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巧對錄 卷之五:佛印曰:「無山得似巫山好。」東坡曰:「何葉能如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巧對錄 卷之五

楹聯叢話全編

巧對錄 卷之五

稗史云:坡公有對云:「栗破鳳凰縫黃出;藕斷鷺鷥露絲飛。」

佛印曰:「無山得似巫山好。」

東坡曰:「何葉能如荷葉圓。」

子由曰:「不如『何水能如河水清』。」

又有人以「拘頸葫蘆」四字命對者,陳啟東方沐浴,偶得「空心蘿蔔」四字對之,喜躍,盆為破。

又陳訓導分水時,有人題橋云:「分水橋邊分水吃,分分分開。」

啟東對云:「看花亭下看花來,看看看到。」

皆其邑地名也。

《九鯉湖志》云:傅黃門凱出使海外國,禱於九鯉湖仙祠,夢孺子歌云:「青草流沙六六灣。」

漫記之而已。

及入境,國王曰:「『黃河躍浪三三曲』,願天使對之。」

黃門即以夢中句應,國王驚服。

蓋彼國有「青草河三十六灣」,彼自謂知中華之勝,而我乃悉彼疆域之詳,用是悚讋。

姚叔祥《見咫編》云:寧庶人怒一儒生,以鐵籠籠之,置於後園。

適園中鑿池,庶人身自營度,因向賓從出一對語云:「地中取土,加三點以成池。」

賓從不能對。

生在籠中應聲云:「囚內出人,進一王而得國。」

庶人一大悅,釋之。

後生自念:「『囚內進王』,語讖不祥,少選必追我矣。」

因不至家而逸。

未幾,追果至,而儒生不可得矣。

黃右原曰:前明正德時,武宗以《四書》中「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令群臣屬對。

蓋自誇其生擒寧庶人之功也。

王文成公對以「流連荒亡為諸侯憂。」

隱諷武宗輕出,為朝廷憂也。

可為一啟口而不忘諫如此。

《堯山堂外紀》云:徐晞既貴,乘傳歸。

守令率諸生郊迎。

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玩忽不成禮。

郡守怒,因出句云:「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諸生對,久不能屬。

晞代答云:「咬開銀杏,白衣裡一個大人。」

諸生驚服,遂相率請罪。

又云:太祖嘗微行入酒坊,遇一監生。

時坐客滿案,乃移土地神幾與生對席。

問其裡居,則四川重慶人也。

帝因出句云:「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生應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又云:明兵圍集慶路,與元兵大戰,元兵解去,乃堅守一江一 左,見驛中有七歲兒居其中,問之,則代父充役者也。

帝曰:「『七歲童兒當馬驛』,能作對乎?」

即應曰:「萬年天子坐龍庭。」

帝喜,蠲其役。

又云:施槃幼年而貧,謁張都憲。

張曰:「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槃應曰:「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張即招入家塾。

又云:李西涯與程篁墩過採石,西涯雨中拈句云:「五風十雨黃梅節。」

篁墩曰:「二水三山李白詩。」

又云:陳浚明有對云:「棗棘為薪,截斷劈開成四束;閶門起屋,移多補少作雙間。」

黃印《梁溪識小錄》云:莫天祐,綽號老虎。

守無錫時,殘忍嗜殺。

每出入,人皆走匿。

有稚子沈龍者,負笈趨塾,誤衝節幢,為所執。

天祐曰:「汝為學生,能對乎?」

曰:「能。」

天祐曰:「人有稱我為『至勇至剛能文能武無上將軍』者,汝能對則賞,不能則斷汝頭。」

龍略不畏懼,整容對曰:「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菩薩。」

天祐喜,賞銀一錠,為之止殺者累月。

又云:尤回溪瑛,八歲時入塾。

塾師,其族兄也。

吳海州學士至其館,以「兄弟相師友」命對,尤應聲曰:「君臣迭主賓。」

學士大擊賞。

又云:明嘉靖間,一內璫銜命入浙,與司北關南戶曹、司南關北工曹飲宴。

璫欲侮縉紳,乘酒酣為對云:「南管北關,北管南關,一過手再過手,受盡四方八面商商賈賈,辛苦東西。」

此璫故卑微,曾司內閣工部,君所素識者。

因答曰:「我須相報,但勿嗔乃可。」

遂云:「前掌後門,後掌前門,千磕頭萬磕頭,叫了幾聲萬歲爺爺娘娘,站立左右。」

璫怒憤攘臂,至欲自戕,二司力勸乃止。

沈德符《野獲編》云:京都人以都城內外所有作對,其最可破顏者如:「臭水塘」對「香山寺」。

「奶子府」對「勇士營」。

「王姑庵」對「韋公寺」。

「珍珠酒」對「琥珀糖」。

「單牌樓」對「雙塔寺」。

「象棋餅」對「骨牌羔」。

「棋盤街」對「幡竿寺」。

「金山寺」對「玉河橋」。

「六科廊」對「四夷館」。

「文官果」對「孩兒茶」。

「打秋風」對「撞太歲」。

「誠意高香」對「細心堅燭」。

「天理肥皂」對「地道藥材」。

「奇味薏苡酒」對「絕頂松蘿茶」。

「京城內外巡捕營」對「禮部南北會同館」。

又云:嘉靖間,高新鄭與張一江一 陵相契如兄弟,偶聯鑣出朝,晨暾初上,高戲出一儷語云:「曉日斜熏學士頭。」

張應聲曰:「秋風正貫先生耳。」

兩人拊掌,幾墜馬。

蓋楚人例稱「干魚頭」,中州人例稱「偷驢賊」。

俗語有「西風貫驢耳」也。

或雲是傅潮、焦芳相謔舊語,豈張、高又祖之耶?

又云:嘉靖間,更有惡謔。

如一胡一 少保宗憲,以一江一 南制府御倭,值浙直巡鹽御史周如斗行部與宴於舟中。

二人素相狎,適侍者誤傾酒壺,周謔云:「瓶倒壺撒尿。」

而篙工偶捩柁,一胡一 應聲曰:「柁響舟放屁。」

各以姓相嘲,然而俚矣。

又云:賈憲使實齋以名儒裡居。

一日雪後寒甚,披貂裘立門前。

有一鄰舍少年號倪麻子者,頗少慧,好侮人。

賈見其著屐,呼前曰:「我有一對,汝能屬句否?」

因出曰:「釘靴踏地泥麻子。」

倪曰:「對則能之,但不敢耳。」

賈曰:「吾不罪汝。」

倪應聲曰:「皮襖披身假畜生。」

賈面赤,咄嗟詬詈而入。

又云:楚中耿天台定向為南直提學御史,初蒞任,即遣牌往松一江一 ,雲欲觀海。

時徐文貞為首相,耿其講學至一交一 ,實借此往拜其先祠也。

雲間士子為之語曰:「名雖觀海,實則望湖,耿學使初無定向。」

以文貞舊號少湖也。

久而未有對者。

適河南劉自強為應天尹,以戶曹隸不遜,奮拳毆之。

劉多力,至折隸齒,幾死,乃對曰:「京師攘臂,衙役折齒,劉府主果能自強。」

同時,松一江一 有郡丞潘大泉名仲驂,以名翰林謫外,傲睨侮人。

華亭尹倪先薦者,謙和下士。

松一江一 士人又為之對曰:「松一江一 同知恣肆,合得重參;華亭知縣清廉,允宜先薦。」

各取姓名同音也。

又云:有御史巡松一江一 者,郡守故人留之飲,因戲出對曰:「鱸魚四腮一尾,獨佔松一江一 。」

守曰:「螃蟹八足兩螯,橫行天下。」

御史知其諷己,亦為一噱。

《都穆談纂》云:沈石田先生嘗偕陳啟東會飲於吳太史家,時賀解元恩、陳進士策同在座。

先生不善飲,酒至輒辭。

啟東曰:「吾有一對,君能對之,當代君飲。」

先生頷之,啟東曰:「恩作解元,禮合賀其榮也。」

其榮,賀字先生應聲曰:「策為進士,職當陳嘉謨焉。」

嘉謨,陳字合座無不擊節。

又云:錢山錢秀才,兄應役糧長,偶縣令點名不到,錢遂易服以代。

令怒,欲鞭之。

錢以實告。

令曰:「汝既為秀才,吾有一對,試對之,曰:『秀才糧長,打糧長不打秀才。

』」錢應聲曰:「父母大人,敬大人如敬父母。」

令笑而釋之。

王兆雲《揮塵詩話》云:吳人馬承學,性好乘馬馳驟。

其友錢同愛戲之曰:「馬承學,學乘馬,汲汲而來。」

馬應曰:「錢同愛,愛銅錢,孜孜為利。」

且曰:「但圖對穩,非敢誚公。」

又雲;楊鐵崖在金粟道人家,每食,主人必出佳釀,以芙蓉金盤令美妓捧勸。

鐵崖出對曰:「芙蓉盤捧金莖露。」

有能對者,贈以此盤。

一妓應聲曰:「楊柳人吹鐵笛風。」

遂以此盤酬之,一座為傾倒。

《唐伯虎紀事》云:有問乩,令對云:「雪消獅子瘦。」

乩即書云:「月滿兔兒肥。」

又令對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乩即書云:「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嘉興有三塔寺,有人出對云:「西浙浙西,三塔寺前三座塔。」

降乩者批云:「吾遊遍天下,乃能對此對,云:『北京京北,五台山下五層台。

』」黃右原云:「聞是日有人復加『塔塔塔』三字請對,乩竟寂然。」

《文行集》云:明代制義得人之盛,莫過於弘治朝西曹,有對云:「一雙探花父;兩個狀元兒。」

時張升己丑狀元,子思與辛丑狀元王華子守仁同官兵部主事。

戶部郎中劉鳳儀則己未探花龍之父,兵部員外郎李實則壬戌探花廷相之父也。

又壬戌魯鐸榜,復有永平魯鐸,又有兩朱袞:一貌美,一貌不揚。

時有對云:「魯鐸分南北;朱袞判妍媸。」

而弘治丙辰,進土有孟春、季春、夏鼎、周鼎。

李東一陽一即席出對云:「孟仲季春唯少仲。」

諸進士無能對者,東一陽一乃代為之對云:「夏商周鼎獨無商。」

幾於天造地設矣。

又云:鄭洛書,莆田人,正德丁丑進士,為上海知縣。

同時永豐聶豹為華亭知縣,並有政聲,然議論不相下。

一日同坐察院,適門人來報:上海秋試脫科。

聶笑曰:「上海秀才下第,只為落書。」

鄭應聲曰:「華亭百姓當災,皆因孽報。」

石琢堂韞玉曰:前明吾鄉顧宗孟與文震孟、姚希孟,皆以文章節義相砥礪,為時所稱。

而范允臨,字長白;陳元素,字古白;及華亭查思白,皆工臨池,著名於世。

崇禎間,陳、董相繼而逝,唯范允臨尚存。

時有撰為對句者云:「顧宗孟、姚希孟、文震孟,三孟俱亡,莫非命也?董思白、陳古白、范長白,一白雖存,豈不殆哉?」

陳眉公《見聞錄》云:西涯李公善謔,居政府時,庶士進見,公曰:「今日諸公試屬一對句,云:『庭前花始放。

』」眾曬其易,各漫應之。

公曰:「總不如對『閣下李先生』也。」

眾一笑而散。

又曰:陳式齋大參留滯郎署最久,其遴職方也,李西涯時為學士,戲語之曰:「先生其知幾借作機乎,何為又入職方借作織坊也?」

式齋應聲曰:「太史非附熱者,奈何只管翰借作汗林耶?」

聞者以為善謔。

《簷曝雜記》中載張文潛《宛邱集·仲夏》詩:「雲間趙盾益可畏,淵底武侯方熟眠。」

武侯,謂臥龍也。

此與俗傳《送鵝及梅子札》云「湯燖右軍二隻,醋浸曹公一瓶」同一謔對。

又云:伍文定與一知府出行,見牆頭露出一少艾,知府出對云:「牆內桃花,露出一枝難入手。」

伍對云:「園中梅子,不消幾個便酸牙。」

亦不知出何書。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