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楹聯四話 輓聯:』冰華笑曰:『此老夫所為者。』因請『降鄒一陽一』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楹聯四話 輓聯

楹聯叢話全編

楹聯四話 輓聯

《春渚紀聞》:「薳一日謁冰華,又於其所居煙雨堂偶誦人祭坡公輓聯句云:『降鄒一陽一於十三世,天豈偶然;繼孟軻於五百年,吾無間也。

』冰華笑曰:『此老夫所為者。

』因請『降鄒一陽一』事。

冰華云:『元祐初,劉貢父夢至一官府,案間文軸甚多,偶取一軸展視,云:在宋為蘇某;逆數而上十三世,在西漢為鄒一陽一。

蓋如黃帝時為火師,周朝為柱下史,只一老聃也。」

常州程文恭公,純廟甚倚重。

甍於京。

上挽以十四字云:「執笏無慚真宰相;蓋棺還是老書生。」

可謂備極哀榮矣。

湖北青墨卿中丞伏法,張文毅挽以聯云:「雷霆雨露總天恩,早知秉節孤忠,久拚一死;成敗功名皆幻境,即此蓋棺定論,已足千秋。」

陳忠愍軍門死節吳淞,士民贈以聯云:「昔時未讀五車書,雅量清心,一溫一 如玉,冷如冰,是大將實是大儒,使天下講道論文人愧死;此日竟成千秋業,忠肝義膽,重於山,堅於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間寡廉鮮恥輩偷生。」

按:「昔時未讀書」五字,軍門在時屢自言也。

光澤何氏婦自挽一聯,已見《續話》。

惟系鄭仁圃所轉述,為林氏婦代作者。

似前錄語意尚遜此聯之親切有味,故更錄此句云:「一奴一別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無妻,願後日重訂婚姻,莫向生妻談死婦;兒依嚴父艱哉,小孩子定仍有母,倘常時得蒙撫養,須知繼母即親娘。」

上聯別其夫,下聯囑其子。

語淺情真,宜為後人傳誦不置。

山左不第士子客死自挽云:「五千里北轍南轅,看人富貴受人憐,落拓窮途,何處灑狂生涕淚;十一次東塗西抹,嘔我心肝摧我命,倉皇歧路,再休提名士風一流 。」

李都轉映棻挽一胡一 文忠句云:「公是武侯一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侍文忠五載,感恩知己,生不能忘。」

有挽父母俱存聯云:「君竟忘父母衰孱,忍割塵緣騎鶴去;我但覺友朋寥落,怕從天上認鴻歸。」

山一陰一萬仲桓運判挽關中呂曼叔觀察俊孫句云:「念名城攖堞,結一交一 與共死生,曾幾何時,華岳秋高成獨往;憶蕭寺銜杯,相約再聯觴詠,言猶在耳,樊川山好不從來。」

袁筱塢宮詹挽楊霖川太守光澍句云:「兩屆星周,循譽久推賢太守;九秋霜隕,後凋又謝老成一人 。」

又平湖沈吉田觀察應奎句云:「方欣一顧空群,燕市台高,神駿逍遙誰買骨;剩有四齡弱息,漢一江一 波冷,悲啼辛苦歎將雛。」

一江一 右楊慶伯廉訪挽汪柳門學使鳴鑾太夫人聯句云:「經幔授官箴,使節剛從同鳳去;仙軿翔客路,家書愁絕伯鸞看。」

道光辛丑,侯官林文忠公奉命至鎮海軍營。

比遣戍新疆,居恆常講「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二語不置雲。

此可制以為聯,不知是公自作抑古人成句也。

然忠義之忱可想見矣。

後公以雲貴總督引疾家居。

咸豐初元,奉詔起討粵賊。

海內欣望,而公甍於途中。

文宗震悼,御制輓聯以賜云:「答主恩清慎忠勤,數十年盡瘁不遑,解組歸來,猶自心存君國;殫臣力崎嶇險阻,六千里出師未捷,騎箕化去,空教淚灑英雄。」

非常知遇,天下臣民讀之,皆代為感泣也。

嘉定瞿經孳挽呂曼叔觀察聯云:「要地正需賢,十五年擁節秉麾,可法可師,文章經濟,憶春風送別青門,返旆似嫌君太速;微痾能奪命,廿二日遺函發篋,斯人斯疾,鄉邦氣數,對秋雨飄零黃葉,撫棺已痛我來遲。」

又挽邠州韓寶臣太守聯云:「廉吏不可為,劇憐終老一州,翠羽頒雲仍未睹;故人欣有後,料得傳書雙雁,麻衣如雪正初歸。」

又挽徐蘭一江一 明府云:「一榻舊日曾懸,掛劍又將悲宿草;七符曾遞綰,蓋棺誰信共清風。」

又挽一江一 柳門學使太夫人云:「老鳳健丹山,忽驚養輟宣文,望十丈龍門,關輔孤寒齊一慟;封魚睽素願,正值悲深奉倩,歎半年驛路,皇華歸去挈雙棺。」

又挽陳同叔比部夫人聯云:「百藥竟無靈,劇憐夫子未歸,錦瑟華年傷客路;五花曾被一寵一 ,乍睹佳兒有婦,瑤台明月列仙班。」

又二聯,代友挽高梁臣軍門云:「百戰久垂名,掃遍欃槍,那堪華頂招魂,驚睹歸元怒先軫;一夫今倡亂,變生肘腋,卒使壺頭繼恨,慘教裹革痛文淵。」

「大樹頓飄零,緬半生績楙旂常,知北闕褒忠,曠典特頒雞鹿塞;高堂盡垂暮,慘前代禍同藩鎮,值南轅返櫬,英靈遺憾鸛鵝軍。」

又代友挽胞妹聯云:「弟妹盡飄零,歎班超未遂生還,恰為大家撫膺一慟;門楣好夫婿,幸阿士能垂文譽,新諧佳婦且慰九原。」

路潤生太史挽妹聯云:「汝性最聰明,曾伴阿兄吟柳絮;甥行皆幼弱,忍看若輩著蘆花。」

山左何汝真都轉挽蔣璞山中丞聯云:「白水久盟心,難忘東閣官梅,數點沖寒同入詠;紅塵今撒手,悵望西一江一 雲樹,萬家舉火待何人。」

楊榮緒太守為浙省最清廉之宮,而不得於上官,後以撤任抑鬱而死。

歿之前一夕,大書自輓聯句云:「一死便成大自在;他生須略減聰明。」

命其子筆諸書。

黃仲鸞觀察述:一學究某困於場屋,其妻以抑鬱而亡。

其夫挽之云:「苦我半生,可憐舉案荊妻,先歸天上;祝卿再世,不遇登科夫婿,莫到人間。」

詞意甚佳,膾炙人口。

吾鄉喻采臣庶常為湯敦甫相國婿,夫人賢淑知書。

庶常新納一姬,頗有怨言。

傳誦此聯時,夫人從而論之曰:「聯語固佳,若改『登科』二字為『多情』,則更勝。」

庶常啞然曰:「恐閨中人又怨不登科也。」

夫人面頳語塞。

吳竹莊中丞善制楹聯,名重一時。

其挽吳鶴山封翁云:「本是同族弟兄,當年論事論心,每到難時憐故我;試問吾鄉父老,此後任勞任怨,更從何處覓斯人。」

封翁居鄉,見義必為,中丞微時亦受其惠,故雲。

侯文端公仁丁酉典福建鄉試,予出其門下。

甍於位,門人公挽一聯云:「匡道統於聖學絕續一交一 ,誠意正心,講席敢參他說進;奪我主於國事紛紜日,排和議戰,明朝無復諫書來。」

沈雲軒晉,蕭山之名孝廉也。

工詩善酒,以大挑分發吾閩,擢司馬,歷署永春、龍巖各州,並權福鼎。

政聲卓著,閩人德之。

己未科分校秋闈,林錫三學士即出其門下。

以名翰林為毅廟師。

雲軒哲嗣兆桂,克承父志,筮仕閩疆,以司馬亦權福邑。

後先輝映,一時稱之。

雲軒卒於家,其門人公挽以聯云:「作帝師師,公之桃李遍天下;為民父父,膏以黍苗及後人。」

徐樹人中丞宗干,即先君在齊臬時所薦士也。

以大令起家,來撫吾閩,歷有年所。

慈祥忠厚,士屬鹹愛戴之。

同治初年,甍於任。

楊雪滄浚舍人挽以聯云:「是人間父母神明,大被萬家,遺愛長留鉅鹿笏;遍海內門生知己,心香一瓣,失聲同哭峴山碑。」

又廖執齋廣文驤聯云:「五度閩嶠宣風,厚澤深仁,德政長留功不朽;三載程門立雪,感恩知己,淵源授受誼難忘。」

中丞蓋嘗五至閩,為執齋叔祖儀卿觀察門下士,執齋又出其門下,故雲。

林軒如外翰鴻翔與姪傅年為文字知一交一 ,互相切磋蓋有年矣。

姪以浦城教諭庚午送闈,病歿於家。

外翰挽以聯云:「文章千古事;肝膽十年一交一 。」

蓋姪雄於文,久困始售,故首句云云。

紀文達公性喜詼諧,嘗作《京官》詩數十首,一時傳誦焉。

有某京卿,記名專以道員用,文達甚喜之,每事必咨詢,至不能捨,而終老於京卿,貧病以死。

文達甚悔之。

戲挽以聯云:「道不遠人人遠道;卿須憐我我憐卿。」

吳縣陶太守慶增以翰林起家。

道光乙亥,為浙一江一 副考,所取多知名士。

己酉歲,於濟南府任所丁母憂,哀毀過甚,肝氣疾劇而卒,年僅四旬,其父猶在。

歿時自挽云:「死而有知,應喜慈親仍聚首;生何所戀,長離老父獨傷心。」

聞者悲之。

沈士生孝廉乙輝好學能文,尤一精一楹帖。

其挽林錫三學士句云:「以身許國不及私,力疾而衡文,從容而坐化,豈真仙乎非死,死固樂矣生奈何,妻也子也弗在側;惟我相從為有素,因緣則翰墨,恩誼則弟兄,可憐病望其來,來未幾時君又逝,醫耶藥耶咎伊誰。」

又代其內弟陳澍農廣文春霖云:「以文字結主知,卅年揚歷清華,軺車銜命,講幄宣勤,僕僕半生,遂以勤勞嬰宿疾;惟仁人宜壽相,半百光一陰一荏苒,一椽僅蔽,二頃難謀,蕭蕭清況,博將遺澤付諸甥。」

又代友人句云:「兩世契一交一 情,溯從事丹鉛,諸昆親炙多年,獲教豈徒身受益;一朝悲永訣,看公歸素旐,伯兄宦羈斯地,臨風不獨我傷神。」

陸敬安云:「九言輓聯,難得佳者。

嘗於仁和陳子箴茂才世敬家,見其尊人座聯云:『蒙二爻以子克家為吉;箕五福得考終命而全。

』用經語,妙造自然。」

唐明府炳由庶席改官桃源令,歿後有挽之者,句云:「天上謫仙,此去依然參桂署;人間隱吏,今來何處問桃源。」

人皆稱其雅切。

李鶴杉學博日羲之尊人秋霞先生允楓輓聯云:「慚未因群隨謁紀;慘於見紹輒思康。」

陸敬安云:「先君子薌畇公諱元錞,生於先大父秋畦公臨海學署。

時乾隆辛丑年也。

道光己亥,余司鐸台郡,迎養署中。

先君子一精一八分書法,求者坌集,應之不倦。

性嗜花,載植盈庭,四時燦爛不絕。

興至則縱游巖壑,或與二三朋友瀹茗銜杯,優遊永日。

與人仁恕誠恪,周急惟恐不及。

甲辰九月,以中風疾棄養。

台人士吊者皆哭失聲。

投贈輓聯,錄其尤者於左:山一陽一郭太守恆辰句云:『鱣捨怡情,看三徑香多,省識人如菊淡;鯉庭侍養,悵六年吏隱,遽聞詩詠莪哀。

』長白雙協鎮德句云:『七十載德望常尊,子捨銜鱣,濟美克成名進士;萬八峰吟蹤重到,仙區化鶴,歸真定列上清班。

』武進馮明府翊句云:『鶴俸慰桑榆,台岳重遊,六十年前來處去;鯉庭茂桃李,楹書可讀,五千言在歿猶存。

』蕭山張學博錫戊句云:『名成鯉對,誥錫鸞封,最愜心鏡水辭官,霞城就養;閒即栽花,病還作草,忍撇手金英正放,墨瀋猶濃。

』臨海傅學博兆蘭句云:『閱歷遍名區,玩水登山,七秩精神欣矍鑠;笑談聆講幄,栽花賭酒,五年杖履憶追陪。

』臨海洪明府瞻陛句云:『隨宦海為汗漫之遊,樽酒常攜,中聖中賢,無非樂趣;就祿養於降生之地,名山久住,是仙是佛,合有前因。

』」

陸敬安又曰:「余從姊葆,伯父石公之長女。

適同裡歸安丁學博仁鹹,賢明淑慎,三一黨一 一交一 稱。

其歿也,年僅中壽。

石公哭以聯云:『墮地而半齡失恃,提攜保抱,端賴重闈,想當年教養恩深,倘泉下相逢,應亦怪爾來太早;宜家而眾口稱賢,黽勉勤劬,克襄內政,悲此日死生路隔,縱命中有定,獨何如我老難堪。

』」

陸敬安云:「蕭山繆磐谷上捨安邦幕游臨海,有姊卒於家而甥已遠出,七年不通音問。

其友代作輓聯,不當意,質之先君子,乃為題云:『七載思兒,望斷雙魚空墮淚;三秋夢豎,影拋只雁最傷心。

』繆為歎絕。

又,仙居王某治痘有名,其戚撰聯贈之,屢改未就。

先君子援筆書云:『身居仙境成丹易;手補天功保赤多。

』一時鹹歎為工切。」

道州何文安公凌漢,幼失怙恃,家貧,刻志勵學。

通籍後,疊掌文衡。

道光辛卯,典浙試。

後即督浙學。

待士外嚴而內和,校閱公明,士論翕服。

庚子,甍於位。

海內之贈祭文輓聯者,嗣君編錄成集刊之。

今摘其尤於左:英相國和句云:「再世獲傳衣,最喜緣深堪歷久;三台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

毛伯雨式郇云:「累世簪毫,方期啟沃酬恩,尚克同心作霖雨;數旬騑牡,豈意春明話別,不堪回首望停雲。」

曾京卿望顏云:「朝露灑遺箋,問幾人東閣重窺,有子才如蘇右相;春明陪末座,憶兩載南車親奉,前賢悵失鄭司農。」

錢給諫儀吉云:「淵雲大文,趙張為政,奮建家風,時望兼漢廷數子;省台故事,都邑謳思,門牆述訓,令名傳荊國先賢。」

鄂太史恆云:「一品荷殊榮,文望官聲,端謹鹹欽臣節粹;千秋逢異數,崇銜美諡,幽冥應感聖恩深。」

汪明府仲洋云:「棧道一身修,貴乎言功者德;易名當代少,止於義理曰安。」

康熙辛丑,新進士看驗。

馬墨麟維翰人本矮小,挺立不跪。

提督隆科多呵之,曰:「不料渺小丈夫,風骨如許!」對曰:「區區不跪,此奚足見風骨也。」

後以給事轉建昌道,忤總督直揭部科,被逮。

復官常鎮道而沒。

與盧見曾同年至好,並具詩名,有「南馬北盧」之目。

盧挽以聯云:「前輩典型亡北斗;中原旗鼓失南軍。」

某記室隨玉尚書麟塞外數年,甚見推重。

玉卒,某乞人代為輓聯,鮮當意者。

時平湖張海門太史金鏞以計偕入都,為撰句云:「短後記裁衣,歷雪窖冰天,萬里追隨班定遠;長安仍索米,剩鳶肩火色,九衢慟哭馬賓王。」

蒲城相國王文恪公見之,極口褒賞。

某太守初以縣令居憂,甫服闋,特旨授袁州知府。

不一月,調九一江一 。

越七載病沒。

蓋居憂時已病,寓居維揚,竟不能之官。

嘗有句云:「頭銜已署五湖長,遙領匡廬又一年。」

比歿,齊大令彥槐挽以聯云:「一病負殊恩,九派滄一江一 懷太守;十年成大覺,二分明月吊詩人。」

臨安明經葉馨陔先生綏祖學識淵通,兼達世故。

裡有爭競者,以數語解紛,皆屈服。

嗜酒喜一交一 游,每當良辰令節,招集朋好,酣飲忘疲。

恆出新意,為觴政以娛賓。

入其座,輒流連不能去。

家素封,以是中落。

晚歲授徒自給,心緒鬱抑,年未六十而卒。

其自挽云:「半生豪氣銷杯酒;垂老愁懷托硯田。」

蓋紀實也。

蔡太夫人輓聯云:「禮重延賓,七載倍欽陶母誼;訓垂翼子,一家齊凜敬姜箴。」

吳谷人祭酒論岳忠武,有一聯最工整,句為:「人間鐵案無私,請質東南山行者;天半神旗高卓,試看大小眼將軍。」

警絕。

可懸諸楔。

孔宥函司馬挽涇縣包慎伯明府世臣句云:「衰白際時艱,孤恨荒愁,蹈東海而死;文章憎命達,片言隻字,與北斗長垂。」

嘉慶時,董冠橋巡撫粵東。

廣州有洋商某,素不謹。

歿後,其子賂其所親,為之呈請從祀鄉賢。

董遽以入告,輿論嘩然。

劉三山孝廉刊刻《草茅坐論》,遍告同人,起而攻之。

劉訟卒申,而吏議論褫。

劉沒之日,王笠舫大令挽以聯云:「草茅坐論成千古;文采風一流 少一人。」

不作一激揚語,恰肖劉之為人。

濰縣陳刺史某官全州知州。

咸豐丙辰,土寇破城,陳死之。

事平,靈車旋里,道出韶州。

時其弟覺民太守應聘方守茲郡,設祭於城西光孝寺。

汪芙生代郡中僚屬撰輓聯云:「先軫此歸元,料晉絳英靈,颯爽弓刀能殺賊;常山悲喋血,仗平原家祭,蒼涼旌翣與招魂。」

語意悲壯激昂,足吐忠義之氣。

咸豐己卯,徐鐵孫觀察拒賊嚴州。

六月,戰於漁亭,官軍潰,觀察殉烈焉。

訃聞,樊昆吾上捨哭而贊之曰:「嗟汝鐵,何烈烈!提孤軍,捍全浙。

師可潰,鼓不絕。

援可亡,戰不輟。

手斫三酋寶刀折,漁亭痛灑一精一血。

壯哉先生真是鐵!」聞者無弗破涕為慰。

複製一聯挽之云:「自傷白首亡知己;我為蒼生哭此人。」

覽者知兩公之一交一 道深也。

翠琴者,京師伶人也,色藝冠絕一時。

咸豐丁巳三月病死,其生也在花朝前一日,故某公挽以聯云:「生在百花先,萬紫千紅齊俯首;春歸三月暮,人間天上總消魂。」

常熟蔣伯生大令因培語喜詼諧,罷官後就蔣礪堂相國之聘。

相國偶語蔣氏宗派,答曰:「蓬蓽安敢妄附華胄。

相公乃《水滸傳》中蔣門神之苗裔;若鯫生者,實《金一瓶 梅》內蔣竹山之後嗣也。」

相國大笑,不以為迂。

後相國總制三吳,以遣責歿於秣陵。

客散賓逃,喪輀致無人奠唁。

大令內不能平,為聯以挽之云:「門前但有青蠅吊;塚上行看大鳥來。」

論者以為語雖太激,然實典切也。

番禺黃壽山上捨廷獻嘗清明獨遊郊外,於榛莽中見一碑,文曰「愛姬蠟梅之墓」,旁有八九字,苔紋斑駁,不可明辨。

度其情狀,似非世遠年湮,而宿草纍纍,諒已無人上塚者矣。

感而志之。

越日,復攜酒脯往吊,並制聯挽之。

句云:「六字碑文,誰是多情公子;一抔黃土,可憐薄命佳人。」

又云:「僕本陌路蕭郎,從來好事;卿果章台柳妾,何處招魂。」

云云。

夜夢一美人來謝。

蘇州顧蘅芷少尹遠成其配沈氏卒,傷痛弗勝,作《悼亡》詩十首,哀艷動人。

徐鐵孫觀察挽以聯云:「美玉褫顏,明珠晦色;寶瑟永謝,瑤台頓傾。」

蓋集《選》句也。

周仲墀太史見之,謂徐曰:「聯語誠佳,惜碩腹龐顏者不相稱耳。」

蓋沈偉軀巨趾,才與貌違故也。

湖南譚鑫振家極貧,工舉業,善書法。

光緒庚辰,以第三人及第。

次歲春,乞假來浙籌措。

中丞固其相識,都轉亦其舊東,將集貲以助,乃抱病未半月而亡。

其眷口在家,盼歸綦切。

去歲臚唱為念四日,今年去世亦即是日,亦可哀也。

有同鄉挽以聯云:「去年臚唱正今朝,開殘閬院名花,空回首玉堂天上;半月湖山成一夢,望斷衡一陽一歸雁,最傷心錦字機中。」

葉杏堤茂才文照篤志好學,家貧,授徒為生。

晝督館,夜乃自課,恆達旦不寐。

每應試被放,輒哭泣數日。

常云「若得登科錄中題名,雖死何憾!」竟以力學得疾卒,年未三旬。

其友徐瘦生茂才照挽之云:「一生只為名心死;六極惟將惡字除。」

語極沉痛。

青田端木鶴田天才穎異,高介絕俗。

其所作聯語可誦者,如挽一溫一 州林石笥句云:「氣絕凌雲,他日豈遺司馬稿;淚傾流水,此時先碎伯牙琴。」

挽朱雨亭云:「愁寄天邊,子始成名身易簀;哀傳日下,父終遺命世傳經。」

吳柳堂侍御可讀殉節惠陵。

設奠日,都中士大夫多有哀挽。

祝安伯太守慶年句云:「遺疏表孤忠,惟一片血誠,可格鬼神,可質天地;幾人擬私諡,待千秋論定,傳之史冊,報之馨香。」

梅小巖中丞每遇期功之喪,必自製聯挽之,所以親親也。

其挽季叔云:「期服聽去官,猶子比兒,嗟我未能行古禮;畢生惟好道,言坊行表,如公端合祀鄉賢。」

又挽長兄云:「地下見爹娘,為言季子非人,不孝不弟;雲間逢父老,共說宰官愛我,廉善廉能。」

中丞昆仲四人,行居季。

其長兄曾令吳中,中丞時已屏藩白下。

一胡一 文忠公勘定東南,功在垂成。

時文宗龍馭上賓,公於軍中積疾聞耗,疾劇而卒。

厥後群丑殄滅,曾文正公推以首功。

輓聯云:「吳會未平,是先帝與藎臣臨終遺恨;楚材方盛,願後人繼我公不世勳名。」

可謂誠服矣。

凡語皆有懺,吉凶晦吝,如揲蓍灼龜然。

《嘯亭雜錄》云:「都中得簡齋老人手函,有『從此雁杳鴻飛,望長安如在天上』之語,方訝其不祥,未幾而訃音至。

蓋衰氣相乘,有流露於不及覺者。

曾文正相國甍,吳竹莊輓聯云:『二十年患難相從,深知備極勤勞,允矣中興元老;五百里倉皇奔命,未獲親承色笑,傷哉垂暮門生。

』語氣頹喪,不數月間而中丞繼卒矣。」

陸敬安曰:「伯父石公歷官郡守,清而不刻。

捐館後,知一交一 挽章極多。

同邑孔梧卿學博廣覃題聯云:『典郡矢清廉,歸裝片石;論詩重忠孝,大集千秋。

』語最警切。」

杭州吳布衣彭年游幕中州,才名藉甚。

天津邵烈婦為志盧茂才之室,結褵一載,茂才卒,烈婦於七七之期自經於茂才死所。

一時文人俱賦詩哀之。

吳挽以聯云:「蝴蝶有情同入夢;鴛鴦到死不分飛。」

見者推為絕唱。

陸憩雲比部奭棠為余述輓聯二則,語極淒切,未詳何人所撰。

一系姪婿挽叔岳云:「自丈人峰頹,難弟難兄,棣萼一庭悲夜雨;看羊公碑在,斯民斯土,棠一陰一百里泣秋風。」

一幕友挽居停主人一聯云:「我來陳榻猶懸,可憐宦況蕭然,那有餘貲歸旅櫬;公在崇祠已建,但得官聲如此,應無遺憾到泉台。」

刑友楊鏡帆,浙一江一 名幕。

靳迪臣守衢,延致幕中,相處歡洽。

每談公事,輒至中夜。

一夕夢楊君歸里,作一聯以寄之云:「硯草猶存,空憶芙蓉秋水度;琴音忽渺,難忘風雨對床 時。」

醒而大驚,以為不祥。

未幾而楊君捐館,即以此作挽。

林氏胞姊去世,兄弟諸姪合撰一聯以挽之,句云:「姊妹中爾最多才,只自因女嫁男婚,百感攢心成一病;弟兄輩近無善狀,莫慘說生離死別,九原忍淚慰雙親。」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