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輓詞:時城內安定掌教吳穀人先生挽以聯云:「十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楹聯續話 輓詞

楹聯叢話全編

楹聯續話 輓詞

洪桐生掌教揚州之梅花書院,終於講席。

時城內安定掌教吳穀人先生挽以聯云:「十載共皋比,舊夢荒涼梅嶺樹;諸兒蒙教澤,春風慚愧杏林花。」

蓋先生諸兒皆肄業梅花書院,而西穀清鵬正探花及第也。

吳穀人先生亦終於安定講席,吳山尊挽以聯云:「仕隱追隨,頹景相憐如一日;師生骨肉,名山可許附千秋。」

劉金門侍郎時寓居揚州,亦挽以聯云:「正味在文章,凡識字人同一哭;清風論出處,擬私謚者定何辭。」

蓋先生詩文集名《有正味齋》也。

畢秋帆先生總制兩湖時,值剿捕流寇,未蕨功而斃。

趙甌北挽以聯云:「羊祜惠猶留峴首;馬援功未竟壺頭。」

此不但「峴首」、「壺頭」用典一精一切,而「羊祜」、「馬援」亦成佳對。

且切合時事,開合俯仰,尤見情余於文也。

按:此聯甌北亦自得意,後衍成輓詩,編入全集內矣。

浙中錢東生學士林,文筆敏贍,而古貌古心,毫無時俗態度。

人皆知其能到一陰一司判事,而口絕不談。

余嘗同扈從盤山者數日,行帳相接,每退直,必相晤語。

微叩其端,皆笑而不答也。

未及中壽而化去。

戚蓉台太史人鏡挽以聯云:「福慧並清華,能靜自兼仙佛意;死生都了徹,不談終是聖賢心。」

足以傳學士矣。

游彤卣侍御光繹挽陳質齋侍郎云:「對宇望衡,回首燕台真似夢;素帷丹旐,傷心吳苑不成春。」

蓋游與陳在京邸久為鄰,陳奔喪歸,沒於蘇州也。

詹鱗飛應甲挽石曉田煦之兄云:「老淚我無多,數落落晨星,從此驊騮空冀北;雄才君未盡,歎茫茫泉路,相隨鴻雁到荊南。」

時曉田官荊州郡丞也。

陶雲汀宮保丁父憂,其座主陸平泉尚書以莊寄挽以聯云:「能仕教之忠,有子詩書將食報;欲養親不待,類餘風樹早銜悲。」

姚亮甫中丞挽章文簡公煦聯云:「箕尾黯星躔,詔語天嗟遺老一;衣冠崇洛社,典型人失達尊三。」

又挽張蘭渚侍郎聯云:「奏賦共螭坳,譜誼同敦,感西湖四十七年爪印;寫經皈鹿苑,禪心早定,付南屏一百八下鐘聲。」

出句謂乾隆甲辰同召試於西湖事;次句謂侍郎素耽禪悅,易簀時尚有南屏僧數十人環繞榻前,代宣佛號也。

有某公挽陳雪田聯云:「志在名山,不作公卿緣好學;文能壽世,非求仙佛自長生。」

此蓋襲用袁簡齋先生句而稍變其意者也。

翰林張某者,新婚甫兩月而病沒,太夫人猶在堂也。

其婦翁挽以聯云:「逝矣修文郎,縱玉堂傳捨,金粟空花,回首能忘垂老母;傷哉薄命女,僅三日同牢,六旬嘗藥,斷腸永作未亡人。」

語極沉痛。

常熟令某之父,與蔣伯生因培山左同官舊好,後就養常熟,卒於官舍。

伯生輓聯云:「治譜付佳兒,感頻年惠愛吾鄉,白叟黃童都淚下;頹齡逢舊雨,歎此日招尋勝跡,青山紅樹也魂銷。」

道光間,吳中耆舊以潘榕皋先生為冠冕,曾重宴鹿鳴,重宴瓊林,受其侄芝軒尚書一品封誥,年登九秩始卒。

龔季思挽以聯云:「九十年魯殿巍然,記曾同世父春闈,先公秋賦;甲乙榜鼎科籍甚,己重沐桂林燕繼,杏苑恩榮。」

齊梅麓亦有聯云:「為學為修,為恂慄,為威儀,有斐為文,九十年華,盡衛武一生之事;曰壽曰富,曰康寧,曰攸好,考終曰命,三千世界,集箕疇五福而歸。」

林少穆督部工為楹帖,而於輓詞尤能曲折如意,各肖其人。

如挽蔣礪堂節相攸銛云:「合兩朝宰輔封圻,第一流人終不忝;培四海賢才俊乂,在三師事有同悲。」

蓋嘉、道兩朝諸巨公好汲引人才宏獎善類者,惟公一人。

斯聯洵能舉其大也。

又挽孫文靖督部爾準云:「海徼樹豐功,水利邊防,廿載宏宣經世略;宮銜隆晉錫,易名延賞,九原還切報恩心。」

又挽盧敏肅督部坤云:「十年三建戎功,帝賴重臣,回紇蠻猺皆懾魄;九省七膺節鎮,人懷遺愛,山河嶺海總銘恩。」

又挽陶文毅督部澍云:「大度領一江一 淮,一寵一 辱胥忘,美謚終憑公論定;前型重山鬥,步趨靡及,遺章慚負替一人期。」

自注云:「公遺疏有『林則徐才識十倍於臣』之語,讀之汗下。」

又挽韓桂舲尚書崶云:「西曹法律,南紀封圻,溯三朝中外勳猷,范富歐一陽一同著望;閩嶠襜帷,吳趨杖履,憶卌載因緣香火,李張皇甫愧知名。」

自注云:「公嘗提刑閩中,某為諸生時,即以國士相待。

又某官吳門,值公里居,尤欣親炙雲。」

又挽陳石士侍郎用光云:「德性秉盅和,兩入瓊林,稽古榮躋卿貳貴;文章崇軌範,七持玉尺,愛才群仰老成型。」

又挽張蘭渚侍郎云:「感恩知己兩兼之,擬今春重謁門庭,誰知一紙音書,竟成絕筆;盡忠補過今已矣,憶平昔雙修儒佛,但計卅年宦績,也合生天。」

又挽顧南雅通政云:「風節樹朝端,鳴鳳聲高,為感恩慈酬再造;文章驚海內,登龍望峻,更余書畫重千秋。」

又挽郭蘭石廷尉尚先云:「三十年人海才名,帝簡方隆天已召;六千里家山歸夢,親心難慰子誰依。」

又挽陸心蘭藩伯言云:「台館式前型,溯中外迴翔,直節清嚴猶在望;藩屏聯宦轍,悵老成徂謝,名賢言行未終編。」

自注云:「時公方輯名賢言行錄也。」

又挽俞陶泉都轉德淵云:「拯溺舊同心,才德兼資,如此循良曾有幾;籌鹺今盡瘁,設施未竟,畢生懷抱向誰開。」

又挽李蘭卿都轉彥章云:「卌三年才不虛生,帝簡方隆,誰料謫仙歸紫府;重五節縷難續命,名心未瞑,應教詞客祀紅橋。」

又挽廖竹臣郡丞鴻苞云:「卅年來同譜同舟,忽魂歸縹緲峰前,轉悔量移空借箸;一門內難兄難弟,竟望斷逍遙堂後,不教舊約踐連床 。」

蓋郡丞為儀卿觀察鈺夫尚書之兄,適調任太湖同知,即終於官廨雲。

又挽游春樊中翰興詩云:「薇省早抽簪,憶卅年鍵戶獨居,清品鹹推無玷玉;枌鄉常設帳,悵五集綿詩未就,蕭辰忽折後凋松。」

又挽吳和庭邑侯觀樂云:「遺愛遙傳三竺外;吟魂應在二梅間。」

蓋和庭令浙中有善政,歸里時,卜居謝古梅學士之二梅亭也。

又挽一江一 石生邑侯之紀云:「去思何武留遺愛;死孝王戎本至情。」

石生居母喪,以毀終雲。

岳小瀛宗伯起以一江一 蘇撫部引疾,旋晉少宗伯,嘉慶己巳甍於位。

宗伯居官公正清廉,有伯道之感,為睿廟所知,特命公之夫人擇族人之子為嗣。

先是宗伯因族人寥寥無當意者,具遺摺以聞。

至是夫人亦不願,睿廟亦不之強,乃命大宛兩縣於春秋致祭以為例,洵曠典矣。

紀文達師以聯挽之云:「剛峰原不隨流俗;孝肅何須有後人。」

非此大手筆,不能相稱也。

孫寄圃相國挽黎襄勤河帥世序聯云:「只手障狂瀾,立德立功,水土平成君不朽;八年聯舊雨,如兄如弟,芝蘭凋謝我何堪。」

相國不以書名,而手寫此聯,大字如斗,莊嚴合矩,儼如其人。

時余官袁浦,曾親見之。

史望之尚書與康蘭皋中丞紹鏞同年相好,中丞卒,尚書寄聯挽之云:「同譜最相親,憶白髮青燈,昨歲尚陪連夜話;名山期共往,歎太行盤谷,此生無復並驂游。」

謝默卿曰:「陶文毅公之甍也,獻輓聯者以數百計,佳者不可悉數。

最後聞人傳述一聯,獨能舉其大,征其實,惜忘卻撰者姓名也。

句云:『答眷恩智勇忠勤,凡如籌海運、策河防、改鹽政諸大端,皆我公力瘁封疆,事業稱三一江一 柱石;持政體和平寬厚,尤以培士氣、察民隱、勵官方為先務,聽此日哀闐衢市,英靈仰萬古雲霄。」

按:齊梅麓挽陶文毅公聯云:「以寬厚孚民望,以忠誠結主知,敬賓朋,體僚屬,教育英才,二十年節鉞尊嚴,未改書生面目;為畿輔急糧儲,為東南興水利,拯災黎,化梟徒,恤慈孤幼,數千里帡幪蔭庇,何殊菩薩心腸。」

亦傑構也。

陶雲汀、陳芝楣先後沒於一江一 南任所,龔季思挽陶聯云:「節署久宣勞,公爾忘私,盡瘁遽聞歌薤露;草廬留賜翰,賞延於世,印心好為嗣芸香。」

蓋公所居印心石屋,曾奉御筆親題也。

又挽陳聯云:「廿載報君恩,真不負日下探花,一江一 南秉節;卅年敦友誼,最難忘吳中分袂,漢上題襟。」

陳為季思典試湖北所得士,又季思視學一江一 南時,陳維藩吳下,曾連日侍從遊山雲。

揚州羅茗香由大一江一 溯流而上,訪陳仲雲藩伯於一江一 西行省,而藩伯已先期歸道山。

茗香哭以聯云:「追思患難相依,感適館授餐,談經講學,薪傳已閱廿年,詎者番頻阻風帆,致我遲來,空展遺容成沒世;可惜封圻未轉,算巡方煮海,陳臬維藩,棠蔭僅留三省,慟此際才停露冕,值君小極,誤投蠲庳喪斯文。」

蓋藩伯患臂痛,醫家誤用蠲庳湯十劑,遂不起,故末語云然。

王文簡公引之丁其父懷祖先生優去位,服闋還朝,署工部尚書,未幾即甍。

英煦齋師挽以聯云:「下筆已千秋,稽古共知尊漢學;還朝能幾日,考工惜未補周官。」

劉芙初同年嗣綰之夫人卒於七夕,適值立秋。

齊梅麓挽以聯云:「河漢隔雙星,可是仙家好離別;梧桐飄一葉,若為詞客助詩懷。」

屠琴塢倬以儀征令引疾家居,忽奉旨特授九一江一 府,未赴,即客死揚州。

齊梅麓挽以聯云:「一病負殊恩,九派清一江一 懷太守;十年成大覺,二分明月吊詩人。」

陳雲伯邑侯文述之母終於吳中。

齊梅麓挽以聯云:「丸熊助苦,封鮓資廉,有是母,乃有是子;隔幔傳經,居樓授史,聞其語,今見其人。」

王竹嶼都轉鳳生為葑亭給諫之子,長於吏治,由丞倅驟晉監司,未竟其施,旋登鬼菉。

齊梅麓挽以聯云:「受一寵一 轉愁顏,歷官河北淮南,濟世經綸殊未展;訂一交一 從總角,重過三山二水,賞心詩句與誰論。」

萬小廉啟畇,廉山郡丞之子,甫由部郎擢御史,遽卒。

遲一月而廉山亦逝。

齊梅麓挽以聯云:「三尺好頭銜,執簡無緣,報國空懷萬言疏;一家大手筆,修文有命,奉親先赴九重泉。」

郭韻泉文匯甍於粵西臬任,先十日,已擢方伯,韻泉不及見也。

其易簀日時,悉與誕辰相合。

余初囑余小霞代制一聯,云:「寅誼托苔岑,持平遠比於公獄;漢郭宏治獄平允,人比東海於公法星沉桂管,遺愛應刊有道碑。」

下二語皆切其姓也。

後數日而部行新命始至,復令改制一聯,云:「來去有前因,遺范難忘聯襼日;寬嚴能並濟,新恩惜在蓋棺時。」

則面面皆到矣。

陳蓮史方伯聯云:「知醫卻老,執法忘劬,看塵牘丹爐,晷影苦無清暇候;優許養痾,殊榮晉秩,緬匡廬庾嶺,星文竟墮碧雲間。」

亦旁皇周浹之作也。

朱蘭坡挽顧南雅聯云:「魏闕鑒誠衷,建議詞臣追汲黯;滇池施善教,酬恩祀典泣侯芭。」

一言其在翰林,屢上封事;一言其督滇學時,教士如親子弟,滇人感之,為力請入名宦祠也。

又,周敬修督部天爵為蘭坡所得士。

其母封一品夫人,年逾九秩。

督部緣事譴戍,將出塞,旋發往粵東軍營效力,在途聞訃,奉旨,准回家穿孝百日然後行。

蘭坡寄挽以聯云:「珈服一寵一 榮多,上壽始教歸蕊府;墨縗軍旅亟,中途猶許泣萱幃。」

何玉田孝廉挽方茂才壯猷聯云:「傷心酒國流光短;回首名場恨事多。」

方好飲,人有抄其文登第者,故雲。

齊梅麓有自題生壙詩,蔣伯生極為歎賞,謂可抵梅花萬樹。

近二人同建白蘇祠,屬梅麓為聯云:「中有仙龕虛一室;更邀明月作三人。」

甫書寄而伯生已逝矣。

梅麓寄挽以聯云:「丹青遍一鄧一 尉羅浮,繞墓植梅花,來去原從眾香國;俎豆傍白公坡老,作祠倚修竹,海天還有一仙龕。」

蓋仙龕一室,遂成讖語,亦奇矣哉。

近人孔孝廉傳金為其庶母持三年服,集經語為挽帖云:「慈母如母,貴父之命也;顧我復我,鬻子之閔斯。」

字字如生鐵鑄成,可謂不刊之作。

鄭仁圃曰:「裡一黨一 中有林姓婦,素通文理,中年遽卒。

相傳其自挽一聯,出語告夫,對語教子,悱惻動人,亦可傳也。

其詞云:『我別君去,君何患無妻,倘異時再葉鸞占,莫謂生妻不如死婦;兒隨父悲,兒終當有母,願他日得酬烏哺,須知養母即是親娘。

』又,饒心耕有挽其妻聯云:『本八字安排,以致累卿貧到老;作一番打算,自然先我死為佳。

』此合前一聯讀之,皆堪酸鼻也。」

鄭仁圃素工楹帖,裡居福州時,凡親朋輓聯多其手制。

知余欲續編《聯話》,因錄其舊作相寄。

中有曲折盡意者,如挽何玉田孝廉云:「君乃長於情者,為戚友關心,終歲勞人草草;文因無如命也,以孝廉沒世,當今天道茫茫。」

又云:「閱歷名場,終竟才人無福命;消磨心力,只緣文債與親情。」

又云:「人情慾贈方干第;天意原慳李賀年。」

又挽許畫山邑侯作屏云:「披叔重舊文,馴雉歸來經笥富;溯旌一陽一遺愛,化鳧仙去口碑傳。」

又挽林鈍村孝廉一桂云:「三千卷勤抄,耄學宛如沈麟士;八二齡老宿,典型頓失魯靈光。」

又挽張洲山明經登瀛云:「吟成三影清詞,怛化竟同蝴蝶夢;謝卻九秋芳信,催歸忍聽鷓鴣聲。」

明經時客光澤,因赴秋試,抱病歸,至家一日而卒。

又挽言可樵邑侯朝標云:「千里銜哀,奉靈輿言遄,驚說莪詩初罷誦;廿年遺愛,悵絃歌遽息,慘教棠樹不成一陰一。」

時邑侯正丁憂,將扶柩歸里也。

邑侯常熟人,言子賢裔。

又挽許子密茂才作樞云:「庚宿掩霜晨,黃菊叢中添淚雨;卯橋嗟月夕,紫籐庵畔景光風。」

茂才家有紫籐花庵,即許甌香先生友舊跡也。

又挽廖封翁云:「卿靄煥朱門,石奮郎君皆貴仕;仙風飄絳節,劉綱夫婦並歸真。」

封翁夫婦,一月中相繼而逝,即鈺夫、儀卿二太史之父母也。

又挽林母云:「教成諸子盡揚眉,鹹使備賓興德藝;看入三場才瞑目,不教遲哲嗣科名。」

時有子四人皆應舉,母沒於八月十四夜,則諸子皆入闈矣。

何仙槎尚書凌漢終於位,賜謚文安。

謹考我朝謚「文安」,前此僅有兩人,一為孟津王尚書鐸,一為掖縣張閣老端。

蓋百十年來易名之典所僅見也。

汪少海仲洋挽以聯云:「棧道一身,兼貫乎言功者德;易名當代,少止於義理曰安。」

又錢心壺給諫儀吉聯云:「淵雲大文,趙張為政,奮建家風,時望兼漢廷數子;省台故事,都邑謳思,門牆述訓,令名傳荊國家風。」

贈尚書輓聯者甚多,皆二三十字巨製,惟此兩聯更為沈著耳。

潘雲浦封翁,芝軒相國之父也。

相國以尚書乞養十年,而封翁始歸道山:張蘭渚中丞挽以聯云:「一品荷崇封,北斗尚書徵燕翼;八旬尊上壽,西方生佛想螺容。」

朱蘭坡曰:「余嗣母貞節汪太宜人棄養,同宗同年寶應文定公寄輓聯云:『在女而貞,何異西山采薇,未仕抱為臣之節;誨子能似,空令南陔萩黍,曰歸興失母一之 悲。

』又同年李芝齡總憲挽本生母趙太宜人云:『記事圖成,百日孤兒繃雪夜;陳情疏達,三年兩母痛泉台。

』此聯一謂余三月餘而孤,本生母鞠育之苦,嘗作《雪夜繃兒圖》以記其事;一謂在上書房遞摺告養,並言兩母,仰蒙恩准。

未至家,已聞貞母一之 訃。

逾二載而本生母又逝也。

切當不易,讀之猶涔涔淚下。」

吳門陳竹士之室金纖纖,才女也,聲震一時,著有《瘦吟樓稿》,早卒。

汪宜秋女士挽以聯云:「入夢想從君,鶴背恐嫌凡骨重;遺真添畫我,飛仙可要侍兒扶。」

人爭誦之。

其繼室王梅卿亦工詩,合巹之夕,詩僧懶雲戲制一聯云:「幾生修得到;一日不可無。」

可稱雅謔。

嚴問樵有一妹,適餘生。

次午三月產一女,隨以四月八日亡。

問樵哭以聯云:「佛不慈悲,失乳忍聽遺女哭;兄兼貧病,傷心更恐二人知。」

嚴問樵有姬人沒於清一江一 ,問樵哭以聯云:「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