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
仁義第十三
【原文】
貞觀元年,太宗曰:「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救弊於一時,敗亡亦促。
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1。
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澆薄2也。」
黃門侍郎王珪對曰:「天下凋喪日久,陛下承其餘弊,弘道移風,萬代之福。
但非賢不理,惟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賢之情,豈捨夢寐!」給事中杜正倫進曰:「世必有才,隨時聽用,豈待夢傅說,逢呂尚,然後為治乎?」
太宗深納其言。
【註釋】
1元龜:大龜,古代用以占卜。
引申為借鑒的意思。
2澆薄:刻薄狡詐的社會風氣。
【譯文】
貞觀元年,太宗說:「我看古代的帝王,凡以仁義治理國家的,都國運久遠。
用嚴刑酷法統領人民的,雖然能挽救一時的弊端,但國家很快就會滅亡。
既然我們看到了前代帝王成事的方法,就可以把它們用作統治國家的典範。
現在,我們要以誠信、仁義作為治理國家的方針,希望這有助於剷除近代的虛偽之風。」
黃門侍郎王珪回答說:「天下荒廢凋疲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陛下在天下積弊之時統領國家,弘揚古代聖賢的遺風,實乃萬民之福。
但沒有賢才是治理不好國家的,關鍵在於用人得當。」
太宗說:「我求賢若渴,即使夜晚做夢都夢到賢才。」
給事中杜正倫說:「哪個時代都有人才,隨時等候陛下的發掘任用,哪裡用得著去夢傅說,遇呂尚,然後才治理天下呢?」
太宗十分讚賞他的話。
【原文】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謂亂離之後,風俗難移,比觀百姓漸知廉恥,官民奉法,盜賊日稀,故知人無常俗,但政有治亂耳。
是以為國之道,必須撫之以仁義,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異端,自然安靜,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譯文】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我原來認為在離亂之後,民間的風俗習慣會很難改變,近來我發現百姓逐漸懂得了廉潔和羞恥,官員庶民都能遵守法紀,盜賊一天比一天少,我才知道民間沒有一成不變的風俗習慣,關鍵要看施政是治還是亂。
所以,治理國家,必須用仁義來撫慰百姓,同時還要顯示出朝廷的威信,順應民心,廢除苛刻的法令,不做背離道義的事情,這樣社會自然會平定安靜。
你們應該共同來做好這件事。」
【原文】
貞觀四年,房玄齡奏言:「今閱武庫甲仗,勝隋日遠矣。」
太宗曰:「飭兵備寇雖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
隋煬帝豈為甲仗不足,以至滅亡?正由仁義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識此心。」
【譯文】
貞觀四年,房玄齡上奏說:「最近,我檢查武器庫裡的鎧甲兵器,發現已遠遠超過隋朝了。」
唐太宗說:「整修兵器防禦寇亂,雖然是緊要的事情,但我要求你們把心思用於治國之道,各自務必竭盡忠貞,使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我真正要的鎧甲兵器。
隋煬帝難道是因為鎧甲兵器不足,才遭到滅亡的嗎?正是由於他不修仁義,群臣才會怨恨叛離他。
你們應該理解我的想法啊!」
【原文】
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自歸之。
人皆知畏避災害,不知行仁義則災害不生。
夫仁義之道,當思之在心,常令相繼,若斯須懈怠,去之已遠。
猶如飲食資身,恆令腹飽,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頓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譯文】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樹林廣袤就有飛鳥棲息,水域深廣就有魚兒游弋,多施仁義百姓自然會歸順。
人們都知道恐懼而躲避災害,卻不知施行仁義,災害就不會產生。
仁義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記,我們要不斷地將仁義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會遠離仁義之道。
這就好比用飲食來滋養身體,要讓肚子經常吃飽,就能夠維持生命。」
王珪叩頭說:「陛下能知道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評析】
苛政猛於虎,仁政是士大夫傳統的政治理想。
太宗認為,用仁義治國,國家就會氣運長久。
他甚至認為,廣修仁義,則災害不生。
本篇緊緊圍繞李唐王朝長治久安這個中心展開,論述了唐太宗對廣修仁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自歸之」,甚至認為「行仁義則災害不生」。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