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佳話:都人呼為王壽星。扶侍者為其第三子,白髮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佳話

楹聯叢話全編

楹聯續話 佳話

臨海王芝圃廣文世芳生於順治己亥,年一百十歲時入都慶祝,賜侍講銜。

都人呼為王壽星。

扶侍者為其第三子,白髮飄蕭,背轉傴僂。

問其長子,曰:「不幸夭亡矣。」

問夭亡之年,曰:「八十五歲。」

當年屆七旬時,孫曾已盛;百齡外,孫曾復舉曾孫。

壽星大喜,自題楹聯云:「身歷四朝沾浩蕩;眼看七代衍孫曾。」

《槐廳載筆》云:「昆山徐太翁,當明末土寇竊發,掠婦女數十人,藏於徐氏。

賊將他出,屬太翁善守之,『歸若少一,當取汝命!』賊甫去,太翁即各詢其夫家、母家,親送還之。

婦女皆叩頭流血去,太翁亦自焚其屋而逃矣。

國初定鼎後,土寇削平。

太翁三子,長乾學,次秉義,三元文,皆鼎甲八座。

其門對一聯云:『侍郎尚書都察院;狀元榜眼探花郎。

』皆太翁一陰一德之報雲。」

沈椒園廷芳贈董恭公聯云:「著書檯迥名繁露;入畫山多學富春。」

一切姓,一切地,又切其善畫也。

李雨村調元《制義科瑣記》云:「章孟端為御史,多所彈劾,中貴忌之,罷歸。

諸子連中進士,為京官,同處一邸。

書聯於壁云:『四壁金花春宴罷;滿床 牙笏早朝歸。

』人多羨之。」

桐城張文端公,父子端揆。

文和公自撰堂聯云:「兩世三公,太平宰相;一堂五代,富貴神仙。」

或謂十六字中惟「神仙」二字落空,不知公家詞臣接武,神仙之福,較富貴之稱,尤為可艷耳。

王楷堂比部廷紹,北直人,屢與春秋闈,分校所得,多南省佳士。

陳蓮史三元,即出其門。

林少穆督部贈以聯云:「南士淵源承北學;秋曹門館坐春風。」

又,張雲巢鹽政青選罷官後,就杭州買宅而居,適得其哲嗣館選之信。

少穆贈以聯云:「清門甲第傳兒輩;舊部湖山屬寓公。」

蓋雲巢曾久令於浙中也。

歙縣曹文正公贈吳崧圃參知聯云:「白髮盈簪,凡內外將相公卿,鹹識三朝元老;黃河如帶,遍東南兒童父老,共欽六管宣防。」

公曾三任東河,三任南河,本朝河臣中所未有也。

龔季思尚書守正亦有聯云:「節制兩河,德水廿年瞻福曜;耆英七帙,恩綸初吉賁中樞。」

蓋公官大司馬時,曾於二月初一日蒙賜壽雲。

嘉慶乙亥二月三日,上命王蓮府少宗伯宗誠為其父文僖公懿修豫稱八旬之觴。

黃左田尚書鉞贈聯云:「謝恩孫代趨朝杖;上壽兒歸聽講筵。」

蓋是日上御經筵,蓮府時以禮部侍郎職司典禮,而文僖公至景運門謝恩日,上先諭令率孫扶掖也。

戴羨門督部三錫七十賜壽,花曉亭時為蜀臬,獻聯云:「帝壽股肱,九霄賜額;民歌父母,八座齊眉。」

陳望坡尚書七十賜壽,京邸知一交一 祝聯甚多。

惟曹文正公振鏞一聯云:「帝命汝作士,惟明克久;天錫公純嘏,俾壽而康。」

最為人所稱。

又鄭仁圃太守一聯云:「望重達尊,北斗尚書南極老;恩承敬典,天朝耆舊地行仙。」

陶雲汀督部駐節金陵,六十賜壽,齊梅麓獻聯云:「八州都督,五柳先生,經濟文章,百代心傳家學遠;六甲初周,一一陽一來復,富貴壽考,兩朝身受國恩長。」

蓋稱觴之辰,值黃鐘之月也。

諸城劉文清公之太夫人九十壽辰,阮芸台師所制壽聯膾炙人口,已載前編。

近晤黃右原,知吳山尊學士曾為朱文正師代制一聯云:「夫作宰相,子作宰相,佇見文孫成宰相,古今一品太夫人,能有幾個;天許長生,帝許長生,更聞多士祝長生,富貴百年曰壽考,請增十齡。」

與芸台師句意相仿,似流麗有餘,而莊雅稍遜也。

鮑覺生侍郎桂星為富一陽一董文恭公七十壽聯云:「聽履承家,秉鈞杖國;卷阿頌奭,嵩岳生申。」

莊嚴典麗,蓋非文恭不足以當之。

浙一江一 德清徐氏六世翰林,曹地山宗伯秀先有贈徐西灣楹聯云:「前生慧業摩麟角;六世清聲冠鳳池。」

吳玉松太守雲早歲辭官,逍遙裡社,所受業女弟子多至數十人。

年屆八十,其子藹人學士已乞養在家,顧南雅通政蓴寄聯壽之云:「泉石衍箕裘,名心早淨雲封岫;翠鈿圍杖履,笑口常開雪避髭。」

錢梅溪《履園叢話》云:「莊本培學士培因少時自負才華,不作第二人想。

乾隆己丑,其兄方耕少宗伯存與榜眼及第時,學士猶未捷南宮。

作詩調之云:『他年小宋魁天下,始信人間有弟兄。

』後果中甲戌狀元。

潘芝軒尚書未第時,與其兄樹庭中翰,鹹為名諸生。

其封翁雲浦先生索余楹帖,云:『老蘇文學能傳子;小宋才名不讓兄。

』後芝軒中乾隆癸丑狀元。

樹庭頗惡此聯,為易去之。

亦詩兆也。」

桂林陳蓮史方伯繼昌為文恭公玄孫,登嘉慶庚辰科三元。

時繼蓮龕方伯繼昌適維藩粵西,手贈楹帖云:「高祖當朝一品;文孫及第三元。」

語雖渾成,終覺太質而鮮味。

後蓮史歷官中外,洊至直隸藩伯。

潘芝軒閣老贈聯云:「畿輔為屏,越五百里;科名蓋代,第十三人。」

則傳誦於人口。

按歷代至今,登三元者,唐有張又新、崔元翰,宋有王曾、宋庠、馮京、王巖叟、孫何、楊寘,金有孟宗獻,元有王宗哲,明有商輅,我朝則已有錢棨、陳繼昌兩人。

趙甌北《賀錢湘舲三元》詩云:「累朝如君十一個。」

是繼以錢、陳共十三人也。

然其間如張又新,在當時實稱為張三頭。

謂進士狀頭、宏詞敕頭、京兆解頭。

見《摭言》崔元翰為京兆解頭、禮部狀頭、宏詞敕頭,制科三等敕頭,則是四元。

見《說儲》王巖裡以明經科,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則是明經,非進士科。

見《宋史》本傳《金史·楊伯仁傳》謂孟宗獻發解第一,伯仁讀其程文,謂當成大名。

是歲宗獻府試、省試、廷試皆第一,則當時稱為孟四元。

蓋金時尚多一府試耳。

又見《歸潛志》及《中州集》是三元故事,又各微有不同也。

又按,《雞窗剩言》記:黃觀,洪武甲子,南京解元,辛未會試第一,廷對御戎策,太祖擢置狀元。

後殉建文之難。

亦見傅維麟《明書·忠節傳》。

似洪武中已有一三元,不獨商文毅一人。

然《明史·黃觀傳》但雲以貢入太學,洪武二十四年會試、廷試皆第一。

而《選舉志》亦謂三試第一者,明代惟商輅一人。

則黃觀之三元,似又未確實,故趙甌北止雲十一人。

程春海贈朱蘭坡聯云:「東壁仰儒風,正色卻邪蒿之纂;南天培士氣,高文扶大雅之輪。」

蓋蘭坡曾侍學三天,又方為吳中掌教也。

洛一陽一令鄒堯廷之太夫人九十壽辰,秦苓溪大守伯度屬陳東橋孝廉應元代撰一壽聯云:「愛日佇期頤,蘭階早釀十年酒;慈雲周海岳,萊彩猶栽一縣花。」

蓋令之尊人石泉太守貽詩,曾官閩中三十年,至今去思末艾,當時太夫人皆隨任也。

吳中有令長之母以三月三日六十壽者,嚴問樵制聯云:「眾母奉壽母,一江一 南大母;三春祝千春,上巳長春。」

孟瓶庵師德配何太恭人七十壽辰,余伯兄虛白公際昌獻聯云:「人間賢母曾推孟;天上仙姑本性何。」

恭人素通詩禮,得之甚喜。

程梓庭總督閩浙時,其封翁九十壽辰,程春海侍郎以聯寄祝云:「六秩翁侍九重親,況伉儷偕老子孫賢,問內外貴僚,誰同大福;七閩歌兼兩浙舞,合兗豫去思吳楚頌,願東南吉曜,直麗中台。」

蓋梓庭曾旬宣山左,巡撫中州、楚南、吳下,封翁皆就養雲。

道光辛卯,一江一 南大水,文闈改期九月。

時梓庭中丞為監臨。

中丞本徽產,即前此戊午年魁一江一 南榜者,因於首場題一聯於至公堂柱云:「矮屋策高文,九天升,九淵沉,九轉丹凝,多士出身,在此九月九日;秋闈醒春一夢 ,三藝競,三場竟,三條燭燼,一官回首,於今三十三年。」

周石芳侍郎系英視學一江一 南,自榜一聯於堂上云:「縣考難,府考難,院考尤難,四十八年才入泮;鄉試易,會試易,殿試更易,二十五月已登瀛。」

蓋自道其名場甘苦之味。

然吾鄉陳望波尚書,以七月入泮,九月登鄉薦,次年四月成進士,得館選,前後不過十閱月登瀛,尤為得意也。

程定甫同年贊清於道光乙未重遊泮宮。

時龔季思為一江一 蘇學政,贈以聯云:「二分月下真耆宿;六十年前舊茂才。」

是年餘適過揚州,定甫招飲,遂即席書一聯贈之云:「想當年發跡雞窗有餘味;是他日重歌鹿野之先聲。」

此皆羌無故實也。

定甫得之甚喜。

鎮一江一 有某鹺商,欲求阮芸台師書楹帖,師未許也,而某商愈欲得之。

師令人語之曰:「我有兩部舊書,應歸鎮一江一 人刊行,如肯成此美事,必書楹帖以報之。」

某商首肯。

師即日以七字聯句獎之云:「古籍待刊三十載;舊聞新見一千年。」

跋云:「嘉慶間,余得宋嘉定、元至順《鎮一江一 府志》兩部,皆《四庫》未收之書。

曾經進呈,得蒙思鑒,因以底本貯之焦山書藏。

三十餘年無過而問者。

歲辛丑,丹徒包怡莊學兄請付棗梨。

鎮一江一 之書,歸鎮一江一 人珍護,甚善。

不意歸田老眼,尚見此書之成,乃知書之行世,及刊書之人,遲早皆有福命焉。

因喜而記之。

節性齋老人阮元撰,並書,時年七十有八。」

聞此書近已刻成一部,其另一部亦已開雕矣。

陳仲雲藩伯嘉樹道光壬寅年正月初十日六十歲,膝下有八子,是年正月十三日立春,羅茗香祝以聯云:「有才子八人,采獻萊衣,林壬大備;先立春三日,厘延柑酒,花甲初周。」

巧思浚發,可謂獨出冠時矣。

葉小庚申薌守洛一陽一,自署儀門聯云:「郡望舊京畿,金谷豪奢函谷險;物華真秀麗,伊川山水洛川花。」

又客坐聯云:「芸館忝題名,三紀聲華留日下;莎庭閒坐嘯,六年宦績在天中。」

又一聯云:「宦品宜適中,居職忝為二千石;壯齡方筮仕,服官瞬過三十年。」

潘榕皋奕雋以八十六歲赴瓊林重宴。

萬浣雲邑侯台贈聯云:「泮藻重遊,蘋笙重聽,瓊林重宴;老子壽星,哲嗣德星,賢孫文星。」

語質而確。

時其子理齋農部世璜已請終養廿年餘,理齋之子新入泮宮雲。

嚴問樵官山左時,寅好中聯對多出其手。

如石耀卿大令尊甫官山右司馬,七十壽聯云:「西人慈母,東人一大父;北極湛露,南極壽星。」

又侯理庭太守之母夫人,九月初十日九十壽聯云:「開上壽初筵,九十日耄;後重一陽一一日,八千為秋。」

又理庭之公子新婚曹氏,賀聯云:「雀屏妙選今公子;鴻案清芬古大家。」

又蔡仰齋州判夫婦五十雙壽,其門下士以七夕稱祝,聯云:「屈指三秋,天上又逢七夕;齊眉百歲,人間自有雙星。」

百文敏公百齡總制兩廣,平定海氛,有世襲輕車都尉之賞。

其時公子尚未育也。

蔣伯生獻聯云:「天子知從無事日;郎君貴在未生時。」

文敏逢人輒誦之。

王惕甫芑孫將赴華亭教官之任,吳穀人先生以聯贈之云:「儒以道得民,此官不賤;學而優則仕,如日之升。」

又鄭六亭兼才自題學署云:「天子命之教;人才系此官。」

皆可為司鐸閒曹吐氣也。

相傳有學署舊聯云:「漫道官閒,二十一史,繁難頻判案;誰雲署冷,三五六經,鼓吹自排衙。」

亦自新穎可喜。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