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集句集字附: 羅茗香曰:「朱竹垞先生舊有集句楹帖云:『人道君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集句集字附

楹聯叢話全編

楹聯續話 集句集字附

羅茗香曰:「朱竹垞先生舊有集句楹帖云:『人道君如雲裡鶴;自稱臣是酒中仙。

』」惜未詳所贈何人。

劉金門先生自出塞至賜還,凡閱三載。

歸後集杜句作聯云:「三年奔走空皮骨;萬古雲霄一羽毛。」

所至皆懸於壁,見者無不稱其工妙。

然次句究嫌其誇也。

萬廉山郡丞喜蓄奇石,大有米海岳之癖。

嘗以「峨眉積雪」石自鐫此四字,贈唐陶山方伯。

方伯集句為聯以謝之云:「何當報之青玉案;可以橫絕峨眉巔。」

謝椒石曰;「真州察院,舊為鹽政按部時掣鹽公所,內有戲台。

曾賓谷中丞燠有集句聯云:『粉澤大猷,元黃裨說;雲霞萬影,絲竹千聲。

』戲台聯之莊麗,無逾此者。」

阮芸台師有別墅在邵伯湖之北,湖堧植柳三萬株,自額所居曰「南萬柳堂」,以別於京師之「萬柳堂」也。

沿湖魚利,甲於一江一 北,師嘗集句自題堂聯云:「君子來游貫及柳;牧人乃夢眾惟魚。」

以《右鼓文》對《毛詩》,自然名貴。

黃右原比部索余撰句贈聯。

比部博學好文,在淮商家為別調。

余集《韓詩外傳》及《漢書·河間獻王傳》語與之云:「虛己受人,彼其之子,殊異乎族;實事求是,夫惟大雅,卓爾不群。」

邗上人多不知所謂,惟芸台師以為無虛譽也。

余前編《叢話》有輯漢碑句十餘聯,黃右原比部見之,以為未盡,因手錄一帙示余。

蓋余前據敝齋現藏拓本為之,右原則從《隸釋》、《隸續》中推廣得之。

今亦擇錄如左,彌覺古香襲人也。

其四字云:「令儀令色;允武允文。」

逢盛碑、魯峻碑「為國楨干;配曜岳嵩。」

范鎮碑、郭仲奇碑「敦詩悅禮;含謨吐忠。」

西狹頌、孔靇碑「剛毅多略;文雅少疇。」

丁魴碑、郭仲奇碑「種德收福;干國棟家。」

張公神碑、州輔碑「廣祈多福;博覽群書。」

孟郁碑、魯峻碑「姿兼申甫;德侔產奇。」

張納碑、劉熊碑「智含淵藪;絜如圭璋。」

度尚碑、唐扶頌「比蹤豹產;膺姿管蘇。」

魯峻碑、范鎮碑「為國楨榦;作主股肱。」

郭仲奇碑、樊安碑「行義高劭;體性一溫一 仁。」

費鳳碑、孟郁碑「文艷彬彧;風曜穆清。」

趙圉令碑、祝睦碑「翔風膏雨;左書右琴。」

孟郁碑、馬一江一 碑「耽樂術藝;揪斂吉祥。」

丁魴碑、華山碑「剖演奧藝;恬忽世榮。」

校官碑、侯成碑「鉤河擿雒;奉魁承杓。」

史晨碑、石門頌「應運挺度;通神達明。」

郭究碑、祝睦後碑「篤禮崇義;抱淑守真。」

高彪碑、景君碑「天與厥福;世有令名」。

禮器碑、耿勳碑八字云:「躬潔冰雪,夷然清皓;性發蘭石,生自馥芬。」

祝睦後碑、帝堯廟碑「學為儒宗,行為士表;愛若慈父,畏若神明。」

魯峻碑、劉熊碑「內懷一溫一 洞,外撮強虐;功綿日月,名勒管弦。」

魯峻碑、帝堯碑「以義抑強,以仁恤弱;乃台吐曜,乃岳降一精一。」

唐扶頌、楊震碑「威隆秋霜,恩逾冬日;言合雅謨,慮中聖權。」

樊毅碑.譙敏碑十字云:「言不失典術,行不越矩度;威以懷殊俗,德以化圻民。」

楊統碑、費鳳碑

黃右原又錄其集句、集字楹帖見示,因復擇其尤佳者如左。

如云:「鵲笑鳩舞,大喜在後;麟子鳳雛,和氣所居。」

「桂柏棟樑,麟鳳堂室;雍涼朱草,文山紫芝。」

「達性任情,得其歡樂;布政施惠,拜為公卿。」

以上焦氏易林「金石九莖,木禾六秀;明珠一寸,白玉四環。」

鮑照河清頌、庾信謝賜布啟「瑞林朋生,祥禽輩作;卿雲似蓋,甘露如珠。」

鮑照河清頌、徐陵勸進表「珠角擅奇,山庭表德;天球並價,日觀同光。」

庾信齊王憲神道碑、李商隱獻集賢相公啟「論史可聽,談元愈默;幽居少事,野性多閒。」

宋之問禊飲序、王勃游蓮池序「璣鏡照臨,山河容納;風質洞遠,儀止祥華。」

庾信齊王憲碑、沈約齊司空行狀「立行可模,置言成范;徽猷克著,聲績聿宣。」

沈約齊昭王碑文、駱賓王上崔長史啟「組織仁義,琢磨道德;棟樑華夏,舟楫一江一 河。」

劉峻廣絕一交一 論、庾信齊王憲碑「鏡文虹於綺疏,浸蘭泉於玉砌;握珠胎而冠月,振瓊樹而韜霞。」

王融曲水詩序、王勃上司馬書「玉樹以珊瑚作枝,珠簾以玳瑁為押;赤雁與斑麟俱下,醴泉與甘露同飛。」

徐陵玉台新詠序、庾信賀新樂表又集唐一人句云:「四時最好是三月;萬里誰能訪十洲。」

韓偓、李商隱「金鈴玉珮相磋切;珠蕊瓊花斗剪裁。」

李紳、王初「黃金盒裡盛紅雪;碧玉盤中弄水晶。」

王建、郭震又集《蘭亭序》字云:「將相風和天地靜;修齊事大古今同。」

「契古風一流 春不老:懷人天氣日初長。」

「今居古稽極樂事;外和內峻大賢風。」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修竹抱山,春亭映水;幽蘭得地,虛室當風。」

「遷固同文,惠列殊抱;管樂佐世,老彭引年。」

「臨類鹹和,取諸無妄;隨時觀感,鹹與同人。」

「合室能文,自是盛事;放生為樂,可得大年。」

「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

鄭仁圃寄余集句聯數紙,中有可錄者,如云:「左酒右漿,喜疊其室;伯歌季舞,福為我根。」

「合匏同牢,宴樂有緒;駕福乘喜,昏悅宜家。」

以上焦氏易林「小園新展西南角;和氣先熏草木心。」

放翁、半山「平生獨以文字樂;此日翛然水竹居。」

宛陵、朱子「煙樹遠浮春縹緲;風船解與月徘徊。」

文潛、朱子「深林閒數新添筍;殘燭貪看未見書。」

放翁、山谷「五畝自栽池上竹;一尊徑醉溪中雲。」

東坡、誠齋

道光改元,詔開孝廉方正科,吳一江一 縣以翁君海村應舉,群稱公允。

有以集句聯贈之云:「聖代即今多雨露;先生有道出羲皇。」

鄭仁圃嘗擬作軍機直房春聯集句云:「春為一歲首;月傍九霄多。」

同人皆以為工,惜未懸掛。

又嘗集句作閩浙分水嶺一交一 界處聯云:「半嶺通佳氣;他鄉有勝緣。」

亦擬而未掛。

又於九一江一 府天後宮牆外集句一聯云:「潮平兩岸闊;花滿九一江一 春。」

蓋牆外臨大一江一 ,牆一陰一則花圃也。

姚亮甫中丞由豫藩量移山右,時汪碧山方伯如淵集《詩經》句贈之,聯云:「既儆既戒,惠此中國;來旬來宣,至於太原。」

中丞極稱其工切。

京師和春部戲館門外有集句聯云:「和聲鳴盛世;春一色 滿皇州。」

天然莊麗,雲是張船山太守問陶所撰。

孫柳君錄寄所集古樂府五七言聯。

古雅可喜。

如:「晤言紛在矚;惠心清且閒。」

巫山高、日出東南隅行「端景緣直表;茂實偶英聲。」

上邪篇、永明樂「恪勤在朝夕;俯仰愧古今。」

蒲生行、猛虎行「金石響高宇;桂松比真風。」

遠期篇、白頭吟「智理周萬物;遠懷柔九州。」

伯益、蝦鱔篇「清川含藻景;丹華耀一陽一林。」

日出東南隅、子夜四時歌「春秋補小月;山水有清音。」

折楊柳閏月歌、子夜四時歌「語默寄前哲;邂逅承清塵。」

折楊柳行、定情篇「仁聲被八表;妙花開六塵。」

朱鷺篇、永明樂「含情結芳樹;捻香散名花。」

芳樹篇、折楊柳行「平生懷直道;大化揚仁風。」

白頭吟、上邪篇「沙棠作舟桂為楫;浮雲似帳月如鉤。」

梁元帝烏棲曲、簡文帝烏棲曲「凝華結藻久延立;彈琴鼓瑟聊自娛。」

白紵歌、白鳩篇「縈弦急調切流徵;迎歌度舞遏歸風。」

趙瑟、秦箏

余在桂林,一習一 見陳蓮史所作楹帖,語多古異,閒詢之,始知其暇中輯有五七言舊句三百餘聯。

手寫一帙見贈,茲擇其尤佳者錄之如左。

五言云:「容光無不照;懷古亦何深。」

張曲一江一 、陶靖節「衛門羅戟棨;遂性各琴尊。」

韓退之、蘇東坡「榮華肖天秀;談笑安邊隅。」

韓、蘇「天材任操倚;經訓乃菑畬。」

韓、蘇「文章自娛戲;忠義老研磨。」

韓、蘇「文章開窔奧;節制收英髦。」

杜「避人焚諫草;彈劍拂秋蓮。」

杜、李「遠意發孤鶴;思波起涸鱗。」

蘇、杜「傳家有衣缽;聽履上星辰。」

蘇、杜「經綸皆新語;鸞鳳本高翔。」

杜、韓「上客能論道;虛懷只愛才。」

右丞、杜「奇書窺鳥跡;賜茗出龍一團一 。」

放翁、蘇「高文有風雅;新渥照乾坤。」

右丞、杜「肝膽不楚越;眉宇真天人。」

李、杜「塵襟諒昭洗;賢路不崎嶇。」

朱子、杜「雲霞成伴侶;冰雪淨聰明。」

右丞、杜「頃來樹佳政;時還讀我書。」

東野、陶「銘心對欹器;含笑看吳鉤。」

「萬他如大路;一字皆華星。」

遺山、杜「丹青不獨任;心跡喜雙清。」

袁暉、杜「風一騷一共推激;華實相芬敷。」

杜、權載之「荊州愛山簡;刺史似寇恂。」

杜「颯爽動秋骨;廉折配春一溫一 。」

杜、蘇「心在水一精一域;直如朱絲繩。」

杜、鮑昭「高才食舊德;流藻垂華芬。」

蘇、子建「桑竹垂餘蔭;圭璋滿清班。」

陶、蘇「計闊道愈密;實大華亦榮。」

蘇、韓「曠懷掃氛翳;公論懸日星。」

杜、遺山「春夏各有實;魚鳥亦相親。」

杜、蘇「朗鑒諒不遠;清言得未嘗。」

韓、蘇「時節不可玩;風期誰復賡。」

韓「文章有定價;邂逅得初心。」

陸、韓「即事已可悅;賦詩何必多。」

杜「所得靜而簡;其人勇且英。」

杜、蘇「放意弄晴快;叩奇獨冥搜。」

杜、東野「唱妍酬亦麗;我適物自閒。」

韓、蘇「草聖秘難得;詩人思無邪。」

杜、蘇「得盡所歷妙;應緣不耐閒。」

杜、蘇「永路當自勖;清光應更多。」

李、杜「得句忍不吐;好古意所耽。」

蘇「量力守故轍;蕩胸生層雲。」

陶、杜「守道不封己;擇一交一 如求師。」

杜、韓「且從性所玩,庶以善自名。」

惠連、陶「佳句喧眾口;古人惜寸一陰一。」

韓、陶「春耕庶秋獲,茶興復詩心。」

曲一江一 、薛能「殊姿各獨立;素志庶可求。」

杜、蘇「發興自我輩;賞心惟良知。」

杜、康樂「達生幸可托;得句不妨清。」

康樂、蘇「蘊真愜所遇;澄慮觀此身。」

杜、李「與道本無隔;將詩莫浪傳。」

李、杜「自得高蹇嵼;永言銘佩紳。」

韓、李「始得觀覽富;特以風期親。」

韓、李「各勉日新志;能為歲寒姿。」

康樂、蘇「力守非有一黨一 ;心清得奇聞。」

陸、蘇「為學日務益;將詩待物華。」

蘇、杜「好語時見廣;此身良自如。」

蘇、李「未曾一日悶;猶有五湖期。」

香山、義山「或制閒居賦;新編雜體詩。」

右丞、義山「試吟青玉案;如登黃金台。」

杜、李「士生要宏毅;情在強詩篇。」

陸、杜「堅姿聊自傲;素履期不渝。」

蘇、權「虛白道所集;靜專神自歸。」

蘇、雲笈七簽「黃卷真如律;素琴本無弦。」

杜、李「騫騰坐可致;灑掃今其初。」

杜、遺山「幽人常坦步;稚子總能文。」

康樂、杜「掬水皆花氣;讀書此雲房。」

方元英、朱子「縈情無餘澤;揚論展寸心。」

文通、杜「逸氣感清識;良辰入奇懷。」

杜、陶「服理辨昭昧;秉心識本源。」

遺山、杜「興來每獨往;道集由中虛。」

右丞、蘇「新詩如洗出;好鳥不妄飛。」

蘇、杜「即事須嘗膽;論詩一解顏。」

杜、韓「大哉霜雪干;得之煙山春。」

右丞、浪仙「偶值棲遁跡;何異清涼山。」

杜、李「兼入竹三昧;時有燕雙高。」

蘇、義山「余心無采繢;對書不簪纓。」

牧之、右丞「鳥鳴時一再;家住水東西。」

陸、右丞「飛鳥逐前侶;好峰隱半規。」

右丞、康樂「石壁開一精一捨;瑤華振雅音。」

曲一江一 、盈川「長歌白石澗;高臥香山雲。」

蘇、遺山「葦管書柿葉;瓦瓶擔石泉。」

蘇、浪仙「虛舟任所適;飛鳥相與還。」

襄一陽一、靖節「荷鋤覘泉脈;移石動雲根。」

右丞、左司「海石分棋子;一江一 波近酒壺。」

義山、少陵「彈琴復長嘯;讀書仍隱居。」

右丞「逢人覓詩句;留客聽山泉。」

遺山、右丞「翰墨三餘隙;陂塘五月秋。」

盈川、少陵「疏峰抗高館;穩字入新聯。」

康樂、放翁「雲岫不知遠;花房未肯開。」

東坡、義山「詩眼自增損;德容自清一溫一 。」

東坡、朱子「曬書因閱畫;閒坐但焚香。」

司空圖、右丞七言云:「光芒六一合 無泥滓;漏染大筆何淋漓。」

少陵、義山「別裁偽體親風雅;遍謁名山適性靈。」

少陵、夢得「官職聲名俱入手;風崖水穴舊聞名。」

白、蘇「回看屈宋猶年輩;遠追甫白感至誠。」

義山、退之「詩筆離一騷一亦時用;文章爾雅稱吾宗。」

蘇「鐘鼎山林各天性;風一流 儒雅亦吾師。」

杜「詩情逸似陶彭澤;勳業終歸馬伏波。」

夢得、少陵「文學縱橫乃如此;金石刻畫臣能為。」

山谷、義山「守道還如周柱史;著書曾學鄭司農。」

牧之、夢得「憶事懷人兼得句;引杯看到坐生風。」

義山、東坡「曲一江一 山水聞來久;庾信文章老更成。」

韓、杜「數問舟船留製作;更無書札到公卿。」

少陵、方元英「亦能畫馬窮殊相;欲遣吟人對好山。」

少陵、山谷「自把新詩教鸚鵡;戲拈禿筆掃驊騮。」

陸、杜「但酌此泉勝酌酒;勸栽黃竹莫栽桑。」

放翁、義山「千首新詩一竿竹;牆西明月水東亭。」

陸、白「詩翁愛酒常如渴;草堂少花今欲栽。」

蘇、杜「重之不減錦繡緞;邀我共作滄浪篇。」

少陵、永叔「作詩賀我得石友;曲肱聽君寫松風。」

石湖、山谷「萬卷藏書宜子弟;一日過海收風帆。」

山谷、少陵「春工遇物初不擇;酒聖於吾亦庶幾。」

放翁、牧之「一家喜氣如春釀;小築幽棲與拙宜。」

蘇、陸「酒令雖嚴莫嗔虐;草書非學聊自娛。」

山谷、東坡「每聞佳士輒心許;不辨仙源何處尋。」

放翁、右丞「前身應是梁一江一 總;百歲須齊衛武公。」

義山、牧之

楊芸土亦錄寄所集古樂府楹聯,與孫柳君所錄寄音,十有八九相同,殆皆有所本,故不復登。

其集易林八字聯云:「大福久興,主母喜舞;長樂受庇,使君延年。」

「歡喜堅固,保我金玉;福祿祺祉,樂以笑歌。」

「千歡萬悅,貴壽無極;五福四利,喜慶大來。」

皆吉語也。

又集古詩句五言云:「典墳探奧旨;詩禮挹餘波。」

錢起、盧綸「知音在霄漢;時分佔風煙。」

郎士元、白居易「聽琴知道性;避酒怕狂名。」

姚合、李德裕「李杜文章在;荀陳地望清。」

「鳳棲常近日;鶴夢不離雲。」

錢起、盧綸「文章負奇色;事業富清機。」

陳子昂、杜少陵「翰墨緣情制;山林引興長。」

孟浩然、杜少陵七言云:「合沓聲名動寥廓;縱橫逸氣走風雷。」

杜、李「功業須當垂永久;行藏爭不要分明。」

牟融、李鹹用「花房露透紅珠落;桂樹風吹玉簡寒。」

一溫一 廷筠、曹唐「雲生澗戶衣裳潤;窗近花一陰一筆研香。」

香山、曹庚

張仲甫中翰應昌聞余續輯聯話,亦以舊時集句十餘聯錄寄。

如:「靜坐觀眾妙;端居味天和。」

太白、朱子「松柏有本性;林園無俗情。」

公幹、靖節「結念屬霄漢;委懷在琴書。」

康樂、靖節「萬事已華發;一身為輕舟。」

常建、東坡「江湖萬里水雲闊;草木一溪文字香。」

林景熙、汪元量「入妙文章本平淡;逸群翰墨爭傳誇。」

戴復古、僧惠洪「玉琴瑤瑟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間。」

誠齋、東坡「文章清逸世少比;胸次廣博天所開。」

穎濱、半山「園中草木春無數;湖上山林畫不如。」

東坡、和靖「詩墨淋漓不負酒;一江一 山雄麗洵宜人。」

林景書、穎濱「春能蘊藉如相識;風入襟懷只自知。」

方岳「寒香嚼得成詩句;新月邀將入酒杯。」

方岳、張耒又集得一聯云:「一陰一陽一風雨晦明,受之以節;夢幻露電泡影,作如是觀。」

亦以經對經,渾成可喜。

鄭仁圃曰:「曾見黃莘田先生有集句數聯,極工整。

如:『平生能著幾兩屐;長日惟消一局棋。

』『數點雨聲風約住;一枝花影月移來。

』『柳搖台榭東風軟;花壓蘭干春晝長。

』『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

蔡佛田工作楹帖,亦喜集成語為之。

今從《紫荊樹館雜著》中錄其佳者。

如集《詩品》云:「水流花開,晴雪滿竹;柳一陰一路曲,過雨采蘋。」

「紅杏在林,如有佳語;碧桃滿樹,良殫美襟。」

「落花無言,幽鳥相逐;可人如玉,清風與歸。」

「明月雪時,金尊酒滿;風日水濱,碧山人來。」

「紅杏在林,疏雨相遇;碧桃滿樹,清露未晞。」

「脫帽看書,生氣遠出;杖藜行歌,妙造自然。」

「流鶯比鄰,如有佳語;晴雪滿竹,冷然希音。」

「如氣之秋,窈窕深谷;猶春於綠,茬苒在衣。」

「畫橋碧一陰一,觀化匪禁;綠杉野屋,幽行為遲。」

「夜渚月明,所思不遠;柳一陰一路曲,妙造自然。」

集元遺山句云:「且從少傅論中隱;擬問靈君乞上池。」

寄楊弟正卿、鵲山神應王廟「白雪任教春事晚;貞松惟有歲寒知。」

寄答飛卿、謝常君卿「空谷自能生地籟;吟毫端合染溪光。」

空山「七重寶樹圍金界;千里名山入酒船。」

應州寶宮寺、太白獨酌圖「世外原無眾香國;花一陰一真是小華胥。」

雲巖醉貓圖「搖筆尚塂凌浩蕩;題詩端為發幽妍。」

明日作、野菊「撐腸文字五千卷;試手清涼第一篇。」

寶章小集、台山雜詠「玉樹瑤林照春一色 ;物華天寶借餘光。」

送仲梁出山、別幕府諸君又集宋人句云:「藏書萬卷可教子;買地十畝皆種松。」

山谷、堯臣「萬壑松風和澗水;十分煙雨簇漁鄉。」

誠齊、和靖「日消殘醉閒吟裡;夢入青籐古木間。」

朱子「盡捲簾旌延竹色;想銜杯酒問花期。」

石湖、半山「傍花行酒發新唱;解帶量松長舊圍。」

君謨、放翁「養氣不動真豪傑;居心無物轉光明。」

放翁、朱子「酌酒賦詩相料理;種花移石自慇勤。」

韋齋、半山「謨議軒昂開日月;文章浩渺足波瀾。」

藥圃、半山「吾山自信雲舒捲;片心高與月徘徊。」

放翁、希文「幾多怪石全勝畫;無限好山都上心。」

詹中正、余紫芝「林花經雨香猶在;芳草留人意自閒。」

萊公、永叔「林罅忽明知月上;竹梢微響覺風來。」

放翁、真山民「能招過客飲文字;亦把湍流替管弦。」

半山、後村「是處登臨有風月;略無蹤跡到波瀾。」

放翁、賈牧「樓台近水涵明鑒;琴酒和雲入舊山。」

簡齋、半山「已辦青鞋為老圃;細傾白墮賦新詩。」

朱子、簡齋「舊書不厭百回讀;佳客時來一座傾。」

東坡、道潛「山泉釀酒香仍例;芳草留人意自閒。」

誠齋、永叔「除卻讀書無所好;恍如造物與同游。」

放翁、復古「要知作詩如作畫;但願對竹兼對花。」

復古、宛陵「供家米少因添鶴;送酒人多不典衣。」

放翁

《紫荊樹館雜著》中又有集句一聯云:「積善雲有報;在涅貴不紹。」

上句陶淵明《飲酒詩》,下句崔子玉《座右銘》。

最為名貴。

按此十字,余曾於紀文達師廳事見之,忘其署款何名,似不始於佛田。

何子貞太史紹基工書,無帖不摹寫,尤喜臨《爭坐位》帖。

每集帖字作楹聯至百十副,茲擇其尤工穩者錄之如左。

云:「心同佛定香煙直;目極天高海月升。」

「美富文才傳左國;清微畫品數南宗。」

「直諒喜來三徑友;縱橫富有百城書。」

「未須百事必如意;且喜六時長見書。」

「真輔相才葵向日;大光明地月當門。」

「聖業須參齊魯論;尚書並校古今文。」

「校書得理目如電;直節能光心比金。」

「今既見心即見佛』子安知我不知魚。」

「知人其難九德貴;聞過則喜百世師。」

「家藏古史存疑是;天與高文割愛難。」

「畫本紛披來野意;文辭古怪亦天真。」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倫道德尊。」

「金台名士高前席;紫府真一人校異書。」

「同心不隔一片月;時論惟高尺五天。」

「兩京六朝富文史;三高八及挺才名。」

「俯仰倩文今與昔;縱橫論列直而和。」

「心光明定得初月;畫本依微來晚煙。」

「情文欲共尊彝古;志節應爭日月光。」

「人傳三異真名吏;古者九能可大夫。」

「正言須比魯宗道;高士爭如張志和。」

「長官且喜傳三異;宰相還同論十思。」

「人品比南極出地;此心如大月當天。」

「無端開合電明野;不事安排月到天。」

「月寮煙閣標清興;文府書城縱道心。」

「身修天爵貴無比;心有菩提香益清。」

「特立獨行有如此;進德修業須及時。」

「悅心未厭無名畫;積行唯收有用書。」

「友來輒入論文座;書就還思作跋人。」

「入世須才更須節;傳家積德還積書。」

「子瞻卻喜文與可;魯直深知李伯時。」

「當如曾子日三省;更為張公加半思。」

「煙清忽見一勾月;人定微聞百和香。」

「狷心悅目情文極;入地參天理數明。」

「一習一 勤不置能損欲;聞過則喜真得師。」

「居安思危介節見;積疑得悟清光來。」

「前席爭傳宣室對;等身唯守魯堂書。」

「五香佛海真無地;百尺書城半倚天。」

「愛道天開文府貴;無心月到畫堂深。」

「聞道何時常恐暮;置身有地未辭高。」

「事到從容能合度;路當逼側敢依人。」

「深堂有月同參佛;清晝無人自檢書。」

「聞道真一人在姑射;願從古佛入菩提。」

「謹其常而權自足;深於情者才始真。」

「名書古畫不易得;月閣煙寮相與清。」

「卻為今疑思苦悟;須從異論見同心。」

「書有魚傳人咫尺;門唯爵到地清高。」

「到從月地參真佛;且據書城作寓公。」

「清香滿堂佛應喜;明月出海天為高。」

「才名挺出如東野;佛理清深是子瞻。」

「率意不知行徑晚;遂心時得異書藏。」

「尚論情深容竊比;清修道合悟真如。」

「九品論存中正意;六書理悟史皇初。」

「高士還如戴安道;鄉侯合置王無功。」

「功名蓋世不矜伐;道德積身惟敬誠。」

「誠存修省取諸震;德積高大貴能升。」

「置身古人敢不勉;美利天下終無言。」

「開尊忽見前身月;用世猶存半部書。」

「兩世勳名郭僕射;一家書畫李將軍。」

「才名震溢李供奉;畫理清深王右丞。」

「道心尚見今猶古;辭令能無抗與卑。」

「校理異文天祿閣;從容清績蓋公堂。」

「古文獨祖衛東海;八分特數師宜官。」

「高位尚須聞過友;美名不廢等身書。」

姜小枚明經皋有集蘇數聯,亦尚渾成。

如:「高懷尚友漆園叟;後學過呼韓退之。」

「仙心欲捉左元放;大草閒臨張伯英。」

「前身自是盧行者;伴直難呼孟浩然。」

「小詩試擬孟東野;款段曾陪馬少游。」

「且與揚雄說奇字;要令安世誦亡書。」

「書似西台差少肉;詩如東野不言寒。」

「成佛莫教靈運後;作詩猶是建安初。」

「行樂及時惟有酒;無言對客本非禪。」

「元亮本無適俗韻;東坡也是可憐人。」

「沽酒獨教陶令醉;狂言屢發次公醒。」

「萬事會須咨伯始;一班我亦愧真長。」

「高會日陪山簡醉;題詩誰似皎公清。」

魏春松侍御成憲欲集一齋聯,先有杜句云:「古來才大難為用;」而難得對句,其侄滋伯廣文謙升用放翁「老去詩名不厭低」句,足成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