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全編》巧對錄 卷之二:今摘錄其最工者百餘條,以廣見聞云:「天體」圜,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巧對錄 卷之二

楹聯叢話全編

巧對錄 卷之二

近人有掇取《說文》中字句,集成對偶,名曰《說文凝錦錄》,皆漢以前文字,古雅可喜。

今摘錄其最工者百餘條,以廣見聞云:

「天體」圜,天體也對「地根」垠,地根也。

「屈虹」霓,屈虹也對「凝雨」雪也。

「雨□」霑,雨□(上雨下染)也對「火飛」□(上西下滅),火飛也。

「濕暑」溽,濕暑也對「冷寒」□(左右靚),冷寒也。

「別水」派也對「回風」飄也。

「山耑」峰,山耑也,同端對「水派」港,水派也。

「天門」閶對「地室」窨。

「竹田」篁對「石地」□(上廠下金)。

「豐流」混對「盛火」□(左火右多)。

「兔窟」堀對「螾場」益州部謂螾場曰坥。

「子」□(上下不清),子相亂,受治之也對「下妻」嬬,下妻也。

「蛇醫」蠑螈,以注鳴者對「鼠婦」蟠。

「彪貓」狻猊,如虥貓,食虎豹對「健犬」猛。

「水蟲」魚對「風鼠」鼩,一胡一 地風鼠也。

「羊子」羔對「牛父」特,樸特,牛父也。

「舒鳧」鶩對「伏獸」狸。

「楚鳥」雅對「周燕」巂。

「孝鳥」烏對「貪獸」夔,即猱也。

「名豕」希,河內名豕也對「大牲」牛。

「茶芽」茗對「瓜當」蒂。

「麻□(上下黠)」黀對「竹枚」箇。

「大葭」葦對「小茮」藿,茮之小者。

「木耳」□(上荋下大)對「水衣」苔。

「散材」柴,小木散材對「陳草」□(上下不清),陳草復生也。

「木素」樸對「竹萌」□(上笞下心)。

「竹膚」笢對「木頂」槙。

「禾本」耔,壅禾本對「竹胎」筍。

「草零」草曰零,木曰落對「木陊」□(上粗下木),木葉陊。

「草端」芒對「粟實」米。

「屋牝」□(上下戈),屋牝瓦下對「關牡」□(外門內龠),關下牡。

「壁會」際對「孤隅」陬。

「井壁」甃對「庫垣」墬,道邊庫垣也。

「戶扇」扉對「灶窗」坄,陶灶窗也。

「水梁」橋對「木階」梯。

「深屋」,一交一 覆深屋也對「疏窗」□(左不清右疋),門戶疏窗也。

「主階」阼對「鄰道」□(左肙右邑)。

「重屋」層對「比田」疆。

「特舟」斻,士特舟對「副馬」駙。

「一弩一眉」鏐對「劍鼻」鐔。

「筐當」槶對「櫝樸」槧。

「書笘」笘,書僮竹笘也對「射臬」。

□(左土右不清)「禮俎」俎對「樂鐘」鐘。

「刀室」鞞對「弓衣」韔。

「書囊」裛對「劍柙」□(左木右合)。

「環舌」□(左角右敻),環之有舌者對「型腸」鑲,作型中腸也。

「木帳」屋對「竹輿」箯。

「方鍾」鈁對「圓案」檈。

「鎛鱗」鎛,鎛鱗也。

鍾上橫木上金華也對「車耳」□(左車右反),車耳反出也。

「吹鞭」菰對「舞履」躧。

「爨門」灶口對「火主」燈中火主也。

「厚繒」綈對「純玉」純玉曰金。

「朽玉」珛對「敗衣」□(敝之左部)。

「酒滓」糟對「谷皮」糠。

「魚一精一」鮮,新魚一精一也對「鳥胃」胵。

「韭郁」莤對「介脆」荃,介脆也。

「蜂飴」□(上鼏下二蟲),蜂甘飴也對「馬酒」漢有挏馬官作馬酒。

「口端」唇對「目際」睚。

「顏前」面對「肉表」□(左月右弱),肉表革裡。

「臂節」肘對「面毛」須。

「稠發」□(珍之右部)對「厚唇」□(上一黨一 頭下多)。

「手行」匍對「目戲」□(左目右晏),目相戲也。

「手呼」招對「舌介」哽,語為舌所介也。

「細文」□(穆之右部)對「清飾」□(左青右)。

「火色」□(上雁下火)對「木音」□(上雨下羽)。

「一陽一氣」魂對「一陰一神」魄。

「玉光」映對「火氣」炦。

「善丹」雘對「圜采」紃。

「駁文」斑對「錯畫」文,錯畫也。

像一交一 文。

「曲行」遲對「平議」訂。

「競言」語對「並視」覞。

「記謀」記謀曰訪對「深諫」諗。

「好視」覣對「美言」。

「疁田」疁,漢律曰:疁田茠草對「抒井」□(左革右冤)。

「灑身」浴對「盪口」漱。

「行丸」彈對「關矢」彎,持弓關矢也。

「水草一交一 」水草一交一 為湄對「雲雨起」淒,雲雨起也。

「側出泉」漀對「特立石」碣,特立之石。

「婦持帚」婦,從女持帚灑掃對「男力田」男,從田從力,言男用力於田。

「臣司外」司,臣司事於外者對「官事君」官吏事君也。

「依人鳥」雀對「知聲蟲」蠁。

「短喙犬」猲對「長脊牛」□(左右疆),牛長脊也。

「青羽雀」翠,青羽雀也。

出鬱林對「赤尾魚」魴。

「蚨還錢」趺,青蚨,水蟲,可還錢對「鷸知雨」鷸,知天將雨鳥。

「長脊獸」豸,獸長脊對「哆口魚」魠,哆口魚也。

「鳥一枚」只對「鼠五技」鼫,五技鼠也。

「赤羽雀」翡,赤羽雀。

出鬱林對「黃腹羊」。

「竹冬生」竹,冬生草也對「麥秋種」麥,秋種、厚薶,故謂之麥。

「絺綌草」葛對「鹿麋粻」齸。

「門旁戶」閤對「城下田」□(左田右耎)。

「特立戶」閨,特立之戶對「別生條」枝,木別生之條。

「六叉犁」楎對「兩刃臿」□(上下木)。

「緯十縷」緯十縷為綹對「絮一苫」紙,絮一苫。

紙絲滓也。

「等畫物」則對「分別文」斐。

「開閉門」閘對「屈申木」煣。

「星見雨除」晴,雨而夜除星見也對「風吹浪動」颭,風吹浪動也。

「風動蟲生」風動而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對「雷鳴雉雊」雊,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

「晝與夜界」晝,日之出入與夜為界者對「雨從雲下」雨,水從雲下也。

「房司田候」房星為辰,司田候也對「牛起物數」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

「城以盛民」對「土能吐物」土,地之吐生物也。

「雨止雲罷」霩,雨止雲罷貌對「水少沙見」沙。

「熊以冬蟄」熊獸,似豕,山居,冬蟄對「龍以秋潛」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牛駁如星」□(左右平),牛駁如星對「豹圜似虎」豹,似虎,圜文。

「燕魚尾似」魚,象形,與燕尾相似對「禽□(上山下離)頭同」禽,走獸總名。

禽□(上山下離)兕頭相似。

□(同上),呂支切,山神獸也。

「萱草忘憂」萱對「芣苡宜子」芣苡,其實如李,可以宜子。

「十發為程」程,品也。

十發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對「三斛為□(上采中大下巾)」□(同上),囊也。

又作帣。

今鹽官三斛為一□(同上)。

「笑不壞顏」哂對「辛能蹙鼻」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憂。

「視近志遠」眈對「買賤賣貴」販。

「動作切切」屑對「言語譫譫」譫譫,多語也。

「意內言外」詞,意內而言外也對「品少文多」祠,品物少,多言詞也。

「市谷出谷」糴、糶對「扞繒湅繒」硟,以石扞繒也。

練,湅繒也。

「雲半有半無」圛,見《逸周書》對「泉一見一否」瀸,見《爾雅》。

「龜外骨內肉」對「狐豐後小前」。

「桂百藥之長」對「虎山獸之君」。

「麥一夾二縫」對「秠一稃二米」。

「六月羔□(騖之馬換羊),五月羔羜」對「四歲牛牭,三歲牛犙。」

陶秀實穀《清異錄》中,語多俊異,對偶極新,足為詞章之助。

今摘錄如左,如:

「小南強」對「大北勝」:一為茉莉,一為牡丹也。

「蜜父」對「蠟兄」:一為梨,一為枇杷也。

「閩香玉女」對「吳會星郎」:一為荔枝,一為楊梅也。

「煉鶴一羹」對「醉貓三餅」:一為菜羹,一為薄荷餅也。

「婆娑兒」對「鼓吹長」:一為鷗;一為蛙也。

「蜜官金翼使」對「花賊玉腰一奴一」:一為蜂,一為蝶也。

「玉杵羹」對「金錦鮓」:一為小截山蕷,一為黃雀脂膏也。

「王羹亥卯未」對「相粥白玄黃」:謂魏王繼岌每薦羹,必以羊兔豬臠而參之,時盧澄為平章事,趨朝待漏,堂廚具小饌,澄唯進粥。

其品曰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三種也。

王伯厚《困學紀聞》中,所錄佳對極多,如云:唐子西庚「佳月明作哲;好風聖之清」,本於李誠之師中「山如仁者靜,風似聖之清」。

朱新仲翌「無人馬為二,對飲月成三」,本於秦少游「身與杖藜為二,影將明月成三」。

陸務觀「誰其雲者兩黃鵠,何以報之雙玉盤」,本於朱新仲「何以報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黃金罍」。

葉少蘊夢得「逸人舊住子午谷,詩客獨尋丁卯橋」,陸務觀用之。

「明知計出柏馬下,正擬身全木雁先」,敖器之用之。

按:子西「佳月明作哲」,語未佳,自以誠之對為勝。

新仲「無人馬為二」,語出《南史·沈慶之傳》,亦不如少游之對為自然。

務觀「誰其雲者兩黃鵠」,添其字,新仲「我姑酌彼黃金罍」,亦添「黃」字,皆非全璧也。

又云:《本草》「菊一名傅延年」,朱新仲句「三徑誰從陶靖節,重一陽一唯有傅延年」。

「靖節」、「延年」之對,前未有用者。

又云:平園詩「生戎馬」、「死佛狸」;荊公詩「生白」、「殺青」。

皆佳對。

按:《平園集》,周益公必大撰。

又云:鶴山詩「只期玉女是用諫,肯為金夫不有躬」,本於「玉汝,金吾」之對。

按:《鶴山集》,魏了翁瓘撰。

「玉汝,金吾」對,見《猗覺寮雜記》。

又云:「田園圖史分貧富,鼎鼐樓台辨有無」,洪舜俞咨夔詩,用龐穎公、寇萊公事。

按:龐穎公《退老自述》詩云:「田園貧宰相,圖史富書生。」

見吳處厚《青箱雜記》。

魏野《獻寇萊公》詩云:「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

見釋文瑩《湘山野錄》,作對甚的。

又云:薛士龍季宣詩「左角蠻攻觸,南柯檀伐槐」,的對也。

又云:洪野處邁《雪》詩「天上長留滕六住,人中會有葛三來」。

葛三,葛洪第三子也。

事出《太平廣記》。

又云:李宗道《春秋十賦》,屬對之工,如:

越椒熊虎之狀,錦殺必滅若敖;伯石豺狼之一聲 ,非是莫哀羊舌。

魯昭之馬為櫝;衛懿之鶴乘軒。

干奚辭邑,而衛人假之器;晉侯請隧,而襄王與之田。

星已一終,魯君之歲;亥有二首,絳老之年。

作楚宮,見襄公之欲楚;效夷言,知衛侯之死夷。

虞不臘矣;吳其沼乎。

好魯以弓,請謹守寶;賜鄭以金,盟無鑄兵。

鳥鳴亳社伯姬卒;蛇出泉台聲姜甍。

又云:盧思道《賀甘露》云:「神漿可挹,流味九戶之前;天酒自零,凝照三階之上。」

常袞《賀雪》云:「重一陰一益固,應水澤腹堅之時;積潤潛通,迎土膏脈起之候。」

皆對語之工者。

又云:「驢非驢,馬非馬」見《漢書·西域傳》;「烏不烏,鵲不鵲」見《戰國策》可以為對。

傅景仁伯壽云:「烹羊炰羔」,唯「帶牛佩犢」可對。

按:「烏不烏,鵲不鵲」,《楚策》語,言史疾為韓使楚,失其職也。

近人閻百詩又以後魏謠「狐非狐,貉非貉」對之。

又云:耿直之守京口,復陳少一陽一之後曰:「如可贖兮百身;猶將宥之十世。」

又云:「億載萬年,為父為母;四海九州,悉主悉臣」。

迂齋對。

按:樓防,字迂齋。

又云:盧肇《海潮賦後序》「馬褐牛衣」,古未有對者。

又云:宋正甫詩「三甲未全,一丁不識」。

又云:或試縣學,見黜,後預鄉薦,以啟謝縣令,有不平之意。

令答云:「大敵勇,小敵怯,昔固有之;今日是,前日非,吾無愧矣。」

又云:有郡守招士,人教子辭曰:「士而托於諸侯,非其義也;師不賢於弟子,將焉用之。」

又云:呂倚謝王岐公饋錢酒,用「白水真一人,青州從事」,岐公稱之。

又云:夏文莊公竦表云:「詩會餘蚔之文,簡凝含酖之墨。」

餘蚔,見《詩貝錦箋》。

「筆銳干將,墨含淳酖」,出《文心雕龍》。

周櫟園《書影》云:坡公謂「司馬長卿作《大人賦》,武帝覽之,飄飄然有凌雲之氣」。

近時學者作《抗雜變》,便自謂「長卿長卿,固不女爭。

但恐覽者,磕睡落床 ,難以凌雲耳」。

余謂「拉雜變」好對「吟癡符」。

又云:劉賓客稱,常於貴人家,見梁昭明太子脛骨,微紅而潤澤,豈非異也。

「康樂須,昭明脛」是的對,皆文人身後之厄。

又云:長慶初,穆宗以刑法為重,每在獄,有司斷罪,又令給事中、中書舍人參酌出入,號曰「參酌院」,見《國史補》。

「參酌院」好對「詳穩司」,見《遼史》。

王淑士志堅《表異錄》云:天懷山為「地喉」,可對「天目」。

又云:洪州「娉婷市」,五代鍾傅侍兒所居,可對「一溫一 柔鄉」。

又云:王鉷引泉激霤,號「自雨亭」,可對楊國忠之「移春檻」。

又云:慧日至夾山,山問:「與什麼人同行?」

云:「有個木上坐。」

謂杖也。

東坡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又云:峨嵋縣有「不到寺」,以險阻得名,可對「無定河」。

又云:王荊公以「殺青」對「生白」,「苦吟」對「甘飲」,「飛瓊」對「弄玉」,「帶眼」對「琴心」;洪駒父以「青一奴一」對「黃妳」;苕溪漁隱以「銀鹿」對「金瓢」,「濕螢」對「干鵲」;平園詩以「生戎馬」對「死佛狸」。

皆絕工。

銀鹿,出《國史補》。

金瓢,出《曹子建集》。

濕螢,出《李長吉詩》。

干鵲,出《西京雜記》。

紀文達師曰:「對句類書」始於隋杜公瞻之《編珠》。

然其書《隋志》、《唐志》俱不載。

至《宋志》始著錄,而宋人未見引用者,亦無舊刻舊抄流傳於世。

至康熙中,乃有高士奇家刊本,雲得自內庫廢紙堆中。

世頗疑其依托。

其灼然可征者,當自《初學記》之事對始,然亦僅每門之內,載有數條,非全書如是。

其全以對句為書者,唯前明楊升庵之《謝華啟秀》為人所共知。

其書自二字以至八字,各為一卷,八字以外者,自為一卷。

唯二字類中,無對句者十五條;三字類中,無對句者四條;四字類中,無對句者三十二條。

中間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

即注者,亦不詳悉,尤非著書之法。

蓋偶然札記之,本以備作駢體之料。

後人得其殘稿,刻之耳。

其曰《謝華啟秀》者,取陸平原文賦中語也。

然其中多全引舊文兩句,舊詩一聯,殊乖命名之義。

又如「鋒蝟斧螗」,本柳子厚《平淮夷雅》之成句,即析為二字之對,已屬陳因,兼傷割裂,然猶存柳名也。

而「巢父壺公」,為庾子山《小園賦》中舊對,則竟沒其名矣。

卉服注曰:《漢書》,而竟忘《禹貢》,此王弇州所譏,求之六一合 之外,而失之目睫之前者也。

至四字以下對,益不工整。

如以「鹹則三壤」對「畫為九州」;以「作法於涼」對「誰能執熱」。

則虛實字顛倒。

「便娟輕麗」對「犀角豐盈」,銖兩全不相稱。

以「季氏八佾舞庭」對「管仲三歸反坫」,偏枯尤甚。

乃以「一胡一 燕胸珽聲大」對「越燕紅襟身小」,則亙古駢體無此複句。

以「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對「民生於勤,勤則不匱」,改竄經文而仍不能勻配,則益拙矣。

按:高一江一 村刊本稱杜氏原書凡四卷,今止存二卷,其後二卷止存原目,共分十四門。

卷首載杜公瞻序云:

皇帝在一江一 都,日好為雜詠及新體詩,偶緣屬思,顧謂侍讀學士曰:「今經籍浩汗,子史恢博。

聯每繁閱覽,欲其故實,覽者易為比諷。」

爰令微臣編錄,得窺書囿,故目之曰《編珠》。

其朱書者,故實。

墨書者,正義。

時大業七年正月,奉敕撰進,勒成四卷。

著作佐郎兼散騎侍郎臣杜公瞻謹序

又按:高氏刊本亦分四卷:第一卷《天地部》、《山川部》;第二卷《居處部》、《儀衛部》、《音樂部》;第三卷《服玩部》、《珍寶部》、《繒采部》、《酒膳部》;第四卷《黍稷部》、《菜蔬部》、《果實部》、《車馬部》、《舟楫部》。

前二卷,每部之後各有高氏增補語。

後九卷,則全系高氏補遺。

又附《續編珠》二卷:一《歲時》;二《人倫》;三《文學》;四《花木》,附《眾草》;五《鳥獸》;六《魚蟲》。

又附刊楊升庵《謝華啟秀》八卷。

此書雖未著錄於《四庫》,而童塾中猶以為枕中秘也。

黃右原比部奭見余輯《巧對錄》而喜之,因以舊所筆記數紙示余,為擇其尤工穩者錄之如左。

二字者如:

朱夏;素商。

傅鹹賦、梁元帝《纂要》硬雨;尖風。

《軒渠錄》、李商隱詩雄氣;壯年。

梁簡文詩、《晉書》雲腳;雨拳。

韓愈詩、劉禹錫詩地肺;天臍。

《三秦記》、《河圖括地象》魚復;馬當。

《後漢書》、李白詩幼海;祖洲。

《山海經》、《十洲記》瓠史;竹書。

《梁書》、《南史》黃獨;紫一團一 。

杜甫詩、陸龜蒙詩蔥嶺;蒜山。

《漢書》、《京口志》汗雨;肉雷。

《戰國策》、《清異錄》亥既;丁當。

《瑯環記》、《清異錄》盾匠;腳婆。

《清異錄》、黃庭堅詩人柳;女蘿。

《三輔故事》、《詩經》耄矣;孩之。

《左傳》、《老子》蝦即;雞斯。

《山海經》、《六韜》海若;波斯。

《楚辭》、《山海經》餘不;若耶。

《晉書》、《水經注》

三字者如:

陳無巳;許有壬。

《宋詩話》、《元史》不夜城;無雷國。

《齊地記》、庾信賦小戊子;雌甲辰。

《東軒雜錄》、《東軒筆錄》雞三足;驥一毛。

《莊子》、《淮南子》逍遙館;安樂窩。

《輟耕錄》、《家史》愚公谷;妒婦津。

柳宗元文、《酉一陽一雜俎》齊諧記;越絕書。

《唐書》、《隋書》謝益壽;王昌齡。

鍾嶸《詩品》、《唐書》謝蝴蝶;鄭鷓鴣。

《宋書》、《唐詩紀事》陳驚座;趙倚樓。

《漢書》、《摭言》郭有道;王無功。

《後漢書》、《唐書》

四字者如:

皂雕御史;白馬將軍。

《舊唐書》、《魏志》赤牛中尉;白馬光勳。

《北史》、《後漢書》七松處士;五柳先生。

《唐書》、《陶潛集》枯松太保;大樹將軍。

《記事珠》、《後漢書》白馬長史;黃驄少年。

《後漢書》、《北史》墨曹都統;文翰將軍。

《龍鬚記》、《唐類函》大千世界;不二法門。

《起世因本經》、《維摩經》丙寅學士;戊巳先生。

《金波遺事》、《墨莊漫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