燒烤鴨(鵝)的獨特風格。但人們仍習慣地以「金陵片皮鴨」稱之,以示其源流,清朝光緒年間撥貢南海人鬍子晉的「羊城竹枝詞」云:「掛爐烤鴨美而香,卻勝烤鴨說古岡,燕瘦環肥各佳好,君休偏重便宜坊。」並云:「西關寶華正中的街口萬棧以掛爐鴨馳名,比岡州之江門烤鴨為美,北京米市胡同便宜坊掛爐鴨異常肥甘,常有五六斤者。萬棧之鴨卻以瘦勝。」2. 此菜分兩次上桌,滋味各異,原為江蘇風味,傳入廣東有較長歷史,在製法上已有不少變化,現已成為粵菜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